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资格教育学考试198题ABN含参考答案.docx
- 文档编号:1701435
- 上传时间:2022-10-23
- 格式:DOCX
- 页数:39
- 大小:42.96KB
幼儿教师资格教育学考试198题ABN含参考答案.docx
《幼儿教师资格教育学考试198题ABN含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师资格教育学考试198题ABN含参考答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教师资格教育学考试198题ABN含参考答案
2020年幼儿教师资格教育学考试198题[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
新生儿与青春期。
这是身心发展(B)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2.教育出现阶级性出现在(B)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3.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从分离开始走向结合是在(C?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4.师生关系民主化是在(D)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5.首先提出“普及教育”口号的是在(C)时期。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6.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形成是在(D?
P4)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7.独立形态的教育学产生并得到极大的发展是在(D)。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8.义务教育制度出现在(D)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9.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B)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0.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是在(C?
)时期。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11.儿童身体发展是先头部后躯干和四肢,这是其身心发展的_____的表现。
(D)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性
D.顺序性
12.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D)。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差异性
13.在影响人的发展的各种因素中,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C)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人的主观能动性
14.在影响人的发展的各种因素中,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B?
)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人的主观能动性
15.在人身心发展的各种影响因素中,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B)
A.遗传素质
B.环境
C.教育
D.人的主观能动性
16.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C)
A.生产力
B.文化
C.政治经济制度
D.人口
17.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因素是(B)。
A.人口
B.生产力
C.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
18.教育的构成要素包括(C)
A.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B.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手段
D.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情境
19.以下儿童个体发展的哪一特点体现了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依据?
(C)
A.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B.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C.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D.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20.某幼儿园把小学一年级语文.数学知识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这种做法有违儿童身心发展的(D)
A.互补性
B.稳定性
C.个别差异性
D.顺序性
21.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
这种观点属于(B)
A.神化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二、判断题
22.教育制度也就是学校教育制度P114,110
错误
23.动物界也存在教育
错误。
(答案来自2012上真题)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耐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话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由此可知,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
动物界所谓的“教育现象”只是动物的一种生存本能,不符合教育的本质,所以动物界不存在教育。
24.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哪些?
德育方法是指用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培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形成完整品德的方法。
德育与教学不同,不仅可以依靠教师来做,而且可以依靠家长和社会人士来做,还可以通过学生集体及其他学生来进行。
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一般方法有:
说服,榜样,锻炼,修养,陶冶,奖惩和制度(书P323)
25.中小学主要的德育原则有哪些?
P306-318
一.理论与生活相结合原则
二.疏导原则
三.长善救失原则
四.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五.因材施教原则
六.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七.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26.简述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理论与生活相结合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点,联系学生生活,引导学生把思想政治观念和社会道德规范的学习同参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把提高道德思想境界与养成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做到心口如一,言行一致(P306)
贯彻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
(一)理论学习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
(二)注重实践,培养道德行为习惯
27.学校教育决定人的发展
错误
学校教育不决定人的发展,遗传素质,环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等因素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教育只是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体现在:
28.学校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
29.学校教育有专业教师来施教
30.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A,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能动的实现的。
b,道德活动是促进德育要求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
c,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倡导学生活动。
2,德育过成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A,德育要有全面性,促进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
b,德育具有多开端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德育要有针对性,对知情意行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
3,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A,自我教育能力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
B,自我教育能力的构成因素。
C,德育要促进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
(P300-304)
31.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是无条件的。
错误
由学校内部和外部的条件决定:
取决于学校教育目的性.系统性与选择性的实现程度;
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配合程度
32.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判断可分为三种水平,每种水平各有两个阶段,共六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有两个阶段:
阶段1,惩罚与服从的定向阶段。
他们凭自己的水平作出避免惩罚和无条件服从权威的决定,而不考虑惩罚或权威背后的道德准则。
阶段2,工具性的相对主义的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儿童首先考虑的是,准则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有时也包括别人的需要,并初步考虑到人与人的关系,但人际关系常被看成是交易的关系。
2.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的两个阶段是:
阶段3,人际关系的定向阶段或好孩子定向。
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正确与否,主要看他是否为别人所喜爱,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或受别人称赞。
阶段4,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意识到了普遍的社会秩序,强调服从法律,使社会秩序得以维持。
儿童遵守不变的法则和尊重权威,并要求别人也遵守。
3.后习俗水平。
这个水平的两个阶段是:
阶段5,社会契约和个人权利的定向阶段。
在前一阶段,个人持严格维持法律与秩序的态度,刻板地遵守法律与社会秩序。
而在本阶段,个人看待法律较为灵活,认识到法律.社会习俗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可以改变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
阶段6,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在判断道德行为时,不仅考虑到适合法律的道德准则,同时也考虑到未成文的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准则,根据良心做出的行为。
(P293)
33.教育目的即培养目标错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
34.教育目的即教育方针
正确答案:
×
×[解析]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
教育方针是国家教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指导思想。
教育方针包括:
教育工作的指导方向.教育目的.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两者不是一回事。
35.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在一定程度上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正确答案:
正确。
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规定的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
它是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根本指针。
教育方针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1)教育的性质和方向;
(2)教育的目的;(3)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由此可见,教育方针包含了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和基本内容。
教育方针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教育目的是国家或政党制定教育方针的前提,一定的教育方针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
因而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的关系,可以看成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36.教育无目的论认为教育不应该有教育目的
错
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并非指教育过程中不存在着任何目标,而是他用来反对教育的外部目的,藉以提倡教育的内在目的的代名词。
他对“教育目的”有关理论的阐释,虽然能为我们提供一定程度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展现一个认识教育目的的新视角,但其理论论证的自相矛盾以及实践指导价值的缺乏,足以使我们对其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产生怀疑。
37.五育并举意味着德智体美劳必须平衡着力
?
38.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决定作用。
P53
正确?
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发展:
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3)生产力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
(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总是受着生产关系的影响,生产力的发展虽为教育提供物质条件,但它不能单独地决定教育的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同时作用于教育的。
)
39.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错误
从广义的角度看,教育指有目的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包括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等活动
40.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P40
正确
环境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外部条件,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也就是说环境的给定性与人的选择性,相互作用,蕴含了人的多种多样的发展可能性
41.教学就是指上课
错误
教学:
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教学是由教与学两方面统一组成的双边活动
42.学科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错活动课程才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学科课程特点复习纸上有
43.隐性课程对学生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对隐性课程:
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而存在的课程书上这块内容极少的
44.备课是教师钻研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活动P257
错误
具体工作有:
45.写好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对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所作的总的准备和制订的总计划
46.写好课题(单元)计划:
包括课题名称.课题教学目的.课时划分.每一课时的教学任务,内容.课的类型与主要方法。
3.写好课时计划(课时计划即教案).
备好课应知道怎么做:
①钻研教材:
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教学大纲.教科书.阅读有关参考书,教师掌握教材有一个深化过程,一般要经过懂.透.化三个阶段
②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质量,了解学生的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以及方法和习惯等。
对学生学习新知识所遇到困难.产生的问题有先见性采取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
了解如何组织材料,如何确定课的类型,如何安排每一节课的活动,如何运用各种方法开展教学活动,还要考虑学生的学法
47.班级教学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教师 资格 教育学 考试 198 ABN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