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029593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104
- 大小:99.40KB
针灸学Word下载.docx
《针灸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学Word下载.docx(10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四肢,纵贯全身。
六条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部,六条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头面、躯干。
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
手足三阳经:
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手足三阴经:
上肢内侧是手三阴经,其排列为:
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下肢内侧是足三阴经,其排列为:
内踝上8寸以下,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三、十二经脉的属络表里关系
互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有属络关系,即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阴阳配对,在脏腑阴阳经脉之间形成了六组表里属络关系。
四、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
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见下表:
五、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循行走向总的规律是: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十二经脉的循行交接规律是:
①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
②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③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
六、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
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到足厥阴肝经为止,再由肺经逐经相传,其流注顺序是:
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
细目二:
奇经八脉
一、奇经八脉的名称
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共8条。
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不同,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也无阴阳表里配合(属络)关系,“别道奇行”,故称“奇经”。
奇经八脉中的任脉、督脉,各有其所属的腧穴,故与十二经脉相提并论合称“十四经”。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
奇经八脉纵横交错分布于十二经脉之间,见下表。
三、奇经八脉的功能
奇经八脉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问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起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
二是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
当十二经脉及脏腑气血旺盛时,奇经八脉能蓄积气血,当人体功能活动需要时,奇经八脉又能渗灌供应气血于组织当中。
见下表。
细目三:
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大包),总计l5条,称为十五络脉。
一、十五络脉的分布特点
十五络脉的分布特点是:
①十二经脉的别络均从本经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分出,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即阴经别络走向阳经,阳经别络走向阴经。
②任脉、督脉以及脾之大络,主要分布在头身部。
二、十五络脉的作用
主要包括:
①十二经别络加强了表里两经的外部联系,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之不足。
②任脉的别络沟通了腹部经气;
督脉的别络沟通了背部经气;
脾之大络沟通了全身经气。
细目四:
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人体腔的支脉。
一、十二经别的循行分布特点
十二经别具有离、入、出、合的循行特点:
十二经别多从肘膝关节附近的正经别出(离);
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
再浅出于体表上行头项部(出);
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经别合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合)。
十二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汇合成六组,故有“六合”之称。
二、十二经别的作用
加强了十二经脉的内外联系,加强了经脉所属络的脏腑在体腔深部的联系,补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行的不足,扩大了经穴主治的范围。
细目五:
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
一、十二经筋的分布特点
均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躯干头面。
行于体表,不入内脏。
二、十二经筋的作用
主要作用是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正如《素问·
痿论》所说:
“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其中足厥阴肝经经筋结于阴器,并能总络诸经。
第三单元 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细目一:
经络的作用
一、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灵枢·
海论》曰:
“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
”
二、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本藏》曰:
“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二、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随经脉和络脉密布于周身,加强了机体的防御能力,起到了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一、说明病理变化
在生理功能失调时,经络是病邪传注的途径,具有反映病候的特点。
二、指导辨证归经
根据疾病所出现的证候,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进行辨证归经。
三、指导针灸治疗
针灸临床常根据经脉循行和主治特点进行循经取穴,如《四总穴歌》: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第四单元 腧穴的分类
腧穴总体上可归纳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一、十四经穴
是指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脉的腧穴,简称“经穴”,是腧穴的主要部分。
这类腧穴具有主治本经病证的共同作用。
二、奇穴
是指具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又称“经外奇穴”。
这类腧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单纯,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疗效。
三、阿是穴
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也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等,阿是穴无一定数目。
第五单元 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主治特点
腧穴的主治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近治作用、远治作用、特殊作用。
一、近治作用
是指腧穴均具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
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
二、远治作用
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
十四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脉中位于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远治作用尤其突出。
三、特殊作用
是指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和相对的特异治疗作用。
所谓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指同一腧穴对机体不同的病理状态,可以起到两种相反而有效的治疗作用。
所谓相对的特异治疗作用,指某些腧穴的治疗作用具有相对特异性。
主治规律
腧穴的主治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可概括为分经主治、分部主治。
一、分经主治规律
分经主治,是指某一经脉所属的经穴均可治疗该经循行部位及其相应脏腑的病证。
同一经脉的不同经穴,可以治疗本经相同病证。
十四经腧穴的分经主治既各具特点,又具有某些共性。
现将十四经腧穴分经主治规律归纳如下:
十四经腧穴分经主治规律
手三阴经
经名 本经特点 二经相同 三经相同 手太阴经 肺、喉病 胸部病 手厥阴经 心、胃病 神志病 手少阴经 心病 手三阳经
经名 本经特点 二经相同 三经相同 手阳明经 前头、鼻、口、齿病 咽喉病、热病 手少阳经 侧头、胁肋病 目病、耳病 手太阳经 后头、肩胛病,神志病 足三阳经
经名 本经特点 三经相同 足阳明经 前头、口齿、咽喉病,胃肠病 眼病、神志病、热病 足少阳经 侧头、耳病,胁肋病 足太阳经 后头、背腰病(背俞并治脏腑病) 足三阴经
经名 本经特点 三经相同 足太阴经 脾胃病 前阴病、妇科病 足厥阴经 肝病 足少阴经 肾病、肺病、咽喉病 任督二脉
经名 本经特点 三经相同 任脉 回阳、固脱,有强壮作用 神志病、脏腑病、妇科病 督脉 中风、昏迷、热病、头面病 二、分部主治规律
分部主治,是指处于身体某一部位的腧穴均可治疗该部位及某类病证。
即腧穴的主治作用与腧穴的位置特点相关。
第六单元 特定穴
一、五输穴
五输穴是指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穴,简称“五输”。
五输穴按井、荥、输、经、合的顺序,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
二、原穴、络穴
原穴是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
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有一个原穴,又称“十二原”。
阴经之原穴,即是五输穴中的输穴,阳经之原穴位于五输穴中的输穴之后,即另置一原。
原穴多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
络穴是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之处的腧穴。
十二经的络穴皆位于肘膝关节以下,加上任脉络穴鸠尾位于腹,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共十五穴,故又称“十五络穴”。
络穴的名称与本经络脉的名称相同。
三、郄穴
郄穴是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阳跷脉和阴阳维脉各有1个郄穴,共l6郄穴。
多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四、背俞穴、募穴
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又称为“俞穴”。
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1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的高低而上下排列。
六脏六腑(五脏和心包)各有一个背俞穴,共l2个,分别冠以脏腑之名。
募穴是脏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为“腹募穴”。
六脏六腑各有一募穴,共l2个。
募穴均位于胸腹部,其位置与其相关脏腑所处部位相近。
五、下合穴
下合穴是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腧穴,又称“六腑下合穴”。
下合穴共有6个,其中胃、胆、膀胱的下合穴,即本经五输穴中的合穴,而大肠、小肠的下合穴位于胃经,三焦的下合穴位于膀胱经。
六、八会穴
八会穴是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所会聚的8个腧穴。
八会穴分散在躯干部和四肢部,其中脏、腑、气、血、骨之会穴位于躯干部;
筋、脉、髓之会穴位于四肢部。
七、八脉交会穴
八脉交会穴是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8个腧穴,均分布于腕踝关节上下。
八、交会穴
交会穴是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多分布于头面、躯干部。
第七单元 腧穴的定位方法
一、骨度分寸定位法
是指主要以骨节为标志,将两骨节之间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分寸,用于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
常用的骨度分寸如下表:
常用骨度分寸表
部位 起止点 折量寸 度量法 头部 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 12 直寸 眉间(印堂)至前发际正中 3 直寸 第7颈椎棘突下(大椎)至后发际正中 3 直寸 眉间(印堂)至后发际正中第7颈椎棘突下(大椎) 18 直寸 前额两发角(头维)之间 9 横寸 耳后两乳突(完骨)之间 9 横寸 胸腹
胁部 胸骨上窝(天突)至胸剑联合中点(歧骨) 9 直寸 胸联合中点(歧骨)至脐中 8 直寸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曲骨) 5 直寸 两乳头之间 8 横寸 腋窝顶点至第11肋游离端(章门) 12 直寸 背腰部 肩峰缘至后正中线 8 横寸 肩胛骨内缘(近脊柱侧点)至后正中线 3 横寸 上肢部 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平肘尖) 9 直寸 肘横纹(平肘尖)至腕掌(背)侧横纹 12 直寸 下肢部 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 18 直寸 胫骨内侧髁下方至内踝尖 13 直寸 股骨大转子至横纹 19 直寸 横纹至外踝尖 16 直寸
二、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1.固定标志法
借助人体各部的骨节、肌肉所形成的突起和凹陷、五官轮廓、发际、指(趾)甲、乳头、脐窝等在自然姿势下可见的标志,定取腧穴位置的方法。
2.活动标志法
借助人体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着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尖端等在活动姿势下才会出现的标志,定取腧穴位置的方法。
三、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是指依据患者本人手指为尺寸折量标准来量取腧穴的定位方法,又称“指寸法”。
1.中指同身寸
是以患者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间的距离作为l寸。
2.拇指同身寸
是以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l寸。
3.横指同身寸
又称“一夫法”。
是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四指相并,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
第八单元 手太阴肺经、穴
一、经脉循行
经脉》: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
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二、主治概要
肺系疾患,如咳、喘、咯血、咽喉痛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三、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1.中府(LUl)肺之募穴
【定位】在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l肋间隙处。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等肺部病证;
肩背痛。
2.尺泽(LU5)合穴
【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性病证;
肘臂挛痛;
急性吐泻;
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
3.孔最(LU6)郄穴
【定位】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主治】咯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
肘臂挛痛。
4.列缺(LU7)络穴;
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简便取穴法:
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食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
头痛、牙痛、项部强痛、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
5.太渊(LU9)输穴;
原穴;
八会穴之脉会
【定位】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
【主治】咳嗽、气喘等肺系疾患;
无脉症;
腕臂痛。
6.鱼际(LUl0)荥穴
【定位】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咳嗽、咯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热性病证;
小儿疳积。
7.少商(LUll)井穴
【定位】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咽喉肿痛、鼻衄、热病、昏迷等肺系实热证;
癫狂。
第九单元 手阳明大肠经、穴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
还出夹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夹鼻孔。
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1.商阳(LI1)井穴
【定位】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
热病、昏迷等热证、急症。
2.合谷(LI4)原穴
【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以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牙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聋等头面五官诸疾;
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多汗;
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证。
3.阳溪(LI5)经穴
【定位】腕背横纹桡侧,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手腕痛;
头痛、目赤肿痛、耳聋等头面五官疾患。
4.偏历(LI6)络穴
【定位】屈肘,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
【主治】耳鸣、鼻衄等五官疾患;
手臂酸痛;
腹部胀满;
水肿。
5.手三里(LI10)
【定位】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主治】手臂无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
腹痛、腹泻;
齿痛、颊肿。
6.曲池(LI11)合穴
【定位】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
热病;
高血压;
癫狂;
腹痛、吐泻等胃肠病证;
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等五官热性病证;
瘾疹、湿疹、瘰疬等皮外科疾患。
7.臂臑(LIl4)
【定位】在曲池穴与肩髃穴连线上,曲池穴上7寸,三角肌止点处。
【主治】肩臂疼痛不遂、颈项拘挛等肩、颈项病证;
瘰疬;
目疾。
8.肩髃(LI15}
【定位】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
臂外展或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肩臂挛痛、上肢不遂等肩、上肢病证;
瘾疹。
9.扶突(LIl8)
【定位】在喉结旁约3寸,当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
【主治】咽喉肿痛、暴喑等咽喉病证;
瘿气、瘰疬;
咳嗽、气喘;
颈部手术针麻用穴。
10.迎香(LI20)
【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
【主治】鼻塞、鼻衄、口眼歪斜等局部病证;
胆道蛔虫症。
第十单元 足阳明胃经、穴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夹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夹脐,入气街中。
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胃肠病、头面五官病、神志病、皮肤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1.承泣(STl)
【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主治】眼睑动、目赤肿痛、迎风流泪、夜盲、近视等目疾;
口眼歪斜、面肌痉挛。
2.四白(ST2)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主治】目赤痛痒、眼睑动、面痛、目翳等目疾;
口眼歪斜、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面部病证;
头痛、眩晕。
3.地仓(ST4)
【定位】口角旁约0.4寸,上直对瞳孔。
【主治】口眼歪斜、流涎、唇缓不收、齿痛颊肿等局部病证。
4.颊车(ST6)
【定位】在下颌角前上方约l横指,按之凹陷处,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
【主治】齿痛、牙关不利、颊肿、口眼歪斜等局部病证。
5.下关(ST7)
【定位】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当颧弓与下颔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
合口有孔,张口即闭,宜闭口取穴。
【主治】牙关不利、三叉神经痛、齿痛、口眼歪斜等面口病证;
耳聋、耳鸣、聤耳等耳部疾患。
6.头维(ST8)
【定位】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
【主治】头痛、目眩、目痛等头目病证。
7.人迎(ST9)
【定位】喉结旁1.5寸,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之后。
【主治】瘿气、瘰疬;
咽喉肿痛;
气喘。
8.粱门(ST21)
【定位】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胃痛、呕吐、食欲不振等胃疾。
9.天枢(ST25)大肠之募穴
【[定位】脐中旁开2寸。
【主治】腹痛、腹胀、便秘、泄泻、痢疾等肠胃病证;
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患。
10.水道(ST28)
【定位】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小腹胀满、小便不利等水液输布排泄失常疾患;
疝气;
痛经、不孕等妇科疾患。
11.归来(ST29)
【定位】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小腹痛、疝气;
痛经、月经不调、带下、阴挺等妇科疾患。
12.伏兔(ST32)
【定位】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底外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6寸。
【主治】下肢痿痹、腰痛、膝冷等腰及下肢病证。
13.梁丘(ST34)郄穴
【定位】屈膝,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2寸。
【主治】急性胃病;
膝肿痛、下肢不遂等下肢病证;
乳痈、乳痛等乳疾。
14.足三里(ST36)合穴;
胃下合穴
【定位】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主治】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便秘、痢疾等胃肠病证;
下肢痿痹证;
癫狂等心神病;
乳痈、肠痈等外科疾患;
虚劳诸证,为强壮保健要穴。
15.上巨虚(ST37)大肠下合穴
【定位】在犊鼻穴下6寸,足三里穴下3寸。
【主治】肠鸣、腹痛、泄泻、便秘、肠痈等胃肠病证;
下肢痿痹。
16.条口(ST38)
【定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