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新版新人教版144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929375
- 上传时间:2022-11-27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8.67KB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新版新人教版144Word文档格式.docx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新版新人教版144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新版新人教版144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他每趟赶马回来,一心盼家,最大的盼头就是享受天伦之乐。
C.湖南龙舟赛拉开了战幕,一只只疾驰的龙舟宛若蛟龙,在湘江水面上劈波斩浪,络绎不绝。
D.当壮族姑娘唱起热情的山歌,远道而来的客人也因地制宜,用欢快的歌声来应和。
4.(2017·
山东新泰模拟)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 )(2分)
A.通过《中国之声》微博推出的“正能量益起来”活动,让我们一同探寻发现生活中令我们感动的点滴美好,寻找身边的正能量。
B.你要想知道具体的详情啊,请找相关部门了解吧。
C.面对新一轮改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创业的勇气和创新的锐气。
D.《朝花夕拾》的作者是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撰写的散文集。
5.
导学号08704030请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C )(2分)
备选词语:
①丰硕果实 ②春华秋实 ③源远流长
④投桃报李 ⑤如果 ⑥并 ⑦只有 ⑧所以
吃水的时候,感激挖井的人, 真正懂得饮水思源,我们才会更加珍惜泉水的甜美;
收获的时候,感激播种的人,深谙 的艰难历程,我们才会更加明白劳动的艰辛;
成功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曾支持 帮助过我们的人,心中能永远铭记,这也是一种 。
A.⑤②①④ B.⑦②⑧③
C.⑦②⑥④D.⑥①⑦③
6.下列对课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 )(2分)
A.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的性格既可悲又可笑:
怀着科举失败的隐痛而又以读书人自居;
贫困不能自存而又好喝懒做;
很想清白做人而又不免偷窃;
死要面子、怕人嘲笑而又自欺欺人、迂腐可笑。
B.短篇小说《热爱生命》描写了一个淘金者在荒原上迷路,在自然环境极端险恶的情况下,与饥饿、寒冷、恐惧和死亡作斗争的故事,表现出人战胜自然、战胜死亡的积极思想。
C.《孔乙己》《社戏》和《故乡》里的“我”都是作者自己。
D.《变色龙》《蒲柳人家》的作者分别是俄国的契诃夫和中国的刘绍棠。
7.
导学号08704031(2017·
江苏南京江宁中考一模)综合性学习。
(4分)
老舍的《骆驼祥子》可谓是“描摹世态,见其炎凉”。
露承同学搜集了下面两则材料,请阅读后完成题目。
材料一 2017年1月22日,由北京市曲剧团有限责任公司推出的北京曲剧经典《骆驼祥子》在天桥剧场隆重上演。
作为北京(2017)第三届天桥小年文化庙会暨老舍京味文化节的重头剧目,北京曲剧经典《骆驼祥子》再现舞台,受到京城观众的热烈欢迎。
据悉,本次演出是北京曲剧《骆驼祥子》首次在小年庙会期间亮相,北京市曲剧团团长孙东兴接受采访时表示,之所以上演《骆驼祥子》,一是为了纪念老舍先生原著创作发表80周年,二是 。
材料二 某地区初中生阅读调查表
类 别
特别喜欢
《骆驼祥子》等经典名著
28%
《玄界之门》等网络小说
72%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的主要信息。
(不超过25字)(2分)
参考答案曲剧《骆驼祥子》隆重上演,受到京城观众的热烈欢迎。
(2)结合材料二内容,为材料一中“《骆驼祥子》上演的原因”补充一条理由。
(2分)
答案示例希望初中生们多阅读《骆驼祥子》这一类的经典文学作品。
8.名句默写。
(1)《从军行》中通过描写声音和色彩体现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雪暗凋旗画 ,风多杂鼓声 。
”
(2)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凌乱。
(3)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
(4)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二、古诗文阅读(14分)
(一)
导学号08704032(2017·
广西桂林初三适应性训练)比较阅读下面两首李白的诗,完成第9~10题。
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渡荆门送别》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请选择其中一联,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画面。
参考答案“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句描写了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
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一句描写了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
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
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10.请结合诗句分析这两首诗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异同。
参考答案同:
两首诗都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将水拟人化,借用江水的情意来表达自己对家乡、对友人的依依不舍的深情。
异:
《金陵酒肆留别》重在叙述友人送别的热闹场面,将离情与流水比较短长,表达作者离情不断的挂念。
《渡荆门送别》重在描写从荆门到楚国的景色。
表面上是说家乡之水不舍游子,实际是借水表达对故乡的不舍之情。
(二)
导学号08704033(2017·
江苏南京江宁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1~14题。
(10分)
登扫叶楼记①
[清]管同②
四望③有扫叶楼,去吾家不一里,乃未始一至焉。
辛酉秋,金坛王中子访予于家,语及,因相携以往。
是楼起于岑山之巅,土石秀洁,而旁多大树,山风西来,落木齐下,堆黄叠青,艳若绮绣。
及其上登,则近接城市,远挹④江岛,烟村云舍,沙鸟风帆,幽旷瑰奇,毕呈于几席。
虽乡之所谓奇胜,何以加此?
凡人之情,骛远而遗近。
盖远则其至必难,视之先重,虽无得而不暇知矣;
近则其至必易,视之先轻,虽有得而亦不暇知矣。
予之见,每自谓差远流俗⑤,顾⑥不知奇境即在半里外,至厌倦思欲远游,则其生平行事之类乎是者,可胜计哉!
虽然,得王君而予不终误矣,此古人之所以贵益友与。
(选自《因寄轩文集》,有删节)
注①扫叶楼:
南京市清凉山名胜之一。
②管同:
江苏上元(今南京市)人,桐城派后期重要作家。
③四望:
山名。
④挹:
牵孔,这里指接连。
⑤差远流俗:
尚能远离流俗。
⑥顾:
却,反而。
1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 )(2分)
A.乃未始一/至焉
B.金坛王中子/访予于家
C.落木/齐下
D.盖/远则其至必难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是楼起于岑山之巅这
(2)艳若绮绣好像
(3)虽乡之所谓奇胜通“向”,从前
(4)此古人之所以贵益友与……的原因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语及,因相携以往。
参考答案说起(扫叶楼),于是两人便一同去那里。
14.登上扫叶楼后,作者写景的顺序由近 到远 。
而后,作者获得了怎样的感悟?
(用自己的话或文中的话回答)(2分)
参考答案行事不应该好高骛远,在眼前得之容易的事物中,也有着使人赏心悦目的内在价值。
(或“凡人之情,骛远而遗近”;
或“不能有轻‘易’重‘难’的心理;
或“不能只追求远离自己的东西,而遗弃眼前的事物”。
意对即可)
三、现代文阅读(26分)
(一)(2017·
山东东平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19题。
(12分)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丁立梅
①回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
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
②我问:
“怎么草也开花?
③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地说: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
④我愣住了,细想,还真是这样。
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
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
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⑤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
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着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
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
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
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⑥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黝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
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
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气息在里头。
我很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
“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
”他回我:
“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
”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
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
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⑦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
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
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
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
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
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
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⑧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
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
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
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
“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⑨刹那间,台下一片静。
⑩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
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着。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15.文题“每一棵草都会开花”与母亲的话“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语句相近而含义不同,各是什么意思?
文题:
只要肯努力,每一个人(学生、孩子)都能成才。
母亲的话:
陈述自然界中每一棵普通的花草都会开花的这一自然现象。
16.文章前四段运用大量笔墨细致描写各种草开的花,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渲染了美好的气氛;
为下文写耳聋学生不被重视却取得成功做铺垫;
结构上与结尾构成首尾呼应;
借花喻人,深化文章的主题。
17.联系上下文,回答第⑥段中“我”因什么而“感动”,又因什么而“感伤”。
参考答案因孩子的乐观昂扬与不怕困难而感动,又因孩子的先天条件而感伤。
18.结合全文分析“我”的形象,并说明“我”在文中的作用。
(3分)
参考答案形象:
“我”是一个关怀学生、尊重学生、具有爱心、善于反思的教师。
作用:
“我”是文章的线索人物,贯串全文脉络,文中主人公的形象特征都是通过“我”的观察和描写展开的。
19.说说文中那位“做出泥娃娃的孩子”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由此给你什么启发。
参考答案成功的原因:
他不自卑(乐观),没有自暴自弃;
选定了一个更适合他自己的目标;
默默地努力(执着坚持);
有父亲的鼓励。
启发:
围绕上述成功原因,言之有理即可。
导学号08704034(2017·
广东汕头潮南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0~23题。
(14分)
小 铜 匠
刘国星
“我要。
“我也要。
“我来分。
”小三要过月饼,一下掰成两半,左手那块大,右手那块小。
大哥二哥不满地嚷嚷,不行不行。
小三张开大嘴,狠狠地咬一口大的,有滋有味吃起来。
大哥二哥一对眼珠,一把抢过月饼,也有滋有味吃起来,“让你分,一会都进你的嘴!
”小三嘿嘿笑出声来。
小三患过小儿麻痹症,左腿瘦一圈,也短下一截,一走路颠簸得厉害。
小三脑子却灵,上课遇到难题,别的小伙伴皱眉头挠脑袋没人举手,唯独小三高高地举着小手,似面鲜艳的小红旗。
一考试,别的孩子蔫头耷脑像着霜的茄子,小三每每兴高采烈地捧“双百”。
老师惋惜地说:
“要不得这病,怕是一棵栋梁之材哩!
”爹娘听后流下泪,左一声右一声地叹。
小三却挺着胸脯安慰娘:
“我能行!
小三读到五年级,动起心思,不想念啦!
爹娘问他,小三说要和二叔学手艺。
小三的远房二叔是个铜匠,年年都来看哥嫂,大包小包地拎,临走时,还要给哥嫂扔下个三十二十的。
小三要学手艺,要挣钱。
爹娘想想小三一个残疾人,也就点了头。
小三心灵手巧,两年下来,就把手艺学到了手,做那个烟袋锅,上面雕龙塑凤,有花有草的,三乡五里的大爷叔叔们人人买一个,成天叼在嘴里,或在手里把玩,稀罕的就像得个宝。
货供不应求,许多人就提前定货。
小三先五块,后五十,可还有人买。
原料紧张。
小三家小园里种满了窝瓜、角瓜、黄瓜等稀罕物,那时离村不远的蒙古营子,“文化大革命”时期,扒了庙,却没毁佛,许多铜佛都散落在个人手里。
小三就赶着毛驴车,拉着园子里产的东西,就开始换铜佛,蒙古牧民不会种这个,自己留铜佛也没什么用,就都换给了小三。
小三一麻袋一麻袋地往回换,原料充足,生意红红火火。
大哥二哥念高中,学费全是小三出。
每次放假,大哥二哥就坐在小三的炉火旁,看小三熟练地往烟袋锅上绣花描云彩,目光中流露出艳羡的光。
小三也很自得,心里说,念书能怎么,还不都是个穷学生。
十里八乡一宣传,小三就成了名人,有个姑娘看上了小三。
起初家里不同意,说你一个健康的姑娘怎么找个残疾?
姑娘说:
“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
俺爱他这种有头脑的人。
姑娘就和小三结了婚。
婚后不到一年,就生了个大胖小子。
小三一家喜得合不拢嘴。
一转眼,十几年过去啦,大哥二哥大学毕业在城里安了家。
日子紧紧巴巴。
看见当下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门路,小三更暗暗地陶醉在自己的选择中,有事没事地让儿子学两手。
小三存几个钱,那年春节领着媳妇儿子和爹娘一同到城里来过年,小三对大哥二哥说,钱不用你们掏,我出,关键要过出年的气氛。
大哥二哥也喜不自禁,活动排得满满的,除了吃喝,还安排到几个景点玩一玩。
后来,就到了博物馆,小三看见了馆里的小铜佛,“扑哧”一声笑,说这玩意儿还放这里做甚?
旁边的保安“哼”一声,“那是文物,十万八万都是它”。
小三一下哑了声,脸色灰灰的,大哥二哥问他,他又说没事没事。
回乡后,儿子有事没事往小三身边凑,摆弄那把小锤子,小三一把夺过来,狠狠地说,“好好念书去,再动这玩意儿,老子砸断你的腿。
”儿子莫名其妙溜进书房,不敢出来。
小三手里一个“佛”都没了,有的只是成百上千的烟袋锅。
(有改动)
20.用“小铜匠”作为陈述对象,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
参考答案①小铜匠机灵分月饼;
②小铜匠读书成绩出色;
③小铜匠辍学学艺;
④小铜匠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和灵活的头脑创造了财富也赢得了爱情;
⑤小铜匠进城过年,参观博物馆后懊悔当初没多念书。
21.从内容和结构方面,分析小说第10段画线句的作用。
参考答案
(1)从内容上看,此时“小铜匠”沉浸在自己成功的喜悦中,感觉不读书比读书好得多,甚至还想让儿子继承自己的手艺。
(2)从结构上看,与下文得知铜佛像的价值后的心情形成对比,也与小说结尾他要自己的儿子好好读书相互照应。
22.小说开端写“小铜匠”分月饼的故事和上学的故事有什么用意?
参考答案开端写“小铜匠”分月饼和上学的事,主要是为了突出他脑子灵活,为人精明,为下文写他辍学学艺成为优秀的铜匠做铺垫。
23.小说最后一段能否删掉?
为什么?
参考答案不能删掉,小说结尾是对“小铜匠”人生悲剧的总结,与前文小铜匠一麻袋一麻袋运回铜佛相互照应,讽刺了他的无知,这个结尾升华了小说的主题,令人深思。
四、作文(40分)
24.世上谁没有追求?
谁没有向往?
谁没有渴望得到的事物?
也许有人渴望得到理解、爱护、肯定、温暖……也许有人渴望得到一本好书、一台电脑、一张邮票、一个足球……也许有人渴望得到……把它写出来吧。
请以《渴望得到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补全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班级、老师和本人的真实名字。
参考答案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二 单元 综合 检测 新版 新人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