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975926
- 上传时间:2022-11-27
- 格式:DOCX
- 页数:82
- 大小:176.88KB
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工程特点
1、结构施工中模板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
2、确保粗直径钢筋的接头施工质量,凡≥25规格的钢筋,采用机械连接的接头方式。
3、相对基础施工期间,土方工程量大,施工期间受天气因素影响很大,开挖顺序、开挖方案、现场与外部协调不好,对工期的影响很大。
四、对策措施
针对上述特点,将采取如下对策措施:
1)按照对现有的施工场地,精心策划,合理布置。
2)鉴于本工程的工期紧、质量要求高等实际情况,工程施工需要大量的周转材料,模板周转材的投入极不均衡,并且工作量的月完成量也极不均衡,所以我单位本着特殊情况特殊对待的原则,保证工程前期各种材料、人力、机械按需要量的投入、以确保总体进度的需要,建立定期的工程施工协调会制度,分层次分专业协调施工,加强与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并且上下沟通,落到实处,同心同德,目标一致以确保工程圆满完成。
施工流程:
3)基础施工结合沉降缝及分段后浇带的设置,将基础分为三个区作业。
基础砼采用薄层浇筑,斜面分层、循序渐进、一次到顶、专人定位振捣的方法施工,届时协调好交通,环保等工作,确保材料及时到位杜绝冷缝及图纸、方案之外的施工缝的产生,以切实可行的措施预防底板产生施工缝或温度缝等,杜绝造成渗漏。
4)结构施工:
为加快施工进度,井架在基础施工前安装,以充分发挥机械利用率,此阶段机械、劳动力达到高峰,随着建筑升高,进行合理的施工部署,将砌筑工程、部分装饰工程和配套工程穿插于主体工程施工过程中,以获得最短、最合理的工期,并采取相应的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从劳动力、机械设备上予以充分的保证,配备足够的劳动力,先进的机械设备,满足进度需要和施工需要,扎实落实安全保证措施,以确保各项目标的实现。
5)充分满足业主要求,从施工配合、施工进度、施工技术、施工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6)制定切实可靠的安全施工保证措施、文明管理措施以及相应的环境卫生、消防、防火、防爆等设施。
第三节工程测量与施工放线
在工程施工中,测量放线占有重要地位,它直接影响工程质量、进度、效益等。
本工程平面测量用方格网控制,直角坐标法测量,所有定位点的位置必须事先准确计算,并经监理工程师的认可后,方可施测。
一、工程测量
1、器具准备
仪器工具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经纬仪
苏J2激光经纬仪
台
2
一台施工,一台复核
水准仪
苏DS2
对讲机
5KM范围
对
4
钢卷尺
50米
把
彩色笔
套
1
墨斗
个
接收靶
磨砂钢化玻璃
块
300*300*5㎜
铝合金标尺
根
2、仪器与人员配备及要求
本工程配备的测量仪器符合“本地区建筑安装施工企业计量检测与计量器具配备规范”的有关规定,并经法定单位校验合格。
测量定位工作由专业测量技术人员负责,施工过程中配2名技术员专门负责轴线、标高、垂直度及施工质量控制中的测量工作。
3、平面定位与轴线控制
a、根据测绘院提交的坐标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结合设计图纸规定的尺寸,定出定位原点和主轴控制线,然后根据原点和主控轴线建立区域直角坐标,由原点开始分别依次定出周边轴线,最后与原点闭合即告成功。
楼层轴线采用内控法施测。
b、基础施工期间,用经纬仪分别测出每根控制轴线点,并用油漆作出醒目标记,利用接受靶测设。
c、轴线控制点必须远离基坑挖土边线,一般为边轴线向外3~5m,并用砼加固,确保外控点准确牢固。
外控点与内控点闭合较核。
4、标高传递与楼层轴线控制
a、楼层标高引测在建筑物四个大角处定点用钢尺连续测量,并相互校核,调整误差,不准套层引测,以防出现累积误差。
b、轴线引测采用大线锤吊线与经纬仪内控投测相结合的方法,严禁用墙或柱分中引线。
在结构施工过程中,每层都必须引测轴线,并经监理验收确认,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c、垂直度偏差控制,除在外控制的基础上,另再实行内控校核,即在各楼层面呈长方形设置四个200×
200的垂直偏差观察孔,主体结构每施工一层即有测量技术人员采用激光经伟仪进行复核,确保工程总垂直度控制在1/1000以上,且不超过20mm。
5、测量精度的控制及误差范围
a、测角:
采用三测回法,测角误差5秒以内,总误差5秒以内;
b、测距:
采用往返测法,取平均值;
c、量距:
用鉴定过的钢尺进行量测,并进行温度修正;
d、误差:
每层轴线之间的偏差控制在1mm以内,层高垂直偏差控制在2mm以内,工程总高度垂直偏差控制在10mm以内。
二、主体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点的设置待后征询设计人员确定,基准点可利用附近国家控制点或在现场适宜处设置。
沉降观测点埋置按建筑安装工程质量监督站的要求执行。
根据图纸要求,除委托有资质的测量部门进行观测外,我公司另按排施工现场专业测量人员进行观测。
1、观测点与基准点
A、基础施工前首先在施工场地周围均匀埋设观测基准点,基准点基座埋设在建筑物砼内、高度在+1M左右的位置,预埋专业制作的沉降观测点,并作好保护工作。
B、在±
0.000以下50MM范围内,在转角、高低层交界处及每外周边间隔12M左右埋设本市质检部门规定要求的钢质观测点,按照规范规定要求设置沉降观测点。
2、施测方法
本工程沉降观测所用仪器DS2光学水准仪,按光学测微法观测;
观测等级为二级,水准观测限差符合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变形测量规程》有关规定要求。
沉降观测前15天埋设好观测标志,确保观测点的稳定,按照几何水准测量的原理进行计算。
3、施测次数
施工完毕后到±
0.000进行第一次观测,以后主体二层观测一次,主体封顶时观测一次,装修阶段每月观测一次,工程竣工交付前观测一次,交付使用后再测一次。
每次观测结束,均应在月末报甲方一份备案,如在施工阶段发生严重裂缝或沉降速率突然加大或明显不均匀沉降时,除应增加观测次数或连续观测外,应及时通知甲方及设计院现场研究对策。
三、观测资料的整理和保管
本工程沉降观测资料由专人保管,每月根据观测结果绘制一份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图、—份沉降量分布曲线图,并计算出平均沉降量,最终沉降观测资料作为技术资料的一部分存档。
观测资料专人保管,每季度根据观测结果绘一份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图——沉降分布曲线图报送业主、监理方,最终纳入工程资料一并存档。
第四节主要工程施工方法
一、基础工程
根据该工程特点,主要体现如下几个方面
①土方开挖及土建施工过程中的降排水
②梁、柱模板及层高模板支撑
③钢筋连接方式的处理
1、土方工程
结合该工程结构情况,基础的大型土方工程选用机械化挖土施工。
具体施工见土方施工方案,此处仅作配合施工考虑。
①土方开挖:
土方采用机械大开挖时,按设计要求,基底按测量的标高预留20cm厚土方,基底余土、梁槽土方及桩根部的利用人工清底找平和开挖,承台等加深部位同样采用机械开挖后预留施工,以避免超挖和基底土方遭受扰动。
基底清理及开挖的土方及时外运。
开挖过程中,如出现超挖现象,及时采用碎石填充至标准标高,严禁用土方补填。
同时开挖土方时要及时清理桩间的浮土,采用挖土机清土时严禁碰撞、挤压工程支护桩;
同时,做好土方开挖时的成品保护工作。
在挖至桩顶80cm处即停止采用机械开挖,采用人工开挖至桩完全暴露后,再利用机械进行掏土,直至设计标高,施工中严禁挖土机挖或碰到工程桩,切实做好工程桩的成品保护工作。
②土方开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成品保护。
1>
、基坑周边的地坪上口必须用钢管防护,上刷红白相间的油漆。
2>
、基坑开挖前,现场所有降水设备必须运转正常,确保基坑水位降到土方开挖面以下300mm。
3>
、土方开挖到设计标高以上200MM处采用人工铲挖,以防机械挠动地基原状土;
4>
、基坑排水:
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及时在坑壁周边设置一圈排水明沟,沟宽300mm,沟深400mm,排水坡度1%。
间距约20m左右设500*500*800(深)的集水井。
每只集水井内置15m扬程潜水泵1台,由专人负责排水工作。
中间底板下每隔30m设纵横双向200*300的排水盲沟,内填碎石,以保证坑内积水排向集水井。
土方开挖时,地下水应降至垫层底部300mm以下,并持续至回填土方完毕。
5>
、施工中经常对上部地表面截流引排系统进行疏通、检查,确保排水畅通,以防地表水渗入坑内。
6>
、土方开挖不宜超挖,待承台垫层施工前一次性开挖修理完毕,原则上以不扰动原状土为宜。
土方开挖结束后及时会同业主、监理、设计院及勘察设计院对基槽土质、工程桩基进行分段验收,超挖部分当图纸上无详细注明时,均用1﹕1砂石找平。
然后及时浇筑C15砼垫层,防止坑底暴露时间过长。
2、基础钢筋工程
由于该工程所用钢筋规格多,用量大,柱、梁、板等交接处钢筋重叠复杂。
因此,钢筋成型前要认真熟悉图纸,弄清各部位钢筋的相互位置,结合施工验收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施工。
①施工操作的一般规定
a、钢筋进场必须具有质保书,并按规定截取试样进行复试,待钢筋抗拉强度、抗弯、延伸质量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建设方组织钢筋进入施工现场后,应持材料质量保证证明书(如是复印件,需加盖建设方、监理方的证明章),同时由我施工单位的资料员负责按规定进行取样复试。
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前,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污染,对锈蚀比较严重的钢筋需进行除锈。
钢筋加工施工前,由钢筋工长根据图纸的设计和规范要求,精确的计算出各种型号钢筋尺寸、数量,并绘制出大图,填好配料单,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定标准做好钢筋成型的技术交底工作。
由于该工程设计是按抗震构造要求设计,所以钢筋的锚固及搭接必须严格按照03G101图集规定施工,且箍筋末端做135度弯钩。
b、底板钢筋绑扎好后,双层筋间设置Ø
16钢筋马凳间距1.0m梅花形设置。
严禁在上层钢筋或负筋上铺板作人行通道,以确保双层筋间距。
c、墙、柱钢筋绑扎要保持钢筋横平竖直,绑扎竖向受力钢筋时,要吊正后再绑扎,搭接接头满足3个绑扎点。
d、外墙、顶板等防水混凝土结构的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
非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0mm;
梁、柱等防水混凝土结构非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
e、钢筋绑扎完毕后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及时通知业主、监理及其他相关部门验收,并做好隐蔽验收工程记录的签办手续。
②钢筋的连接
根据该工程基础结构配筋情况,钢筋的接头宜优先考虑焊接连接和机械连接,不采用绑扎连接的方式。
结合该工程的配筋,对钢筋接头的施工重点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a、直径d=16、18、d=20、d=22、d=25的中等规格钢筋
b、直径为d=14以下的小规格钢筋
c、直径d>
25的大规格钢筋
以上三类钢筋,在钢筋连接上,结合本公司在其它工程施工的经验,分别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
对于d=14以下的小规格钢筋采用搭接的连接方式;
对于d=16-22的中等规格的钢筋水平方向采用闪光对焊,垂直方向采用竖向电渣压力焊;
对于d>
22规格的钢筋,则采用机械连接。
钢筋的接头无论采用哪种连接方式,都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中的外观质量和机械性能的要求。
a、钢筋闪光对焊焊接
根据钢筋品种,直径和所用对焊机功率大小、小可选用闪光焊、预热闪光焊、闪光——预热——闪光等对焊工艺。
对于可焊性差的钢筋,对焊后采用通电热处理措施以改善接头的塑性。
为确保焊接质量,焊接时需选择恰当的焊接参数,根据钢筋级别、直径、焊机特性、气温、实际电压以及所选焊接工艺等进行选择。
必须先试焊、再修正。
一般闪光速度开始近于零,而后约1mm/S,终止时约1.5-2mm/s,顶锻速度在开始的0.1S将钢筋压缩2-3mm,而后断电并以6mm/S的速度继续顶锻至结束。
顶锻压力应足以将全部熔化的金属从接头内挤出,形成均匀的圆环。
焊接时要注意:
①焊接前检查焊机各部件和接地情况,调整变压器级次,开放冷却水,合上电闸开始工作。
②钢筋接头要顺直,150mm范围内的铁锈、污物等要清除干净,两钢筋轴线偏差不超过0.5mm。
③预热闪光焊接,闪光平为准,预热充分,顶锻快而有力。
④焊接完毕,待接头由红色变为黑色时,才能松开夹具,平稳取出钢筋。
以免产生弯曲,同时趁热将焊缝的毛刺打掉。
b、竖向电渣打压力焊
钢筋电渣压力焊是利用专用焊接机,通电使两根被焊接钢筋之间形成电弧和溶渣池,将钢筋端部熔化,然后施加压力使钢筋形成焊接接头。
该方法仅适用于竖向钢筋的连接。
由于电渣压力焊接头质量稳定,经济技术性能好,所以竖向钢筋优先考虑电渣压力焊。
对于电渣压力焊操作时要注意:
①钢筋端部120mm范围内用钢丝刷刷尽。
②装入焊渣要捣插均匀,保证钢筋鼓包均匀。
③焊完后,保证有半小时后再敲除渣壳,以减缓钢筋冷却时间。
④焊接的鼓包满足1.5-1.6倍钢筋直径的要求。
⑤正确安下表选用焊接工作电压和焊接时间这两个重要焊接参数。
电渣压力焊焊接参数
钢筋直径
(mm)
焊接电流
A
焊接电压
焊接时间(S)
电弧过程
电渣过程
16
18
20
22
25
200-250
250-300
300-350
350-400
400-450
35-45
22-27
14
15
17
21
5
6
c、钢筋的机械连接
钢筋的机械连接采用锥螺纹连接,该连接方法都具有工效高,且能全天候施工等优点,介于施工图无特殊要求,因此也不作安排,但该工程规格d≥22的水平或竖向钢筋连接工艺中还是值得优先考虑选用的方法。
届时按行业标准《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JGJ109-96标准给予补充方案。
4、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为混凝土结构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模板及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能可靠地承受钢筋砼的自重和侧压力及施工荷载,确保工程结构和构件形体的几何尺寸。
同时,还要装拆筒单,便于施工。
因此,结合该工程的结构情况,梁、柱和楼板均采用可组合的复合模板(复合木模板s=18厚)50×
100木方作龙骨,以增加模板的刚度,满堂钢管脚手架作模板支撑固定系统。
模板支撑固定与满堂顶板脚手架相连固定。
复合模板预制的构造:
由91.5*183δ=18复合木模板、背侧用50*100定型方木愣作加强肋。
复合板与木方采用沈头木螺丝铆结。
为保证模板面平整,模板面的拼缝采用如下措施:
高度方向,长向模板缝水平设置,木楞按间距300设置;
长度方向,短向模板缝竖向设置,于竖缝的位置处增设一道短木楞,以防漏浆。
如有漏浆,则采用磨光机磨平处理。
为适应模数的变化,制作时,加工一些100、150、200、250、300宽度的小型模板。
采用复合大模板支设的施工流程:
安装门洞及预埋→验签隐蔽记录→支架找平、安装内模板→布对拉螺栓→支架找平、安装外模板→固定校验模板→验收→浇筑混凝土→拆模。
大模板拆除:
为了保证模板的周转率和使用率,因此模板安装前,必须在模板的表面涂刷对混凝土无浸蚀的脱模剂(严禁采用废机油),采取隔离措施。
拆除模板时,需保证砼在达到其拆模强度的前提下拆模的原则。
模板拆除
现浇结构的模板支撑拆除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的规定执行。
模板的折除,为了保证模板的周转率和使用率,因此模板安装前,必须在模板的表面涂刷脱模剂,采取隔离措施。
拆除模板时,需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保证砼在达到其拆模强度的前提下拆模。
(2)模板拆除时,需针对不同的部位应区别对待。
拆除后的模板也应及时整理,上保护剂并平稳地堆放,避免翘曲、多层板剥离分层。
(3)对于承重模板,及纵向轴线跨度比较大的梁底模,必须在砼凝固已达到龄期的前提下进行拆模。
5、混凝土工程
5.1配合比设计
原材料的选择:
水泥:
选用水化热较低的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并参照水泥厂的水泥强度历史资料,充分利用水泥强度的后期发展,尽量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骨料:
选用粒径5~31.5mm的小碎石,含泥量控制在1%以下砂细度模数在2.5以上的中、粗砂、含泥量小于2%。
外加剂:
可掺用8%的高效减水或减少收缩的复合外加剂JM-Ⅲ,也可掺入
级粉煤灰。
坍落度152cm,控制每立方米水泥用量,切实减少水泥水化热。
5.2混凝土拌制
.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加强材质检验,最好进行的混凝土试配,根据试配结果确定。
.外加剂掺量要准确,掺量误差应控制总掺量的5%以下。
.搅拌要均匀。
外加剂在新拌混凝土中应分布均匀避免局部过量引起不良后果。
粉煤灰要保证其在混凝土中的匀质性,以利于二次水化的充分进行。
.加料顺序:
可采取同掺法,外加剂同水泥及其它材料同时加入搅拌机:
5.3混凝土输送
本工程的混凝土运输采用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方式。
5.4混凝土的浇筑
1)混凝土浇筑应满足整体连续性的要求,浇筑方向为从一端进行。
2)采用斜面分层,薄层灌筑,自然流淌,连续浇筑到顶的方法。
分层厚度为50cm,自然流淌坡度控制在1:
6。
3)采用Φ50或其它类型插入式振捣器振捣,钢筋密集区即柱、梁相交处如有必要可采用Φ30插入式振捣器。
振捣时做到快插、慢拔。
每点振捣时间约需20~30秒,振捣间距不大于50cm,振捣棒应插入下一层5cm深,对梁、柱相交部位振捣时安注意振捣密实,振捣以表面水平为准。
不再显著下降,不在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同时,梁、柱的浇筑厚度应控制好。
浇筑厚度不宜太高,否则振捣极易不实。
4)泌水处理:
当砼下料到靠近端模时,一般5~8m,从端模的端头开始下料和浇筑砼,形成与原浇筑方向相反的斜坡逐渐推进,与原斜坡相交成一个集水坑,而后,用转轴棒或隔膜泵抽水。
在侧模上口开槽,便于排出砼的沁水和浮浆。
5.6砼的养护
大体积砼养护,对砼质量至关重要。
一方面保证水泥的正常水化,另一方面要控制砼板的内外温差,不致出现有害的结构裂缝,根据规范规定对防水混凝土的养护时间至少应达14d。
按照施工经验,该混凝土结构表面采用一层薄膜,二层草袋,砼浇筑后,表面抹压平整后,约在12~14h后,先覆盖塑料薄膜,在塑料薄膜上,再覆盖2~3层草袋。
采用保温保湿养护。
5.7温度测控
1)测温方法:
采用JDC-2型温度测试仪,精度为上0.5C,温度探头预先埋入梁内大体积砼内,在温度测点处,焊一跟电线套管或Φ12钢筋,且高出梁面30cm。
以便固定探头导线,同时亦避免浇筑砼时损坏、折断探头导线。
2)测点布置原则:
测点须具有代表性,能全面反映梁及超厚承台等大体积砼内各部位的温度,从大体积砼高度断面考虑,应包括梁底面、中心和上表面,从平面考虑应包括主楼大梁。
3)测温点布置:
主要布置在超厚承台及梁处,根据养护监测的需要,将沿梁的长度方向进行温度测点布置。
4)测温制度:
测温从砼浇筑后24h开始,升温阶段每4h测一次,降温阶段每4h测一次,7天后,每8h测一次。
5)测试数据,绘制表格,并给每测点编号。
6、基坑土方回填
回填土施工采用分层夯实,按轴线及部位对称进行。
回填土施工符合土方和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同时做好回填土方的含水率及密实性试验。
回填土施工前,结束排水需征得设计、业主及建设方的同意后方可停止。
回填施工需对称进行,回填施工过程中切实做好变形观测工作。
二、主体结构工程
1、主体阶段的施工以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及砌体工程为主要施工分项。
主体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相关规定及03G101图集的相关规定进行。
2、1钢筋工程
钢筋工程材料要求:
1、所有进场钢材必须有产品出厂合格证明,每批钢筋进场后必须进行外观、钢筋力学性能复试。
2、每批钢材进场必须抽取5%的钢材进行外观检查,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叠;
钢筋表面应许有凸块,但不得超过横肋的高度;
钢筋每米弯曲度不应大于4MM。
3、钢材现场取样复试,必须由监理见证取样,复试合格后方能用于工程中。
4、冷拉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和局部缩颈,冷弯后不得有裂纹、断裂或起皮等现象,机械性能应符合设计和有关规范要求。
5、钢筋绑扎用铁丝采用20-22#镀锌铁丝,铁丝不应有锈蚀或过硬情况。
6、钢筋垫块采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垫块,50MM见方,厚度等同于钢筋保护层厚度。
(二)施工准备
1、施工机械设备:
本工程钢筋较大,采用现场集中加工制作成形,现场绑扎。
现场设置两条钢筋生产线,每条生产线配备钢筋切断机一台,钢筋弯曲机一台,砂轮切割机两台,闪光对焊机一台。
钢筋冷拉机具两组,套筒连接机械两套,电焊机械多台。
2、主要工具:
钢丝刷、工作台、手摇板、卡盘、钢筋板子、钢筋钩等。
3、熟悉施工图纸,按照施工图纸及有关规范要求进行翻样和配筋;
由专业人员进行配筋,配料单要经过技术人员审核、经现场技术经理审批后才能应许加工。
4、钢筋的领用,应按配料单清点整理,同时按料单进行复核,如有遗漏与规格不符,应及时与工长联系和解决。
当需要代换时,应征得技术部门和设计单位的同意。
5、每次砼施工完毕,待砼表面结硬后,即弹出层轴线和柱头、墙体尺寸线,钢筋工应及时对所在部位的钢筋逐一检查和校正。
对发生少量位移的钢筋应按小于1~6度角度缓慢校正到位。
6、由于钢筋加工量较大,且规格、型号较多,必须周密部署,并根据总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详细的钢筋加工制作计划,各加工计划除和总进度计划吻合外,同时要满足现场实际进度需要。
钢筋加工要和施工现场密切配合,以书面形式向现场经理反馈信息,发现加工计划与现场进度有脱节或供不应求时,应立即调整或加快进度,确保现场钢筋绑扎能有条不紊。
7、钢筋加工机械已安装检修完毕,并试车运转可以使用。
8、在模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施工组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