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 毕业论文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940624
- 上传时间:2022-11-27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61.19KB
地理科学 毕业论文Word下载.docx
《地理科学 毕业论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科学 毕业论文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城市化进程中的古城保护和发展研究
-—以商丘古城为例
作者姓名
(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摘要:
在当今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建设使得古城保护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
商丘古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城之一。
古城的保护开发是城市化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城市的开发建设会对古城的文化遗产造成较大破坏,因此在城市发展中将古城的保护与开发相结合。
本文在了解商丘古城历史背景和古城特色的基础上,针对古城现状及开发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的对策,总结出要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使保护和发展工作达到和谐统一。
关键词:
商丘古城;
古城保护;
古城发展
1引言
随着当前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成为当今形势下的热点问题.关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战略上存在两种学术思想,一是以保护促进发展的“保护说”,二是以发展促进保护的“发展说”[1]。
在了解古城历史背景和现状的基础上,实现保护和发展和谐并重。
所以,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对其合理开发和保护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大规模的城市更新建设,不仅对古城的历史文化遗产造成很大破坏,而且还给整个城市带来许多社会经济问题,所以在古城开发过程中没有正确处理好古城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会造成盲目开发的情况。
平遥古城和丽江古城成功开发的事实证明,古城保护和经济发展是完全可以实现协调发展,可以达到双赢。
和平遥古城和丽江古城相比,商丘古城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并不成功,其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文物古迹的破坏、政府和当地居民保护意识不强、政府投资维修工作不到位、旅游开发未得到重视等。
本文拟以商丘古城为例,探讨城市化进程中古城的保护与发展。
2商丘古城历史背景与现状
2.1古城概况
商丘地处豫东平原,为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辖6县2区1市,是连接大江南北的交通要道,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睢阳区是商丘市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商丘古城位于商丘市区南部,属于睢阳区(原商丘县)建成区的一部分。
商丘古城即明清时期的归德府城,始建于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是河南省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商丘古城建城历史长达4000多年,曾做过古帝王都、王国都、郡国陪都、府治和州治,也做过省府临时驻地与县府临时驻地.
1986年,国务院命名商丘古城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国务院公布归德府城墙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另外,商丘古城于1999年被河南省旅游局命名为重点旅游区,2006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景区,2012年又以其水利特色突出、文化品位高被批准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商丘古城是中原地区唯一保留下来的明清时期府级城市遗址,也是目前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上城的大型古城遗址[2]。
古城由砖城、城湖、城廓三部分构成,城墙、城廓、城湖三位一体、外圆内方,造型独特。
尤其珍贵的是目前其城市的形态基本保存完好,构成城市形态的城墙、水面、街道、坑塘等要素基本保存,这种“唯一性”与“完整性”决定了其在景观欣赏与开发上具有极高的价值.
2.2古城格局
商丘古城为城堡式建筑,外形独具特色。
俯瞰全城,外圆内方,形如一枚巨大的古铜钱币镶嵌在黄河故道与济水之间。
城墙、城湖、城郭三位一体的布局更具特色,外为土筑的护城大堤,即城郭,呈圆形;
内为砖砌的城墙呈方形。
城墙外3.5m处即为护城湖,城郭即古城的护城大堤,环绕着护城河,非常坚固,被称作是古城防止水患的屏障.全城的地势呈龟背形,中间高,四周低,略微向南倾斜,大隅首最高,南墙最低。
这种保存完好的三位一体的古城,是中国城池的典范。
内城棋盘式布局的93条街道,横平竖直,纵横交错,形成棋盘式网格状。
街道以连接南北城楼的大街为内城的主轴线,横街为9条,东西两侧各3条纵街,纵街总数为6条.四座城门中,南北城门相对建立,东西城门则不相对,东门偏南,西门偏北。
东西城门被有意错开一条街道,不在同一直线上,出现了与中轴线分别相交的两隅[3]。
按照地理学角度,商丘古城内城采用南偏西15°
的朝向,采取传统的棋盘式路网格局,有利于城内建筑的采光与取暖,同时也将城内建筑分成了许多方块,非常整齐(图1)。
图1商丘古城的格局
2.3古城城市景观
2。
3。
1古城墙
商丘古城城墙建于明正德六年(1511年),古城的城墙结构分为外堤和内墙两部分。
归德府城墙是目前我国遗存较为完整、为数不多的明代府县古城墙之一,归德府城城郭(即土城墙)为圆形,周长8km、底宽30m、高5m;
内城砖城墙平面布局呈长方形,南北略长,东西略短,周长4355m;
城墙断面呈梯形,底宽10m、高6。
7m、顶部宽6.7m;
城墙上等3600个垛口,四角设有四个凸出墙外的角楼,四门外各建有一座瓮城,城门4座,皆为拱券式,东门“宾阳"
,南门“拱阳”,西门“垤泽”,北门“拱辰”。
此外,还有2座水门.由于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原有城楼、角楼都不复存在,城门外的瓮城也被拆除。
砖城外一里为护城大堤,周长9km,基宽20m,顶宽13m,高3.3m[4]。
其作用除了军事防御外,主要是抵御黄河洪水.
2.3。
2古城水体
水体商丘古城景观的另一大组成部分,可分为外城湖和内坑塘两大部分。
外湖指的是护城湖,它以人工修筑的护城河为基础,在黄河洪水的作用下不断扩大而成。
明弘治十五年(1502)黄河决口,归德州城被淹没后沦为南湖.第二年,在故城北面筑新城,新城的护城河与南湖联为一体,成为较大的水面。
此后由于黄河泥沙的淤积导致的周边地面高程抬升,城内积水不断排泄到这里,水面日益扩大.今护城湖水面环境古城周围,长约十余华里,宽处约500m,最窄处也近百米,水深5m左右,现存面积约2.67km2,常年湖水总量约15.6万m3。
城内坑塘均匀分布在城内的四个角部,随着黄河携带的泥沙在城墙外淤积,城区地形微变成北高南低的龟背地形[5]。
由于建筑用地需要不断的填埋,城内坑塘数量较少,现仅剩下东南角一处较大的坑塘。
2.3.3古建筑
古城遗存的文物古迹100多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12处,市级7处,区政府提名保护的有40多处。
主要有天文台阏伯台,应天书院遗址,张巡祠,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侯方域故居,穆氏四合院以及三黄之一的燧人氏等历史名人的陵墓[6]。
古城内民居建筑保存较多,目前内城保存的是明清时期的四合院民居.有壮悔堂、穆氏故居、蔡氏四合院等20多处保存较完整的四合院建筑。
民居建筑也可以分为名人故居和普通的四合院民宅两种形式.
4商丘古城发展现状
截止到2014年,商丘市中心城区面积120km2,中心城区人口达到120万人,商丘市总体规划编制范围包括商丘新区(含经济开发区、商务中心区、豫东物流集聚区)、梁园区、睢阳区行政范围以及梁园产业集聚区、睢阳产业集聚区、食品工业园区,预计在2020年,商丘中心城市人口将达到150万,建成区面积150万km2。
商丘古城是睢阳区政府所在地,是商丘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商丘古城的发展占据重要位置[7]。
商丘古城作为商丘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人和物高度集聚地,所以古城人口规模比较大,主要是住宅用地、政府办公用地,还包括医院、学校、少数工厂的分布.商丘古城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40多处,其中国家级2处,省级22处,市级200多处。
古城是保存完整的城墙、城郭、城湖三位一体的城池,内城保存的古建筑,有名人故居和普通民居、宗教建筑,如壮悔堂、穆氏四合院、应天府书院和天主教堂等(表1)。
目前商丘古城实行的开发模式可称为“星火”模式,即东一点西一点地由多个开发商分割式开发。
这种开发格局规模小,开发理念不统一,散乱中必然失去和谐和长远利益,甚至最终会破坏古城规划。
但是,这种开发模式实际上是没有找到地产和旅游的结合点,没有认识到旅游地产的经营性。
商丘是商文化的发源地,开发商丘古城必须围绕商业经营做文章,其实质就是地产开发与旅游经营相结合的商业式运营模式.
古城的旅游开发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在景区主干道旁新建了两个游客服务中心,其建筑与景区明清建筑风格协调一致,完善了景区引导标识,同时游区内改善了旅游厕所的建设,此外,古城还加强对明清一条街的商业整顿。
“十一五"
规划期间,商丘古城在商丘市委、市政府和睢阳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先后投资两亿多元,加快古城的保护和旅游开发工作,使得古城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2008年,全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56。
32万人次,商丘古城旅游区总接待人数51.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亿元,按照每年10%的速度增长,在2020年游客量将达到162万人次,预计未来发展将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8]。
表1商丘古城历史文化资源[9]
类型
类属
历史文化资源名称
园景
陵园墓园
隋皇陵
建
筑
纪念建筑
文庙、阏伯台、壮悔堂、
侯恂故居、文雅台、华商文化广场、明伦堂
民居宗祠
穆氏四合院、其它四合院(蔡、高、宋、陈、沈)
遗址遗迹
张巡祠、八关斋、应天书院
纪念遗迹
文雅台、沈鲤故居
胜
迹
宫殿衙署
归德府衙
历史建筑
圣保罗医院
宗教建筑
基督教堂、天主教堂
归德府城墙、古城
革命胜迹
中原局扩大会议旧址
风物
民间传说、民间文艺
闹龙街、桃花扇
3商丘古城保护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古城保护和城市发展存在的矛盾
古城保护的目标就是通过对城市的风貌和格局、历史地段、文物古迹的保护,维护传统的物质、结构形态,并以此保存和延续传统生活、文化和场所精神,其价值取向是静态、稳定、原汁原味.而城市现代化建设就是要改造和更新旧的建筑和过时的城市结构,使城市能符合和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其价值取向是动态、变化、求新。
因此目的的差异导致了保护与发展对立,这种对立的关系是绝对的,是二者关系的主要方面[10]。
中原崛起、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商丘的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
从2010年到2014年商丘市城镇化率由37。
8%上升到了45。
2%,2014年末,三次产业比重22.4∶46.1∶31.5,由二一三调整为二三一[11](图2)。
“十一五”时期是商丘的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在商丘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视角下,目前商丘古城的发展现状同整体的发展并不协调,从三大产业比重数据来看,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并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比较低,商丘服务行业发展并不占优势,相应的商丘古城文化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古城内城破败,许多建筑年久失修,政府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修缮的工作,如果古城得不到妥善管理和开发利用,古城的发展也可能是商丘市整体发展的一个绊脚石。
图2商丘市2002—2012年三大产业生产总值比重发展对比
数据来源于:
商丘年鉴_统计资料_部分年份商丘市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和结构
随着城镇集聚的不断扩大,古城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商丘古城占地面积7.02km2,内城面积仅1。
13km2居住人口达3。
8万,可见人口居住非常拥挤。
人口规模的扩大与古城的用地规模的形成很大矛盾.内城人均占地面积指标低,人地关系不协调。
古城结构和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也就是说商丘古城结构与现代城市发展出现严重的不协调现象.另外,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当,甚至出现建设性破坏的现象。
城市的人口、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基础是城市空间形态的改变,这必然会造成城区历史建筑的破坏。
商丘古城内城居民人口密度大,乱搭乱建现象严重导致这些建筑与古城历史建筑整体不协调.主干道中山南北街区的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因商家店铺更新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一些项目建设中存在破坏古城历史风貌的现象,如中山大街用沥青铺面,道路红线也较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古城的风貌.
3.2文化遗产的破坏
3.2。
1古城墙的破坏
商丘古城的城墙筑成至今已有500多年,历经沧桑。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古城墙破坏越来越严重.昔日的角楼、城楼、敌楼已经全部坍塌,不复存在,城门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角台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古城南北城墙风化都比较严重,部分地方已经出现了大洞,许多墙砖已经残缺不全,夯土墙夯土坍塌、缺失现象严重。
古城墙的破坏除了自然风化因素外,人为的破坏因素也占很大比重.因为缺乏保护的政策法规,现如今城墙上的砖都会被偷偷撬走,古城的一砖一瓦都是历史保护的文物,具有历史研究价值,如果还不加以管理和保护,古城墙的破坏将继续加大。
另外,城内居民在城墙内乱搭乱建等不合理的行为更使得城墙不堪重负。
城墙上乱搭乱建、建设厂房等现象非常常见,现存城墙夯土缺失处已形成一些居民区,城湖周边垃圾处处可见,现状令人堪忧.
2古建筑的破坏
沿中山南北大街,从北到南依次分布着古城北门、蔡氏四合院、陈氏四合院侯故居、壮悔堂、谦茂恒钱庄、小月楼酒楼、德义恒布庄、天主教堂、叶廷桂故居、古城南门等历史建筑。
目前,商丘古城内的部分文物古迹已经遭到破坏,例如文雅台原有建筑已经消失不见,曾是北宋四大书院之首的应天书院,因黄河泛滥,应天书院也成为残迹。
有的传统民居建筑物的已经演绎成为城内的危房,例如侯恂故居和壮悔堂,墙体风化严重,年久失修而导致屋内多处漏雨和屋内木构件与木门窗的腐朽,还有其他房屋墙体断裂现象比较严重,所以这些古建筑都需要原地重建.穆氏四合院的保存下来的东、中宅院在修葺和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较多。
还有迫于人口压力而建造的现代建筑物与古城建筑整体的不协调,从而传统风貌遭到严重破坏,历史遗存建筑得不到较好的保护。
3历史街区的破坏
商丘古城的中山西街、中山南北大街和闹龙街区被列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重点保护.以中山南北大街为例,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中山南北大街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造成供水不足,排水在雨季时期管道堵塞,排水慢,经常出现水漫街道的现象;
南北大街的道路出现破坏现象,由于交通车辆类型复杂,对路面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有些路段出现裂痕和下沉现象;
街区两侧的商铺店面改造,规格不统一,另外包括一些不安全因素,如电线杂乱无序整理不当等,这些现象的存在都会使古城街区风貌受到影响.
3自然和人居环境恶化
睢阳区是商丘市的政治经济文教中心,商丘古城作为睢阳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和各大产业集聚于此。
据商丘市政府调查统计,在1。
13km2的商丘古城内城里,常住人口有3万余人,流动人口大致相当。
这里还云集着21家行政事业单位,10家金融单位,15家企业,14所学校,4家医院。
当地人形容说,“古城虽小,人满为患,百业汇聚,五脏俱全”.由于空间过于狭小,古城内缺乏公共活动场地,街道数量虽有93条之多,但除了东西南北四大主干大街外,多为小街小巷,有的宽度仅有3—4m,对外交通干道也比较集中,导致上下班高峰、学生上学放学时等高峰时段,整个交通几乎陷入瘫痪的状态[12]。
古城人口数量大,内城基础设施落后,人口过多而引起供水能力下降。
内城为老城区,排水设施落后,排污的管道断面小,有阻塞和损毁现象,会导致城内排水、排污比较困难.城区住房紧张,乱搭乱建现象严重造成建筑密度高,建筑质量差,古建筑破坏等问题。
古城的街巷也很狭窄,再加上各种类型的车辆自由出入更加重交通的堵塞。
古城内生活生产垃圾处理不到位,厕所为旱厕异味让人窒息,街区两边的商铺附近随处可见的丢弃的垃圾,种种原因导致古城环境差,空气质量不好。
居民生活质量差,生活处于十分低下的水平,人们迫切希望改变这样的生活环境。
4古城发展和保护中的具体对策
4。
1文化遗产的保护
1.1古城墙的保护
归德府城墙作为国家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要加强古城墙的保护和维修,应始终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工作方针。
现在曾经受损的城墙现在正在修复中,整体保存现状已经得到改善。
受损的城门中南门、北门已经复建,东门、西门现在正在修复。
现在四座城楼经修复,保存现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受损的角楼、敌楼、马面、垛口现在也已经修复.对于古城墙的未来保护来说,城墙外围应该设保护缓冲区域,在保护区域内不得兴建任何厂房或者其他违规建筑,已经建设的违章建筑要予以拆除。
对进入保护区域的游客数量要有一定的限制。
古城墙维修过程中要最大限度的维持原貌,保持原来周围环境.对于古城墙周围环境的污染现状而言,我们可以在沿古城城墙和护城堤遗址建立环城和环堤的双重的绿色通道.种植一些环保的树木,作为一个绿化带来缓冲和降低人类活动的继续破坏。
另外,政府应引导居民加强公众保护意识以推动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工作.
1。
2文物古迹的保护
古城文物古迹的保护范围包括古建筑、古园林、历史文化的遗迹、遗址以及历史杰出人物的纪念地,还包括古木、古桥等历史构筑物。
商丘古城的文物古迹分布时间跨度大,数量多。
从先秦到解放战争时期都有古迹分布,最大限度的记载了历史文化的信息.对于商丘古城而言,应完整保存历史遗留的文物古迹,对于保存完整的古建筑或者是四合院应保持原样不变,进行冻结保护;
对已经受损的古迹应在保持原貌的原则上进行修复,侯方域故居、穆氏四合院和南北城门楼的修复成功的例子.另外,对于人为破坏行为应该出台相应的控制和惩罚措施.对于传统民居要根据具体情况分级进行保护,保存完好的民居建筑要重点保护,保存欠完整的要在不改变原来面貌的基础上进行修复.当地政府应加大修复和维护的投入资金,并进行居民的宣传保护工作,加强全民的科学保护意识。
3历史街区的保护
重点地段整治规划范围主要为南北中山大街、中山西街和闹龙街区。
南北中山大街作为反映明清时期商业贸易和生活背景的历史街区,它是以旅游功能为主,目前街区存在交通混杂、道路毁坏、建筑不统一和供水排水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面对这些现状的存在,提出具体的整治措施有:
对于街区建筑的修整要采用明清时期风格,使用统一的颜色、材料等;
对于建筑物高度统一不超过10m,已经建造好的违章建筑要进行整体改造.对于在古迹周围乱搭乱建影响古城风貌的建筑要进行拆除,商铺门面的改造要统一风格,要和古城风貌相协调。
2古城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的改善
古城人口密度远远超过古城环境承载能力,针对这种状况,政府实施鼓励外迁政策,并给予搬迁补助,这样缓解人口带来的住房、交通压力。
基础设施排水管道的扩建完善,提高雨季管道排水能力。
道路的修整、街道两侧商家占到经营的管理,确保交通的通畅。
改善古城空气质量,加大绿化覆盖面积,根据现实需要在园林区或街道两侧合理栽种树木、种植草坪等.古城区绿化植物也要多样化,对古城的生态环境要从整体上进行保护.
由于古城人口密度过大,造成很多城市问题,目前古城保护建设中人口搬迁工作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棚户区面积大居住人口较多,目前首先解决的事棚户区居民的搬迁工作,在搬迁安置过程中,首先政府出台以人为本的政策,应该采取一些措施,促使一些居民积极主动配合搬迁工作.棚户区改造中房屋的征收和居民搬迁是首要问题,2013年6月以来,古城内马道街和中山南大街房屋征收顺利完成,征收房屋2000余户、40万m2,其中机关单位拆迁3万m2。
古城棚户区改造一期安置用地房屋征收顺利完成,涉及古宋、古城办事处2个行政村7个自然村,征收713户、19万km2。
棚户区居民的搬迁降低古城的人口密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的压力[13]。
另外,街区主要干道两侧的商户占地要进行严格管理,限制车辆类型的出入,缓解交通压力,留给古城居民更多的空间。
4.3处理好古城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4.3。
1古城发展定位
在古城建设发展过程中,为防止千城一面,要根据商丘古城历史文化特色,打造特色城市发展模式。
另外,商丘古城内由于建筑老化,长久失修等一系列的问题出现,建筑布局早己不能满足现在生活的功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古城必须走出一条集现代化功能与文化资源特色相结合的古城更新路线,必须通过产权转化,商业改造,规划设计,旅游开发焕发古城作为城市区位的现代化文化功能,更好的发挥古城功能。
就商丘古城的经济发展现状,古城发展应该形成一套完整的古城旅游开发模式,这也是当前历史文化名城发展的重要目标。
发展旅游业,提高知名度,以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为背景,发展特色旅游,最重要的一点是对古城要适度开发。
把古城保护和古城的发展合理的结合起来,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实现古城的可持续发展。
借鉴平遥古城和丽江古城成功开发的例子,合理开发利用商丘古城的历史文化资源。
4.3.2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城市文化旅游是指围绕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民俗民风、文艺、科技等为进行的旅游活动。
商丘古城依托归德府城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丰富的人文环境,充分挖掘古城的商文化、德文化、民俗文化等内涵,推进商丘古城构建成以历史文化为内核,历史与现代相辉映,人文与自然相互融合,名城保护与可持续旅游开发融合发展的历史文化名城。
加强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挖掘和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商丘古城特色文化发展,保存城市文化记忆。
商丘古城旅游开发依据历史沿革和历史文化遗产的特色,应确立火文化、商文化、姓氏文化和古城文化清晰的旅游形象.以古为特色,以商为主题,以城为载体,打造文化体验游、古迹观光游、生态休闲游和商文化体验游等精品旅游线和名牌产品.
3关于商丘古城旅游发展建议
首先,加强整体的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旅游交通网,商丘市内交通应该完善火车站、汽车站到睢阳区景区的交通网络体系,应完善古城内的排水系统和垃圾周转体系,增加公共服务设施,例如公共休息场所和游客住宿等.其次,优化旅游区整体的环境;
商丘古城整体环境需要全面优化环境,加大古城绿化覆盖面积,内城生活垃圾和商贩卫生的管理,排污的控制以及旱厕形式的改善。
再次,加强旅游宣传力度,提高古城形象;
做好包装工作,打造独具商丘古城文化特色的旅游市场,加强各企业间的合作,招商引资.最后,充分挖掘古城内涵;
商丘古城优势是具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要把文化资源转化成旅游资源.
5结语
历史文化名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所以要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既要使古城的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又要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善居民的工作生活环境.商丘古城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出现问题繁多复杂,既有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也有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问题。
本文基于商丘城市化进程中商丘古城发展现状,以古城保护与城市发展存在的矛盾问题为视角,分析了商丘古城的保护内容和城市发展定位问题。
因此,在商丘城市化进程中处理好商丘古城的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实现旧城保护与建设改造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科学 毕业论文 地理 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