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国现代化历程中的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发展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973952
- 上传时间:2022-11-27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67.51KB
三中国现代化历程中的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发展文档格式.docx
《三中国现代化历程中的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发展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中国现代化历程中的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发展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现代化(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整体发展阶段(1895年—1927年):
最重要阶段,包括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短暂春天。
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棉纺织的发展最为突出;
辛亥革命后、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纺织业、面粉业发展最快。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结合在一起。
民族资产阶级在实业救国的同时,先后进行了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探索(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
政府政策的调整和外来势力的暂时放松,为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创造了一个难得的、短暂的有利时机。
、曲折前进阶段(1927年—1949年):
国民政府前期,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近代中国工业化有所发展的十年;
抗战期间,中国工业化的进程被打断,原有工业在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下严重摧残;
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工业化事业推入绝境。
中国工业化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为尖锐复杂的环境下艰难发展;
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难发展。
3、中国近代工业化与欧美各国工业化相比:
、中国近代工业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抗,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武力摧残,发展缓慢,经历曲折;
、资产阶级始终没有掌握中国近代工业化的领导权;
、中国近代工业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
、发展畸形,中国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不配套,尤其重工业发展缓慢;
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和通商口岸地区。
4、影响中国近代工业化的不利因素:
、先天的不利条件: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人才不足、思想准备不足——中国传统的重农抑商、重陆轻海、重义轻利等都是发展近代工业的思想障碍;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使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面临三大政治障碍:
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挠和破坏、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
、缺乏正确的道路、科学的决策和安定的环境(欧美各国的工业化一般是从轻工业开始而后延伸到重工业,而中国则反之;
缺乏现代知识的推动;
战争和革命不断使中国政局长期动荡)。
二、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道路:
1、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1949—1976):
、学习苏联建设经验阶段:
1953—1956年进行了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曲折的自我探索阶段:
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标志着中共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有了初步思路。
成功探索:
中共八大的经济建设方针、1960年—1966年的国民经济调整、“文革”中周恩来、邓小平的整顿。
失误的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文革”中左倾错误导致的国民经济严重动荡并遭到破坏。
2、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新时期(1978年—至今):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②、农村改革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农村经济不断发展;
城市逐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变单一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③、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被视为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
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④、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中国经济保持持续的增长速度,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
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
●认识:
①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的特点。
②目前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已基本形成,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已经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经济生活日益丰富且充满活力,工业生产规模和总量、工业技术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国际竞争力上升。
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工业化进程中还面临许多难题。
未来的中国经济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继续推进城市化、信息化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任重而道远。
第二部分世界经济的发展
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16—18世纪的萌芽时期(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时期):
(1)背景:
、16—18世纪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在少数国家确立;
、16世纪新航路开辟及西班牙、葡萄牙的早期殖民扩张。
(2)表现:
、欧洲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同美洲开始形成紧密的经济联系;
、市场上商品种类明显增多,世界各地的商品逐渐在欧洲市场上出现;
、欧洲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3)影响:
、推动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扩大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给亚、非、拉美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各大洲的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各地逐渐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2、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推动各国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欧美列强加紧殖民扩张,在世界各地建立一系列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先进的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
、欧美列强向殖民地输出工业品,掠夺工业原料,甚至直接输出资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②、世界分工日益明确:
西欧承担了制造重任,亚洲、非洲、美洲提供了大量廉价原材料和广阔的市场,非洲更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工业资产阶级获取了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廉价原料,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同时也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相互联系。
3、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各国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列强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推动了欧美各国垄断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殖民地国家遭到残酷的经济剥削,民族危机更加严峻;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世界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
1、经济全球化:
(1)含义:
经济全球化是指这样一个历史过程,即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阻碍生产要素(包括商品、劳务、资本等)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种壁垒正在不断被削弱。
(2)经济全球化发展原因:
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从根本上讲,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因此,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和风险必然是不均衡的。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贸易自由化体系逐渐建立(世界贸易组织);
③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2、经济区域集团化:
(1)原因:
、两极政治格局的解体,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多极化的进程,促进了世界经济区域化的趋势;
、由于生产和分工的发展,国际经济交流日益扩大,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这就促使一些国家之间建立起较为稳定的经济联系,组成区域性的经济集团。
(2)主要区域集团:
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等。
3、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关系: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专题专项训练
1、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最终未能繁荣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资产阶级未能成为统治阶级B、中国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C、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制约D、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特点
2、鸦片战争以后,“洋棉每百斤需洋三十三元,印度棉也在三十元内外,而华棉每百斤需十二三元,多至十七八元而止。
故近年洋船回国,多购中国棉花,压载出口。
”这一现象反映了( )
A.中国棉花价廉物美,畅销海内外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步取得优势
C.中国沦为欧美工业国的原料产地D.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比较高
3、“这一年是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四年,也是我国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发展得最快和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一年,同时还是我国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
”下面对“这一年”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发生根本性变化
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C.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D.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1953年开始的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B.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C.为消除“左”倾错误而采取的措施 D.为了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
6、以下是小明总结的美国之所以能够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四点原因,其中属于最主要因素的是()
A.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B.欧洲失去了近几百年来世界中心的地位
C.美国拥有的外汇黄金储备占绝对优势
D.美国的经济实力居资本主义国家之首
7、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后,虽然对美关税下降率远小于美对墨西哥下降比率,但大量产品的涌入,仍然使墨西哥经济受到巨大冲击。
这种现象最能说明()
A.发达国家侵略发展中国家经济B.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合作面临挑战
C.墨西哥经济实力较差D.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弊大于利
8、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近代中西文明、新旧文化冲突激烈
B.西方先进文明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冲击程度受到中国社会条件的制约
C.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革既有进步性,也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化色彩
D.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革比政治制度变革更加复杂和滞后
9、下列图表内容与人类工业化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陈述,右侧是对陈述的推论。
其中这些推论正确的有()
史实
推论
1.英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8世纪的70%下降到1841年的20%。
工业革命加速了英国城市化进程。
2.德国的现代化伴随着国家的统一进程。
国家统一为其提供了统一的市场和强有力
的政治保障。
3.工业时代初期,许多工厂成为残酷剥削工人的“血汗工厂”。
现代工厂制度是工业革命的负面产物。
4.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了大企业和垄断资本。
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社会化程度提高。
A.1个B.2个C.3个D.4个
10、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
“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
”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是指()
A.文艺复兴B.新航路的开辟
C.第一次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
11、1992年2月7日,荷兰首相吕贝尔斯说:
“对欧共体的三亿多人民来说,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令人满意和充满希望的时刻。
”“这一时刻”是指()
A.欧共体的成立B.欧盟的成立
C.《欧洲联盟条约》签订D.欧元成为欧元区单一流通货币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英国经济学家杰温斯这样记述:
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林木生产者;
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
在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上放牧着我们的牛群;
秘鲁运给我们白银,黄金则从南美和澳大利亚流到伦敦。
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
——周一良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1)上述两则材料反映出19世纪中晚期的英国经济有什么特点?
(2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海外贸易”遍及全世界的原因。
(3分)
材料三美国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比例变化
(3)请从市场角度说明美国的“比例”在1950年前后达到最高峰的原因。
(5分)
材料四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选自邓小平1992年初《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4)中共十四大已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你认为中国应如何加强国际市场的开拓?
(5)上述四则材料中哪一则是原始材料?
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C2C3A4C5D6D7B8D9C10D11B
12、
(1)特点:
对世界市场有极大的依赖性(或控制着广阔的世界市场)(2分)
(2)原因:
资本主义的发展;
工业革命的推动;
殖民扩张;
国际贸易的发展。
(写出其中三点即可给3分。
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
(3)二战后,随着布雷顿林森林体系的确立和“关贸总协定”的签署,形成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1分);
通过马歇尔计划的实施,美国加强了对西欧市场的控制(2分);
美国凭借自身实力控制了广阔的世界市场,这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经济的进一步膨胀。
(4)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继续改革开放、加强科技发展等。
(3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5)材料四是原始材料,因为它直接选自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未经史学家(或学者)修改或转写。
(2分,理由不对或未写扣1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现代化 历程 中的 经济发展 世界经济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