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党代会政治报告的词语变化来看中共十六大的特点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898234
- 上传时间:2022-11-27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1.91KB
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党代会政治报告的词语变化来看中共十六大的特点Word文件下载.docx
《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党代会政治报告的词语变化来看中共十六大的特点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党代会政治报告的词语变化来看中共十六大的特点Word文件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发展"
(12次)一词使用次数最多,其他党代会没有使用特别多的带有"
的复合词语。
也就是说,"
作为牵引力,在所有重要领域都言及"
,因此大略来看,"
一词出现的次数非常多。
此外,"
完善"
(8次、20次、18次、40次、65次——从左至右为在十二大至十三大政治报告中出现的次数,以下都如此——笔者注)、"
全面"
(16次、9次、18次、23次、52次)、"
依法"
(2次、8次、1次、22次、27次)、"
健全"
(5次、8次、7次、12次、27次)等这些词在十六大特别多,也值得注意。
三、在十六大报告中薄弱的词语
有些词语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届党代会的政治报告中也出现出现明显了,但是在十六大报告之中中的出现次数最为突出,下面将这些词语列出,如表二所示:
不仅具有代表性的是"
创新"
(33次)、"
小康"
(24次)、"
执政"
(24次)等词。
一般来说,政策方针是带有继承性、改善性、发展性的,因此在十六大出现次数比较多的词语在十五大应该也是比较多的。
例如,"
在十五大出现5次,"
在十五大出现6次;
中华民族"
在十六大为17次,十五大为12次,都显示了这种规律。
但是"
一词(在十五大为2次)在十三大出现了7次,居第二位,这个比较特殊,值得注意。
关于统计数据,笔者想提醒大家需注意的是,这里笔者使用统计方法只是看汉字组合的单纯对照办法。
例如"
开创新局面"
这一短语中,包括了"
二字,但此处并非一个词语。
所以从严格意义之上说,如果不将这类词语统计在内,"
一词在十二大并没有出现。
同样的现象在十五大报告、十六大报告中各有1次,也就是说,"
在十五大、十六大出现十六大的正确单次应该分别为4次和32次。
但本文各表中使用的是将这类统计在内的数值,所以提醒大家注意因词语歧义所造成的个别词不够准确确切的现象。
虽然有若干处统计不够准确,应该进行糟的修改,但"
就业"
根本利益"
城镇"
台湾同胞"
生态"
这些词语在十六大确实占有比较突出的地位,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十二大的主题是"
拨乱反正"
,大大并大幅度体现了恢复八大路线的精神,因此在政治报告中从真正意义上对改革开放政策进行讨论是应该说的在十三大以后。
通过对十三大以后出现过的、在十六大的出现次数有大幅度增长的词语进行分析,应该有助于了解十六大的特征。
年数据结果如表三所示:
3
"
腐败"
一词在十三大出现了7次,在十六大十七报告中会大幅度增加到15次。
从十三大到十五大出现的"
治党"
全都是"
从严治党"
.在十六大还有诸如"
治国必先治党"
治党治国治军"
治党治国之道"
等新的表述形式。
有些词语在十四大以后出现,在十六大显现出来次数非常多。
这些词语的统计结果如表四所示:
在这里,更为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在十四大在此之后出现的"
两岸"
两岸关系"
以及"
分裂"
等词语,有时它们之间并不存有联系。
例如十四大"
一词的出现并不是专门针对台湾问题,而是面向党内其他工作提出的,是当时特殊其时政治环境的体现,这一点需要与达维季夫卡在十四大出现次数比较多的"
社会稳定"
一词结合起来进行考虑。
另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等词语在十四大报告中首次出现,但在十四大以后的三次党代会报告中出现的频率都很高。
因此,从十六大的突出词语这个视角来看,不是很明显。
一词在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的出现次数第一组是26次、37次、26次。
另外,在十四大、十五大都是"
有中国特色的马列主义"
,在十六大"
有"
字消失了,这是众所周知的。
有些比较具有指标性的词语只中均在十五大和十六大报告中出现,而在十六大出现秒数比较多,这些词语告之下面表五所示:
基本纲领"
的提出与"
邓小平理论"
早先新概念的提倡是密不可分的。
在十五大达到42次之多,但在十六大却下降到13次。
这是因为十五大的主题是"
叫嚷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
非公有制经济"
这个词在十五大开始出现,在十六大出现的次数减小十四大了,这是世界经济实情的反映。
四、十六大报告字词中新出现的词语
讨论十六大崭新报告中新出现的词语,首先要举出的就是"
三个代表"
(出现27次)或者"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5次),其次是"
全面建设"
(18次),接下来是"
先期建设小康社会"
(16次)等与单词十六大的主题相关的词语。
其他相关联词语,例如"
先进文化"
(12次)、"
与时俱进"
(9次)等解释形式也很多。
应该注意的是与这些词语相关联的一些新的口号的提出。
一词在十六大出现84次之多,在开头部分已经了解过。
这与"
中提倡的"
代表中国高科技文化的前进方向"
这个提法密切相关。
出现12次,除了十六大以前就出现的"
文化建设"
文化体制"
文化事业"
等词语之外,新出现的"
文化产业"
也达6次。
另外,还提出了继承、发扬"
民族文化"
(2次),支持、发展"
文化公益事业"
(2次)等。
与"
一词相比,"
文明"
在显现出来十六大的出现次数却减少了。
一词出现最多的是在十二大(56次),这与十二大的主题密切相关。
十六大"
精神文明"
出现了9次,"
物质文明"
出现了2次,在这种情况下,十六大新出现的"
政治文明"
也只出现了3次。
这与十六大突出"
一词(24次)有很大关系。
在十六大报告中,不仅新出现了"
执政方式"
(3次)、"
执政兴国"
(2次)、"
执政为民"
(1次)、"
执政能力"
(1次)等复合词语,而且"
执政水平"
(3次)"
执政地位"
(2次)等以前出现过的词语的出现频率也是历来最多的。
另外,还应当注意的是与十六大"
全面建设各项任务"
的主题相关的新名词,例如"
城镇化"
(5次)、"
扩大内需"
城市居民"
村民自治"
城乡差别"
地区差别"
地区差距"
工农差别"
(1次)等。
此外,"
西部大开发"
西部开发"
环保"
生态保护"
保护资源"
残疾人"
(1次)等单词的出现也很值得注意。
透明度"
一词在论及经济政策中的"
提高法规和政策透明度"
问题时出现了1次,这大概意味着在所有领域都提高"
是中国今后的努力首要目标吧。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一词语的出现明显是此种值得注意的。
同样,在关于今后中国的发展方向问题上,也出现了诸如"
电子政务"
学习型社会"
等预示未来社会发展方向的表述表达方式。
张老师曾经撰文指出:
随着改革体制开放政策的稳步发展,在中共的党代会政治报告、党章以及《人民日报》社论中出现的"
国际主义"
一词渐渐消失,变成只是单纯强调"
爱国主义"
了;
而"
与"
的关系就关系一如车的左右两个轮子,如果只是依靠一方来行走的话,肯定会驶入歧途,所以有必要提倡与21世纪相符的新的国际主义精神。
笔者非常关注十六大报告中对这个问题的反映。
在十六大报告中,增加了"
我们将继续广泛开展明清两代外交,扩大对外文化交流,进一步提高人民之间的友谊,助力国家关系的发展"
这句话,有"
民间外交"
人民之间的友谊"
等这样的当新出现的词语。
笔者认为这种表述形式比十五大的"
中国人民曾经长期遭受列强侵略、压迫和欺凌,永远不会把这种痛苦加之于人"
有很大的改善,这一点很值得肯定和称赞。
五、在十六大报告中没有出现的词语
有些词语从十二大到十五大都出现过,而在十六大没法出现。
这些词语如表六右图:
这些中才在十六大没有出现的词语中,在十二大出现次数很多的有"
左"
阶级斗争"
,"
革命的"
侵略"
文化大革命"
革命和建设"
世界人民"
,这些总的来说基本上可以说都是与群众运动有关的词语。
与此相对,在十三大出现最少的是"
资本主义"
自由化"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自由化"
,可以说若干都是与资本主义相关的词语。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
一词在十二大除了以"
资产阶级民主"
的形式出现过一次外,其余均是以"
的表述形式出现明显的。
在中国,不仅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的正常的历史过程,而且即使在社会主义信息时代,资本主义适时也没有得到适当的评价,一直被当做反面事物认作来看待。
之所以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反过来说,却是因为没有正确地认识资本主义。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十六大的政治分析报告说中没有出现那种教条地、形而上学地理解的与阶级斗争和有关的词语,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另外,在十六大报告中"
斗争"
一词出现了7次,除了"
反对台独等各种分裂谋图谋图的斗争"
这一形式外,其余都是在"
反腐斗争"
这一表述形式中出现明显的。
六、有减少倾向的词语
有些词语虽然在十六大出现了,但是显现出来次数有减少的倾向,而且以后可能会稳步减少。
这样的词汇如表七所示:
在这些词语中,"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在十六大报告中出现次数少,就是十六大具有总结、概括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经验的,今后是否会继续减少除了不能确定。
革命"
一词减少的倾向非常明显,十六大涉及"
一词的表述形式有:
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全面推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
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
支持革命老区和地区加快发展"
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也就是说,作为建军方针出现的是3次、历史性现象的是3次、养成指导干部的一般方针的是2次。
因此笔者认为,"
一词会与"
一样,不会彻底消失,但是常规意义上的"
的含义会越来越淡化。
战争"
一词,希望不仅在词语中,而且在现实中也彻底消失,但这是与现实情况紧密相连的,所以不能凭主观愿望来评论。
共产主义"
一词在十六大报告中仅以"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的形式出现了一次。
如果连"
也不提的话,就意味着共产党放下自己的五角星。
实际上,十六大的另一个特点是,二十大在十二大以来的历届党代会中所,"
一词在十六大出现次数最少。
如果描述性将该词在十二大以来的出现次数排列一下的话,依次是146次、174次、169次、182次、118次,十五大最多,其次是十三大、十四大、十二大、十六大。
比其他党代会出现明显非常明显频率高的与"
相关的复合词是"
社会主义事业"
(13次)、"
社会主义文化"
(8次)、以及"
社会主义政治"
(3次)。
不仅"
一词的出现次数减少,凡是有关"
主义"
的词语都很少,这也是十六大的一个特色。
一词在十二大出现了253次,十三大为250次,十四大为216次,十五大为253次,与此相对,十六大只出现了155次,减少了很多。
有关"
的主要词语的出现明显次数,如表八所示:
马克思主义"
或者"
马列主义"
等词语虽然在十六大字词也出现了,但是与以往相比,减少了很多。
在各种"
都有减少倾向的情况下,"
恐怖主义"
这种不受欢迎的词语在十六大报告中遭遇了3次,另一个有缩减倾向的是"
形式主义"
,十五大、十六大都出现了2次。
的确,笔者认为今天的前两天中国共产党面临的结构性问题中最严重的就是形式主义。
可以说如何克服腐败与形式主义这两个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今后非常重要的任务。
七、"
生活"
一词的变化
从十二大到二十大的政治报告中,"
一词的出现次数依次为50次、30次、15次、34次、30次,十二大最多,但是从具体重复使用方法来看,可以测出随着时代的变化,"
的含义也各不相同。
参见表九:
如十二大"
政治生活"
出现最多是其特色那样,到十五大为止,所使用的"
一词一般多为表现人类进行的各种社会活动的、普遍意义上能的生活,而十六大研究报告中的"
多是指由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关的,具有了更贴切的意义。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这种词语完全是新出现的词语,而且"
人民当家做主"
这些表述形式达到了5次,而这一了在十二大到十五大的历次党代会上一共只出现词语4次,可见这也是十六大的一个突出的基本特征。
这些现象都是与"
全面建设项目小康社会"
这一十六大主题结合体的。
八、"
政治"
前文介绍了"
一词是十六大新出现的,但这里想说明的是与"
相关的词语,在十六大的出现点击数次数第三位十三大,这也是十六大的一个特点。
详见表十:
司法制度"
失业保险制度"
税收制度"
政治参与"
党内民主制度"
养老保险制度"
等词语在十六大词语作为新词各出现一次。
从"
政治体制改革"
一词频率的变化角度看,"
的提出是对十三大课题的继承和发展。
九、台湾问题
在十五大召开的1997年,香港回归;
1999年,澳门回归。
所以对中国来说,就剩下台湾问题还没有加以解决解决。
因此理所当然十六大对台湾问题的论及会有所增加。
请看下面表十一:
台湾问题的实质在于承认"
一个中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既要坚持"
世界上所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国家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这一原则,又具有一定柔软性,惟支援希望能得到两岸所有中国人的理解与支持。
十、小结
如所周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今年以来,实行了以经济建设为第一任务的改革开放政策,提倡和奖励有有利条件的和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努力先富起来。
有了这个"
先富论"
,长期以来摆脱不了停滞不前局面的中国社会出现韩国了活力。
之后,以经济建设为首,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取得伦理了引人瞩目的变化和飞跃发展。
中国的生产力大大增强,国际优势地位也大大提高了。
经过20多年的努力,人民生活确实比前些年好多了。
随着现代化生活环境的普及和生活的提高,人们的意识形态发生了变化,越来越认识到过去意识到没有所的社会体制上的缺点和不完善,而要求将其改善。
尤其是改革开放政策的直接受益地区和受益阶层,跟没有明显受益的阶层地区和阶层的差距越来越大。
的产业结构和社会体制随着改变而发生的各种负面后果的受害层,越来越感觉到不平等,其不满的意识在增强。
虽然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社会带来非常非常大的成果,但对随之而产生的的负面结果及其所制约这些重须给以足够的阶层视和关心。
只有以应积极的态度和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局面。
拙文通过对十二大以来报告政治中词语出现频率之变化进行分析,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执政党将会以一种什么样的形象存在、怎样建设中国全面基本建设小康社会等问题。
经济改革的成功必然会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进展。
为了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共同富裕的社会,不能只是在口头上讲在政治上;
逐步提高为了使人民生活在各个方面获得量和质的全面提高,每个党员都应当诚心诚意奉献。
至少词语的统计结果表明中共是向着这个号召方向号召的。
今后,就看在具体的行动看清楚上为是如何实践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改革开放 以来 党代会 政治 报告 词语 变化 来看 中共 十六大 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