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与政治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941159
- 上传时间:2022-11-27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4.75KB
第五章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与政治Word格式.docx
《第五章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与政治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与政治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第三世界的崛起和形成标志
第三世界国家有着共同的历史遭遇,有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要求。
这些共同遭遇和要求,只有联合起来,才有力量维护已经获得的独立,才能求得共同的发展,才能为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进步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世界的形成有三个重要标志,即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77国集团。
(一)万隆会议
战后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为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独立,共同进行反帝反殖的斗争,独立自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迫切需要联合起来。
为此,1955年4月,由亚、非29个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
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促进亚非各国团结反帝、争取民族立和民族解放事业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并将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引申发展。
这次会议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
第一,它是亚非国家在历史上第一次自己发起组织的国际会议,表明了亚非国家开始独自主地商讨和处理自己的事务和问题,标志着西方国家主宰亚非国家命运的时代一去不复了。
第二,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极大地提高了亚非国家的民族自信心,从此亚非国家开始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亚非会议是第三世界崛起的里程碑。
第三,万隆会议的胜利成果,极大地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地体系瓦解的进程。
第四,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增进了亚非各国的相互尊重和了解,消除了彼此间的疑虑对立,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促进了亚非各国的团结和合作,从而极大地推进了第三世界各联合反帝、反殖和反霸的斗争,促进了不结盟运动的诞生。
(二)不结盟运动
1961年9月,25个国家在南斯拉夫举行了第一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宣告了不结盟运动的诞生。
不结盟运动的出现是有其原因的:
第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又一次高潮即从亚洲发展到非洲,1960年一年非洲有16个国家获得独立,被称为“非洲年”,是不结盟运动产生的基础。
第二,民族独立国家面临两极对峙的现实,为了维护自身独立,决定选择和平中立不结盟。
第三,万隆会议的成功,推动了广大亚非拉国家在更大范围的团结合作。
第四,南斯拉夫、印度、埃及等国为促进不结盟运动作了大量有效的工作,不结盟运动因而诞生。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是第三世界崛起的重要标志,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不结盟运动积极支持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推动了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不结盟运动突破了原万隆会议的地域限制,面向世界,包括亚、非、拉、欧等各洲的中小国家,因此大大提高中小国家的国际地位,为争取国际关系民主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不结盟运动把广大中小国家团结起来,组织起来,成为一支有组织的力量,把维护世界和平、反对军备竞赛,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作为基本任务,为维护战后世界和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结盟运动积极维护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利益,推动了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为提高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地位,改善南北关系,促进南南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两极解体之后,在世界格局发生新变化的形势下,不结盟运动面临着严峻的现实。
1988年8月在南非德班举行了第十二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它在坚持既定宗旨和原则的基础上,探索新的活动方式和途径。
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独立,谋求其经济发展仍是不结盟运动的主旋律。
(三)77国集团
77国集团是发展中国家为加强经济合作,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超级大国的控制、剥削和掠夺而建立的一个国家集团。
该集团开始活动于1963年,在第18届联合国大会讨论召开关于贸易和发展问题会议时,77个发展中国家共同提出了《联合宣言》。
1964年在日内瓦召开了第一届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发表了《七十七国联合宣言》,77国集团由此得名,并一直沿用至今(现有成员120多个,中国是观察员而非正式成员)。
77国集团成立以来,一直为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而斗争,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77国集团在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中发挥了先导作用。
早在1964年的77国联合宣言中,该集团就明确提出要“建立一种新的公正的世界经济新秩序”。
此后讨论通过的许多重要文件都重申了这一点,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和建议。
第二,为推动南南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权益作出了积极贡献。
77国集团通过了一系列纲领性文件,集中阐述了南南合作的指导原则、合作方案和具体措施,并通过其部长级会议,加强了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的剥削和掠夺。
第三,推动了南北对话,缓和与改善了南北关系。
5.12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的地位与作用
一、第三世界是国际舞台上一支重要的力量
第三世界是国际舞台上一支新兴的和举足轻重的力量,推动了国际政治关系的深刻变化,发挥了反帝、反殖、反霸的主力军作用,深刻地改变着联合国的面貌,并使之向实现《联合国宪章》的方向发展;
第三世界也是维护世界持久和平、实现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
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能够获得巨大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有赖于第三世界丰富的资源、市场。
战后第三世界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出现了不少新兴工业国和地区,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对整个世界经济发展起了明显推动作用。
今后,第三世界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方面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第三世界是世界历史进程的推动力量
第三世界的崛起,彻底摧毁了帝国主义的旧殖民体系,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旧殖民统治,大大推进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和进步。
长期在世界上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国家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在历史上第一次打破了少数大国垄断国际事务、主宰世界的局面,使整个世界形势发生了有利于各国人民、有利于世界和平、有利于人类进步的深刻变化。
三、第三世界是促使世界格局演变的重要力量
第三世界的崛起既是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力量对比变化的结果也是引起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第三世界国家为反对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尖锐对峙、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20世纪60、70年代以后,第三世界国家以各种方式团结起来,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激烈争夺,维护世界和平,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世界政治舞台的新兴力量,在牵制美苏全球争霸意图、打破美苏的势力范围划分、动摇美苏的霸权地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而推动两极政治格局解体,在未来构建的世界多极格局中第三世界也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四、第三世界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基本力量
第三世界在战后最早提出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概念,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补充和完善,提出了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新秩序的理论与原则。
发展中国家运用自己的资源、市场优势,通过石油战、资源战、海洋战等形式与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抗争,同时通过南南合作、发挥集体自力更生的优势为国际秩序破旧立新开辟新途径。
冷战结束后,第三世界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包括国际政治、国际经济新秩序方面,仍然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
虽然随着两极格局终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使发展中国家既面临严峻挑战,第三世界已经不再是两极格局下的“中间地带”与“第三种力量”,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进程中的整体作用遭到削弱,但是第三世界仍然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
五、第三世界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主要力量
霸权主义是世界不安宁的根源,战后世界冲突和局部战争的背后都有美苏插手的影子。
这些发生在第三世界国家世界的局部冲突和战争之所以没有引发世界大战,与第三世界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分不开,比如朝鲜、印度支那三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的斗争,埃及、苏丹、阿富汗等国家人民反对苏联控制与干涉的斗争,有力地限制了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世界上的为所欲为。
万隆会议把争取世界和平、反对战争和军备竞赛、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写进会议公报;
不结盟运动提倡和平、中立、不结盟的政策,不参加任何大国的军事集团,不准在本国领土上建立外国军事基地;
许多发展中国家支持美苏核裁军谈判和各种和平斗争,这些都是战后制约新的世界大战、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
六、第三世界是改变联合国面貌的积极力量
联合国成立之初一直受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控制。
在美国的阻挠下,占世界人口1/4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期被挡在联合国大门之外,严重损害了联合国这个国际组织的普遍性和权威性。
20世纪60年代大批民族独立国家加入联合国,联合国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由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全力支持,1971年的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力。
随着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内力量的不断增强,联合国通过了许多有利于人类进步、发展、有利于第三世界的决议和法规,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作用大大增强,第三世界在改变联合国面貌方面功不可没。
5.2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5.21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及其经验
一、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成就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经历了1945—1955年的经济发展准备阶段、1956—1965年经济发展起飞阶段、1966—1980年经济高速增长阶段、1980—1993年经济发展停滞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发展恢复阶段逐年。
战后几十年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
国民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增长速度高于发达国家;
工业发展比较迅速,逐步改变了过去殖民主义遗留下来的畸形经济结构;
经济自主性有明显增强,许多第三世界国家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实现发展目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出现了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
二、经济发展不同类型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在取得整体大发展的同时,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高低大致可分为5种类型:
(1)高收入的国家和地区。
主要指中东和其它地区的约20个石油出口国。
这些国家人均收入高,但经济结构单一。
(2)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主要指东南亚和拉美的约10个国家和地区。
如亚洲“四小龙”,拉美的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
这些国家的收入处于中上等水平。
(3)加快发展中国家。
如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南非、以色列、摩洛哥、突尼斯、加蓬、智利、秘鲁、哥伦比亚等一些中等收入的国家。
(4)低收入的国家和地区。
主要分布在拉美、南亚、北非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他们大多是农业国。
产业结构多以出口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为主。
但中国、印度等国家具有相当的发展潜力,与某些新兴工业国一起,被美国称为“未来世界的十大新兴市场”。
但由于人口多,人均仍处在低收入的行列中。
(5)最不发达国家。
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以南、亚洲和大洋洲。
根据联合国发展计划委员会规定的最不发达国家标准,1994年底确定最不发达国家48个,其中非洲33个,亚洲9个,大洋洲5个,拉美1个,占发展中国家1/3以上。
这些国家经济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落后,人口增长过快,政局不够稳定,不少国家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
5.22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与调整
一、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
发展中国家要发展经济,首要的是制定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国际上通常以发展中国家所实施的贸易政策为标志,把它们的经济发展战略区分为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两类。
前者是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制造业和其他工业,替代过去的制成品进口以带动经济增长,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后者是外向型发展战略,使本国的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着眼于发展出口产品,并以制成品出口逐步替代过去的初级产品出口,最终实现工业化。
实践证明,这两种发展战略都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各有所长,但也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均有不足。
为了克服困难,促进经济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发展中国家都在调整政策,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国情制定与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许多国家重视把过去的两种战略结合起来,发挥其优点,克服其不足。
(2)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特别是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减少政府的过度干预,重视发挥市场的作用,发展私营部门。
(3)实行开放政策,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对外开放,大力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以加快发展。
(4)调整经济结构,求得各部门的均衡发展,使产业结构升级和多样化。
众多国家经过调整和改革,已经取得积极的效果。
近年来印度依赖信息技术产业带动经济增长印度软件业以年均50%的速度增长,1999年其产值达到57亿美元,出口额达到39亿美元,改变了亚洲经济增长迅速的国家都主要依赖制造业的出口的局面。
面对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形势,这种调整和改革将继续进行下去。
二、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任务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面临的问题十分严峻:
(一)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人口压力加重。
20世纪60年代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长率接近6%,80年代平均增长率为3.1%,1991年增长率进一步下降为2.4%。
1989年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当于1980年的98%,其中非洲相当于80%,西亚只相当于64%。
但是,根据2000年世界人口统计,却有79%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到2020年,这个比例将达到83%。
与人口急剧增长紧密相联的是粮食短缺问题。
20世纪末,115个发展中国家几乎有一半发生了人均粮食消费量下降,8.28亿人口长期缺粮。
在非洲,1亿多人食物严重短缺,6千多万人处于饥饿的边缘。
在亚洲,大约有2亿人长期生活在饥饿与疾病的阴影下。
(二)发展资金短缺,债务问题严重。
从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国内投资增长情况来看,1965~1980年间中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国内投资增长情况为8.2%,1980~1989年间则只达到2%,其中拉美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有的出现负增长,1983年以后由于国际资金出现了向发达国家倒流的情况,1983~1989年资金倒流总额2000多亿美元,一些发展中国家无钱还债和投资建设的情况令人担心。
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也十分严重。
1980年,发展中国家的外债6300多亿美元,1991年为7940亿元,1997年增至25000亿美元,拉美和非洲地区债务负担分别是7663亿美元和2751亿美元,亚洲高达11139亿美元,占发展中国家外债总额的一半以上,许多国家已无法按期偿还贷款。
(三)经济发展外部环境条件恶化。
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发展中国家不仅受到可持续发展诸多问题的困扰,信息技术上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巨大差距成为发展中国家发展缓慢、南北差距不断扩大的一个关键因素。
加上发展中国家防范金融危机的能力较弱,1994年底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年泰国金融危机在这些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中引起了连锁反映,东南亚各国、韩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其中发展中国家经济受到的影响最大。
另外,发展中国家还存在其它问题和危机。
如失业严重、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加剧等。
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而且造成这些国家的政局动荡、社会矛盾激化。
5.22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道路与政治制度
一、发展中国家基本政治概貌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制度,情况比较复杂,呈现多样性特点。
随着经济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变化,以及民主化进程的推进,还在不断变动中。
至少有以下五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
西方的共和制。
这是发展中国家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采取的或从西方发达国家移植而来的政体。
这类政体又分为议会共和制政体和总统共和制政体。
印度、新加坡、土耳其、津巴布韦、多米尼加等国家实行议会共和制政体。
菲律宾、斯里兰卡、叙利亚、也门、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墨西哥、委内瑞拉、埃及、突尼斯、塞内加尔、科特迪瓦、喀麦隆、肯尼亚、赞比亚、马拉维等国采用了总统共和制政体。
第二种类型:
封建君主制。
君主制是以君主(国王)为国家元首的一种政治体制。
这类体制又可分为君主专制政体和君主立宪政体。
君主立宪政体又可分为二元君主制和议会君主制。
二元制君主制是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的一种。
由君主任命对自己负责的内阁,直接掌握行政权,立法权归议会行使的政权组织形式,君主对议会通过的法案有否决权。
1974年前的埃塞俄比亚、1979年前的伊朗、不丹、沙特阿拉伯、阿曼等国采用的是君主专制政体。
典型的君主制,即君主拥有国家的全部最高权力,现今的阿曼属于这一类;
约旦、科威特、巴林、尼泊尔、卡塔尔、摩洛哥、斯威士兰、汤加等国实行二元君主制政体。
泰国、马来西亚、西萨摩亚等国实行议会君主制政体,毛里求斯、巴巴多斯、牙买加、斐济等英联邦国家以英国女王为国家元首,也带有议会君主制色彩。
第三种类型:
政教合一的神权制。
政教合一制是一种国家领导人由宗教领袖来担任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宗教领袖须由人民公认并能接受的宗教首领担任,无合适人选可由专家会议推选3~5名宗教人士组成领袖委员会主持国家事务。
伊朗在1979年后实行这种政体。
采用此种制度的国家,其居民基本信奉一种宗教,在第三世界里只有伊斯兰教政教合一制,伊斯兰教政教合一制有两种模式:
逊尼派和什叶派模式之分。
如逊尼派的沙特阿拉伯王国,实行的是以国王(世俗君主)为主导的政教合一制;
什叶派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实行的是精神领袖为主导的政教合一制。
第四种类型:
军人独裁制。
是由军队控制国家立法、司法和行政大权的一种政治统治方式。
据统计,从1960年到1976年,在亚非拉地区约有30个国家发生了40次成功的军事政变,许多国家的统治权落入军人手中,其中非洲被认为创造了各大陆军人治国的世界记录。
军人发动政变的原因与这些国家生产方式不先进、政治和法律制度不完善有关。
军人独裁制在非常形势下,它起到了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但其专制集权的性质是与社会进步、政治民主的历史潮流相违背的。
因此,大多数军人政权在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民主化”浪潮中垮台。
第五种类型:
部落酋长制。
部落酋长制是一种部落酋长议事的制度。
这种制度,在非洲的尼日利亚和坦桑尼亚等国是基层酋长领导,上层为联邦共和国和联合共和国。
西亚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上下结合的酋长制。
阿联酋由迪拜、阿布扎比、沙迦、阿治曼、富查伊拉、乌姆盖万、哈伊马角等七个酋长国组成,1971年12月七国组成一个独立国家时定名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各国的统治者是酋长,由七国统治者组成的联邦最高委员会,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最高权力机构,联邦内阁行使行政权,向联邦最高委员会负责。
联邦全国委员会(议会),负责研究法律,提交内阁。
二、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道路
战后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原因,从国内条件来看:
一是这些国家的阶级力量对比上民族资产阶级占优势,无产阶级力量薄弱;
二是这些国家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反帝、反殖、反封的要求,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作为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能反映本国人民的利益,得到人民的支持;
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于这些国家而言是先进的和有广阔发展前途的。
应该肯定,这些国家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是一种社会进步,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
从国际条件来看,在二战中遭到极大削弱的英法等老牌殖民帝国无法继续维持在殖民地的统治,但又不甘心完全丧失长期享有的殖民利益,所以当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民族资产阶级领导人民进行争取独立的斗争时,宗主国统治者愿意和平交出殖民地的主权,允许这些国家在资产阶级领导下实现独立,使之继续留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内。
加上战后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出现了所谓奇迹,这也是吸引第三世界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重要因素。
1988年5月邓小平和莫桑比克总统谈话时提出:
“有一个问题,你们根据自己的条件,可否考虑现在不要急于搞社会主义。
确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是可以的,但首先要了解什么叫社会主义,贫穷绝不是社会主义。
要讲社会主义,也只能是讲符合莫桑比克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
”1989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和一位非洲国家的领导人谈话时又谈到:
“我很赞成你们在革命胜利后,不是一下子就搞社会主义。
我和许多非洲朋友谈到不要急于搞社会主义,也不要搞封闭政策,那样搞不会获得发展。
”邓小平同志这些谈话对我们怎样正确认识像非洲一些国家的发展道路有很重要的启示。
发展中国家走资本主义道路,不可避免地要产生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种种矛盾,摆脱不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国际资本的支配和剥削。
但不能因此而否定他们选择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进步性。
相对这些国家原有的封建的、或其他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来说,资本主义能把生产力从封建主义或其他传统的社会制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参加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分工体系,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这些发展中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必然会为未来否定资本主义、进行更彻底的社会革命创造前提条件。
三、发展中国家的主要政治思潮及其实质
(一)民族主义思潮
民族主义思潮是发展中国家的最重要的政治思潮。
二战后民族主义思潮派别更多、影响更大,其中亚洲的尼赫鲁主义、苏加诺民族主义、非洲的纳赛尔主义,拉丁美洲的庇隆“民众”或“正义”主义,是战后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理论上具有代表性,实践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民族主义思潮。
这些思潮虽然各具特色,但也具有好多共同点和基本相似的纲领:
(1)反对帝国主义,维护民族独立。
他们认为,维护民族独立不仅要赶走帝国主义,而且要拥有支配自己财富的权力,强调没有经济独立的政治独立是没有价值的,只有经济独立才能使政治独立完全。
(2)反对封建主义,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民主要求,希望建立一个民主的、正义的自由社会。
(3)主张建立民族独立国家,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改变贫穷落后面貌。
(4)强调要联合反对帝国主义的各种政治力量。
外交上奉行反帝、反殖的独立外交政策,强调维护国家独立,互不干涉内政,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亚非拉民族主义思潮,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各阶层人民的愿望,成为动员和组织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起到了推动历史前进的积极作用,因而它是一种进步的、革命的思潮,其主流是健康的。
但民族主义作为资产阶级世界观在民族问题上的反映,在一定条件下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消极的一面。
主要是:
(1)在发展中往往出现扩张主义色彩。
庇隆具有“大阿根廷”思想,希望充当南美集团领袖。
纳赛尔的扩张主义倾向更为明显,他提出的“阿拉伯统一”的口号,甚至想建立一个包括埃及、苏丹和刚果在内的大联邦,并使这个联邦的疆界从地中海和红海伸展到大西洋。
(2)宣扬超阶级性和阶级调和。
很多民族主义政党都宣扬自己是超阶级的或各阶级的代表,是全民族的代表。
为掩盖国内的阶级矛盾,争取社会各阶级的支持,把民族主义政党说成是“全民党”。
庇隆的“正义主义”主张与各种对抗力量保持等距离,使其处于协调状态,既对工人实行控制,又劝说资本家对工人给予较多的“施舍”。
(3)大都反对共产主义和马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 第三世界国家 经济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