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六次落榜的背后 文档教学内容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963174
- 上传时间:2022-11-27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53.72KB
韩愈六次落榜的背后 文档教学内容Word下载.docx
《韩愈六次落榜的背后 文档教学内容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韩愈六次落榜的背后 文档教学内容Word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张立华
说到韩愈,几乎无人不知:
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
可就是这位“文起八代之衰”的文坛领袖,科举却六次落榜,最终也没能考中“博学鸿词科”。
“公卷”延誉“通榜”推荐
唐贞元二年(公元786年)秋,19岁的韩愈赴长安投奔族兄韩弇。
不巧的是,就在韩愈快到长安时,唐德宗命河中节度使浑瑊与吐蕃缔结盟约,韩弇以殿中侍御史为判官前往河中。
当时的科举,能否中第并不完全取决于试卷的水平,名人的“公卷”延誉和“通榜”推荐至关重要。
科考之前,考生要把自己平日所作的诗文呈给朝中硕学名儒传阅评判,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和影响,这就是“公卷”延誉。
硕学名儒根据自己对考生诗文的评判,向主考官推荐一个预选榜,这就是“通榜”推荐。
科举的试卷并不糊名,由主试者决定取舍。
通常,主考官根据“通榜”推荐和考生临场试卷,综合决定名次高下。
考生如果没有得力名人的“公卷”“通榜”,仅凭试卷水平是很难中第的。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个人要想成功,不仅自己要行,还得有人说你行,而且说你行的人得行。
韩愈要想找到为自己“公卷”延誉的名人,只有通过族兄韩弇这一条路。
但当时韩弇重任在身,找关系为韩愈“公卷”延誉只能等到回长安以后。
韩愈到长安不久,便传来吐蕃劫盟的消息,除浑瑊一人逃脱外,其余一千多人全部被吐蕃所擒,韩弇更是遇害。
韩愈的期待落空了。
“长安米贵,居之大不易”,他在长安“穷不自存”,生计成了问题。
万般无奈之际,韩愈想到了故人北平王马燧。
马燧请韩愈到自己家,给两个儿子当老师,韩愈的生活这才有了着落。
四次考进士 终进“龙虎榜”
稳定下来的韩愈开始准备应考礼部进士试。
他先向一些考中进士的人请教应试方法。
有的拿出礼部考过的赋、诗、策等考试题,韩愈一看,“以为可无学而能”,觉得自己根本不用学就可以答得挺好。
可是,事实远比想象的残酷得多。
此后的三次科考,韩愈都是名落孙山。
但是,韩愈并不气馁。
他认为自己的文章合于古人之道,而当下考试刻意追求形式的四六骈文,毫无价值。
落榜不是因为自己的文章不好,而是“有司者好恶出于其心”,自己没有遇到真正的伯乐。
他在《为人求荐书》中写道:
某闻木在山,马在肆,过之而不顾者,虽日累千万人,未为不材与下乘也。
及至匠石过之而不睨,伯乐遇之而不顾,然后知其非栋梁之材,超逸之足也。
意思是:
一株优质的树木长在山上,一匹骐骥骏马呆在卖牲口的集市上,过路的行人看都不看一眼。
这样的路人即使每天有成千上万,也不能证明这株树是不成材的树,这匹马是下等的劣马。
如果有匠石那样高明的巧匠从这株树旁经过却不看一眼,有伯乐那样高明的相马者从这匹马跟前经过却不回头看,才能说明这株树不是栋梁之材,这匹马不是超逸绝伦的骏马。
贞元八年(公元792年),韩愈第四次应礼部进士试,这次他终于遇到了匠石和伯乐。
爱才识才的兵部侍郎陆贽权知贡举,中书省右补阙梁肃、礼部郎中王础通榜,并协助阅卷。
梁肃是古文运动的先驱,他通榜的欧阳詹、韩愈、李观、李绛、崔群、王涯、冯宿、庾承宣等八人,全部录取,时称“龙虎榜”。
这次共录取进士23名,韩愈名列第十四。
一试吏部诠选 无故遭淘汰
在唐代,考中进士只不过是取得了入仕的资格。
要想得到朝廷的正式委任,还须应试吏部诠选。
吏部试中最有名的是博学鸿词科,那么博学鸿词是什么呢?
与礼部进士试相比,吏部的博学鸿词科更加重视人际关系。
倘无显贵权要的推荐,要想取得考试成功,简直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因此,韩愈在考前给某显贵写了一封信,希望得到提携。
信写得极为巧妙,以物为喻,干仕求禄,只字未提。
信中说:
在天池、大江之滨,有一种非同一般的水族怪物。
如果有足够的水,它能飞到九霄云外;
如果没有足够的水,它只能运行个七八尺远。
这个怪物所处的地方即将干涸,它自己却没有办法跳到天池、大江之中。
这时,有位大力士一旁经过。
如果可怜它,动动手往天池、大江中掀它一下,它的命运一下子就改变了;
如果懒得动手,它就只能干死了。
这封“笔臻浑化”“泯尽铺张排比之迹”的信,很可能打动了那位显贵。
这次,韩愈应吏部试入选了。
贞元九年(公元793年),博学鸿词科的试题为 《太清宫观紫极舞赋》和《颜子不贰过论》。
韩愈写的赋已经散佚,论存于文集中。
在《颜子不贰过论》中,韩愈首先破题,阐释论题的含义,然后予以设问:
登孔氏之门者众矣,三千之徒,四科之目,孰非由圣人之道,为君子之儒者乎?
其于过行过言,亦云鲜矣,而夫子举不贰过,惟颜氏之子,其何故哉?
孔子三千弟子中,“过行过言”者很少,尤其是四科十哲,个个都是君子之儒,孔子为什么只标举颜回的“不贰过”呢?
韩愈认为,颜回的思想活动难免有过,但他能够“止之于始萌,绝之于未形,不贰之于言行也”。
这就把孔子的“不贰过”提到了形而上的高度,超出了众人的认知水平。
这次主吏部试的考功崔元翰,崇尚古文,“时年七十余,好学不倦”。
他对韩愈的文章大为称赏,于是将韩愈等人的名字报给中书。
可最终不知为什么,其他人都被选中了,唯独韩愈遭淘汰。
再应吏部试 写就“载道”文
贞元十年(公元794年),韩愈第二次应吏部试,试题为《朱丝绳赋》《冬日可爱诗》和《学生代斋郎议》。
今本韩集只有《学生代斋郎议》,题目的意思是可否以学生来代替斋郎之职。
斋郎,是在祭祀时“执豆笾,骏奔走,以役于其官之长”的劳力者;
学生就是国子监的太学生。
韩愈认为,“执豆笾,骏奔走”虽然是“奉宗庙社稷之小事”,但“不可以不敬”“不可以不专”。
学生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其周旋必不合度,其进退必不得宜,其思虑必不固,其容貌必不庄。
而祭祀的关键是礼,礼的关键是敬。
随便用未经训练的太学生代替斋郎,失礼失敬。
太学生的本业是学习儒业,以学生代斋郎,耽误学习,荒废学业,得不偿失。
以学生代斋郎,名义上没了斋郎,缩了编制,减了开支;
实际上斋郎仍存,成本更高,损失更大。
文章理据充分、论证透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政论文。
可韩愈还是落选了。
韩愈落选的主要原因有二:
而科举文是句式整齐、讲究对偶的骈文。
尽管韩愈的应试文写的也是骈体,但他的古文主张让众多迷恋骈俪者心中不快。
回看俳优辞 数月心不宁
这次落选,令韩愈觉得参加这样的科考是对自己的侮辱。
他回过头来看看自己写的这种类于俳优者之辞,“颜忸怩而心不宁者数月”,好几个月都羞愧不安,决定不能再考了。
好友崔立之写信劝勉韩愈,一定要考中博学鸿词才好做官。
他把韩愈比作献璞的卞和,只有等识玉者剖璞见玉,然后天下人才会知道这是价值连城的至宝,即使像卞和那样两次被砍了脚也不算耻辱。
韩愈这下可找到了出气筒,几乎把所有的郁闷和怒火都发泄到《答崔立之书》中:
夫所谓博学者,岂今之所谓者乎?
夫所谓宏词者,岂今之所谓者乎?
诚使古之豪杰之士,若屈原、孟轲、司马迁、相如、扬雄之徒,进于是选,必知其怀惭乃不自进而已耳!
所谓的博学鸿词,如果真是现在科考文这个样子的话,那古代的屈原、孟轲、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等,一定会感到惭愧而绝不应考了。
不过,韩愈最终还是参加了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博学鸿词科的考试,结果仍然是名落孙山。
从贞元二年到贞元十一年,前后近十年,韩愈七次科考、六次落榜。
照今天看,韩愈是一个典型的落榜生,而且是无数次落榜。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人生的失意者,却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轰轰烈烈的古文运动,成为重振文风的旗手。
两百多年后,苏东坡接受潮州知州王涤的请求,为潮州重新修建的韩愈庙撰写庙碑文。
面对这位文坛巨擘,曾经自诩“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也”的苏轼,却感到无从下笔。
“一日思得颇久”,竟然“不能得一起头,起行百十遭”。
仅仅一个开头,就写了百十次,却没有一个满意的。
正在苦思冥想之际,忽见一纸从眼前飘过。
可当他定睛再看时,那纸却不见了踪影,但上面的字早已印在他的脑海中了。
于是,苏轼大笔一挥,把已经写出来的各种开头统统勾掉,然后写道: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魏惠王为何不识孙膑商鞅这样的人才
解放日报■殷啸虎
魏惠王夺得魏国君主的宝座后,东征西讨,虽说败多胜少,但周边诸侯对魏国也颇有些忌惮。
鲁、宋、卫、韩等甚至去朝见魏惠王,尊他为盟主。
然而,到了后来,魏国却不断丧师割地,走向衰败。
是什么造成了这一结果呢?
这大概还得从魏惠王同齐威王的一次会猎谈起。
公元前355年,魏惠王同齐威王相约打猎。
两人见面后,魏惠王问齐威王:
“齐国有宝贝吗?
”这个问题其实是很不礼貌的。
齐国乃堂堂东方大国,疆域广大,怎么会没有宝贝呢?
但魏惠王不知趣地炫耀说:
“我们国家这样小,也还有直径一寸却能照亮前后各十二辆车子的夜明珠十颗。
齐国这样的万乘之国怎么能没有宝物呢?
”见魏惠王如此拎不清,齐威王只得无奈地说:
“我对宝物的看法与你不同。
我有个叫檀子的大臣,派他镇守南城,楚国人就不敢来犯,泗水之滨十二国的诸侯都来朝见;
我有个叫盼子的大臣,派他镇守高唐,赵国人就不敢向东越过黄河;
我有个叫黔夫的大臣镇守徐州,燕国和赵国的百姓慕名去追随他的有七千多家;
我有个叫种首的大臣,派他去维持治安,结果做到了路不拾遗。
这四位臣子堪称光照千里,岂止是十二辆车呢?
”魏惠王听了自觉惭愧,悻悻离去。
魏惠王同齐威王对宝贝的不同理解,实际上反映了两人不同的治国理念。
齐威王话语之中虽带调侃之意,却也不乏对魏惠王的劝诫。
遗憾的是,魏惠王并不领情。
后来魏国的几次重大失败,果然都与两个关键的人才有关。
而这两个人,恰恰都是从魏国跑出去的。
一个是孙膑。
孙膑与庞涓原为同窗好友。
庞涓做了魏国的将军后,孙膑便去投奔他。
没想到庞涓向魏惠王进谗言,说孙膑是齐国的间谍,并将孙膑处以膑刑(断足或砍去膝盖骨的刑罚)。
后来,齐国的使者偷偷将孙膑带回了齐国。
公元前354年,庞涓率军伐赵,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齐威王派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
孙膑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术,避实就虚,直接进攻魏国都城,并趁庞涓带兵回援时,在桂陵设下埋伏,大败魏军。
桂陵战后十三年,魏国又联合赵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
孙膑依然故伎重演,直取魏国都城。
魏国立即撤围回军,命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将军,率领10万军队迎击齐军,寻求决战。
孙膑认为,魏国军队骁勇善战,向来瞧不起齐国,所以齐国应该利用这种心理,示之以弱,诱敌追击,然后集中兵力一举歼灭魏军。
于是,齐国采取了“减灶法”的战术,在进入魏国后第一天挖10万个炉灶,第二天减少至5万,第三天减少为2万个,让魏军误认为齐军每天有大量士兵逃亡。
庞涓果然上当,竟丢下步军,只率精锐部队轻装追赶。
结果在马陵中了齐军的埋伏,庞涓智穷兵败,拔剑自刎,临死前哀叹:
“遂成竖子之名!
”
另一个就是商鞅。
商鞅是魏国相国公叔痤的中庶子(侍从),深得公叔痤的赏识。
但公叔痤还没来得及向魏惠王推荐商鞅,就生了重病。
魏惠王去探望公叔痤,问他:
“万一你一病不起,谁能接替你呢?
”公叔痤借机推荐商鞅,说他年纪虽轻,却有奇才,希望举国而听之。
魏惠王听了后,默不做声。
公叔痤接着说:
如果不能用商鞅,那么一定要把他杀掉,免得其他国家使用。
魏惠王觉得两个要求都不答应,未免太不给面子了,于是便暂时答应杀掉商鞅的要求。
魏惠王走后,公叔痤立刻叫来商鞅,要他赶快逃走。
可商鞅淡定地说:
既然国王不能听你的话重用我,又怎么会听你的话杀我呢?
果然,魏惠王既没有用商鞅,也没有杀商鞅。
公叔痤死后,商鞅听说秦国广招贤才,便去投奔秦孝公并得到赏识,主持变法,短短十几年时间里强大起来,并在对魏国的几次战争中取得了胜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韩愈六次落榜的背后 文档教学内容 韩愈六次 落榜 背后 文档 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