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26《密室的生活》教案 沪教版必修3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032617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7.42KB
高中语文 26《密室的生活》教案 沪教版必修3Word下载.docx
《高中语文 26《密室的生活》教案 沪教版必修3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26《密室的生活》教案 沪教版必修3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本文是对一部文学作品的评述,不阅读原文,就没有对那个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
”的少女的认识,对作者所说的“经典之作”也就无从体认。
2、此环节是为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为后面的学习作准备。
初读文本
理清层次
1、课文副标题为“评安妮•弗兰克著《安妮的日记》”,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找出这篇文章哪些部分是“评”,“评”的内容是什么。
1、学生速读课文。
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分段。
1-4小节为一段,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安妮日记》作为经典之作,具有双重意义。
5-14节为一段,摘引日记原文,表现安妮对真理、和平、人性的执著追求。
叙议结合。
15小节为一段,介绍日记的出版流传,痛惜哪些惨死在集中营的几百万安妮一样无辜的生命
本文结构清晰,叙议有机结合。
在学生已经对原著基本了解的前提下,理清行文思路,有助于更好的把握作者的观点、情感,并初步感知评论文的写作特点。
跳读文本
品味词句
1、作者说安妮的日记“细腻翔实”、“温馨而坦然”,文中哪些语句表现这些特点?
引导学生阅读有关摘引日记的文字。
2、要求学生选择最有体会的文字,发表见解。
3、作者对日记的研究很深入,但只引用了八处,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1、学生带着问题找出相关语句。
2、学生交流讨论。
学生找到的语句可能比较直白,见解较浅。
教师可以作适当点拨:
(1)“我开始把一些最重要的东西放在书包里……这本日记、发卷、手帕、课本、梳子、旧的信件。
”
(2)“当安妮逐渐成熟,对性格的了解取代了爱,对彼得的爱很温柔地破灭。
(3)“当人们展现出他们最坏的一面,当不知道是否应相信真理、正义和上帝时,却要我们年轻人坚守立场和固执己见,真是加倍困难。
从上述的文字中,我们感受安妮的性格、安妮的内心冲突和她对自我的认识。
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适当补充个人在阅读《安妮日记》时的感受。
比如,讲解第
(2)句时,补充她享受爱情的美好时写下的:
“我必须承认,坐在天窗下面,感觉到阳光照在你的面颊上,拥抱着一个可爱的男孩,有什么比这更愉快吗?
3、引导学生总结这八处引用所表现的共同点。
这八句话并不谈及大屠杀的恐惧,它们所展现的是一个和同学们一样年龄的少女对学习、生活、理想的认识和思考。
提供了“今天对生命存疑的最有力答案”。
1、教学活动应遵循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原则。
这个环节细读日记的内容,也就是“叙”的部分,为下面理解作者的“评”作铺垫。
2、课堂是学生的“学堂”,只有在“读”书中才能学会读书。
这一环节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交流中,他们的感受丰富起来。
3、思考引用的目的,便于理解日记的“经典”意义。
精读文本
把握观点
1、作者说安妮日记不能“硬邦邦”“贴上”经典的标签”,如何理解“硬邦邦”、“贴”的含义。
2、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评《安妮日记》为经典的原因。
1、学生思考。
提示:
和别的经典作品比较。
比如:
《红楼梦》、《尤利西斯》、托翁的作品。
学生可能谈到,由于自身的经验限制,许多经典作品理解不了、不敢涉猎。
而《安妮日记》,却让读者觉得亲切,“似乎这个少女就窝在旁边的沙发上”,值得一读再读。
2、学生默读1-4小节,划出关键句。
第1小节应为一个“层面”,讲述日记所展现的温馨真实、充满真情的生活。
第2小节为另一个“层面”,日记展现犹太人在大屠杀恐怖笼罩下担惊受怕的生活。
第3、4两个小节分别承接前两个小节,做适当补充。
联系后面所引的八则原文,我们看到,在大的战争背景下,我们得到更多的是一种温暖人心的东西。
有一种种欢快温暖的种子萦绕在每一个角落,细节随处可见,比如安妮精彩地描写达萨进行的牙科手术,还有她一生中第一次恋爱。
1、引导学生认识日记作为一部经典之作的非同寻常之处。
2、对所引的日记,学生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体会,此时讨论作品的经典性正是水到渠成。
拓展迁移
读写结合
本文行文简洁流畅,是一篇经典的书评,请以本文为例,讨论书评的一般写法。
1、一个生动的开场白,开头用简短的语言表明作者对本书的总体印象,用一两个形容词概括(例如课文中的“经典”)就够了。
2、适当引用原文,摘出那些机智、动人的话语,作简要评述。
3、叙议结合。
叙述要铺陈直叙,忠实原文,议论客观公允,理当词切。
4、所引原文能充分证实作者对此书的评价。
让学生自己分析总结写作上的特点,这样获得的新知更为牢固。
布置作业
任选一本你所喜爱的作品或一篇文章,也可以是一部影片,写一篇书评。
800字左右。
完成作业。
由课内而课外,使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思路点拨
还可以这样的方式展开教学:
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布置学生寻找有关大屠杀的资料,阅读《安妮日记》。
课堂中交流读书的体会,并辨析书评和读后感的异同。
选择一则或几则日记,尝试写一篇短小的评论文字。
把习作和课文进行比较,明确书评的写法。
练习举隅
1、课文结尾处说“因为这个聪明的小女孩在有限的人类精神中带来锥心刺痛的喜悦。
”联系全文,如何理解“锥心刺痛”的“喜悦”。
2、课外阅读约翰·
赫西的小说《墙》(节选),思考作者选择《墙》和《安妮日记》比较的原因。
3、下面两则文字摘自《安妮日记》,各用一句话评述。
(1)1942年7月8日
躲?
我们躲到哪儿去?
城市还是乡下?
躲到一栋房子还是一处小屋?
什么时候?
怎样躲?
躲到哪里……?
这些问题我都不能问,但我却无法将其抛诸脑后。
我们穿上好多衣裳,好象要到北极去似的。
理由挺简单,就是想随身多带些衣服呀。
像我们这种处境的犹太人,谁都不会梦想拎着一个衣箱出门。
我穿上两件衬衣,三条三角裤,一件上衣,又在外面套了一条裙子,一件外套和一件夏服,此外还穿了两双袜子,一双绑带鞋,一顶帽子,一条围巾,等等。
出发之前,我闷得要死。
可是谁都不厌其烦。
(2)1944年5月11日(日记最后一篇)
下星期,我必须读完《十字路口的巴勒斯坦》和《伽利略》的第二部分。
昨天我读完了传记体的《查理五世皇帝》的第一部分。
现在,我要根据书中摘出的材料画出一份皇室世系表。
然后,我得把已从各种书籍中摘下来的三页外文字,背出,写下,记在心上。
第四,我的电影明星照片都混乱不堪,他们正在拼命呻唤,要求整理一新。
还有,塞西厄斯,奥迪帕司,派来斯,奥费兹,杰森以及赫尔克里士都在等着我去安排他们。
因为他们迥然不同的事迹交织在我的脑中,宛如一件衣服上的彩线。
哦,此外还要读<
<
圣经>
>
。
要见到洗浴的苏姗娜不知还要多少时候?
索德姆和戈莫勒的罪行又意味着什么?
哦,还有许许多多问题需要探索和研究,凯蒂,你看我的脑袋都快炸了!
4、建议学生阅读茹志鹃的作品《百合花》,任取一个角度(内容或者形式、人物或者手法),写一篇短评,300字左右。
并阅读茅盾的《评短篇小说<
百合花>
》,在比较中直观地把握书评这一体裁。
2019-2020年高中语文2.6《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语文版必修3
教学目的
1
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入梦”的思想情绪。
2
理解《赤壁怀古》一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了解豪放宋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难点重点分析]
怎样正确理解《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
《赤壁怀古》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作者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
结尾处“人生入梦”的感慨是作者迅速从惆怅失意中排解出来,表达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
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的苏轼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怎样理解《赤壁怀古》的艺术特色?
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内容不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反映较广阔的社会生活,拓宽了词的题材;
使词的形式不再为规定的宫调、身律所束缚,一扫词的柔弱气息,开创了豪放词派。
苏词气势雄伟,一泻千里,提高了词的意境。
《赤壁怀古》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
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
[教学设想]联系余秋雨的《东破突围》,引导学生理解分析鉴赏《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加强课文背诵,通过读课文、看注解、议特点等方法,提高学生宋词阅读鉴赏能力。
安排一教时
[教学步骤与内容]
一
导入
介绍余秋雨的《东破突围》,正是由于被贬职,苏东坡突破了小人们的包围,使他真正审视人生的真谛,从而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旷世杰作《前赤壁赋》《念奴娇
赤壁怀古》。
《念奴娇
赤壁怀古》历来被称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期间所写,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二
指导朗读,正音,读出气势。
三研读课文,学生整体把握全词内容
1,
大将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分析“大”“淘”---------有气势
淘尽风流人物,解释风流人物---------无数出色的人才
可怀人物那么多,为什单单怀念周瑜?
捕捉有关描写周瑜的语句,分析周瑜形象
小组讨论
明确:
小乔初嫁了---------英雄
雄姿英发-----------有气魄
羽扇纶巾--------------儒将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大智大勇
是个风流人物
3
作者把周瑜放在怎样的背景下来写?
景色描写中--------------乱石
惊涛
浪花
4
这个景色有什么特点?
如何描写?
气势磅礴
穿空-----------峻伟
卷
千堆------------浩大
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的手法
千堆雪比喻巨浪
5
为什么把周瑜放到这样一个景色中去?
衬托英雄气概、英雄风采,景和人相得益彰。
6
讨论:
为什么单单怀周瑜?
参考:
①建功年龄
苏轼四十多岁
团练副使
虚职
周瑜二十多岁就被重用
②机遇
苏轼遗憾没有碰到这样的机会
周瑜碰到了孙权这样的明君
③赤壁之战中主要角色是周瑜
④惺惺惜惺惺
苏轼:
“知音如周瑜。
”
怀古的目的是为了抒发感情
7抒发什么感情?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笑什么--------------多情
多情--------------多愁善感
愁什么--------------被排挤
不得志
仕途不平
大志难以实现
感---------------惆怅失意
8
但文章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就不是苏轼了。
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生如梦,自己一生算得了什么,在千古人物都被淘尽的大江之畔,想到的不应该仅仅是自己,而应该是千古不变的江月,就把这杯酒敬给了千古不变的江月。
应该说他能迅速从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表达了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
这真叫做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
四总结
归纳主旨:
全词由江带出,景、史、情浑然一体,它洋溢着一种缅怀英雄、追求功业、寄情自然的那种豪放激情,三维一体构成了一种心情,这就是词的主旨所在。
五
评价《赤壁怀古》的艺术价值,引导学生进一步体味豪放派词人苏轼词作的整体风格
(余秋雨:
没有黄州被贬,一道天光就不能射向天际。
)
六
拓展加深,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查阅一些资料,思考比较《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赤壁怀古》的异同
,就其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写一篇短评。
[板书设计]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赤壁奇景
穿
山势险峻
气势
拟人
写景
咏赤壁
拍
巨浪惊险
声音
对偶
夸张
大江气势
江水汹涌
色彩
比喻
年轻得意
英俊潇洒
英雄风采
咏史
怀周瑜
儒将风度
非凡胆略
抒情
抒己感慨
人生如梦
壮志未酬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教学目的】:
1、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初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
2、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用文字的视角去解读词中的景物描绘和人物刻画,能够感词人所感,让学生体味艺术美的感染力。
3、掌握常用的鉴赏古典诗歌的方法,培养对意境的感受分析能力。
【教学设想】:
1、通过诵读、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品味深厚独特的艺术魅力。
2、注重古典诗词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科学地品评课文,真正领悟作品对于当代读者的人生启迪:
在珍惜生命、奋发有为的同时,只有摆脱患得患失的羁绊,才能获得一个欢乐的人生。
【教学时数】:
1课时
【阅读准备】:
一、查资料,了解作者及与作背景(略),并制成卡片
二、借助注解和工具书正音、正义、疏通词语
三、熟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
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
宋代词人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己,醉书一曲《念奴娇》,让世人传唱。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赤壁风景图及苏轼原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这篇传世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完成:
(1)拿出预习卡片,熟悉作者及创作背景;
(2)自由朗读,揣摩作者的情感。
2、运用多媒体播放影片范读
3、学生齐读
4、小组讨论,交流自学所得
(1)说说你对这首词的感受
(2)提出你不能理解的词句
5、教师小结
这首词是苏轼游赤壁古战场,因眼前之景,忆往昔之事,感自身处境,抒自己情怀。
三、品味赏析
(一)阅读上阕,讨论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上阕,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文中用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描写了赤壁怎样的景色?
用了什么修辞?
从几个角度?
基调怎样?
营造了怎样的诗歌意境?
2、请学生试着用尽可能优美的语句把写景部分的语句再现出来,体会诗歌的意境
滚滚东流的长江汹涌奔腾,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搏击着江岸,滚滚的江流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
3、面对壮美的赤壁景观,很自然地会想到曾经活动在这里的英雄,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想象曾经在此的英雄。
过五关斩六将的关云长,一声断喝长坂坡上的猛张飞,方天画戟无人能敌的俊吕布,运筹帷幄,世所难当的诸葛亮。
(二)学生自由朗读下阕,思考问题,完成下列问题
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描写周瑜的?
作者自身的状况又是怎样的?
(三)学生思考:
对周瑜的追述是表现的是一种理想,而落泊失意是一种现实,感情基调的矛盾实际反映的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作者是如何解决这种矛盾的:
“人生如梦”,人生是短暂的,虚幻的,又何必执着?
洒酒入江,以酒祭月,是希望万古愁怀随江而去,感慨和动作中表现出一种超脱与旷达。
(四)、总结全文
内容:
感怀、写景、咏史、抒情
基调:
昂扬、感奋、豪迈、苍凉
全词写景、怀古、抒怀,三者完美结合,浑然一体。
四、拓展延伸,比较提高
1、阅读比较豪放词和婉约词的风格差异
(1)投影显示《雨霖铃》
(3)教师用俞文豹《吹剑录》中的文字总结:
婉约词:
“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扬柳岸,晓风残月”;
豪放词:
“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2、有人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中含有消极成分,试结合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谈谈自己的看法。
联系现实生活实际,说说当代青年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观。
(这是个拓展性话题,不在于形成统一的结论,而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教学目的:
1、进一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体会辛弃疾与苏轼豪放词风的异同。
2、理解文中用典的作用,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出的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及愿望不能实现的苦闷心情,以及对统治者屈辱求和,用人不当的愤概。
教学设想
1、注意诵读,从自由读到范读,再齐读,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读”课文,从读中感受作者激愤沉郁的豪放词风。
2、注意比较,比较苏辛豪放词风的差异。
教学时数
一、复习《念奴娇•赤壁怀古》
1、检查背诵
2、指名学生回答:
作者在词中描写赤壁景象,有什么特点?
有什么作用?
赤壁之景,显得雄伟惊骇,既烘托了当年古战场战斗之激烈,又有力地衬托了英雄人物。
二、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赤壁的惊涛骇浪勾起了苏轼的无限遐想,与雄姿英发的周瑜相比,东坡自然会发限的感慨,登上京口北固亭的辛弃疾,又会作何感想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三、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学生自学课文,完成
(1)学生查找资料,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2)借助注解和工具书正音、正义,疏通词语
(3)学生自读课文
(4)听录音,注意范读的语气和感情
(5)齐读课文,感受文章
2、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P<
&
NBSP;
P>
上阕:
歌颂迨慕英雄及其功勋业绩,感叹“时无英雄”。
下阕:
借刘义隆,廉颇的故事,抒发对南宋王朝的愤懑,以及自己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希望不能实现的苦闷。
四、品味鉴赏
1、要求学生找出词中的典故,并分析其作用
(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怀念英雄,表现收复失地的决心
(2)人道寄奴曾住:
怀念古人,表现北伐决心
(3)烽火扬州路,佛狸祠下:
今者对照,不堪回首
(4)元嘉草草,封猩居胥:
借古讽今,批评草率出兵
(5)凭谁问,廉颇老矣:
自我感慨,不忘为国效力
(这些典故的使用使诗文情思隽永,含蓄深刻)
2、引导学生找出词中的对比,并体会其作用
(1)英雄业绩与可悲现实对比:
针对南宋的萎靡不振。
(2)刘裕“气吞万里如虎”与刘义隆“赢得仓皇北顾对比:
提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
(3)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雅社鼓”对比:
抒发忧国伤时的感慨:
(这些对比使词义更加丰富曲折,感情更加委婉强烈,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五、拓展延伸
《念奴•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借咏怀历史抒发感情,讨论这两首词的异同。
(此题设计,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两首词内容的异同,还要领会苏辛这两位豪放派代表词人风格上的异同)
1、相同点:
结构上均为“地点+怀古”
意境上均为雄浑壮阔
主旨上均为把古喻今
2、不同点: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中,用“千古风流人物”、“三国周郎赤壁”和“一时多少豪杰”从景中逐层托出人物,为下阕的议论作好铺垫;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阕写景中就含有议论,下阕议论之中也有写景的地方。
(2)议论涉及的问题不同,深度不同。
苏轼词作纵横决荡,议论能上以形而上的层面,思索宇宙人生的终极意义;
辛弃疾的词作扣紧现实,借咏史谈自己的战略见解,表现自己的爱国情怀。
(3)苏词多铺叙显得开阔明朗,旷达乐观;
辛词用事多,层层转折,显得隐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密室的生活 高中语文 26密室的生活教案 沪教版必修3 26 密室 生活 教案 沪教版 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