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创意写作导论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979279
- 上传时间:2022-11-27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3.56KB
文献创意写作导论文档格式.docx
《文献创意写作导论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献创意写作导论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本课程以文本细读为主,通过细读莎士比亚、狄更斯、海明威、亨利·
詹姆斯、奥尼尔、福克纳、曹雪芹、老舍等中外作家的代表性作品,研究著名作家在创作中如何将问题意识不断地生成、理解、扩展、应用,并鼓励学生将这些经验投入自己的创作实践中。
1、TheGenerationofIdeas:
AThematicReader,
QuentinMiller著,ThomsonLearning出版
小说写作实践(PracticeofNovelWriting)
作为学位专业课,本课程重点训练学生的小说写作能力,使学生通过本课程较为深入地了解小说写作的基本技法,并在课程学习中进行小说创作,通过写作实践提高创作水准。
本课程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存体悟,选择小说创作的题材,并在课程期限内完成作品。
在创作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素材梳理、故事构造、情节安排、人物形成、主题深化、场景设置、观点调整等等)与教师进行讨论,并提供对于创作意图的书面解释。
小说初成后,由相关专业的教师、学生、外聘专业作家共同讨论,提出意见后再行修改,直至完成。
开卷考试(撰写小说)。
1、《小说鉴赏(UnderstandingFiction)》双语修订第3版,
布鲁克斯、沃伦合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年出版。
2、《小说家的十三堂课》
王安忆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散文写作实践(PracticeofProseWriting)
开课院系:
中国语言文学系任课教师:
龚静副教授、李祥年副教授
开课学期:
第二、第三、第四学分:
三个学期各3
周学时:
3总学时:
各54
课程性质:
创意写作硕士学位基础课适用专业:
文学创作(散文创作方向)
作为学位专业课,本课程重点训练学生的散文(包括传记文学)的写作能力,使学生通过本课程较为深入地了解散文写作的基本技法,并在课程学习中进行散文创作,通过写作实践提高创作水准。
本课程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存体悟,选择散文创作的题材,并在课程期限内完成一定数量的散文作品。
在散文创作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素材梳理、语体选择、语境形成、人物设置、主题深化、叙述策略等等)与教师进行讨论,并提供对于创作意图的书面解释。
散文初稿完成后,由相关专业的教师、学生、外聘专业作家共同讨论,提出意见后再行修改,直至完成。
开卷考试(撰写散文)。
1、《中国历代散文选》(上、下卷)
刘盼遂著,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ChineseModernLiterature)
陈思和教授
第二学分:
3
54
创意写作硕士专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中文学科的一门必须掌握的基础学科,要求文学创作专业硕士有较高层次的宏观认识,并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深入理解提高文学创作的原创能力。
1、绪论;
2、现代知识分子转型与现代文学的形成;
3、现代文学发展中的两种启蒙传统;
4、现代文学发展中的现实战斗精神;
5、现代文学发展中的作家浪漫情怀;
6、现代文学发展中的作家原始正义;
7、现代文学发展中的战争文化心理;
8、现代文学发展中的民间文化形态;
9、现代文学发展中的潜在写作现象;
10、现代文学发展中的共名与无名现象。
本课程以二十世纪文学为研究对象,不区分现当代的界限,要求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和掌握二十世纪文学史的发展过程,对二十世纪文学中作家的现代观念的形成及其精神追求、作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作家在当今社会的使命与责任等问题清晰的意识。
本课程同时研读台湾香港作家的作品,研究文学创作所反映的台湾或者香港的地域历史、文化和社会变动;
结合具体的专题(如日据时期的台湾文学、台湾古典文学、台湾在光复以后的戒严时期文学、台湾解禁以后的文学创作、香港文学创作等等)进行有效的阅读和探讨。
闭卷考试。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王晓明,《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史论》,东方出版中心,1997
陈思和、李平主编《现代文学100篇(上下)》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陈思和、李平主编《当代文学100篇(上下)》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古代文学(AncientChineseLiterature)
骆玉明教授、邵毅平教授
创意写作硕士学位专业课适用专业:
本课程讲授中国古代文学两千多年来的发展历史,重点讲述中国历代的重要作家作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但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系统知识,同时也了解古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本课程分为三段,分别为: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隋唐五代、宋辽金文学;
元、明、清、近代文学。
主要内容有:
1、上古时期;
神话传说
;
2、先秦时期:
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
3、两汉时期:
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
4、魏晋南北朝时期:
诗歌等;
5、唐代:
诗歌;
6、宋代:
词;
7、元代:
曲、杂剧;
8、明清时期:
小说。
本课程注重文本细读,以作品分析为主,兼及作家评论。
中国古代文学与东亚其他国家的文学有着深厚的关系,尤其是与日本文学与朝鲜文学关系密切,本课程对这一历史过程也进行梳理,增进学生对广义的东亚文学的了解。
《中国文学史新著》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文学发展史》
刘大杰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新二版。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朱东润主编,(上、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版
世界人文发展史(ASurveyoftheWorldHumanities)
梁永安副教授
第四学分:
3
本课程旨在向学生讲授世界文化(尤其是16世纪以后)的发展概貌,使其对各种享有不同价值取向的文化有基本的了解。
课程概述世界文化的发展过程,侧重于1500年以后的文化发展,主要内容有:
人类四大文明的前期历史;
前资本主义时期的基督教文化;
大航海时代之后的东西方文化关系;
欧洲现代文化的扩张;
东方文化的危机与自调整;
大众文化的兴起;
当代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
后现代主义文化等。
课程尤其关注人文发展中的音乐、美术、文学的互动关系,重视分析人文发展与其它社会文化要素的历史联系。
本课程贯穿着比较文化的分析方法,通过对人文转型的比较研究,让学生了解在全球化时代各民族文化交流中的各种问题,增加对文化差异和文化交流的认识。
课程中重视对文化转型的比较研究,分析不同的文化共同体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的文化转型过程,既讲解社会整体游戏法则的结构转型,也探讨个体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感受方式、价值理念的转化。
课程中鼓励学生讨论全球化环境下各种文化共同体面临的挑战与回应方式。
课程注意描述不同文化的互动关系及近代演变,特别是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民族性与普世性的冲突。
闭卷考试。
1、《世界人文简史——文化与价值》(ASurveyoftheHumanities:
CultureandValues)
劳伦斯·
卡宁汉姆、约翰·
赖希合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版
当代文学批评(CriticismofModernLiterature)
第五学分:
2
2总学时:
36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它的活力在于始终与生活保持密切的联系,与现实保持同步的发展状态。
本课程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走出书斋,面对现实的生活状况和创作状况,积极介入生活斗争,在实践中推动社会的进步,培养学生获得较强的应对生活实际的能力。
结合当代文学创作的实际状况,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关注各类社会和文学的话题,批判生活中的不合理的现象,把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视为一种实践,培养学生具有人文精神与岗位精神相结合的工作能力和知识分子胸怀。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二版
陈思和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西方文学名著选读(StudiesofWesternLiteratureMasterpieces)
王宏图副教授
2
创意写作硕士学位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
旨在使文学写作专业硕士熟悉了解欧美文学的特点帮助各适当专业的学生深入理解西方文学名著,对西方文学的发展脉络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为从事各自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以专题的形式,选择世界级的大师的作品进行研讨,以国别文学为单位,选择精读对象。
本课程拟对19世纪初叶至20世纪初西方文学中的代表性作品展开专题性研究。
在时间上,欧洲以二十世纪以前为主,美国以二十世纪为主。
选取的作品有司汤达、巴尔扎克、福楼拜、左拉、爱米丽·
勃朗特、屠格涅夫、陀思妥也夫斯基、托尔斯泰、普鲁斯特、乔伊斯、黑塞、托马斯·
曼、海明威、纳博科夫、辛格、索尔·
贝罗等人的传世之作。
本课程注重文本细读,将文本细读和对时代政治、文化氛围的了解,文学史渊源的考察相结合。
本课程将组织课堂讨论,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作为平时成绩记入总分。
考试。
除当堂考试,每个学生还将被要求就相关问题写一篇2,000字左右的读书报告。
《欧洲文学史》
李赋宁著,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十九世纪文学主潮》(6卷本),
勃兰兑斯(丹麦)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大众文化与创意策划(ContemporaryPopularCulture)
严锋副教授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大众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使其对大众文化的发展状况和各种相关理论有大致的了解。
大众文化使二十世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化工业的出现密不可分。
本课程探讨大众文化的经济、政治、社会动因,分析大众文化的历史流变、表现形式、文化功能以及与精英文化的关系。
课程也介绍当代西方对大众文化的主要理论。
本课程注重探讨与讨论现代以来世界范围中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冲突问题,探讨各文化共同体自身的分裂与嬗变。
课程用一定的时间讲解女性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介绍女性文化在20世纪下半叶的发展概貌,让学生了解女权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发展前景,培养对边缘性文化现象的敏感度。
在讲授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过程和主要事件的同时,评述西方主要的女权主义思想家的学说与社会反应,探讨女性文化发展的前景。
开卷考试,撰写论文。
《解读大众文化》
菲斯克(英)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
鲍德温(BaldwinE.)/朗赫斯特(LonghurstB.)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城市文化与文学(UrbanCultureandLiterature)
帮助学生熟悉西方、中国近现代描述城市生活的文学作品,拓宽视野,深入探索城市文化与文学间的紧密联系。
本课程拟选取巴尔扎克、雨果、波德莱尔、左拉、狄更斯、陀思妥也夫斯基、茅盾、张爱玲、穆时英、王安忆等人的作品,分析他们对巴黎、伦敦、圣彼得堡、上海等城市生活的描述,展示他们文本中所蕴含的有关各自生活的城市文化的特有信息,并深入探讨他们对城市、都市生活的特有态度,他们特有的审美经验以及对都市现代性进程中所带来的一连串问题各自的处理方式。
学生应对上述作家描绘都市生活的作品有相当深入的了解,并能根据所学知识对都市文学的文本做出自己独到的分析。
每个学生在期末完成一篇2,000-3,000字的读书报告,他们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总分。
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三联书店,2001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跨媒体艺术研究(InterartStudy)
第五学分:
创意写作硕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
本课程以跨媒体艺术研究的思维,拓宽文学与其他艺术领域的视野,探讨文学、绘画、音乐、歌剧、电影等以不同媒体承载的艺术之间不同美感经验的共通与差异。
本课程同时讲授介绍当今网络文化的基本形态,使学生了解其文化涵义,培养对网络文化及其艺术表现的基本参与能力。
研究各类艺术形式的创作元素与美学经验的构成;
文学与其他艺术在处理相同主题时有哪些不同的表达重点;
文学与其他艺术在呈现同时期的精神与风格时,有何异同处;
文学与不同艺术如何借助其他艺术形式为本身的创作原则。
在讲授网络文化时,分析其作为迅速发展的新文化形态的艺术特性,阐释网络文化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及其历史原因。
本课程研究网络文化的科技基础、社会心理条件、社会阶层与网络的不同关系、网络文化语言、网络文学、网络与社会生活方式、网络与国际文化互动等问题,并对网络文化的多元价值结构进行分析。
本课程介绍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逐渐兴起的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各种流派,包括建筑、绘画、音乐、雕塑四大方面。
在介绍中,注重分析后现代艺术与现代艺术之间的文化逻辑关联,并将艺术分析与社会思潮的变迁联系起来,讲述艺术变革的历史内涵。
开卷考试。
1、《美国受众成长史:
从舞台到电视》(TheMakingofAmericanAudiences:
FromStagetoTelevision)
理查德·
布茨著,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
2、《网络社会的兴起》(TheRiseoftheNetworkSociety)
曼纽尔·
卡斯特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从小说到电影(FromFictiontoMovies)
本课程涉及电影与叙事小说两大领域,它向学生讲授从小说改编为电影这一复杂的媒介转换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并展示电影与文学间的互动关系。
本课程凸现电影的文化功能,展示它在社会总体文化中的发展轨迹及价值。
学生可藉此加深对电影与其他当代文化现象的理解。
课程以康拉德《黑暗的心》、《活着》等八部小说改编的电影为案例,分析讨论文学如何转化为电影的构成元素,并与社会文化心理相连接。
课程重点分析欧美电影界将文学文本转化为可视媒体的过程,其中包含着市场分析、策划、制作、广告、发行等等具体环节。
同时探讨中国文学二十余年来的与影视文化的互动关系。
本课程将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要素,研究当代电影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功能与价值。
课程分为电影与政治文化、电影与城市文化、电影与青年文化、电影与女性文化、电影与宗教文化五个专题。
《认识电影》(UnderstandingMovies)(插图第11版)
路易斯·
贾内梯(美)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版
海外华人文学(LiteratureofOverseasChinese)
孟金蓉讲师
第三学分:
创意写作硕士学位选修课适用专业:
通过阅读、分析、研究海外华人作品(以法国或欧洲华人为侧重)。
掌握文化边缘人的心态变化历程及异质文化相撞和相融的过程和规律。
阅读海外华人作品文本,分析、研究作品文化内涵及作者本人的文化心态,由相撞到相知、相融的过程,从中了解和揭示文化边缘人在接受异质文化和传播母文化的双重任务中所面临的令人既尴尬又振奋的文化处境,捕捉异质文化融合过程中规律性的、人类共通的东西。
在研究海外华人作品文本中着重以比较的视角研究中、西文化相异和相通之处及相融的可能性。
阅读的海外华人作家主要有程抱一、白先勇、聂华苓、严歌苓、高行健、虹影、哈金等。
阅读作品文本,撰写论文,通过个案分析,阐明观点,提高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及学术研究水平。
各时期海外华人文学作品(以法国、欧洲华人作品为侧重)。
现代城市文学研究(StudiesonModernUrbanLiterature)
本课程向学生凸现城市文化在现代生活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勾勒城市文学的发展概貌,使学生对城市文化与文学的传统和发展有深入的了解。
城市文化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扩大,已经是当代社会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
本课程讲授世界现代城市文化的历史发展,尤其是工业社会的生产方式与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之间的互动关系。
课程注意分析传统文化在现代城市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与变迁,探讨中国乡村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之间的整合问题。
本课程同时讲授在以城市为中心的文化产业兴起之后文学的发展演变特性,探讨二十世纪文化产业兴起之后,文学在城市文化中的发展过程。
以十本左右中外畅销书的创作、发行过程,研究文学作品在商业社会的策划、经纪、中介、推广流程,并分析其社会文化功能。
本课程所讲解的对象不但包含传统意义上的通俗文学或流行文学,而且也包括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文学等影响重大的文学现象。
《城市文化》
朱克英(美)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献 创意 写作 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