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doc
- 文档编号:1703234
- 上传时间:2022-10-23
- 格式:DOC
- 页数:19
- 大小:228KB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doc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连云港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doc(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2013•连云港)“同呼吸,共奋斗“是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大气中PM2.5(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10﹣6m的颗粒物)的增多会导致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大.下列措施中不利于PM2.5治理的是( )
A.
发展燃煤发电
B.
研究新能源汽车
C.
禁止焚烧秸秆
D.
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考点: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只要能减少空气中固体颗粒就能对PM2.5的治理起作用.
解答:
解:
A、发展燃煤发电,会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产生大量的悬浮颗粒,所以对PM2.5的治理起不到作用,故A正确;
B、研究新能源汽车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PM2.5的治理,故B错;
C、焚烧秸秆能产生烟尘,所以禁止焚烧秸秆,有利于PM2.5的治理,故C错;
D、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就减少了空气中悬浮颗粒物,能对PM2.5的治理起作用.故D错.
故选A.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PM2.5(particulatematter)是指2.5微米以下的细微颗粒物,只要能减少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量,就能对PM2.5的治理起作用.
2.(2分)(2013•连云港)下列图示的实验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读取水的体积
C.
点燃酒精灯
D.
称取氯化钠的质量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实验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利用了空气热胀冷缩的原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读取水的体积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点燃酒精灯的过程中酒精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的质量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实验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2分)(2013•连云港)根据物质分类的知识判断,下列生活中的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
A.
发酵粉
B.
加碘盐
C.
食醋
D.
用作食品保护的氮气
考点: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
根据单质是定义分析: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解答:
解:
A、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属于混合物;
B、加碘盐是氯化钠和碘酸钾等形成的混合物;
C、食醋是醋酸和水形成的溶液属于混合物;
D、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故选项为:
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单质和混合物的概念,解答本题要抓住定义的关键词紧紧围绕概念的含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4.(2分)(2013•连云港)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B.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
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
D.
夏天鱼池内需要增氧,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考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专题:
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A、根据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氧气供给呼吸、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
氮气占78%、氧气占21%,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氧气能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但氧气不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夏天鱼池内需要增氧,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注意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空气的成分、气体的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5.(2分)(2013•连云港)将金属X置于氯化铝溶液中,X表面无固体析出;而将其置于硝酸银溶液中,会发生反应:
X+2AgNO3═X(NO3)2+2Ag.由此可判断X、Al、Ag的金属活动活性顺序为( )
A.
Al>Ag>X
B.
Ag>X>Al
C.
Al>X>Ag
D.
X>Al>Ag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根据能否发生反应,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解答:
解:
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将金属X置于氯化铝溶液中,X表面无固体析出,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弱;即Al>X;将其置于硝酸银溶液中,会发生反应:
X+2AgNO3═X(NO3)2+2Ag,说明X的活动性比银强,即X>Ag;则X、Al、Ag的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Al>X>Ag.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2分)(2013•连云港)如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于该粒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该粒子的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
B.
该粒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C.
该粒子是一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
D.
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
考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则为稀有气体元素,属于相对稳定结构;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解答:
解:
A、由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的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少于4,是一种金属元素的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7.(2分)(2013•连云港)在实验中利用如图装置,可以进行的实验是( )
①用过氧化氢溶液与MnO2制取氧气;
②用KMnO4固体制取氧气;
③用KClO3与MnO2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④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考点: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专题: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根据发生装置的特征和收集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制取气体组合:
固液常温型的发生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解答:
解:
该发生装置适合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其中②③制取氧气的方法均需要加热;
该收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说明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其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都比空气大,都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故①④都符合该套装置;
故选项为:
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实验室常见的气体的制取,关键是明确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方法则取决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
8.(2分)(2013•连云港)下列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Fe+3O22Fe2O3
B.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3CO+Fe2O3═2Fe+3CO2
C.
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红磷验证质量恒定律:
2P+O2P2O5
D.
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CO2+Ca(OH)2═CaCO3↓+H2O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
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答:
解:
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3Fe+2O2Fe3O4.
B、该化学方程式缺乏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Fe2O32Fe+3CO2.
C、该化学方程式配不正确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4P+5O22P2O5.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
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9.(2分)(2013•连云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以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和纯毛织物
B.
人体为了补钙,可以长期饮用含钙较多的硬水
C.
公园里大理石雕被腐蚀,这是”温室效应“所致
D.
将洗涤剂滴入少量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中,震荡后静置,不分层,说明植物油可溶于水
考点:
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硬水与软水;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A、纯毛织物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B、根据长期饮用含钙较多的硬水对人体的危害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酸雨的危害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纯毛织物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纯棉没有,可用燃烧法区别纯棉和纯毛织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长期饮用硬水或导致心脑血管硬化、结石等疾病,对人体健康不利,故选项说法错误.
C、公园里大理石雕被腐蚀,是由酸雨引起的,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能与酸雨中的酸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故将洗涤剂滴入少量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中,震荡后静置,不分层,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纯棉和纯毛织物的鉴别方法、硬水的危害、酸雨的危害、乳化作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2分)(2013•连云港)如图中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由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可能依次为Fe、NaOH、CO2
B.
丙物质只能是氧化物或盐
C.
当乙为NaOH时,它由Ca(OH)2与Na2CO3反应生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连云港市 2013 年中 化学 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