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测量方案汇总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045307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4.84KB
定位测量方案汇总文档格式.docx
《定位测量方案汇总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位测量方案汇总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量技师
主要负责联系红线桩、水准点的复测及交接并负责组织主轴线控制网的测试及工程定位的验线工作。
(二)、项目部测量机构
高永军:
负责现场测量放线交底及报验工作;
马鑫泽:
朱东虎:
康向飞:
四、测量仪器配制及使用要求
(一)、测量仪器配备明细表
序号
仪器名称
仪器型号
单位
数量
检测状态
1
电子经纬仪
DJD2
台
4
所有的仪器设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年检合格才能使用
2
光学经纬仪
TDJ2E
3
自动安平水准仪
DZS3-1
激光垂准仪
DJZ3
5
钢卷尺
50m
把
6
5.0m
20
水准标尺
5m
根
(二)、所用测量仪器,钢尺和塔尺均有鉴定证书,未经鉴定合格的仪器禁止使用。
测量人员应经常擦拭、保养测量仪器及用具,使测量仪器经常处于完好状态,以保证施工的需要。
五、施工测量管理制度
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和工程特点,制定如下测量管理制度
(一)交接桩制度:
1、项目部技术室收到设计图纸、具备交接桩条件后,报告建设单位和公司技术部,决定时间及时进行交接桩工作。
2、交接桩工作由建设单位主持,施工单位由技术室组织,在现场由勘测设计单位直接进行交接桩工作。
3、交接桩测量资料必须齐全,并应标桩示意图,表明各种桩标平面位置和标高,必要时要附有文字说明,依照资料,现场核对进行点交。
4、各种标桩采用点交方式,必要时进行现场交接复测。
5、交接桩时,各主要标桩要完整、稳固。
交接后。
接桩单位应组织测量单位进行必要的复测工作。
6、交接单位在复测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提交交桩单位研究解决。
(二)测量复测制度:
1、为避免测量差错,所有测量内业和计算资料,必须经两人复核。
施工中,应采取不同方式不同测点由两人进行复测,其测量工作内容、成果等要详细填入测量手簿内,并签字以示负责。
2、现场内各测量控制标桩,必须定期进行检测,特殊情况应随时进行检测。
(三)标桩保护
1、测量人员必须对标桩妥善保护。
永久和半永久标桩要设置牢固,并应设置明显标志,设“测量标桩,注意保护”标示,以防损坏。
2、测量人员应经常定期巡视标桩保护情况。
所有测量标桩,未经项目部主任工程师批准,不得随意拆毁。
3、在施测范围内,需搭设临时建筑物或堆放材料时,必须事先与各级测量人员取得联系,同意后方可实施,以免损坏测量标桩或影响测量视线。
(四)工程竣工测量:
1、施工测量必须保证建筑物位置正确,其精度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施工测量必须编制测量方案,经审批后方可实施。
2、各种建筑物的标桩,测量放线前,必须填写“工程测量定位单”,施工中必须认真填写工程定位测量记录或测量复核记录。
3、在工程施工中,必须根据有关规定要求及时安排实施竣工测量工作。
(五)测量成果整理与积累
1、测量成果的计算资料必须做到记录真实、字迹清楚、计算正确,尽量做到格式统一,装订成册后妥善保管。
2、原始资料记录必须清楚,不得涂改或后补。
测量手簿应按规定填写,并详细记载观测时的特殊情况。
3、工程竣工后,必须及时整理测量资料,凡纳入工程技术档案的,应按规定要求的内容整理好后交技术部归档。
其他不入档者。
应保留到工程竣工交后一年方可处理。
(六)测量仪器、工具使用和保管制度:
1、测量仪器的使用:
(1)测量人员应负责和检查测量仪器的使用和保管情况。
(2)测量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并严格遵守测量专业规程。
(3)凡新仪器使用之前必须进行检验校正,并根据说明书,充分了解仪器的性能方可使用。
(4)精密测量仪器,必须由测量主管技术人员或在其具体指导下才能使用。
(5)测量人员在使用仪器施测过程中,必须坚守岗位,避免仪器受振、倾倒和碰撞,雨天或烈日下测量应打伞。
2、测量仪器的维护:
(1)测量仪器必须由熟悉仪器性能和有实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经常定期维护。
要按计量管理规定及时送验。
单位内部每季度要检查校验一次仪器的精度。
(2)测量人员随时清点仪器的附件、工具、以防丢失。
(3)测量仪器或工具,应经常保持清洁,及时擦拭,定期上油。
(4)测量仪器使用中,如发现误差过大或受损时,应及时提出报告,送公司技术部处理,不得擅自拆修。
3、测量仪器的保管:
(1)测量仪器必须由专人保管,使用中要注意防晒、防淋、防尘和防潮。
(2)领用和归还仪器时,使用和保管人员应互相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
(3)测量仪器主管人员必须掌握、检查、了解测量仪器使用、保管情况,要求每年登记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建立测量仪器档案卡片制度,并随同仪器同时调动。
(5)测量仪器必须经公司主管业务部门组织鉴定后方可报废。
(6)增补购置测量仪器必须由公司技术部提出申请,报公司总工程师审批。
测量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按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认真踏实,不弄虚作假,不敷衍了事。
测量数据及时精确,保证施工正常顺利进行,保证施工质量。
六、主要施工测量方法
(一)建立平面控制网:
根据建筑红线,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公司技术部测量人员用全站仪定地下室外框点位置,并将土图纸中的给定定位点统一定位,根据定位点与轴线尺寸定出每个楼座四角,并将其推测到周围建筑物上或易于保护的位置。
在墙上用红油漆做标记,标明轴线或在地上钉木桩作为以后放线的依据。
桩位应做明显标记,在1米范围内严禁堆放任何施工材料并做防护栏,便于投测轴线。
根据本工程现场实际情况,现场西方向轴线控制采取如下措施:
现场在P轴西侧设置两个控制桩控1、控2,在G轴西侧设置两个控制桩控9、控10,在E轴西侧设置两个控制桩控5、控6,在1轴北侧设置两个控制桩控3、控4,在33轴北侧设置两个控制桩控7、控7,在42轴北侧设置两个控制桩控11、控12。
综合控制点使用建设单位给定的控制点,定期用综合控制点复测现场控制桩控制桩须先挖一个1米见方,1米深的基坑,基坑内浇筑混凝土,中间用钉子钉桩点做标志。
(详见下附图)
轴线控制网的分阶段控制:
测绘院将测量成果移交后,我单位测量人员会同公司技术部,采用全站仪进行复测,并将控制点引测到基坑外,做控制桩点12个(如上图)。
现场土方开挖、回填等变化,必须破坏控制桩时,公司技术部采用全站仪重新进行测量设置控制桩。
基础垫层施工放线后,公司技术部采用全站仪对楼角坐标点进行复测,并报测绘院进行复测,合格签字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首层楼板施工后,及时将轴线控制点引测到建筑物内,施工中采用内控法进行平面轴线网的控制。
每栋楼每层楼板设置4个150×
150mm的垂直测量观测孔。
建筑物出±
0.000后公司技术部和测绘院对楼角坐标再进行一次测量。
(二)高程点控制:
根据建设单位给定的高程点引测到现场±
0.00分站推到现场东侧,单独设立的的控制桩上,结构施工后,及时将标高点引测到建筑物上,每栋楼在东南角部位置设置高程点。
(作为标高程复核用,结构施工后及时将标高点引测到永久建筑物上)同时在轴线控制桩上设置高程控制点,往返测量误差不超过3mm,以上各项完成后由公司技术部和监理检查无误后方可投入使用。
(三)基础开挖控制:
根据点位桩点,施工班组进行土方放线开挖施工,施工班组施工后与我单位进行土方开挖基槽几何尺寸、槽底标高等复查,确认无误后进行基槽钎探施工,确保基底标高准确。
施工单位施工前,须将土方开挖施工方案,报送施工单位一份,待初审后报送甲方、监理部门审批,以便安排下步工序施工。
施工测量方案经甲方、监理审批后,测量方案送土方开挖班组一份,土方施工班组在施工过程中须加强对护坡桩的保护,基槽开挖坡道避开测量控制桩位点。
(四)基础施工控制:
底板放线,在土方施工完后,在将纵横控制轴点引测到基础坑沿造标做点,作为向基础每次投测主轴线控制线安置的依据。
此时已在地基坑边沿形成一个控制网。
当基础垫层施工完毕,需要在垫层上测定出建筑物各轴线,边界线及墙宽线和桩线等。
这是具体确定建筑物位置的关键环节,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
用经纬仪向垫层上投测建筑物四角和主要轴线,投测时一定要先校测起始控制桩,做到施测步步有校核,完成后由技术部及监理检查合格后再详细放出细部轴线。
根据基础图以各轴线为准用墨线弹出施工中所需要的边墙体线、边界线、柱网线、洞口线、电梯井线、楼梯线及模板控制线等。
柱子节点用红油漆注明。
所放线必需经自检、互检合格后及时报验。
做好资料,待技术部门、监理验线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每层标高线为建筑标高500线,用墨线弹在混凝土墙上。
(五)±
0.000以上施工测量放线
1、首层平面、标高控制和校核
(1)在地下结构施工至±
0.000米时,根据平面控制网校核建筑物楼角四角坐标。
校核方法可采用坐标计算法进行,并以方位角及已知边长进行校核。
同时依据施工图各轴线的间距,校核所布置轴线间距,其误差小于3毫米。
(2)采用钢尺量距时,温度超过标准温度5度时,进行三差改正,量边误差小于3毫米。
(3)测角采用DJD2经纬仪一测回,测角误差小于12秒。
(4)量边、测角时应考虑外墙与轴线尺寸,以免造成较大的误差。
(5)依据建设单位指定的基本高程点及所布设公用水准点,按等外水准施测精度,继续标高校核,以保证建筑整体标高精度,首层标高误差控制在3毫米以内。
2、±
0.000以上平面控制
(1)±
0.000以上平面控制采用内控法。
在±
0.000米校核无误后,为保证建筑物在竖向控制精度,设“井”字形激光控制网,并配合DJD2经纬仪进行校核。
(2)以每栋单体的东南、西南、西北、东北相交轴线轴借1米线布设横向激光控制轴,各激光轴上布设四个激光控制点,形成“井”字形激光控制网。
(3)各激光控制点布设在首层底板预埋铁上(上面钻孔,点红锈漆标识)。
为提高竖向设测精度,各激光控制点采用强制对中机座,同时也能提高投测速度。
(4)为保证正常竖向投测工作,在激光控制点上方,预留20×
20cm激光投测孔,同时做好防水及安全防护的准备工作。
(5)使用自动激光铅直仪投测时,应采用误差投测法,即在360度内作90度转角投测,首先作出误差圆,取其中心为投测点,每次投测点完成后及时进行边长校核,其投测误差应小于3毫米。
(6)控制点布设及预留观察孔位置如下图所示(以20号楼为例):
3、±
0.000以上标高控制
±
0.000以上平面引测,主要是用钢尺沿结构外墙或楼梯间等向上测量。
每层控制点4处,分别由下层向上引测,以便于互相校核和适应分段施工的需要,引测步骤是:
(1)用水准仪根据基本高程控制点引测至首层建筑物内部,每个施工段设一个控制点。
控制点处可在墙上预埋钢板并划线标识(应设+1.0000米标高线,易于控制),各点均要进行闭合取中误差,并保证精度合格,最后以此作为起始标高线。
(2)由各处的起始标高线由钢尺沿铅直方向层向上引测标高,并在各层设+500㎜的水平控制线。
(3)施工时将水准仪安置到施工层,校测由下面传递上来的各水平线,误差应在5毫米以内,在各层抄平时应后视两条水平线以作校核。
(4)观测时尽量做到前后视线等长,所用的钢尺必须经过检定,以保证测量的精度。
(六)大角轴线控制
施工中要严格控制好大角竖向控制线、外窗竖向线、墙体及各构件的轴线、边线及控制线(500㎜线)、门窗边线以及电梯井道的竖向控制向等。
1、大角竖向控制:
从首层开始,于外部大角部位设竖向控制线进行大角竖向控制,保证大角的竖向垂直。
每个大角两边各设一条控制线,均距大角为2㎝。
每层外墙拆完模板后,将竖向线用线坠引至上层,并由质检员和测量员检查该层大角的偏差情况,对于出现较大偏差时,要进行上报,由项目部技术股根据现场情况分析,找出原因并提出处理和整改方法。
2、外窗竖向控制:
从首层开始每个外窗部位均要设控制线以控制竖向位置,一般可设窗的中线或边线。
每层均要控制线引至上层(用线坠引测和激光铅坠仪),并要与下层窗位置进行校核,出现偏差的要及时调整。
3、墙体位置控制:
每道墙体及各道连梁均要弹出边线和500㎜控制线进行平面的
控制。
个别部位还需弹出墙轴线(或中线)来控制。
4、门窗位置线
每个门窗线均要弹出边线,并划交叉线标识。
5、预留洞口及预埋件位置控制:
根据施工需要,预留洞口及预埋件也需放出位置线,以保证其位
置准确,保证施工的质量。
6、梯井控制:
为防止电梯井平面位移和不垂直,应对电梯井进行严格控制。
一方面控制电梯井的平面位置,另一方面控制电梯井的垂直度。
(1)电梯井平面位置控制:
在离电梯井墙体平面位置邻近设四条控制线(南北向和东西向各两条)。
四条控制线均为以电梯井外墙边线基准500㎜偏移线。
采取这种方法,能有效的控制电梯井的平面位置,防止平面位移。
(2)电梯井的垂直控制:
对于超高层建筑的电梯井是非常重要的,采用方法是在电梯井四壁中间各弹一根立线,从而形成十字控制线来控制竖向位置。
(七)塔吊安装及观测
1、塔吊安装测量配合事项
(1)施工中按塔吊方案要求,及时准确的放出塔吊位置。
(2)塔吊安装过程中,紧密配合机械租赁公司,做好基础节的吊装就位的测量工作,并按机械租赁公司的技术交底做好各项观测。
(3)塔吊锚固施工中,按机械租赁公司的技术交底做好锚固件的就位测量工作。
2、塔吊观测
(1)用水准仪定期做沉降观测,并将有关数据及时报送技术室。
(2)用经纬仪定期做垂直观测,并将有关数据及时报送技术室。
(八)、施工测量质量标准
1、施工控制测量
(1)、场区平面控制:
等级
边长(m)
测角中误差(“)
边长相对中误差
Ⅱ级
100~300
8
≤1/20000
(2)建筑物的平面控制:
等级
Ⅰ级
≤1/30000
7n
≤1/15000
15n
n为建筑物结构的跨数
2、建筑物的控制测量,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控制网轴线起始点的测量定位误差,不一应低于同级控制网的要求,允许误差为2cm。
(2)角度观测可采用方向观测法,其测回数应根据测角中误差的大小,按下表确定:
测角中误差
2.5”
3.5”
4.0”
5.0”
10.0”
测回数
DJ1
-
DJ2
(3)矩形网的角度闭合差,不应大于测角中误差的4倍。
(4)当采用钢尺丈量距离是,边长应以二回测定:
长度应进行温度、坡度和尺长的修正。
钢尺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见下表:
边长丈量较差相对误差
作业尺数
丈量总次数
定线最大偏差(mm)
尺段高差较差(mm)
读定次数
估读值(mm)
温度读数值(℃)
同尺各次或同段各尺的较差(mm)
1/30000
50
≤5
0.5
≤2
1/20000
1~2
≤10
1/10000
70
≤3
(5)矩形网应按平差结果进行实地修正,调整到设计位置。
当增设轴线时,可采用现场改点法进行配赋调整。
(6)点位修正后,应进行矩形网的检测。
(7)当±
0.000封顶后,将建筑物外部控制转移至内部。
当由外部控制向建筑物内部引测时,其投点误差,不应超过2mm.
3、高程控制:
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
路线长度(Km)
水准仪型号
水准尺
观测次数
往返较差、符合或环线闭合差
与已知点联测
闭合或环线
平地(mm)
三等
≤50
DS3
双面
往返各一次
12L
当施工中水准点标桩不能保存时,应将其引测到稳固的建筑物上,引测的精度,不应低于原有水准的等级要求。
4、施工放样
建筑物施工放样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要求:
建筑物结构特征
测距相对中误差
测角中误差(”)
在测站上测定高差中误差(mm)
根据起始水平在施工水平面上测定高程中误差(mm)
竖向传递轴线中误差(mm)
高度60~100
10
(1)基础防线尺寸允许误差
长度(L)、宽度的尺寸
允许误差(mm)
L(B)≤30m
±
30m<L(B)≤60m
60m<L(B)≤90m
15
L(B)>90m以上
(2)轴线竖向投测允许误差
项目
H≤30m
30m<
H≤60m
60m<
H≤90m
H>
90m
(3)标高竖向传递允许误差
每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定位 测量 方案 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