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精品文档15页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899444
- 上传时间:2022-11-27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144.35KB
归纳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精品文档15页Word文件下载.docx
《归纳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精品文档15页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归纳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精品文档15页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真实GDP:
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
由于真实GDP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所以,真实GDP的变动只反映生产的产量的变动。
我们计算GDP的目的是衡量整个经济的运行状况,由于真实GDP衡量经济中物品与劳务的生产,所以,它反映经济满足人们需要与欲望的能力。
四、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衡量相对于基年价格的现期物价水平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真实GDP)ⅹ100
第二年的通货膨胀率
=(第二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ⅹ100%
五、GDP的缺陷
GDP并不是衡量福利的完美指标,因为:
1.对美好生活做出贡献的某些东西并没有包括在GDP中,如闲暇。
2.由于GDP用市场价格来评价物品与劳务,所以它几乎未包括所有在市场之外进行的活动的价值,如家庭内的自我消费。
3.GDP没有包括环境质量
4.GDP没有涉及收入分配,平均量后面是个人的巨大差异
第24章生活费用的衡量
一、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priceindex,CPI)
定义:
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标准
目的:
衡量生活费用的变动,即要确定为了保证生活水平不变,收入应该增加多少
如何计算:
1.固定篮子
2.找出价格
3.计算这一篮子东西的费用:
这种计算中只有价格变动,数量不变
4.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
消费物价指数=(当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费用/基年一篮子的费用)ⅹ100
5.计算通货膨胀率
第二年的通货膨胀率=(第二年CPI-第一年CPI)/第一年CPIⅹ100%
二、CPI的缺陷
CPI并不是生活费用的完美衡量指标,因为:
1.替代偏向:
当物价变动时,消费者倾向于选择不太昂贵的物品替代原来物品,若假设一篮子物品是固定不变的,就忽略了消费者替代的可能性,从而高估了从某一年到下一年生活费用的增加。
2.新产品的引进
3.无法衡量的质量变动
三、GDP平减指数与消费物价指数的差异
1.GDP平减指数反映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而消费者物价指数反映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
2.消费者物价指数比较的是固定的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价格与基年这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价格;
而GDP平减指数比较的是现期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价格与基年同样物品与劳务的价格。
用来计算GDP平减指数的物品与劳务的组合自动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动。
四、不同时期的美元数字
今天美元的数量=T年美元的数量ⅹ(今天的物价水平/T年的物价水平)
五、真实利率与名义利率
真实利率是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差额。
名义利率告诉你,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银行帐户中的美元数量增加有多快;
而真实利率告诉你,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银行帐户中的购买力提高有多快。
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第25章生产与增长
一、生产率
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
一个国家只有生产出大量物品与劳务,它才能享有更高的生活水平。
即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生产率)。
生产率的决定性因素:
1.物质资本:
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设备和建筑物存量,简称资本,它是一种生产出
来的生产要素。
2.人力资本:
经济学家用来指工人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而获得的知识与技能的一个
术语。
包括早期儿童教育、小学、中学、大学和成人劳动在职培训中所积累的技能。
3.自然资源:
指自然界提供的生产投入,如土地、河流和矿藏。
4.技术知识:
知识是社会教科书的质量,而人力资本是人们用于阅读这书的时间量。
二、影响经济增长的外在因素
1.储蓄和投资:
它要求社会牺牲现期物品与劳务的消费,以便未来享有更多的消费
2.收益递减和追赶效应:
当经济的资本水平低时,增加的一单位资本可引起产量大幅
度增加;
当经济的资本水平高时,增加的一单位资本引起产量小幅度增加。
3.来自国外的投资
4.教育:
即人力资本投资
5.健康与营养
6.产权和政治稳定
7.自由贸易
8.研究与开发
9.人口增长
第26章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
一、金融体系
金融体系由帮助协调储蓄者与借款者的各种金融机构组成。
金融机构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
1.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是想储蓄的人可以借以直接向借款的人提供资金的机构,包括债券市场(三个特点:
期限、信用风险、税收待遇)和股票市场。
2.金融中介机构
金融中介机构是储蓄者可以借以间接地向借款者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和共同基金。
二、国民收入帐户中的储蓄与投资
在封闭经济中,NX=0,固上式可化为:
Y=C+I+G
即I=Y–C–G
(I=Y–C–G)是在用于小肥和政府购买后剩下的一个经济总收入,成为国民储蓄,简称储蓄,用S表示。
即S=I(储蓄等于投资)
假设T表示政府以税收形式从家庭得到的数量减去以转移支付形式(如社会保障和复利)返还给家庭的数量,
即S=(Y–T–C)+(T–G)
私人储蓄(Y–T–C):
家庭在支付了税收和消费后剩下来的收入量。
公共储蓄(T–G):
政府在支付其支出后剩下来的税收收入量。
三、可贷资金市场(用需求供给图分析)
储蓄是可贷资金供给的来源,投资是可贷资金需求的来源。
1.储蓄激励
如果税法改革鼓励更多储蓄,则利率下降且投资增加
2.投资激励
如果税法改革鼓励更多投资,则利率上升且储蓄增加
3.政府预算赤字与盈余
当政府通过预算赤字而减少了国民储蓄时,利率上升且投资减少
第28章失业
一、如何衡量失业
把成年人(16岁以上)分别划入三个类别:
1.就业者:
包括在家族企业工作不拿报酬的、兼职的、请假的、度假的人
2.失业者:
能够工作且在之前4周内努力找工作但没找到的人,包括被解雇正等待重
新被招回工作岗位的人
3.非劳动力:
如全日制学生、家务劳动者、退休人员
相关的计算:
劳动力=就业者人数+失业者人数
失业率=失业者人数/劳动力ⅹ100%
劳动力参工率=劳动力/成年人口ⅹ100%
二、自然失业率和周期性失业
自然失业率:
经济中正常情况下存在的失业率
周期性失业:
失业率对自然失业率的背离(失业率围绕自然失业率逐年波动)
三、摩擦性失业
由使工人与工作相匹配的过程所引起的失业称为摩擦性失业。
各行业或地区之间的需求构成变动称为部门转移,由于工人在新部门找到工作需要时间,所以部门转移引起摩擦性失业。
四、结构性失业
由于劳动的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或者工资由于某些原因高于使供求均衡的水平时产生的失业叫结构性失业。
有以下三个原因:
1.最低工资法
2.工会和集体谈判
3.效率工资理论:
如果工资高于均衡水平,企业的经营会更具效率
五、其他
充分就业的条件是:
失业率=自然失业率
失业率取决于:
失业者转变为就业者和就业者转变为失业者之间的综合
第29章货币制度
一、货币的含义
货币是经济中人们经常用于相互购买物品与劳务的一组资产。
职能:
1.交换媒介:
买者在购买物品与劳务给予卖着的东西
2.计价单位:
人们用来表示价格和记录债务的标准
3.价值储藏手段:
人们可以用来把现在的购买力转变为未来的购买力的东西
流动性说明一种资产兑换为经济中的交换媒介的容易程度。
货币是最具流动性的资产,但它作为价值储藏手段远远不够完美。
二、货币存量
经济中流通的货币量称为货币存量,它包括通货,活期存款等。
通货:
公众手中的纸币钞票和铸币。
活期存款:
储户可以简单地通过开支票而随时支取的银行帐户余额。
三、美国联邦储备(Fed)
美联储由理事会管理,有7名由总统任命任期14年的理事,其中一名担任主席;
联邦储备体系由理事会和位于全国一些主要城市的12个地区联邦储备银行组成,理事会成员一般来自当地银行和企业界。
它的工作有:
1.管制银行并确保银行体系的正常运行
美联储充当最后贷款者,贷给其他出现麻烦的银行,维持银行体系的稳定
2.控制经济中可以得到的货币量(即货币供给)
货币政策由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制定
四、准备金与货币乘数
准备金:
银行得到但没有贷出去的存款
准备金率:
银行在总存款中作为准备金持有的比例
法定准备金:
美联储规定的银行必须持有的准备金量的最低水平
货币乘数:
银行体系用1美元准备金所产生的货币量;
货币乘数是准备金率的倒数,即准备金率越高,每个存款银行贷出的款越少,货币乘数越小。
五、美联储控制货币的工具
1.公开市场操作:
买卖政府债券
2.法定准备金
3.贴现率:
美联储向银行发放贷款的利率
六、控制货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
1.美联储不能控制家庭选择以银行存款的方式持有的货币量
家庭持有的存款货币越多,银行的准备金越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的货币就越多。
2.美联储不能控制银行选择的贷款量
美联储限制了银行的最低准备金量,但银行可以选择存放更多的准备金。
七、联邦基金利率
银行相互贷款时收取的短期利率
第30章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一、货币的供给、需求、平衡
供给:
由美联储政策控制
需求:
由许多因素影响,包括债券的利率,经济中的平均物价水平;
如物价水平上升(货币价值下降)会增加货币的需求量。
平衡:
在长期中,物价总水平调整到使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水平。
(如果物价水平高于均衡水平,人们想要持有的货币量就大于美联储所创造的,所以物价水平必然下降以使供求平衡,反之亦然)
二、货币数量论
经济中可得到的货币量决定了货币的价值,而且货币量增长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三、古典二分法
它对名义变量和真实变量作了区分:
名义变量是按货币单位衡量的变量,如种玉米农民的收入;
真实变量是按实物单位衡量的变量,如农民生产的玉米量。
美元价格是名义变量,而相对价格是真实变量。
四、货币中性(短期货币非中性)
货币供给变动对真实变量的无关性;
即货币供给变动影响名义变量而不影响真实变量。
五、货币流通速度
V=(PⅹY)/M
V:
货币流通速度Y:
产量
M:
货币量P:
物价水平
六、货币数量论方程式
MⅹV=PⅹY
1.货币流通速度一直是较为稳定的
2.由于货币流通速度稳定,所以当中央银行改变货币量(M)时,它就引起了名义产出价值(PⅹY)的同比例变动
3.一个经济的物品与劳务产量(Y)主要由要素供给(劳动、物质资本、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和可以得到的生产技术决定的,特别的,由于货币是中性的,所以它不影响产量
4.在产量(Y)由要素供给和技术决定的情况下,货币供给(M)引起名义产出价值(PⅹY)发生同比例变动时,这些变动反应在物价水平(P)的变动上
5.因此,当中央银行迅速增加货币供给时,结果就是高通货膨胀
七、费雪效应
当美联储提高货币增长率时,长期的结果是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和更高的名义利率。
名义利率=真实利率+通货膨胀率
八、通货膨胀的成本
1.购买力下降的谬误:
通货膨胀并没有降低人们的实际购买力(通货膨胀在使物价水平上升同时,也增加了人们收入)
2.皮靴成本:
即减少货币持有量的成本(人们乐于把货币放入银行以减少通货膨胀的影响)
3.菜单成本:
调整价格的成本
4.相对价格变动与资源搭配不当:
(刚印了新菜单后的一年中最初几个月内餐馆价格相对较高,在以后几个月则相对较低,导致消费者的决策也被扭曲,市场资源不能很好配置)
5.税收扭曲:
所得税把名义储蓄利息作为收入
6.混乱与不方便
7.任意的财富再分配:
未预期到的物价变动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进行财富再分配
第31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基本概念
一、净出口(贸易余额)
净出口=一国的出口值–一国的进口值
﹡影响净出口的因素有:
1.消费者对国内与国外物品的嗜好
2.国内与国外物品的价格
3.人们可以用国内通货购买国外通货的汇率
4.国内与国外消费者的收入
5.从一国向另一国运送物品的成本
6.政府对国际贸易的政策
二、资本净流出
资本净流出=本国居民购买的外国资产–外国人购买的国内资产
﹡影响资本净流出的因素有:
1.国外资产得到的真实利率
2.国内资产得到的真实利率
3.持有国外资产可以察觉到的经济与政治风险
4.影响国外对国内资产所有权的政府政策
三、净出口与资本净流出相等
NCO=NX
四、储蓄、投资及其国际流动的关系
由Y=C+I+G+NX
得Y–C–G=I+NX因为S=Y–C–G
所以S=I+NCO
即储蓄=国内投资+资本净流出
﹡当一国的储蓄大于其国内投资时,他的资本净流出就是正的,表明该国用他的一些储蓄购买国外资产。
反之亦然。
五、名义汇率与真实汇率
名义汇率是一个人可以用一国通货交换另一国通货的比率。
真实汇率是一个人可以用一国的物品与劳务交换另一国的物品与劳务的比率。
真实汇率=(名义汇率ⅹ国内价格)/国外价格
真实汇率=(eⅹP)/P’
e:
名义汇率P:
国内消费物价水平P’:
国外消费物价水平
六、购买力平价理论
一价定律:
一种物品在所有地方都应该按同样的价格出售,否则就有未被利用的可以获取利润的机会
套利:
利用不同市场上同一种东西的价格差的过程
购买力平价说明,一单位通货在每个国家都应该有相同的真实价值(真实汇率等于1)
当真实汇率=1时,有
e=P’/P
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两国通货之间的名义汇率必然反映这两个国家的物价水平
七、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局限性
汇率的变动并不总能保证美元在所有国家始终都具有同样的真实价值。
原因是:
1.许多物品是不容易进行贸易的
2.即使是可贸易物品,当它们在不同国家生产时,也并不总能完全替代(消费者认为德国汽车与美国汽车不同)
第32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
一、可贷资金市场
所有储蓄者都到这个市场上存入他们的储蓄,所有借款者都从这个市场上得到他们的贷款。
在这个市场上,存在一种利率,它既是储蓄的收益,又是借款的成本。
S=I+NCO
储蓄=国内投资+资本净流出
二、外汇市场
三、政府预算赤字
1.预算赤字减少了可贷资金供给
2.使得真实利率提高
3.这又减少了资本净流出
4.资本净流出减少,使用于兑换外国通货的美元供给减少
5.引起真实汇率上升
第33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一、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取决于物价水平)
1.物价水平与消费:
财富效应(最不重要)
物价水平下降提高了货币的真实价值,并使消费者更富有,这又鼓励他们更多地支出。
消费者支出增加意味着物品与劳务需求量更大。
2.物价水平与投资:
利率效应(最重要)
物价水平下降使消费者把多余的钱购买债券,降低了利率,鼓励更多的用于投资品的支出,增加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
3.物价水平与净出口:
汇率效应
物价水平下降引起利率下降,美元在外汇市场上的真实价值下降了,刺激了净出口,从而增加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
二、为什么总需求曲线会移动
1.消费引起的移动
减税、股市高涨使消费者支出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增税、股市低迷反之。
2.投资引起的移动
对未来的乐观、由于货币供给增加引起的利率下降使投资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对未来的悲观,由于货币供给减少引起的利率上升反之。
3.政府购买引起的移动
增加对国防或公路的支出,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削减国防或公路支出反之。
4.净出口引起的移动
国外经济繁荣、引起汇率下降的投机增加净出口支出,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国外经济衰退,引起汇率上升的投机反之。
三、总供给曲线在长期中是垂直的
在长期中,一个经济的物品与劳务生产(真实GDP)取决于它的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的供给,以及可得到的用于把这些生产要素变为物品与劳务的生产技术。
总需求曲线与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共同向右移动(技术不断进步、美联储不断增加货币供给),形成了这几十年里的产量和通货膨胀一直增加。
四、为什么短期中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1.黏性工资理论
未预期到的低物价水平增加了真实工资(企业的支出),这引起企业减少雇用工人,减少了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
2.黏性价格理论
未预期到的低物价水平使一些企业的价格高于合意的水平(改变产品价格需菜单成本),这就抑制了他们的销售,并引起他们削减生产。
3.错觉理论
未预期到的低物价水平使一些供给者认为自己的相对价格下降了,这引起生产减少
总结:
当实际物价水平背离人们预期的物价水平时,短期产量就背离其长期水平。
产量的供给量=自然产量率+a(实际物价水平–预期的物价水平)
五、分析宏观经济波动的四个步骤
1.确定某个事件是使需求曲线移动,还是使供给曲线移动
2.确定曲线移动的方向
3.用总需求和总供给图说明这种移动如何影响短期的产量和物价水平
4.用总需求和总供给图分析经济如何从其新的短期均衡变动到其长期均衡
六、总需求移动引起的经济波动
1.假设悲观情绪减少了总需求,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2.物价水平降低,短期中的产量减少
3.随着时间推移,人们的预期物价水平也下降,改变了工资、价格和感觉,总产量增加,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4.产量恢复到其自然率水平
总需求曲线移动的长期效应是一种名义变动(物价水平下降),而不是真是变动(产量相同)
七、总供给移动引起的经济波动
1.假设发生灾害,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2.导致产量减少,物价水平上升——滞涨
3.决策者通过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4.产量回到了自然产量率,但引起了物价水平的再次上涨
第34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一、流动性偏好理论
利率的调整使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平衡(本质上只是供给与需求的应用)
货币供给:
由美联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改变法定准备金、贴现率来控制(垂直)
货币需求:
利率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决定了货币需求量
货币市场的平衡:
存在均衡利率,使得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
二、总需求曲线与货币市场
1.较高的物价水平增加了货币需求
2.较高的货币需求引起了较高的利率
3.较高的利率减少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
三、货币供给的变动
当美联储增加货币供给时,它降低了利率,增加了既定物价水平(物价水平来不及变化)时的物品与劳务需求量,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四、货币政策的目标和作用
旨在扩大总需求的货币政策变动既可以被描述为货币供给增加,也可以被描述为利率降低;
旨在紧缩总需求的货币政策变动既可以被描述为货币供给减少,又可以被描述为利率提高。
五、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指政府对政府购买和税收总水平的选择;
在短期中财政政策主要影响物品与劳务的总需求。
六、乘数效应
由于政府支出的每一美元可以增加的物品与劳务的总需求大于一美元,所以说政府购买对总需求有一种乘数效应。
边际消费倾向(MPC):
家庭额外收入中用于消费而不是用于储蓄的比例。
乘数=1/(1–MPC)
MPC越大,乘数也越大。
七、挤出效应
当财政扩张使利率上升时其所引起的总需求减少被称为挤出效应。
扩张财政政策使总需求量增加,引起工人收入增加,家庭计划购买更多的物品与劳务,就选择以流动性形式持有更多的财富,即货币需求增加了;
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使得利率上升,利率上升又抑制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
八、乘数效应与挤出效应
当政府增加购买时,物品与劳务总需求的增加可以大于或小于其原本值,这取决于乘数效应与挤出效应的大小。
第35章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归纳 宏观经济学 复习资料 精品 文档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