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察报告正式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060098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50.37KB
地质勘察报告正式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地质勘察报告正式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勘察报告正式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对拟建建筑物的地基基础方案进行分析和论证,选择合理的地基基础方案或地基处理方案;
(6)选择合理的桩端持力层,提供桩基设计参数,估算单桩承载力,提供桩基沉降设计参数;
分析沉桩的可能性及其对周围环境设施的影响;
(7)提供基坑开挖支护和降水方案、基坑开挖支护设计参数及基坑周边地质模型;
分析基坑开挖、降水对周围环境设施的影响;
对基坑的稳定性进行评价。
(8)测定场地的剪切波速,对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作出分析和评价,评价地基的液化可能性、划分液化等级。
三、岩土工程勘察依据的规范及技术标准
本次勘察依据的规范及技术标准有: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GJ72-2004);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6)《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7)《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JGJ120-99);
(8)《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9)《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
(10)《建设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试行)
四、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布置及完成工作量
1、勘察工作布置
据本地区已有的工程地质资料,本场地主要为第四系滨海~河流相、滨海~浅海相、滨海~湖沼相、河口沙洲~漫滩相沉积的松散堆积土层。
本次勘察根据以上规范及勘察合同要求,结合建筑物性质及本地区已有的工程地质资料,确定本次勘察采用钻探取土、室内土工试验、标准贯入与静力触探原位测试等方法进行勘探,并辅以小螺纹钻探明场地暗沟及古河道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勘探点布置是依据业主提供的规划总平面图,主要按建筑物的周边线及角点布置,勘探点深度及间距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有关标准要求确定,最大控制性钻孔深度130.0m。
拟建物位置及勘探点布置详见图1-1~1-2。
2、勘探点测量定位依据
(1)勘探点定位根据业主提供的规划总平面图,按建筑物角点坐标位置进行放线布置。
(2)孔口高程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引测点为场地西侧建筑业大厦弧形台阶前中点,标高为2.48m(引测高程),详见图1-1。
3、钻探
现场钻探采用SH30-2型及GXY-1型钻机,钻进方式采用优质泥浆护壁回转钻进,开孔直径为127mm,终孔直径为110mm,小螺纹钻主要对浅部土层进行钻探,以查明表层土的分布变化和地下暗沟、暗塘、暗坑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钻探操作按《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进行。
4、岩土采样及原位测试
(1)Ⅰ级不扰动原状土样由薄壁及单动三重管取土器取得。
原状土样长度为50~100cm、直径80mm。
取样前先清孔,避免残留土对土试样的扰动影响,并按有关规范及工程需要控制取样间距,土样及时封存,避免运输振动。
对标贯孔取得Ⅳ级扰动土样进行采用甲种比重计法、颗粒分析试验。
(2)标准贯入试验采用N63.5标准贯入试验,落锤高度为76cm,先预击15cm,再记录30cm锤击数作为标贯击数N。
(3)静力触探试验采用15吨静力触探机,由LMC-D310静探微机记录读数,双桥探头截面积为15cm2,测试间距皆为10cm/次,贯入速率均控制在1.2m/min左右。
主楼部分60~70米以下静探贯入有困难,改用标准贯入试验,终孔深度85.0~85.5米。
(4)波速试验采用武汉岩海公司的RS-1616K型探测仪及南京伟雄电器设备厂生产的井下波速探头,测试方法采用单孔法,测试间距为1米。
5、室内土工试验
对采取的土样均作常规的含水率、比重、界限含水率、及密度等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其中塑限采用滚搓法,液限采用76g瓦式圆锥仪法测定。
本工程为桩基工程,压缩试验最大压力大于预估上覆土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
并针对基坑工程,其相关土层作回弹再压缩试验。
抗剪强度试验,对场地厚层软粘性土选择代表性土样作三轴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并对基坑开挖所涉土层作固结快剪试验,其余土试样作直剪快剪试验。
对标准贯入试验获取的扰动土样采用比重计、筛分法作颗粒分析试验。
用于液化判别的粘粒含量做颗粒分析时,采用六偏磷酸钠做分散剂测定。
对无法取得砂土原状土样时,进行颗粒分析试验。
针对基坑降水,对相关土层做渗透试验;
为判别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取地下水作水质分析试验。
所有试验均执行现行的《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有关标准及操作规程。
6、勘察进程
(1)外业:
2005年06月11日~07月5日
(2)室内试验:
2005年06月15日~07月10日
(3)资料整编:
2005年07月10日~07月30日
7、完成工作量
本次勘察完成工作量详见完成工作量一览表2:
表2:
完成工作量一览表
外业工作
室内试验
附注
取土孔
6只,进尺510.3m
直剪试验
96组
标准贯入试验孔
3只,进尺110.0m
固结快剪
40组
双桥静力触探孔
54只,进尺858.1m
三轴试验
43组
标准贯入试验
130次
颗粒分析
93组
筛分法
小螺纹孔
5只,进尺15.0m
170组
比重计法
取土样
170件
常规物理性试验
扰动土样
130件
渗透试验
31组
常规压缩性试验
取水样
4件
回弹再压缩试验
23组
波速试验
2个
勘探点测量
26点
五、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1、位置和地形
本场地位于启东市江海中路和人民中路交叉路口,距西侧建筑业大厦28.8m。
场地地面高程1.71~2.85m,最大高差约1.14m。
自然地面高程2.27m左右。
2、自然地理概况
1、地貌:
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区,地势平坦,地貌单一。
2、降雨量:
年平均降雨量1028.4mm,日最大降雨量为172.2mm。
3、风:
年平均风速3.7m/s,最大风速29m/s;
风向:
春冬季以北风、东北风为主,夏秋季以东南风、南风为主。
4、日照:
年平均日照2061.8小时,年最高日照2401.7小时,年最小日照1812.7小时。
5、蒸发量:
年平均蒸发量1374mm,年最大蒸发量1557mm,年最小蒸发量1228.3mm。
6、气温:
年平均气温15℃,极端最高气温38.3℃,极端最低气温-10.8℃,年平均最高气温19.2℃,年平均最低气温11.4℃。
7、湿度:
平均相对湿度82%。
3、地层分布及成因
本次勘察查明,在钻探所达深度范围内,场地自然地面下18.5m以浅土层为全新世(Q4)滨海~河流相沉积的粉质粘土、粉砂、粉土层;
18.0~41.0m为滨海~浅海相沉积的厚层淤泥质粉质粘土;
41.0~56.0m左右为滨海~沼泽相沉积的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层;
56.0~75.0m左右为滨海~河口相沉积的粉土、粉砂层;
其下沉积晚更新世长江古河道的中砂、粗砂,夹多层河口沙洲相~漫滩相的粉砂和粉质粘土。
各土层层位分布较稳定,土层分层描述如下:
①杂填土:
褐黄~灰色,主要分布于场地表层及原有建筑物基础地段,土质不均匀,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含碎砖、砼块和植物根系等,一般厚度为0.5~2.5m,平均厚度0.8m左右m。
②淤泥质粉质粘土:
褐黄~灰褐色,上部含氧化铁斑,土质欠均匀,有孔洞;
下部稍夹薄层粉土,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软~流塑,属中~高压缩性土。
层底埋深1.4~2.6m,层底标高-0.07~0.70m,层厚0.4~1.7m,平均厚度1.2m左右。
本层除局部杂填土地段缺失外,整个场地均有分布。
③粉土:
灰色,很湿,稍密,土质不均匀,层底夹淤泥质粉质粘土,摇震反应迅速,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属中压缩性土。
层底埋深3.6~5.1m,层底标高-2.44~-1.47m,层厚1.4~2.75m,平均厚度2.4m左右。
本层全场分布。
④粉砂:
灰~姜黄色,饱和,土质不均匀,频夹粉土,稍夹粉质粘土,含云母、木屑和贝壳碎片,稍密~中密,属中~低压缩性土。
层底埋深6.6~8.0m,层底标高-5.39~-4.35m,层厚2.4~3.4m,平均厚度3.0m左右。
⑤粉土:
灰色,土很湿,稍密,含云母、木屑,土质不均匀,上部夹淤泥质粉质粘土,摇震反应迅速,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属中压缩性土。
层底埋深12.40~14.00m,层底标高-11.44~-10.48m,层厚5.3~6.2m,平均厚度5.7m左右。
⑥粉土:
灰色,湿~很湿,土质不均匀,频夹淤泥质粉质粘土或粉质粘土,含云母碎片、贝壳屑,摇震反应迅速,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稍密,属中~高压缩性土。
层底埋深17.8~19.7m,层底标高-17.29~-15.90m,层厚5.2~6.25m,平均厚度5.7m左右。
⑦淤泥质粘土:
灰色,流塑,土质尚均匀,稍夹薄层粉土,具水平层理,无摇震反应,稍有~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属高压缩性土。
层底埋深20.8~23.0m,层底标高-20.44~-18.75m,层厚2.1~3.5m,平均厚度2.8m左右。
⑧粉土:
灰色,湿~很湿,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稍~中密,属中压缩性土。
层底埋深22.5~25.9m,层底标高-23.05~-20.79m,层厚1.2~3.9m,平均厚度2.1m左右。
⑨淤泥质粉质粘土:
灰色,流塑状态,土质不均匀,频夹薄层粉土、淤泥质粘土,具水平层理,无摇震反应,稍有~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属中~高压缩性土。
层底埋深40.8~41.8m,层底标高-39.58~-38.90m,层厚17.7~18.6m,平均厚度18.3m左右。
⑩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
灰色,流塑状态,土质不均匀,夹粉土,具水平层理,含贝壳碎屑,无摇震反应,稍有~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属中~压缩性土。
层底埋深51.8~52.8m,层底标高-50.49~-49.90m,层厚10.6~11.2m,平均厚度10.9m左右。
粉质粘土:
暗绿~灰色,土质尚均匀,夹粘土,含灰白色钙质结核,无摇震反应,稍有~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可塑,属中压缩性土。
层底埋深56.0~57.2m,层底标高-54.99~-54.01m,层厚4.0~5.0m,平均厚度4.5m左右。
粉砂:
灰色,饱和,土质不均匀,夹粉土和粉质粘土,含贝壳碎片和粘土团块,中~密实,属中压缩性土。
层底埋深72.0~76.5m,层底标高-74.57~-70.13m,层厚15.5~19.8m,平均厚度18.0m左右。
粗砂:
黄灰色,饱和,密实,土质不均匀,夹中砂、粉细砂,含直径大小不等的砾石,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和云母,含砾量<
5%,砾石主要为浅灰色泥岩,稍含黑色燧石碎屑和云母碎片,半浑圆状,属中~低压缩性土。
层底埋深78.8~81.9m,层底标高-80.05~-76.81m,层厚3.8~9.2m,平均厚度6.3m左右。
灰色,可~软塑,土质不均匀,频夹粉砂,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属中压缩性土。
层底埋深87.0~90.5m,层底标高-88.4~-85.01m,层厚7.3~9.0m,平均厚度8.2m左右。
灰色,饱和,中密,夹粉土和细砂,属中~低压缩性土。
层底埋深97.0~97.50m,层底标高-95.40~-95.29m,厚7.0~10.3m,平均厚度9.0m左右。
黄灰色,饱和,密实,土质不均匀,夹中砂、粉细砂和砾石,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和云母,属低压缩性土。
层底埋深110.50~115.80m,层底标高-113.81~-108.40m,层厚13.0~18.5m,平均厚度15.2m左右。
灰色,可~软塑,土质浅均匀,稍夹薄层粉土和粘土,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属中压缩性土。
层底埋深114.0~117.00m,层底标高-119.01~-112.79m,层厚3.5~5.2m,平均厚度4.6m左右。
灰色,饱和,中密,土质尚均匀,属中~低压缩性土。
本层全场分布,未钻穿,层厚大于9.3m。
各土层分布变化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图号1-2~1-5)
4、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一览表见附表1;
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分层统计见《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附表2~6)。
室内土工试验成果见《土工试验综合成果表》(附表7~13);
标准贯入试验成果见《标准贯入试验成果表》(附表14~15);
土层压缩曲线见附图3-1~3-5。
各层土原位测试成果分层统计见表3、表4。
表3:
标贯试验成果统计表:
层
次
土层名称
层底平均埋深(标高)
(米)
子样数
最大值
N(击)
最小值
标准值
变异
系数
平均值
推荐值
③
粉土
1.68(0.28)
8
11
3
5.3
0.363
7.1
④
粉砂
7.02(-5.05)
9
22
7
10.1
0.335
12.8
⑤
12.63(-10.66)
18
13
8.8
0.287
10.0
⑥
18.67(-16.40)
17
21
5
0.379
10.5
⑨
淤泥质粉质粘土
41.21(-39.23)
12
4.8
0.184
5.4
⑩
夹粉土
52.12(-50.15)
6
20
10.9
0.263
14.0
74.57(-72.59)
16
71
33
0.446
41.2
粗砂
80.91(-78.94)
82
43
62.9
0.120
69.6
粉质粘土
117.0(-115.07)
75
32
42.4
0.278
50.1
表4:
双桥静力触探试验成果统计表
层
层底平均埋深
qc:
锥尖阻力
fs:
侧摩阻力
标准差
变异系数
1.68
qc(Mpa)
14
0.5
0.2
0.09
0.24
0.36
0.35
fs(kPa)
21.71
9.06
3.28
0.22
14.76
14.3
4.09
qc(MPa)
15
2.07
0.93
0.23
1.55
1.5
25.38
11.87
3.85
0.21
18.41
17.7
7.02
6.82
3.21
1.18
5.13
5.5
60.61
34.36
8.09
0.17
50.18
50.2
12.63
3.22
2.04
0.38
0.15
2.55
2.6
42.24
28.39
4.47
0.13
34.55
33.6
18.67
1.99
0.31
2.28
2.1
49.86
37.56
3.64
42.42
39.5
⑦
淤泥质粘土
21.10
1.0
0.8
0.06
0.07
0.89
0.9
21.68
12.72
2.87
17.31
15.0
⑧
22.94
4.56
0.80
3.9
90.69
42.55
11.40
72.3
72.3
41.21
1.35
1.1
0.068
0.055
1.25
26.67
18.68
2.828
0.124
22.848
20.2
52.12
3.5
2.89
0.239
0.075
3.2
73.42
60.4
5.473
0.082
66.762
66.8
56.60
2.16
1.86
0.107
0.053
2.025
2.0
42.74
35.32
2.528
0.066
38.473
38.5
74.57
13.06
10.570
0.833
0.072
11.565
11.6
170.82
121.87
19.151
0.137
139.417
139.5
5、地下水及其腐蚀性评价
建筑场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富水亚区。
根据勘察及调查结果,场地地下水为孔隙潜水,赋存于场地②~⑥层土中,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排泄方式主要为大气蒸发及侧向迳流,水位变化与季节气候有明显影响,水量较丰富。
勘察期间平均实测初见水位自然地面下1.86m(高程0.41m)左右,平均稳定水位为自然地下1.36m左右(高程0.91m)。
据调查,场地历年最高水位为自然地面下0.50m(高程1.77m,为抗浮设计水位),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为0.5m~1.8m(高程1.77~0.47m)。
本场地承压水层(第
承压水)赋存于
~
层粉砂~粗砂中,平均水头标高在-27.7米左右。
本地区周围无污染源,浅层地下水(孔隙潜水)水质分析见表5,水分析报告见附图11-1,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规范第12.2.1、12.2.2及12.2.4条的规定,场地环境类型为Ⅱ型,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水中Cl-含量343.45mg/L(含25%的SO42-含量),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干湿交替情况下具弱腐蚀性,在长期浸水情况下无腐蚀性。
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
表5:
地下水(孔隙潜水)水质分析成果表
孔号
样
号
深
度
m
取样
时间
试验
试验成果
PH值
HCO3
mg/L
CO32-
Cl-
SO42-
Ca2+
Mg2+
侵蚀性
CO2
游离
J1
J1-1
2005.07.02
2005.07.03
7.6
512
104
360
120
105
62
J2
J2-1
2005.06.31
2005.07.01
7.10
416
39.50
279
71.60
68.0
42.0
场地承压水水质分析见表6,水分析报告见附图11-2,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规范第12.2.1、12.2.2及12.2.4条的规定,承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水中Cl-含量300.55mg/L(含25%的SO42-含量),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长期浸水条件下),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
表6:
承压水质分析成果表
J1-2
65.0
2005.07.05
2005.07.06
7.30
596.40
192.60
271.40
116.40
152.10
96.40
J2-2
2005.07..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质 勘察 报告 正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