中考命题研究怀化中考历史 教材知识梳理 第十八单元 丰富多彩的世界古代文明无答案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067942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96.79KB
中考命题研究怀化中考历史 教材知识梳理 第十八单元 丰富多彩的世界古代文明无答案Word格式.docx
《中考命题研究怀化中考历史 教材知识梳理 第十八单元 丰富多彩的世界古代文明无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命题研究怀化中考历史 教材知识梳理 第十八单元 丰富多彩的世界古代文明无答案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
埃及
地理位置
北非尼罗河流域
概况
约公元前3100年,形成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都城在孟斐斯,国王称为法老,掌握国家的一切大权
文明
成就
埃及古王国时期,国王开始修建金字塔形的巨大陵墓,其中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埃及金字塔和
狮身人面像
古巴
比伦
王国,
地理位置,西亚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概况,两河流域约在公元前3000年出现了许多城市国家,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首都在巴比伦
文明成就,汉谟拉比在位时制订了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印度,
地理位置,南亚印度河、恒河流域
概况,公元前23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现了一些城邦。
公元前15世纪后,从中亚南下的雅利安人陆续侵入印度,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
种姓制度,从公元前1500年到前600年的吠陀时代,古印度逐渐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
它把社会成员按地位的高低,划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不同等级的人不能平起平坐,不许互通婚姻,下一等级的人不得从事上一等级人所从事的职业
四大
古国,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巴比伦和古代中国被称为亚非四大文明古国
【易错易混】亚洲文明起源于大河流域,欧洲文明则以海洋为中心。
古希腊和罗马共和国(识记)
古希腊
是西方
文明的
发源地
时间
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希腊文明兴起
表现
(爱琴
文明)
欧洲文明源于古代希腊,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在这里兴起。
爱琴文明历时约800年,先后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为中心,出现了一些奴隶制城邦,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城邦
伯利
克里
时代
公元前444~前429年
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政治的最高峰:
(1)通过抽签,所有公民都可以担任各级官职;
(2)公民大会决定国家的一切大事,任何公职人员不能专权;
(3)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给工资或补贴,以便贫苦公民广泛参政
罗马
共和国,
兴起,公元前8世纪,罗马城建立于意大利台伯河畔
建立,公元前6世纪末,意大利半岛中部出现了罗马奴隶制共和国
发展,公元前3世纪中期,罗马的扩张与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罗马打败迦太基后,完全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公元前2世纪中叶,罗马称霸地中海地区
灭亡,公元前27年,屋大维(奥古斯都)建立元首制,独揽大权,罗马进入帝国时代【易错易混】
(1)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
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疆域达到最大规模。
(2)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的区别: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社会的结束;
东罗马帝国因首都君士坦丁堡原称拜占廷,故又称拜占廷帝国,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灭。
“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识记)
日本
大化
改新
公元646年
推行者
孝德天皇
背景
7世纪时,日本奴隶社会的各种矛盾十分尖锐,日本皇室和一些留学中国的人想仿效中国隋唐的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这次改革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建立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
基本
内容
(1)政治上:
改革行政制度,建立京师和地方行政机构,打破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建立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
(2)经济上:
一切土地收归国有,政府把国有土地按一定面积划分,授予农民,土地不准买卖,死后归还。
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田租和贡物、并服徭役
意义
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
性质
是一场封建性质的改革(主要是学习中国隋唐制度,即日本民族发展中的“汉化”)
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识记)
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社会矛盾十分尖锐,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应运而生。
(1)公元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
(伊斯兰教把公元622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
(2)公元630年,穆罕默德率兵直逼麦加城下,麦加贵族接受伊斯兰教,承认穆罕默德的政治和宗教领袖地位。
(3)公元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8世纪中期,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封建帝国。
基督教和教会(识记)
西欧
封建等
级制度
查理·
马特
改革
8世纪前半期
封建性质的变革
建立采邑制,把土地连同土地上的农民作为采邑分封给中小贵族,接收采邑者则宣誓效忠封主,并承担应召出征的义务。
经过层层分封,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主要等级有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处于最低层的是骑士。
在分封的基础上,西欧的封建制度得以确立;
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基督
教会,教皇国形成,基督教会是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与王权共同维护统治
拜占廷帝国衰亡的主要原因(理解)灭亡标志:
(1)穷兵黩武,造成国库空虚。
国家无力维持庞大的军事力量来统治广袤的地区,国土不断被外族蚕食鲸吞。
(2)13世纪遭西方军队东征。
领土大大缩小,四分五裂,政权岌岌可危。
(3)13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渗入巴尔干半岛。
古代文明的冲撞与融合(识记)
希波
战争
的结果
(识记)
公元前5世纪早期
参与国
波斯帝国和希腊
波斯帝国为控制爱琴海地区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
第二次希波战争中最著名的是马拉松战役,是现代马拉松赛的起源
结果
希腊获胜,希腊的雅典势力日盛,确立了在东地中海的霸权
亚历山
大大帝
东征的
(识记),
概况,公元前334年,国王亚历山大开始东征,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首都是巴比伦
结果,虽然对于当地的居民的生活和生命财产造成很大破坏,但它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
罗马帝
国征战
概况,罗马帝国建立后继续扩张,2世纪,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海,还同北欧、印度、中国有了交往
结果,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暴力,使得被征服地区人民受到严重压迫,但是它也带去了先进的文化,促进了当地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阿拉伯
数字
发明,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零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还发明了现在一般通用的计数法
改进
与
西传,阿拉伯帝国曾征服中亚一带,阿拉伯人吸收了印度10个数字的计数法,并加以改进,把它传到欧洲,由此产生了“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数字)
马可·
波
罗来华
概况,1271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
波罗从威尼斯出发,历时三年半来到中国,在中国生活了十多年后回到欧洲后留下了《马可·
波罗游记》。
书中除了介绍中国外,还讲到亚洲国家富有黄金
影响,扩大了欧洲人的视野,丰富了人们对东方世界的想象,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
世界三大宗教(识记)
名称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产生时间
公元前6世纪
公元1世纪左右
公元7世纪初
产生地点
古印度
巴勒斯坦、小亚细亚等地区
阿拉伯半岛
创立者
释迦牟尼
耶稣
穆罕默德
经典
《金刚经》
《圣经》
《古兰经》
【知识拓展】古代文明的交融表现
文明交流形式
史实
影响
暴力冲突
希波战争
东西方文明首次碰撞
亚历山大东征
传播古希腊文明并吸收了东方文明
罗马帝国扩张
将古希腊罗马文明传播到三大洲
和平交往,
阿拉伯人的传播,使东西方文明得到沟通,如:
阿拉伯数字
波罗来华,《马可·
波罗游记》引起了西方对东方的向往
古代科技和文化(识记)
古代文字
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
古代埃及尼罗河流域
两河流域
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是用图形表示事物的文字。
象形文字对后世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后来世界通用的字母文字的源流之一
是两河流域众多民族通用文字,对西亚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古希腊的
科学家,阿基
米德,古希腊著名物理学家和数学家。
他发现了比重原理和杠杆原理,发展了机械学,他是力学和流体力学的奠基人,发明了杠杆、滑轮、螺旋式水车等机械
文学,
《荷马
史诗》,古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
相传由盲诗人荷马加工整理而成。
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
不仅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文献,也是目前保存的欧洲最早的文学巨著,对西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天方
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间故事,成书于公元8~16世纪,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等均是其中脍炙人口的名篇
中考真题及模拟演练)
一、选择题
1.(2020怀化中考)南方古猿是人类的直系祖先,如果想到实地去考察南方古猿的遗址,则应该去( )
A.非洲B.美洲
C.亚洲D.欧洲
2.(2020怀化中考)人类早期的文明最早诞生在亚非的大河流域。
下图是以下哪个古代文明的发源地?
( )
A.古代埃及B.古代印度
C.古代中国D.古巴比伦
3.(2020怀化中考)右图是2020年夏季伦敦奥运会的会徽,你认为本届奥运会火种将会从以下哪个地方采集( )
A.雅典 B.巴比伦
C.罗马 D.麦加
4.“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日本大化改新与法兰克王国的查理·
马特改革相比较,其共同之处在于( )
A.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B.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C.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D.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
5.(2020东营中考)依据下图知识卡片所列内容,判断该国家是( )
都城:
君士坦丁堡
建筑:
圣索菲亚大教堂
灭亡:
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
A.希腊B.马其顿
C.波斯D.拜占廷帝国
6.(2020珠海中考)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因反对教会,批判神学而被捕入狱,最后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的火刑柱上。
在西欧封建时代,经常会有人因思想或学术上的创新而被视为“异端”,受到宗教裁判所的审判。
这种现象说明了( )
A.教会成为欧洲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B.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C.西欧封建国家内部管理权力分散
D.西欧封建制度等级森严
7.(2020菏泽中考)有同学搜集了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日本大化改新、马可·
波罗来到中国的相关书籍,他研究的课题最可能是( )
A.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对话
B.古代文明之间的暴力冲撞
C.古代东西方文化的和平交流
D.古代文明的冲撞与交融
8.(2020怀化中考)文化交流是世界文明史的重要篇章。
对下图(阿拉伯数字图)文化成就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的民族是( )
A.古代印度人B.古代埃及人
C.古代阿拉伯人D.古代波斯人
9.(2020绵阳中考)《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它允许主人买卖或转让奴隶,还规定拐走他人的奴隶或隐藏逃奴者处死。
这表明法典( )
A.维护奴隶阶级的利益B.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C.维护严格的种姓制度D.维护全体居住者利益
10.(2020连云港中考)马克思说:
“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
”这一时代,雅典( )
A.法律体系健全B.成为希腊霸主
C.自然科学发达D.民主达到顶峰
11.(2020永州中考)《荷马史诗》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它是( )
A.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B.阿拉伯帝国民间故事集
C.古希腊的著名悲剧代表作品
D.研究法国城市兴起的史料
12.(2020盐城中考)世界三大宗教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且风格迥异的建筑文化。
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与三大宗教无关的是( )
A.希腊帕特农神庙)
B.巴黎圣母院)
C.洛阳白马寺)
D.麦加大清真寺)
二、判断题(正确的写“T”,错误的写“F”)
13.7世纪时日本向中国隋唐学习,进行大化改新并过渡到封建社会。
14.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建立起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国家。
15.拜占庭帝国因为保守狭隘最终致使文明衰落。
16.查理·
马特改革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严格的等级制度在西欧逐渐形成。
17.罗马教廷在西欧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
三、材料分析题
18.古代历史上,不同文明之间的互相交流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张骞等所开辟的这条通商道路传来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汉武帝所喜爱的大宛马自不必说,还有地毯、毛织物、宝石、金银器、玻璃制品……另外,中国产的丝织品、瓷器、漆器等也都传到了西方。
——摘自丝博网
材料二 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摘自《魏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条通商道路”后来被称作什么?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它的开辟有什么积极影响?
(2)民族大融合,也是不同文明之间相互交流的一种形式,材料二中的“诏”是谁下达的?
这一改革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3)英国哲学家培根对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传入欧洲曾经这样评价,“它们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简述指南针传入欧洲带来的重大影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命题研究怀化中考历史 教材知识梳理 第十八单元 丰富多彩的世界古代文明无答案 中考 命题 研究 怀化 历史 教材 知识 梳理 第十八 单元 丰富多彩 世界 古代文明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bdocx.com/doc/17067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