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思琢问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940282
- 上传时间:2022-11-27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1.82KB
精思琢问文档格式.docx
《精思琢问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思琢问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施新课程宜采用问题教学法。
所谓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善导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由此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完成一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
它以问题作为一根主线,以问题引入,以问题归结,又以新的问题引入新的学习,问题贯串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
问题是问题教学法的主要特征。
由此可见,在课堂上,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直面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引导他们积极探究、主动学习,是我们每位历史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下面结合自己的一些实践,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对问题教学法的一些做法和探索。
一、更新观念,引导学生“能问”
陶行知先生曾说道: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爱因斯坦也说: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面对二十一世纪世界范围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我们培养的学生,就应该具有问题意识,创新精神。
为此,教师要有新的教育观念和一套完整的问题教学设计,明确的教学能力培养目标和引导措施。
1、转变教育思想,营造和谐氛围
传统的师生关系强调“师道尊严”,这种定位确立了教师的正确性和支配性,强化了学生的接受性和服从性。
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学生的心灵受到压制,不能迸发出思维火花,更遏止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
害怕的压力会禁锢孩子的能力活动,阻碍孩子通向新思想的道路;
不安全感会导致孩子产生模糊的主张和阻碍选择答案的途径。
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致力于构建一个民主、宽松、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充分尊重学生的意志和行为,更多地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探索、热烈讨论、各抒己见。
如对拿破仑战争的评价,教材观点是“功过参半”。
有的学生提出,认为拿破仑过大于功,因为他四处征战,消耗大量国力,以致于把资本主义的法国葬送在封建复辟势力的铁蹄之下,这个过失是其功绩所无法弥补的,这个结论有其合理的一面。
这样在质疑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不断创新,充分发挥了其主体性。
这为学生提供了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
2、明确学习目标,树立问题意识
首先,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
“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是一个有创新的人。
”;
“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一个好学生。
“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应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
”久之,使学生认识到产生“问题”对自身思维发展与能力提高的重要性,从而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责任感。
其次,引导学生学习古今中外名人故事,如:
孙中山不懂就要问,最后成了伟大的革命家;
爱迪生好问为什么,最后成了伟大的发明家;
牛顿发愤学习,养成刻苦钻研的习惯,由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这一自然现象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成了伟大的科学家。
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
所有成功的背后都有辛勤的汗水,正如科学家爱迪生所说的: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懂得:
“思维从问题开始,创造力从问题开始,问题也是深入学习的启点。
”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积极参与、善于思考,养成勤学好问、刻苦钻研的习惯,才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才能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有作为的人,成为社会有用的人。
二、设疑激趣,诱发学生“乐问”
心理学家认为,没有动机任何学习都不能发生,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产生学习动力、激发主体意识的前提,是培养学生问题能力的起点。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识事物的规律,挖掘教材自身的内在乐趣;
要善于启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指导他们质疑问难,使他们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历史教材内容,设计新颖,图文并茂,丰富多彩,为了引发学生专注于知识探求和问题求索的欲望和行为,将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问题探究,可充分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如讲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时,让学生看电影《辛亥风云》、《阿Q正传》、《药》等片段,学生看了之后,情绪高昂,有的学生产生疑问,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有哪些影响?
如在教学“太平天国运动”时,通过课件展示它壮观的场面、磅礴的气势。
学生不禁要问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为什么会失败?
又如讲“五四运动”时,重现学生在天安门前游行示威的场面:
高呼: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使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此时学生的思维在激荡冲撞、灵感迸发犹如开闸的流水汩汩滔滔,激溅出奇异迷人的浪花。
2、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当一个年幼的人不是作为冷漠的旁观者,而是作为劳动者,发现了许许多多个‘为什么’,并且通过思考,观察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时,在他身上就会像由火花燃成火焰一样,产生独立的思考。
”要促使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到思维活动中,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欲望,在教学中教师要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在讲“国民革命运动”时,向学生提出“中共与国民党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政党,为什么能合作?
”这些问题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悬念,进而产生疑问:
“如果没有蒋介石背叛革命,国共能否长期合作?
这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
3、介入热点,激发兴趣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社会上许多热点问题都有其历史渊源,世界史如此,中国史亦如此。
因此适时地捕捉社会热点,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是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
例如,台湾问题就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陈水扁之流组织今年3月20日的“公投”活动,蓄意制造分裂,搞“台独”。
可谓“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同学们表现出对台独势力的极大愤怒和严正抗议。
同时同学们问题连连,典型的有以下几个:
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独势力是怎么回事?
陈水扁为何一意孤行?
最终会实现两岸统一吗?
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搜集信息,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台湾问题。
三、从扶到放,教导学生“会问“
著名教育家弗莱雷说:
“教育的作用就是为学习自觉化的形成提供援助。
”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开发人的创造力。
学生好奇心强,对任何事物都喜欢问个为什么,他们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深入,同时又在验证答案和应用知识中不断发展起来。
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知道其中的答案。
这时教师既不能急于直接告诉学生,这样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思想;
又不能听之任之,学生会失去兴趣。
教师要先“扶”着学生去探索,让学生从中学会方法,然后“放”手让学生去摸索,教师只在必要的时候作适当的引导。
1、授之以渔,教会方法。
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说: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只有掌握了质疑的基本方法,才能使学生能力有效提高。
我在教学中努力做到“授之以渔”,寓方法于课堂教学中。
有一个公式:
勤学+多思+方法得当=成功。
历史课堂教学中需要学生参与学习和探究的历史问题是很多的,如果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且课堂上组织不好、方法不当,其课堂教学的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方法的指导,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我在教学中注意这方面的探索,归纳出一些具体方法:
首先是指导学生如何预习这堂课的内容,明确这堂课学习和讨论的主题,应用的观点,须搜索查阅的相关参考资料以及互联网上的有关信息等,使学生积累一定的知识,做到先学后做、先学后研。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带着问题进课堂,而非一味的依赖教师,主动充当知识接受的机器。
二是指导学生选择学习和探讨的方向。
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提及的历史问题纷繁复杂,一堂课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
因此,应着重指导学生以本课堂的主要内容、主要问题展开学习和讨论,要掌握通过历史事件的现象挖掘出其深刻的内涵,要进行知识的迁移,要有自己的观点和依据,以达到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就自己的知识获取程度展开积极的探讨,从而丰富、完善自己和他人的问题。
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长此以往,学生就有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适时点拨,排难解疑
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感悟、想像,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受到启发。
古人云: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从无疑到有疑,是提出问题的过程;
从有疑到无疑,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这两个过程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包含着大量的创造性因素。
多数学生具有从众心理,这种从众心理抑制着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师要帮助学生打破这种心理状态,敢于质疑问难。
在教师逐步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查找资料,解决问题。
例如讲到“英法的绥靖政策”的时候,提出了如:
“什么是绥靖政策?
”“为什么英法会长期实行绥靖政策?
”“绥靖政策的后果是什么?
”等问题,教师把几个典型问题提炼出来,希望同学们用查找资料的方式自己予以解决。
教师适时指导,指导学生们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学会取舍材料。
在整理过程中,提出对一系列问题的看法。
从而达到了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指导下查找资料——整理资料——利用材料解决问题的目的。
这是一种很好的自主学习的方法。
四、积极评价,鼓励学生“敢问”
著名的“皮革马利翁效应实验”充分说明,教师对学生抱有期望,并且通过态度、表情、与行为等方式将期望传递给学生,学生就会受到鼓舞,从而更加信赖老师,并给予积极的反馈。
因此,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和获得的创造性成果,教师应积极评价,哪怕只是微小的闪光点,也要善于捕捉,给予充分的肯定,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体味质疑的甘苦,激发出新的更高的质疑情感的动机,以更大的热情去进行新的创造性活动。
1、因材施教,激励质疑。
学生水平千差万别,他们质疑的积极性、自觉性、准确性、科学性和深刻性都会有所不同。
为此,教师要根据各学生的实际及时鼓励,作肯定性的评价。
“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的状态时,他们学得最好”,教师任何一个赞赏的眼光、鼓励的语气、肯定的神态都会激起学生心中无限的自信与自我价值的提升。
对后进生,只要有一点点微小的亮点,就应该表扬鼓励,“你真聪明!
”“你的理解是个创造!
”这些话犹如一股暖流给后进生带来无比的喜悦。
对优等生,除了肯定外,还可以提出高一点的要求,鼓励其创造能更准确、科学、深刻。
如:
“你有独特的见解!
还有别的说法吗?
”“老师还没有想出来,你就想到了,还有更好的吗?
”“你的想法很好!
还有别的办法吗?
”这样既表扬了他们,又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创造。
2、迟延评价,勇于质疑。
迟延评价是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倡导的“智力激励法”的一条原则,其基本要求是在产生各种设想的过程中,暂时不要对设想进行评论,以便参加讨论的人能在和缓、自由的气氛中畅所欲言,互相启发,在有限的时间提出数量众多的创造性设想。
在教学中,迟延评价原则同样值得推广,特别是遇到难度较大的问题时,如评价李鸿章,我先问“李鸿章是好人还是坏人?
这引起了学生很大兴趣。
李鸿章在课本上多次涉及,学生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分析、归纳。
有的学生说:
“李鸿章是个好人,因为他办洋务,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李鸿章是个坏人,因为他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对外国侵略者他主张妥协退让,并与之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看法不一。
这时,为了让同学们充分讨论,教师不马上下结论,而是让同学们在小组内展开讨论,然后由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最后才由老师作总结评价。
3、学会容错,鼓励质疑。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一直提倡:
答错了,允许学生重答;
答的不完整,允许补充;
只要你有想法,哪怕不成熟,都可拿出来交流。
对于学生萌发的各种问题,都能做出积极的反应。
教师做一个倾听者,精心保护学生的奇思异想。
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合情理的问题和“怪异”回答,教师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启发学生不唯教本,不唯教师,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只有真正尊重每一位学生,爱护他们的问题意识,那么,他们才敢于提问。
当然,作为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众多的方案中筛选最佳方案。
因此,问题教学法既要求我们教师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要求学生应具有相当的知识经验和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而且我认为在历史新课程改革中使用问题教学法,也应注意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
这样才能逐步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想和方法,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改变学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所形成的那种偏重于记忆、理解的,立足于接受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逐步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
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本领,有利于全面提高接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有什么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由于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生成的过程,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如何设计问题,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对于课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何处理,都是我们教师需要努力研究、探索的。
让我们师生以“问题”为纽带,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与现代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和创新能力,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03年7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林崇德《学习与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崔粲《历史教学论纲要》
《教学论》教学理论的历史发展
《在课堂讲授中引入问题教学的探讨》上海高教研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思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