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实证研究同名25079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955047
- 上传时间:2022-11-27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57.36KB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实证研究同名25079Word文档格式.docx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实证研究同名25079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实证研究同名25079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因此,研究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有关消费需求的基本理论介绍
消费需求,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货币资金的支出所形成的对消费品的需求。
从消费形式上看包括居民个人消费需求和社会公共消费需求俩部分。
1、消费需求水平
消费需求水平又称消费需求总量,是指一定时期内人们实际消费的消费资料、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的总和,表明消费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
2、消费需求结构
消费需求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
居民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需求结构的最基本因素。
3、消费需求变动的一般趋势
消费需求上升规律。
即人们的消费需求会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交换范围的扩大和交换关系的加深而不断得到满足,并产生出新的更高层次的需求的客观性。
4、消费在社会在生产中的作用
消费时社会在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同生产、分配、交换构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
在社会在生产中,生产表现为起点,消费表现为终点,分配和交换表现为中间环节。
三、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有逐渐扩大的趋势,认清我国城乡居民在消费支出顺序和消费支出比例方面存在差异的现状,从现象中深入分析出本质,进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城乡消费支出的结构顺序存在明显差异。
城镇居民基本上是吃穿住行的消费序列,农村居民则是吃住穿行的消费序列。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下行的趋势已得到遏制,目前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基本状态和关键时期,宏观经济正逐步走出衰退的阴影,宏观调控的政策效应已初步显现。
这其中消费的作用不可低估,如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6%。
增幅虽比去年有所回落,但在全球经济低迷、消费萎缩的大环境下,这个增速来之不易。
上半年在GDP比去年同期增长7.1%中,消费的贡献达3.8个百分点,上半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4%,消费“马车”表现抢眼。
上半年直接影响居民消费的城乡居民收入也保持了难得的增长态势(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后,分别增长11.2%和8.1%)。
然而,目前消费市场的提振尚欠火候,表现为代表消费品市场的综合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今年以来环比增速持续降低,国内大部分城乡居民仍不敢放心大胆和无后顾之忧地进行消费,意味着居民的消费欲望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激励,居民的消费潜力远未得到发挥,而这些才是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所在;
换言之,目前尽管经济出现回暖征兆,但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现状并不乐观,加上与此相关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大量民营企业经营困难、出口企业依然订单缺少等因素,现在就对经济形势表现乐观为时尚早,也就是说到了绝大多数居民肯花钱了,放心大胆的消费了,居民的消费结构和层次明显迈上了新的台阶后,才是我国经济真正的复苏。
种种迹象表明,目前我国提振居民消费任重道远,扩大和刺激居民消费还有很长的
居民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支出的最主要的因素。
排除其他影响居民消费支出的因素,居民消费支出必然随着居民收入的变化而变化。
近十年来,我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在逐年提高;
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亦逐年得到增加。
但由于主要受农村居民收入増长慢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使得原有的城乡消费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而且越来越大。
近十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的幅度明显高于同期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增长。
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786元,比1998年增长1.54倍,而同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140元,仅比1998年增长94.7%;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的不同步,必然导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的不同步。
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855元,比1998年增长94.1%,而同期农村居民消费支出3265元,仅比1998年增长88.7%。
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不仅绝对额相差较大(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额仅占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额的27.5%),而且从消费支出比例上看,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差距呈不断扩大态势。
近十年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历年环比增长速度虽然大多数年份略高于同期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但均低于历年同期全体居民平均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直接导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逐年扩大,城乡消费水平对比项的比值虽起伏不大,但其消费的绝对值持续拉大。
(二)、城乡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对比
居民消费需求作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在既定时期内只取决于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倾向。
而且收入水平上升下降,只是构成了需求增加或减少的上限,其对需求总量的实际影响,则是由消费倾向决定的。
因此,对消费需求宏观调控的着力点主要是消费倾向。
所谓消费倾向,即居民收入用于消费支出的比例。
西方经济学认为,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呈下降趋势;
一般而言,高收入者具有较高的平均消费倾向,低收入者平均消费倾向也较低,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1;
消费倾向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在不同条件下,各种因素所起作用大小差异极大。
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长,会出现一个居民消费倾向递减的趋势。
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前十余年间,我国商品供应短缺,居民也大多数处于低收入阶段,居民平均消费倾向较高,若不适时地抑制消费,将会加剧商品供应短缺程度,而且也难以实现高积累率和高投资率,进而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但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商品供应短缺时代已成为历史,国家实行的是鼓励居民消费的政策,所以会逐渐出现居民平均消费倾向递减的趋势,那么,我们实行消费战略转移的目的并不是提高居民消费倾向而是尽可能使居民消费倾向递减的趋势放缓。
应该说目前通过采取一些鼓励居民消费的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距对比
(1)、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整体差距
我国目前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由于各自所处消费环境、收入水平、消费观念及消费偏好不同,因而在消费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
农村居民目前偏向于满足吃、住等基本生存条件的消费,而城镇居民则偏向于衣着、精神文化等高质量生活的消费。
恩格尔系数指一定时期内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居民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具有判断居民消费水平、判断居民生活富裕或贫穷水平的功能。
恩格尔系数的变化与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呈反比状态。
我国目前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大大高于发达国家。
近十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充分说明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都有显著的提高。
居民消费结构逐渐从以生存为主的温饱型转向小康型的消费模式。
其中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1998年的44.7%下降到2007年的36.3%,依照我国目前实际,已由小康型逐步过渡到了富裕型。
与此同时,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虽然逐年有所下降,但一直高于城镇居民,2007年为43.1%,整体上虽达到小康标准,但其消费水平大体只是城镇居民十年前的水平。
近十年来,党和政府加大了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农民生活改善速度有所加快。
从有关数据可以看出,2004年以后,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的绝对差距正逐年缩小,2007年绝对差距为6.8个百分点,为历史最低水平。
如果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的居民消费结构中,吃、穿的比重相对较高,整体上具有显著的小康型消费结构特征。
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3%,而美国为13.7%;
英国和德国为12.2%;
法国、日本、韩国为20%左右。
同期我国城镇居民的衣着消费支出比重为10.4%,而主要发达国家在3.7%~6.4%之间。
我国农村居民的差距则更大。
(2)、城乡居民消费质量差距对比
为了进一步分析研究我国城乡居民在消费结构上的差距,我们选取了2007年城乡居民人均主要食品消费量的统计数据进行对比,从而从消费质量上比较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上的差距。
目前我国农村居民食品消费主要以粮食和蔬菜为主,奶及制品消费量最少,主要解决的是吃饱的问题;
虽然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也以粮食和蔬菜为主,但从消费比上看,其消费数量明显少于农村居民,而城镇居民消费的奶及制品、猪牛羊肉、水产品和禽蛋及制品的数量明显多于农村居民。
这说明我国目前城乡居民的食品消费质量存在很大差距,城镇居民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更加注意饮食的营养搭配,其消费质量明显高于农村。
(3)、城乡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差距明显
居民家庭拥有的耐用消费品数量多少,也是衡量居民家庭富裕与贫穷程度的重要参考依据。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家庭因收入水平和消费环境的差异,拥有的耐用消费品数量差距明显。
我们选取了2007年城乡居民家庭有代表性的12种耐用消费品进行对比。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地区间居民消费水平差距显著
居民消费行为是由居民消费意愿支配的,而消费意愿的形成不仅由居民收入决定,还同时受消费环境和相应消费模式的制约。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形成城乡之间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显著,还同时形成地区之间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显著。
除居民收入水平外,还有诸如基础与公共设施、消费倾向、消费内容、消费规模和环境等都有很大不同,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后,造成了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
(四)、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综述
随着世界经济衰退阴影的加深和衰退对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打击,在国内投资收紧的情况下,更多的人把抑制衰退的期望寄托在刺激内需增长上,这无可厚非。
问题是在刺激内需的杠杆中,居民信息消费方面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而事实上,近些年来,包括通信、网络和文化教育等在内的居民信息消费快速成长。
成长以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商业化创新为背景,以信息社会化革命为动力,显示出与智能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一致性,正对我国消费结构优化与升级产生重要意义与积极影响。
文献检索表明,近10年,有关信息消费的研究,概括起来主要在两个方面:
一是基础理论。
从不同的视角对信息消费的历史演进、体系建构、模式选择、消费效益与效应等展开研究;
二是应用研究。
包括国经济基本面上经济发展趋势与信息消费、消费的技术条件、消费环境与影响因素、消费差异与特点、消费监督及评价等,市场面上的信息产品(服务)供给、竞争与定价等,消费者层面上的收人水平与支付能力、信息需求、消费行为特征、消费者权益、信息意识与文化素质等。
但从深度进行结构分析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而恰恰是这方面研究成果对我国消费结构优化与升级有更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立足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转型期的国情特殊性,从消费发展的角度,论述我国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的结构差异成长特征与趋势,剖析这种结构差异成长的因素与动因。
(五)、居民信息消费的结构性成长
从结构上分析,信息消费作为居民消费系统中的一个新生消费品种,迅速崛起,一方面,使现存一些消费品种降低其在系统中的比重或份额;
另一方面,使现存消费结构发生整体性变化,显示出结构性成长特征。
结构性成长表现在消费内容构成、支出构成、城乡差异、地区差异等的变化关系上,是在差异中的构成比重或份额提升过程。
1、居民消费结构中,信息消费部分快速成长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随收人增长和产业结构变革而逐步升级,从传统的基本生活消费满足转上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的轨道。
信息消费正成为新时期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领头羊。
这从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信息消费支出在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支出构成中的绝对数和相对比重两项指标中可以看出,也可从城镇和农村的消费结构变化中得到明证。
信息消费在居民家庭消费性支出中的比重提高,反映出我国居民消费的结构升级事实与趋势,但这种结构升级水平又是存在结构性差异的。
不同的居民家庭有不同的升级程度差异。
2,城乡差异中的居民家庭信息消费成长
居民家庭信息消费的结构差异明显表现在我国城镇与农村的居民家庭中。
信息消费在居民家庭消费支出中的比重早已不是2000年前20年的比重可比。
电话通信已广泛地深人当今我国城镇居民的现实生活中,这是上世纪所无法比拟的。
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目前还是一个大弱项,弱势本质上是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在居民信息消费上的反映,这也同时意味着促进农村信息消费存在着极大的拓展空间。
3、地区差异中的居民家庭信息消费成长居民信息消费结构成长中的支出差异与地区差异,并非某国所独有,而是一个世界性现象。
我国居民信息消费成长的地区差异,既表现在结构比重上,也表现在速度上;
既表现在我国各省市城镇,也表现在农村地区。
总的来说,经济开放发达地区居民的信息消费成长明显快于经济落后地区。
我国居民信息消费正在从传统向现代转移,而转移在东中西部3大区域的表现并不同步。
面上的判断是东部转移较早、较快,而中部和西部则较晚、较慢。
近几年来西部地区的消费水平显得比中部略高一些,这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
时间趋势上,东中西部3大区域信息消费水平的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但也有中部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崛起的可能。
值得重视的是,信息消费成长的结构差异特点,会由于信息消费与经济增长的正相关关系,而使经济成长的结构性差距更大幅度地拉大。
四、有关促进我国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结构性差异成长的思考
综上所述,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居民信息消费成长具有结构性差异特征。
结构性差异成长表现在居民消费支出构成、城乡差异、地区差异、新兴网络信息消费比传统信息消费成长更快等方面,而要切实促进城乡居民信息消费成长又必须基于这些结构性差异成长的现实与决定性因素出发。
决定我国信息消费结构差异成长的因素可分为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大板块。
内在的力量,也就是内在于居民生命体中的信息需求,信息需求通过信息消费来实现和满足。
外在因素,即从信息消费者外部产生影响作用的因素。
在一定意义上,外在因素可以等价于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分国外环境与国内环境。
显然,国内信息环境大大改进是支持近些年来我国居民信息消费成长的基础,但每个居民因其工作生活条件和对信息环境的感应与接受能力的不同,从环境中获得信息福利的好处是有差异的,这是导致我国居民信息消费成长中存在结构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外在因素通过居民内在的信息需求而起作用,支持或推动居民信息消费成长。
事实上,信息消费增长的作用效应远远超出其本身。
除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外,还对生产性消费产生积极的作用和效果。
当前世界性的能源消费过快是个突出的矛盾,其中有信息不对称的原因,而信息消费者同时又是物能产品生产者,居民信息消费的增长在提高其作为生产者的人力资本素质的同时,势必会有利于化解能源消费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有助于解决能源消费增长过快问题。
促进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与信息消费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在农村,因应结构差异动力之势,以农民自主发展能力提高为基点,着眼基层的高端,诱导农村信息消费更快成长;
在城市,更新传统的“富而信息消费”观念,以系统协调的方法研究弱者的信息消费成长模式,切实扶持弱势群体;
在城乡之间,构建贯通城乡的信息网路图,着力城乡信息集散点的公共信息产品开发,打通集散点到家庭的“最后一公里”;
在区域上,关注中部地区,促进中部信息消费的崛起。
参考文献
(1)城乡消费差异数据表.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
(2)马树才.经济计量学辽宁大学出版社.2006.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林西木.我国消费需求发展方式和消费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5)吴明宇.居民消费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6)刘冰.中国三农问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因此,通过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研究,了解和掌握城乡差别的变化趋势和规律,找出影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主
要因素并提出具体可行的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差异,收入差距
序言
一概述………………………………………………………………1
1研究问题的提出……………………………………………………1
2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二有关消费需求的基本理论简绍……………………………………1
1消费需求水平………………………………………………………2
2消费需求结构………………………………………………………2
三我国居民消费差异的因素分析……………………………………2
1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4
2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差距不断扩大……………………5
3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距对比………………………………………6
4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综述……………………………………………9
5居民信息消费的结构性成长………………………………………10
四、有关促进我国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结构性差异成长的思考………12
参考文献………………………………………………………………1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城乡居民 消费 差异 实证 研究 同名 25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