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练习题二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065799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39.52KB
合练习题二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
《合练习题二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练习题二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依赖家庭与社区这类政策工具来解决问题是不公正、不公平的
D、不花政府的钱
三、名词解释
1、志愿失灵
2、政府管制
3、混合型工具
4、补贴
5、国家治理能力
四、简答
1、政策工具的作用。
2、政策工具的特征。
3、第三部门(公益机构)志愿失灵的主要表现。
4、公益机构监督困难的主要原因。
5、影响政策工具选择的因素。
五、论述题
试论述新政策工具在我国的应用。
第六章公共政策问题建构
1、将公共政策分析称作“问题分析之学”的是学者()
A、托马斯·
戴伊B、罗威
C、林布隆D、威廉·
邓恩
2、“问题界定之父”是学者()
A.安德森B.德瑞
C.格斯顿D.林布隆
3、公共政策问题的论证中政策问题的()是政策问题的最低层次。
A、功能论证B、小论证
C、二级论证D、一级论证
4、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A、《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
B、《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C、《理解公共政策》
D、《政策分析中的问题界定》
5、()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A.政策问题B.政策议程
C.政策目标D.政策对象
6、由负责政策制定的具体组织来进行的是()
1、威廉.N.邓恩从政策问题的结构角度把政策问题划分为()。
A、结构平衡B、结构优良
C、结构适度D、结构不良
2、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步骤包括()
A、以“问题感知”体悟“问题情境”
B、以“问题搜索”认定“元问题”
C、以“问题界定”发现“实质问题”
D、以“问题陈述”建立“正式问题”
3、美国学者詹姆斯.E.安德森提出的推动社会问题加速进入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包括()
A、政治领导者B、危机事件
C、抗议活动D、传媒曝光
4、政府认同社会问题并使其成为公共政策问题的条件:
A、政治领导者的需求
B、属于政府职能权限范围内的事务
C、属于政府能力范围内的事务
D、大众传媒的曝光
5、层次分析的技术可以帮助分析者分清楚的原因包括()
A、可能的原因B、似然的原因
C、受控的原因D、客观原因
1、公共政策问题
2、类别分析
3、综摄法
4、头脑风暴法
5、正式议程
四、简答题
1、对公共政策分析者而言,重视并掌握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的原因。
2、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步骤。
3、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的区别。
4、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途径。
5、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障碍。
试分析影响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因素。
第七章公共政策制定
1、政策方案制定在整个政策过程中居于()地位。
A.权威B.重要
C.次要D.枢纽
2、公共权力机关针对特定的政策问题,依据一定的程序和原则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并进行优选抉择的过程是()
A.政策评估B.政策执行
C.政策方案规划D.政策终止
3、政策规划的基本精髓就在于()
A.重视感性B.重视理性
C.领导者的能力D.正确的政策问题
4、学习理论最典型的理论类型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坎贝尔的()
A.实验理论B.过程理论
C.企业精神理论D.选择理论
5、确定政策目标是政策方案规划过程中的()
A.基础B.关键
C.枢纽D.前提
6、拟定政策方案是政策方案规划过程中的()
1、政策方案规划的过程中的基本要素是()
A.效果B.目标
C.价值D.方案
2、设定政策目标的基本原则()
A.实事求是,面向未来
B.系统协调,具有针对性
C.具体明确,具有合理性
D.注重伦理考量,保持相对稳定性
3、影响政策目标确定的主要因素()
A.个人因素B.价值因素
C.政治因素D.目标的多重性及其冲突
4、魏墨和维宁认为政策备选方案的基本来源有()
A.现有的政策提案
B.通用的解决方案
C.调整过的通用解决方案
D.非现成的解决方案
5、初步筛选常用的方法有()
A.经验分析B.比较分析
C.初步的预测分析D.可行性分析
三、名词解释
1、政策目标
2、政策方案效果评估
3、精英决策模型
4、公共选择决策模型
5、全体一致规则
1、邓恩列举的备选方案的来源包括哪些?
2、政策方案可行性评估中影响政策目标实现的因素。
3、威廉·
N.邓恩的政策方案评价标准。
4、政策方案优选中共识形成的途径。
5、西蒙提出的解决决策过程中的冲突的方式。
试论述公共政策合法化。
第8章公共政策执行
1、单项选择题
1.政策过程的中介环节是指()
A.政策制定 B.政策评估
C.政策执行 D.政策问题建构
2.政策执行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现象兴起是以1973年的普雷斯曼和韦达夫斯基写的()出版作为标志。
A.《执行》B.《政策执行与评估》
C.《奥兰克计划》D.《公共政策学》
3.认为政策执行研究分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途径的是学者( )
A.米歇尔·
希尔 B.保罗·
A.萨巴蒂尔
C.艾莫尔 D.托马斯·
戴伊
4.自上而下模式是以( )为基础的。
A.行动理论 B.现代行政模式
C.古典的行政模式 D.组织理论
5.在自上而下研究途径中政策被视为高层决策者的()。
A.财产 B.工具
C.权威 D.手段
6.自下而上研究途径以( )为出发点。
A.组织中的个人 B.组织
C.政府 D.领导者
1.查尔斯·
琼斯指出在政策执行的诸多行为活动中,以( )三者最为重要。
A.解释 B.组织
C.实施 D.准备
2.政策执行的特征可以从以下角度来分析( )
A.“接受”观点 B.“服从”观点
C.“务实”观点 D.“利益”观点
3.自上而下研究途径的缺点是()。
A.过度重视高级官员的目标和能力,忽视其他执行机构的影响
B.当某些公共政策没有适用的法律规章,而是由多元的政府机关或法令规章共同执行时就很难适用。
C.容易低估基层官员和一些利益集团采取各种对抗措施影响政策执行的可能性。
D.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的严格区分是无意义的。
4.以下属于第三代政策执行研究的是()。
A.政策执行循环模型 B.政策执行博弈模型
C.府际政策执行沟通模式 D.支持联盟框架
5.以下属于微观层面的政策执行模型是()。
C.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D.政策执行系统模型
3、名词解释
1.政策执行
2.组织理论
3.顺向规划
4.第三代政策执行研究
5.政策实验
4、简答题
1.自上而下研究途径的基本特点。
2.自下而上研究途径的基本观点。
3.政策执行系统模型中影响政策制定与政策效果之间关系的因素。
4.政策对象接受政策的原因。
5.政策宣传的重要作用。
试分析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
第五章公共政策工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2、A3、C4、B5、C6、A
1、ABCD2、ABCD3、BCD4、ABC5、ABC
1、志愿失灵:
大部分现实问题严重限制、制约了志愿者组织的有效性。
志愿者组织对许多经济与社会问题的解决是不适用的。
在实践中,最大的志愿组织可能蜕变为官僚组织而与政府组织趋同,这将使其效率和效力大打折扣,即出现志愿失灵。
2、政府管制:
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3、混合型工具:
混合性工具结合了自主性工具和强制性工具的特征,它们允许政府对非政府行为主体的决策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但仍由私人主体做最终决策。
4、补贴:
补贴是指由政府或由政府指令的个人、公司或组织给予其他个人、公司和组织的各种形式的财政转移。
转移的目的是资助一项预期的活动,从而影响社会行为主体对不同备选方案成本与收益的估计。
5、国家治理能力:
主要是指国家作为政策主体,影响社会行为者的组织能力。
政策工具是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
政策方案只有通过适当的政策工具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从而达到政策设计的理想状态。
它是连接目标和结果的桥梁,是将政策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路径和机制。
(1)政策工具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基本途径
(2)政策工具是完成政策执行的基础手段
(3)政策工具是进行政府重塑的核心要点
(1)自愿(自主)性工具
自愿性工具的核心特征是:
它很少或几乎没有政府干预的作用。
相反,它在自主治理的基础上完成预定任务。
由于自愿性工具既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的特点,又与个人自由的文化准则相一致,并能维系家庭与社区的关系,所以它被定为首选的政策工具。
(2)强制性工具
强制性工具也叫指令性工具,它控制或者指导目标群体的行动。
政府依靠其统治权威,可以指示公民个人与私营企业进行某些活动,也可以建立由政府控制的公共企业来履行其功能,或者通过官僚机构直接提供物品和服务。
这些是高度强制的工具,被允许在宪法和法律界限内剥夺或者限定目标群体的全部或部分自由决定权。
(3)混合性工具
(1)慈善不足:
公益活动所需要的开支与能募集到的资金之间存在巨大缺口。
(2)慈善活动的狭隘性:
公益活动受益对象往往只是某些特定的社会群体
(3)慈善组织的家长作风:
公益机构的服务对象属于弱势群体,容易助长慈善组织董事会成员的家长作风。
(4)慈善组织的业余性:
慈善机构中的多数志愿者都没有受过工作培训,普遍缺乏专业知识。
(1)公益机构产出的质与量难以测定和度量。
(2)公益机构服务的间接性。
(3)监督主体方面的缺陷。
(4)监督机制制度化不足。
(1)政策目标
政策目标是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政策实施所达到的效果。
政策目标为政策工具规定了方向,为判断政策工具的有效性提供了评判标准。
在进行政策工具选择时,必须考虑到政策目标:
(2)政策工具自身的特征
每种工具都有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每种工具都会适用于某些情况,也会不适用于某些情况。
选择工具时要将其优缺点都考虑在内,以避免对工具的滥用。
(3)公共政策主客体关系
豪利特和拉米什使用两个相互联系的变量——国家治理能力和政策子系统的复杂程度,建立了政策工具选择的模型。
(4)政策工具选择的环境
政策工具选择的环境是指影响政策工具选择的生态环境或社会背景,这些环境因素包括执行组织、目标团体、过往使用的工具、其他工具及政策领域的其他特征。
(5)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意识形态是一个信仰的体系,不同的意识形态倾向于使用不同的政策工具。
就西方国家来说,其政策工具的选择有着明显的意识形态特征。
(6)资源因素
政策工具的选择受制度资源、经济资源和法律资源的限制。
1.新政策工具在我国政府治理中的应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公民社会的逐步壮大、行政改革的日益深化特别是政府职能的持续转变,我国政府管理实践模式和理论体系都亟待进一步创新。
引入“新政策工具”,转变管理方式,将成为我国21世纪行政管理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
(1)市场化进程加速。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公共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的某些部门和领域已尝试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如政府采购制度、公共工程的招标投标、土地的有偿使用、营业执照的拍卖等;
同时,目标管理、绩效评价、全面质量管理、合同聘任制、社会服务承诺制等工商管理技术也逐步在公共部门的管理中得到推行。
(2)第三领域兴起。
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三领域在我国兴起,并在消除贫困、农村发展、教育、卫生保健、妇女儿童保护、赈济救灾、生态保护等方面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积极培育第三领域,并发挥它们的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2.新政策工具在我国应用的实际效应
首先,新政策工具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政府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例如,在政府行政管理中,重视投入和产出,讲求成本核算,降低管理成本;
提高公务员的服务意识,以满足公民的需求为施政目标;
注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授权;
采用创新的政策与管理,打破结构惯性,活化公务员思维,达到管理的目标等。
其次,新政策工具的运用将竞争机制引入,提高了市场的竞争活力,打破了政府独家提供公共服务的垄断地位。
尤其体现在对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实行公开竞标这一方面(例如在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基础设施产业中),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瓶颈”现象。
这有利于形成公共服务供给的竞争机制,提高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从而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最后,培育非政府组织和社区自治,力所能及地分担部分政府职能,以减轻政府的负担。
它们远比政府清楚地了解自己所在部位及某一阶段社会肌体的特定需求,在为公众排忧解难时也远比政府及时、有效、低成本,被称为政府的“替补者”。
3.新政策工具的运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必须立足国情选择使用。
各国国情不同,价值偏好不同,对新政策工具的选择和应用也不完全相同。
任何理论、方法的引进都要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并不是每一种新政策工具都适合我国国情,不能盲目引进。
其次,要弄清每种新政策工具的应用机制、条件和范围。
每一种新政策工具都存在不足之处,因此,在应用于公共管理时,应弄清其机制、条件和范围,在实践中使其优化。
最后,要加强政府的监督监管职能。
把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通过民营化、承包、出租、委托代理等形式交给非公有部门来履行,是我国行政改革的方式之一。
但各竞争主体的监督制约保障机制缺位,易导致各竞争主体行为失范,而一个缺乏有效监督制约机制的组织,难以保证其自身的健康和行为的高效。
政策工具的选择关键的是要关注环境和人的因素,研究和分析各个影响因素的变化和发展,并针对政策目标选择正确的政策工具,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或减少政策失败的可能性,提高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
第六章公共政策问题建构答案
1、D2、B3、B4、A5、B6、A
1、BCD2、ABCD3、ABCD4、BC5、ABC
1、公共政策问题:
是指基于特定的社会问题,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通过公共行为希望实现或解决的问题。
2、类别分析:
类别分析是一种澄清概念的技术,这些概念用来界定问题情境,并对其进行分类。
在感知问题情境的过程中,分析者必须对他们的经验进行分类。
即使是对问题情境作最简单的叙述,也必须以经过归纳整理后形成的经验分类为基础。
3、综摄法:
是指对类似性的广泛研究,它有助于分析者在构造政策问题时创造性地运用类比方法。
综摄法基于这样的假定,即对于问题之间相同或相似关系的认识将极大地增进分析者解决问题的技艺。
4、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又称脑力激荡术、激智术、脑力激发术等。
该方法是指基于一定数目的人员,尤其是相关的专家学者或利益当事者,从不同角度讨论相关的政策问题,在短时间内激发大量新构想的方法。
5、正式议程:
正式议程(formalagenda)又称为政府议程(governmentalagenda),科布和爱尔德认为,正式议程是由那些引起公共官员密切而又积极关注的问题组成的。
政府议程是行动的程序,是决策机关和人员对有关问题,依照特定程序予以解决的实际活动过程。
第一,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体现了社会价值的冲突性——一个社会中,经常同时存在着不同的社会价值;
第二,政策制定者通常倾向于按照自己的价值系统去制定政策,而常常忽略整体社会的偏好;
第三,政策制定者往往不愿去考虑创新性的政策,而传统的渐进决策模型又无法妥善解决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
第四,由于资源有限,政策制定者无法罗列出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因而限制了解决结构不良问题的可能性;
第五,政策制定者通常无法预测可能解决方案所有的正面及负面结果。
第一阶段:
以“问题感知”体悟“问题情境”。
第二阶段:
以“问题搜索”认定“元问题”。
第三阶段:
以“问题界定”发现“实质问题”。
第四阶段:
以“问题陈述”建立“正式问题”。
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是政策议程的两个不同阶段,二者有着本质区别。
系统议程一般由一些较抽象的项目所组成,其概念和范围都很模糊,仅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它可以不提出政策方案或解决办法。
政府议程比系统议程特定而且具体,它是对政策问题进行界定或陈述的阶段。
问题经过一定的描述,为决策系统正式接受,且决策系统采取具体方案试图解决的时候,系统议程就转入政府议程。
已成为系统议程的问题并不一定能成为政府议程的问题。
提上政府议程的问题,也并不一定是系统议程的问题。
通常,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有如下四种途径:
(1)社会中部分团体或者个体主动介入,政府只是有限介入
(2)政府主动介入发现和解决问题,社会中的团体或个人只是有限介入
(3)政府及社会团体与个人都主动介入
(4)政府与个人、团体都不主动介入
(1)政治原则的偏离
(2)价值体系的排斥
(3)政府体系的封闭
(4)承受能力的超重
(5)表达方式失当
试论述影响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因素。
社会问题要进入政策议程,既要有能够发现问题的观察机制,又要在公众与政府、上级与下级之间存在良好的沟通机制。
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影响因素有如下几种:
1.政治领导人的作用
政治领导人是决定政策议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无论是出于政治优先权的考虑,还是因为对公众利益的关切,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政治领导人可能会密切关注某些特定的问题,将它们告之公众,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
例如,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由于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视,而将解决知识分子的问题纳入了政府议程。
1974年,尼克松政府关于放松《清洁空气法案》中某些污染控制标准的建议,直接地提上了国会的议程。
2.政治组织的作用
政治组织是形成政策议程的基本条件。
政策问题是涉及国家和社会全局的大事情,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因而政策议程的形成往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通常情况下,单靠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借助一定的组织形式(如政党、政治团体和社会组织等)。
在我国,这些政治组织主要包括政府、政党、工会、妇联和青年组织。
3.政府体制的作用
一个国家的政府体制,特别是其民主程度和开放程度,从制度上规定了信息的沟通渠道和利益的表达方式,从而对社会问题进入政府议程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
如果政府的产生方式是民主选举,执政理念合乎民主潮流,组织程序符合民主要求,政务信息向民众开放,决策过程吸收民众参与,倾听民众意见,接受民众监督,那么大量的社会问题才能正常而顺利地进入政策议程。
相反,专制、封闭的政府则会将大量社会问题阻止在政策议程之外。
4.利益集团的作用
利益集团在问题构建和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通过游说、宣传、助选、抗议等手段,迫使政府将其提出的问题列入政策议程,并采纳有利于自己的政策建议,或者通过各种手段阻止对自己利益产生损害的政策,以最大限度地维护本团体成员的利益。
戴维·
杜鲁门在《政府过程》一书中认为,各种利益团体寻求着某种合理的平衡状态,如果某一事务威胁这种合理的平衡,那么它们便会做出反应。
当某一团体的平衡被严重破坏时,各种各样的行为就会出现。
如果这种破坏不是太大,那么团体的领导人将努力使先前的平衡得到恢复……这种努力将使团体求助于政府成为必要。
5.专家学者的作用
在各研究领域中,专家学者通过对课题的分析,能够发现某些重要问题,并能凭其专业优势和特长,运用科学理论和分析技术,对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进程进行科学预测。
他们一旦取得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和深远影响的成果,也能通过各种渠道,将其列如政策议程。
例如,三大院士的联合签名导致奥运会建设费用的缩减,直接使鸟巢建筑大幅度改动。
6.公民个人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很多具有公共性质的问题都是由私人问题引发的。
公民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对于某些影响或损害其权益的问题不满,一般会通过各种渠道,将自己的问题告知公众和媒体,或将与之有类似看法的人组织起来,掀起一场群众运动,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抗议,或以正当形式展开对话并提交政策议案。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群众还会采取一些威胁性的方式(如游行、示威、抗议、罢工、暴乱等),向政府施加压力,迫使政府采取行动解决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非正式关系在政策议程建立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7.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
大众传播媒介被誉为“第四种力量”,具有信息量大、涉及面广、影响力强和传播迅速等特点,能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从而促使政策议程的建立。
有的社会问题可能会引起新闻媒介的注意,通过新闻媒介的报道,它们可能成为政策议程上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合练 习题 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