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资料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938335
- 上传时间:2022-11-27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36.06KB
古代史资料文档格式.docx
《古代史资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史资料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厚农桑”,即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
6.“修武备”;
7.“减徭役”;
8.“覃恩信”,即要兑现皇帝给百姓的各种恩泽;
10、“重命令”,即要取信于民
上述改革内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以裁减冗宫、选拔“贤能”为整顿吏治的手段,目
的是缓和社会矛盾。
同年,颁布了几道诏令,推行范仲淹等人的主张,史称“庆历新政”
结果:
由于改革措施触犯了官僚和权贵的既得利益,遭到了他们的猛烈反对,“新政”推行仅一年左右相继被取消
主户客户
宋代户籍中将乡村人户分为主户客户两大类。
主户指占有土地因此要向政府缴纳两税的人户,共分五等,一、二等称上户为大、中地主,
三、四等称中户为小地主,五等为下户为自耕农半自耕农比重最大。
客户指农村佃户。
宋代各地主、客户比例不一,客户约占全国总户口的35%
头下军州
头下军州,是契丹贵族对俘掠来的汉人和渤海人户采用的统治办法,是契丹仿照唐制建立的私人州县,作为贵族及官僚的领地和私有奴隶,为辽代制度所特有。
头下州在行政管理上,其军政管辖由朝廷任节度使掌握,行政管理由头下主委官自理;
在经济上,州境内的税收,除酒税须交纳政府外,其他的税全归本军州的贵族。
随着辽中央的集权,头下州渐归中央直接管理。
驱口
“驱口”一词金已有,指战争中被俘获驱使之人,元代沿用此名称,在南方称奴或奴婢。
除战俘外也有因债务、犯罪或迫于租赋、饥荒变为驱口的。
驱口是主人财产的一部分,可
被随意买卖、馈赠。
驱口一部分用于手工生产和家务劳动,大部分用于农业生产,在剥削
关系上近似佃户,是一种半农奴、半奴隶的特殊阶层。
匠户
匠户指怀有一定技艺的工匠所属的人户,另编户籍。
元代匠户有三种,即军匠、管局工匠
和投下匠户。
匠户职业世袭,非经放免,子孙不得脱籍。
匠户数量很大,名义上不再负担
其他科差,但实际上投下匠户不免,经常被“追粮断罪”或为官员们做私活,匠户门消极
怠工或逃亡,影响了官营手工业的产品生产。
怯薛
怯薛,蒙古语“轮值”之意,是与贵族子弟充当大汗身边的护卫军,也是一支装备精良的
常备军,构成整个蒙古国军的核心。
怯薛还掌管王室的家事工作,作为大汗的近臣,参与
军政事务策划、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蒙古早期国家行政中枢的职能。
斡脱钱
斡脱是蒙元和元朝经营高利贷商业的官商。
蒙元时,贵族们委托中亚木速蛮经营商业,发
放高利贷,从中牟利。
入元后,专立斡脱户并设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后凡用官本放高利贷
或其他商业活动的都称为斡脱。
有些农民和手工业者迫于生活或交纳赋税求助于斡脱钱到
期还不清几杯斡脱们私刑逼债造成严重社会问题,加速了阶级矛盾激化。
鱼鳞图册
为给征收田赋提供依据,明政府编造了鱼鳞图册。
鱼鳞图册按“随粮定区”原则,以税粮
万石为一编造单位,称一区。
每区土地经丈量后,绘成鱼鳞状的图册。
册上载明所有田亩
方圆、四周界至、土地沃瘠、户主姓名。
凡图册上的土地买卖,要向地方政府办理田赋过
割手续。
胡蓝之狱
明初开国功臣多恃功骄纵,僭越礼法,即加深社会矛盾,又危及皇权。
洪武十三年,左丞
相胡惟庸以“谋不轨”的罪名被诛,太祖借此大兴党狱,株连3万人。
洪武二十六年颁布
《逆臣录》以谋反罪杀蓝玉、张翼等,牵连万人。
这两次党狱不但功臣被诛杀殆尽,而且
许多江南豪族也被诛杀,史称“胡蓝之狱”
靖难之役
洪武三十一年(1398)太祖病死,长孙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
当时北边诸王手握重兵,
气焰嚣张。
建文帝怕尾大不掉开始削藩,使皇族内部矛盾迅速激化。
建文元年,燕王朱棣
以诛齐泰、黄子澄为名起“靖难军”,经过三年战争,夺取皇位,改元永乐,是为成祖,史
称“靖难之役”
户帖
明初为稳定社会秩序,克服财政危机,首先要建立户籍管理制度,为国家征收赋役提供基本依据,洪武三年正式颁行户帖。
户帖是明代官府登记户口的籍册每户的分册叫户帖,由居民保管;
辖区内各户的总册叫户籍,留归官府并报户部。
户帖制度为明初户籍调查的一种制度,对巩固集权起到了重大作用。
洪武十四年在户帖制基础上推出了黄册,取代了户帖,成为明代完备的户籍管理制度。
黄册
黄册就是户口总册,十年一更造。
造册时,每户要在政府颁绘的清册供单上登记本户籍贯、
丁口、姓名、年龄、田宅、资产。
里长把全里清册供单汇总成册呈报给县。
县编造本县户
口总册送府。
府、布政使司亦依此层层造册,最后上报户部。
因送给户部的户口总册封面
用黄纸,故称黄册。
黄册上登记的人丁和资产是政府征赋派役的依据,故又称赋役黄册。
大礼议
大礼仪是明嘉靖年间确定兴献王朱祐杬尊号的争论,因系朝廷礼法之至大者,故名。
正德
十六年(1521年),武宗死,无子,其堂弟朱厚趈(即世宗)即位,下令礼臣议其生父朱
祐杬尊号。
首辅杨廷和等朝臣主尊孝宗为皇考,朱祐杬为皇叔父;
观政进士张璁、等议尊
朱祐杬为皇考。
双方争论激烈。
嘉靖三年,世宗追尊父母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本
生圣母章圣皇太后”,后世宗又采张、桂言,去“本生”之称。
朝臣200余人力争,激世宗
怒,下狱者134人,杖死者16人。
九月,尊孝宗为皇伯考,献皇帝为皇考。
这一事件对嘉
靖朝政治影响颇大。
“大礼议”反映了明中叶政治历史变化的脉络和中国政治文化的特征。
1、文官政治的成熟表现
2、中国传统政治伦理“道统”的复萌
争国本
争国本是明万历年间围绕皇位继承展开的争论。
神宗皇后无嗣,神宗宠爱郑妃,进其为皇贵妃,且迟迟不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朝廷内外纷传神宗将废长立爱。
朝臣多次奏请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均被神宗贬斥。
立储之争前后延续十五年之久。
二十九年,常洛才被立为太子,群臣始安。
争国本的官僚多是后来的东林党人,因此它又是东林党争的一项内容。
东林党
东林党是明代晚期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政治集团。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顾宪成等修复东林书院,与高攀龙、钱一本等讲学其中,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形成广泛影响。
在朝在野的政治代表,三吴士绅,一时聚集在他们周围,时人称东林党。
他们主张开放言路、改良时政得到社会广泛支持,但也遭到宦官及其依附势力的激烈反对。
在明末党争中影响重大。
明末三案
明末三案即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对加剧明末之党争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梃击案: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蓟州人张差,手持木棍,闯入太子朱常洛的宫殿,击伤守门太监,至前殿时被执。
经审讯,事与郑妃有关。
神宗和太子不愿深究,杀张差,毙郑妃手下太监庞保、刘成于内廷。
红丸案:
光宗即位后不久即患痢疾,郑妃指使太监进泻药,鸿胪寺丞李可灼又献红丸。
光宗服二丸后去世。
廷臣大哗,史称“红丸案”
移宫案:
光宗死。
抚养太子的李氏欲居乾清宫,以把持朝政。
都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等,为防其干预朝事,迫其移宫。
朱由校(明熹宗)即位后,此事成为官僚派系斗争的内容之一。
议政王大臣会议
议政王大臣会议为清初最高的权力机构,是根据宗室王、贝勒等共议国政的制度而建立。
其制源于努尔哈赤晚期的五大臣议政佐理国事制度,在皇太极时真正地行使最高权力。
但随着皇权的强化,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不断削弱,带有决策色彩的南书房、军机处等机构先后建立,至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清廷正式废除了这一机构。
三藩之乱
三藩指清初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之信,
割据一方。
康熙十三年,吴三桂借口清政府削藩起兵反叛,其余二藩相继反叛。
在康熙帝
的得当指挥,严明赏罚下战势由逆转顺,苦战八年,平定叛乱,巩固了国家统一,史称“三
藩之乱”
军机处
军机处(亦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
雍正七年,用兵西北,恐机密漏泻,始设军机处,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处理紧急军务,但军机大臣只是皇帝的机要秘书,决定权在皇帝。
军机处具体职掌为:
撰拟谕旨和处理奏折;
议大政,并提出处理意见,奏报皇帝裁夺;
谳大狱,参与重大案件审拟;
参与对重要官员的任免和考核;
随皇帝出巡,奉旨出京查办事件等。
咸丰中成立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后,军机处之权渐移。
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责任内阁成立后撤销。
其设置标志着清朝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南书房
清代内廷机构。
座落于紫禁城内月华门之南,旧为康熙帝读书处。
康熙十六年(1677)始设。
南书房并非只是为了“讲究文义”,而是常代皇帝撰拟诏令、谕旨,参预机务。
南书房的设置,成为康熙帝加强皇权的重要工具,是清朝中央集权制高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军机处的前身。
雍正朝成立军机处后,撰拟谕旨为军机大臣等专职,南书房已不参预政务。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有《南书房记注》,系迄今发现的、为数极少的南书房档案。
)
理藩院
理藩院是清代设立的专门掌管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祟德三年改蒙古衙门而建。
其重要事务由旗籍、王会、柔远、典属、理刑、徕远六个清吏司分管。
旗籍、王会掌内蒙古事务。
。
典属、柔远掌外蒙古部事务。
徕远掌新疆及中亚一些国家朝贡往来。
理刑掌各少数民族刑罚案件。
各清吏司设官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俱由满洲、蒙古等少数民族或极少数汉军担任。
内务府
内务府是清代宫廷为服事皇室而设立的机构,最高机关是总管内务府衙门,最高主管是总管内务府大臣,直属皇帝,由满族王公大臣出任。
主要机构有:
广储司、都虞司、掌仪司、会计司、庆丰司等,此外还有不少附属机构,如三织造处等。
清代将宦官并入内务府体系,由内务府敬事房统管,并且制订严格的条例管制宦官,以防他们掌权生乱,沦入明朝故事。
圈地令
顺治元年(1644)颁发。
清朝入都北京后,为解决八旗官兵生计决定强占北京附近的土地,遂下圈地之令。
康熙初年作出永远不许再圈的决定,圈地至此停止。
前后持续20多年,共占土地163000余顷,约占当时全国耕地面积500余万顷的三十分之一
逃人法
清统治者在圈地同时,强迫汉人投充。
沦为农奴的汉人遭到残酷剥削,大量逃亡。
为了维
护满洲贵族利益,清廷制定残酷的逃人法。
规定凡旗下男妇逃者,一次黥其右颊,鞭一百
归主;
二次黥其左颊,鞭与归主如初。
三次则论死归刑部。
同时还重惩隐匿逃人的人使其
不敢窝藏。
以后,又设兵部督捕衙门,专掌缉拿盗贼和逃人。
康熙中期后,随着旗地中农
奴制经营逐渐被租佃关系所代替,于是渐次更订﹑放宽惩罚。
更名田
1669年(康熙八年),清政府把一部分明代藩王所占田地给予“原种之人,令其耕种”,永为世业,号为“更名田”。
第二年,又下令更名田内“着与民田一例输粮,免其纳租”。
减轻了对这一部分农民的剥削,使之完全处于自耕农的地位。
实际上,清政府通过此举承认了明末农民在起义中已夺回藩王所占庄田的事实。
隋的政治制度建设及影响
目的:
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
制度建设:
地方:
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郡)县两级制,地方佐官中央任命
中央:
建立三省六部制
选拔:
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确立以才授官原则
法律:
改定刑律,制《开皇律》,成为唐律及其以后各代法典的基础。
军事:
发展府兵制,完成了“兵农合一”的转变过程。
意义:
奠定了中国古代后半期官僚政治制度的基础。
简评隋炀帝
隋炀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颇受争议的皇帝,他既是一位很有才干很有作为的皇帝,也是一位有名的暴君
(一)1、他参与并指挥国家统一大业,完成南北统一成就突出
2、他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加强南北交流,巩固国家统一
3、设进士科,标志科举制的开始,利于人才选拔,对后世影响深远
4、他颁布的常规役赋,明文法典较其父更为轻缓
(二)隋炀帝刚愎自用,不恤下情,推行了一系列暴政
1、隋炀帝的暴政主要体现在赋役繁重和刑法苛爆两方面。
他大兴土木营建东都,开凿运河,加重对人民剥削激化阶级矛盾,最终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
2、他穷兵黩武,并发发动对外战争,劳民伤财,破坏民族关系
3、她倚仗国力富强,骄奢淫逸,三下江都,六巡塞北,耗费民力国力
总之,对隋炀帝我们应客观的评价其功过
简评随大运河的作用及影响
作用:
1、政治上利于加强中央对江南,涿郡地区的统治,巩固统一
2、经济上利于转运江南物资,加强区域间经济的联系
3、文化上利于南北文化交流,促进民族间交流与融合
4、军事上利于转运军队和物资,方便对高丽用兵
影响:
1、大运河的开通不仅利于当时隋的统治,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巩固统一而且泽被后世,影响深远。
2、大运河在开凿过程中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激化了当时社会矛盾,加速隋的灭亡
简评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女政治家和铁腕人物
(一)主要贡献:
1、政治上,打击士族地主势力,提高庶族地主地位,修订《姓氏录》破坏门阀制度,
利于巩固皇权
2、经济上继续推行均田制,劝课农桑,编订农书,指导农业生产
3、文化上,创殿试,开武举,发展科举制,扩大选拔人才途径
4、民族关系上,设立北庭都护府,加强西域统治,促进民族间交流
(二)消极影响:
1、居心疑忌,秉性残酷,任用酷吏,错杀不少好人
2、放手招官,使官僚集团急剧膨胀,加重人民负担
3、大肆佞佛,耗费民财
4、纳男宠,宫闱淫乱,男宠仗势不守法度
简述唐代宦官专权的政治基础。
1、宦官专兵
德宗贞元十二年(796),设立左、右神策护军中尉,以宦官窦文场、霍仙鸣分任,统率神策军。
自此,宦官掌禁军成为定制。
2、宦官参掌机要
代宗永泰二年(766),设枢密使,由宦官担任。
职掌本为在皇帝和宰相之间传递文书,因接近皇帝,逐渐参预政事。
(左右枢密与左、右神策护军中尉合称“四贵”)
简述唐代牛李党争的主要分歧
从根本上说,牛李党争是统治阶级上层集团内部的冲突,目的主要在于争权夺势。
不过,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双方的分歧也存在着原则的区别。
如,在对待藩镇割据问题上,李党主张强硬制裁,牛党则主张维持现状;
在对待选官问题上,牛党重科举,李党重门第
简述唐代藩镇的基本类型及代表
1.河朔型藩镇,长期割据,与中央对立。
如卢龙、魏博、成德三镇
2.中原型藩镇,控扼河朔,屏障关中,处于中间状态,与中央存在摩擦,但未达到割据程度。
如汴宋、武宁、河阳等
3.边疆行藩镇,为防遏周边少数民族入侵而设,如凤翔,岭南等
4.东南型藩镇,中央直接控制,为唐后期立国之本,如淮南、荆南等
后三类藩镇大体还服从中央命令,割据性较小
简述唐代府兵制向募兵制转变的原因及其影响
原因:
1、唐朝的府兵制建立在均田制上,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府兵制因失去经济基础遭到破坏
2、随着战事的增多,在役府兵所受的剥削和压迫也日益严重,纷纷逃亡
唐玄宗时,征发府兵停止了。
这样,唐前期的兵农合一的府兵制就宣告结束了。
代替府兵制的,是募兵制。
1、募兵制代替府兵制后,由于唐玄宗穷兵黩武,对外用兵,边镇实力迅速增强,形成外重内轻军事格局,久而久之发展为割据势力威胁中央安全(安史之乱)
2、府兵制下的兵、将分离变成了兵将合一,一定程度上提高军队战斗力,但易造成武将拥兵自重
3、中央为了加强实力,又建立一支常备职业化军队,就是中央禁军(神策军)。
军费在政府财政支出中的比例大大增加了。
简析后晋割让幽云十六州的影响
消极:
1、幽云十六州是以步兵为主的中原军队抗击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天然屏障。
幽云十六州被割让后,北部边防从此无险可守,方便胡人铁骑南下侵扰,影响中原地区的安全和社会生产的正常进行,收复幽云十六州成为中原王朝梦寐以求的理想。
2、幽云十六州是先进的农业区,它的农业、手工业和其他文化活动都比契丹本部地区发达。
契丹扼守住幽云十六州实力大增,成为中原王朝长期的心头大患。
积极:
1、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天然和人工防线消失,利于双方之间的交流,促进幽云地区经济发展
2、辽国也开始从游牧民族转向游牧与农耕相交杂的民族,汉族也和契丹族混居,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契丹族的封建化进程。
简述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五代十国北方经济因战乱破坏严重,经济发展萎缩,南方少战事,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长江下游的吴、南唐以及吴越,经济发展更为显著。
1、在农业方面,五代南方各国重视水利事业,农业生产得到发展迅速。
2、手工业方面,南方的制茶业最发达。
瓷器业进步很快,织染业有新的发展,矿冶业遍及各地,造船业和雕版印刷业都有新的发展。
3、商业相当活跃。
杭州成为东南繁荣的大都市。
4当时的海上贸易也十分活跃。
(二)全国的经济重心,经过五代,已从黄河流域逐渐转移到长江流域。
这一方面是江南人民长期辛勤劳动的结果,另一方面,北方人民为避战火南迁,充实南方劳动力,同时带来北方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为五代后期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条件。
简述北宋加强集权的措施
收夺地方权力
1、事权:
太祖时,中央政府委派文官担任知州、知县削节度使之权,又于各州府设通判,以分知州之权。
2、财权:
太祖下令取消节度使的收税权,各州留一部分作为地方必要开支,其余运送中央。
3、军权:
于藩镇兵中选拔禁军,以削弱和威慑藩镇;
解除了王彦超等节度使兵权,使其留在京师,不赴驻地。
4、法权:
各路设提点刑狱司掌司法,死刑需报中央,由刑部复核。
有时皇帝还派人到各地处理案件。
三衙鼎立与军权集中
1、“杯酒释兵权”:
建隆二年(961年)。
2、废殿前都点检,以“三衙”分掌禁军。
三衙长官以资历浅、名位低、易于驾驭之人充任。
3、设枢密院,枢密使有调兵权而无领兵权,领兵权鬼“三衙”
4、整顿和充实禁军,分别以其驻守京畿和外郡诸道,于军中实行“更戍法”。
相权分割与政权、财权集中
1、政事堂(中书门下):
宰相,掌民政权。
另设“参知政事”(副宰相)分宰相权。
2、枢密院:
枢密使分宰相军权,与宰相平等,凡军机要事,宰相无权过问。
另设副枢密使以分权。
3、三司:
分宰相财政权,其长官是三司使,亦称“计相”。
另设三司副使多员,以防三司使专权。
4、中央设审官院、三班院等,分割宰相对文武官员的铨选之权。
民、军、财三权分立,各不统属,分别向皇帝奏报,一切由皇帝裁决。
对宗室、外戚权力的制约
1、宋朝处理宗室问题的原则:
“赋以重禄,别无职业”;
“优之以爵禄而不责以事权”
2、限制宗室参加科举,宗室不得授予地方官,宗室不得统帅军队,宗室不得担任宰相
简述宋代官员选拔途径:
1、科举取士
2、门荫补官
3、吏人出职
4、纳粟买官
官员来源不同,其素质也有明显差异。
一般来说,科举所取之士素质较高,其他三种途径所选之官较差,宋代所谓冗官,主要来自后三种途径。
简述宋代军事制度的主要特点
1、枢密院——三衙统兵体制。
将兵分离,统兵权归“三衙”由武将担任,调兵权归枢密院,由文臣担任。
“将从中御”
“以文制武”、“崇文抑武”
2、全国精锐部队悉集于禁军,禁军的布置采取“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策略
3、实行募兵制,但招刺过滥、选练不实、训练废弛、后出现冗兵局面
比较北宋与南宋国防策略得失
(一)北宋:
1、全国精锐部队悉集于禁军,禁军的布置采取。
“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策略(20余万禁军之中,京师附近驻扎10余万,地方分驻10余万)。
2、对辽和西夏采取守势。
3、将兵分离,统兵权归“三衙”,调兵权归枢密院
得失评价:
1、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之兵,外重内轻的局面,利于加强中央权力,巩固统治和国家统一
2、将兵分离削弱军队战斗力,在与辽,西夏,金的军事斗争中频频失利
(二)南宋:
1、屯驻大军:
南宋初,经过整编的正规军分别由各地将帅统领,屯驻战区,称屯驻大军,绍兴五年(1135年)形成【前护军(韩世忠,驻楚州)、后护军(岳飞,驻鄂州)、左护军(刘光世,驻庐州)、右护军(吴玠,驻兴州)、中护军(张俊,驻建康)】五支屯驻大军。
绍兴十一年(1141年)后,形成13支屯驻大军。
2、以文制武:
开禧北伐失败后,屯驻大军体制逐渐破坏,宋逐步加强由文臣(任制置使、宣抚使、督事军马、都督军马等)统兵的体制,剥夺了各都统制的兵权,使文臣成为事实上的大军区统兵官。
3、水军的强大:
南宋水军大大超过北宋,有20多支规模不等的水军。
1、屯驻大军和强大的水军利于遏制金的南下,保证国家对南方统治,和北方失地的收复
2、以文制武虽可防止武将专权,但不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
简述元代汉化迟滞问题及其影响
1、忽必烈虽行汉法而建元朝,但对“汉法”的推行并不彻底。
如开科举、颁法典等等屡议不决。
而大量蒙古旧制被保留下来。
2、元代推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实行四等人制,四等人在政治上、法律上极不平等。
3、元朝包括皇帝在内的蒙古贵族接受汉族文明比较缓慢,其中大多数人则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中原文明十分隔膜。
影响
1、大蒙古国的草原本位政策,决定了蒙古大汗对汉地只采取间接统治,重搜刮而轻治理,造成“汉地不治”的局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史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