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896597
- 上传时间:2022-11-27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51.53KB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Word下载.docx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
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7.文中第②段加点的“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
A.劳动人民心中理解的话。
B.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自然现象。
C.布谷鸟唱歌。
D.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
8.选出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生动地勾画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形象地说明了花草鸟虫的变化和气候的关系。
B.“年年如是”中的“是”,是对前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指自然现象随季节的更替而变化。
C.选文用词特别准确,如加点的“次第”一词,强调各种花依次开放,“渐渐”一词强调了植物叶子变黄的过程,去掉了这些词,就会不合常理。
D.选文介绍了许多物候知识,但重点说明的是研究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意义。
阅读《三峡》一文,回答9——11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说: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9.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见曦月曦:
日光,这里指太阳
B.夏水襄陵襄:
漫上
C.虽乘奔御风奔:
飞奔
D.属引凄异引:
延长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
B.春冬之时四时俱备
C.沿溯阻绝绝巘多生怪柏
D.属引凄异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1.下面关于选文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先写山的高耸连绵,后写水的清澈舒缓,思路清晰,层次清楚。
B.“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重点表现水流湍急之势。
C.文章结尾引用渔者歌辞来表现山猿哀鸣,反映古代劳动者生活的悲苦,
D.本文句式骈散结合,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
二、古诗文默写(共8分,每空1分)
12.请将下面的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晨兴理荒秽,。
《归园田居》
(2),波撼岳阳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
(4)白头吊古风霜里,。
《登岳阳楼》
(5)自古逢秋悲寂寥,。
《秋词》
(6),阴阳割昏晓。
《望岳》
(7)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运用托物言志,借莲的“,。
”这种于污浊之中却亭亭净植的形象,表达了自己“举世皆浊我独清”的人生志趣。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共7分)
王充市肆博览
王充少孤,乡里称孝。
后到京师①,受业太学②,师事班彪。
好博览而不守章句③。
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④,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日久,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后归乡里,屏居⑤教授。
注释:
①京师:
首都。
②太学:
东汉时最高学府③不守章句:
不死抠经学字句④市:
集市肆:
店铺⑤屏居:
隐居
13.解释加点字。
(2分)
(1)乡里称孝()
(2)好博览而不守章句()
14.翻译:
一见辄能诵忆,日久,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3分)
15.从王充读书的史实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四.课外现代文阅读(共14分)
阅读张丽钧的《让生命在每一刻都说出得体的话》一文,回答16——19题
让生命在每一刻都说出得体的话
①很好的阳光,空气中弥漫着迟开的芬芳。
②我站在一个儿童摄影棚前等人。
突然,一个小女孩儿把车骑到了我跟前,险些撞到我。
我赶忙躲她,不想她竟追过来。
我只好无奈地冲她笑了。
她也冲我笑,一个仙子般的小姑娘。
“阿姨,”她指着摄影棚外墙上足有两米高的巨幅照片对我说,“这是我,”我这才注意到,原来,这骑童车的女孩儿竟是那巨幅广告上的小模特!
我看看照片,再看看身边的女孩儿,不住地夸说“漂亮”。
女孩儿得意得不得了,头脑摇晃得像条欢快的小狗。
此时,我不由想起了发生在南怀瑾大师身上的一件事。
③有一回,南怀瑾乘火车,身边坐了一个年轻人,捧着一本书入神地看。
南怀瑾瞟了他手里的书,随口问了一句:
“有那么好看吗?
”年轻人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并说自己一直十分喜欢读这位作家的作品,南怀瑾说:
“哦。
那我回头也买一本来看看。
”那本书的作者正是南怀瑾。
④我喜欢小女孩不依不饶追着我这个陌生的阿姨,邀宠般地告诉我说那墙上的照片就是她,她说破,是因为她透明;
我也喜欢南怀瑾不曾道出自己就是那本“好书”的作者,他缄口,是因为他蕴藉。
⑤我不能接受女孩儿抛却一派天真,扮演大师的深沉;
也不能接受大师抛却沉静内敛,扮演女孩儿的单纯。
⑥我愿意拟想,大师也曾拥有无饰无邪的童年,愿意将自己的美事、乐事、幸事张扬天下,不惧人讥,不怕人妒。
就像花不会藏掖自己的芬芳,透明的心也不会藏掖自己的景致。
那么没道理,那么没章法,反正就是让童车冲到你脚下,纠缠着你,迫着你唱赞美诗。
这让你很便捷地就怀了一回旧,你生了锈的感觉在一颗开花的童心面前一下子生动起来,摇曳起来。
⑦我更愿意拟想,女孩儿将一步一步修行,直到学会对着岁月深处那个急煎煎向路人跋扈地炫耀自我的女童发出不屑的哂笑。
南怀瑾大师特别看重生命的“庄严感”,庄严的生命必是摈弃浮华、拂去尘屑的。
一个拥有了美好的“精神目标”的人,断然不会热衷于在生活的大海中钓取廉价的恭维与褒扬;
只有虚妄的人,才会那么黏,总是试图粘住更多激赏的目光。
⑧行走人世间,我多么希望自己有一双善于撷取的手,撷取了天真,就在这一刻欢悦吧;
撷取了内敛,就在这一刻凝思吧。
而在这两个故事的连接处,我愿意试着绣上自己细密的心思告诉自己,或许,这一边,正是我渐去渐远的昨日,那一边,恰是我愈行愈远的明朝。
⑨揽万物以为镜,窥见自我一息一变的心颜。
不是所有的“可爱”都适宜窖藏,此时的口无遮拦,彼时可能变成了庸俗轻浅。
风度,往往与一个人的自知度呈“正相关”。
对一个个体生命而言,没有恒久不变的“一派天真”,也没有与生俱来的“沉静内敛”。
⑩自觉修行的生命,会在每一刻都说出得体的语言,不造作,不夸饰,不张扬,在熨帖中开出最美的花朵。
(选自《美文阅读》2013年5月,选文有删改。
)
16.第②段画线句子“此时,我不由得想起了发生在南怀瑾大师身上的一件事”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分)
17.仿照文中第⑧段划线句再续写一个句子。
(4分)
行走人世间,我多么希望自己有一双善于撷取的手,撷取了天真,就在这一刻欢悦吧;
撷取了内敛,就在这一刻凝思吧;
,
。
18.选文第⑦段划线句“一个拥有了美好的“精神目标”的人,断然不会热衷于在生活的大海中钓取廉价的恭维与褒扬;
”是什么表达方式?
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什么作用?
19.结合文意,选出信息提取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通过讲故事、谈看法,以小见大,寄寓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B.选文以“说”为载体,“得体”为主旨,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C.选文用词准确,语言非常生动形象,人物形象鲜明。
D.选文结构上水到渠成,由事入理,析理透彻,卒章显志。
五.综合性学习与名著阅读(共9分)
(一)综合性学习(4分)
一家青少年研究所进行一项调查活动,分别对日本、美国和中国大陆的中学生进行“受你尊敬的人物”的问卷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的统计表。
调查对象名次
日本15所
中学学生
1303人
美国13所
1051人
中国22所
2201人
第一名
父亲
第二名
母亲
第三名
第十名
第十一名
20.从这份调查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1分)
21.试从不同角度入手,分析形成以上现象的原因。
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请你写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二)名著阅读(5分)
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22-23题。
22.《水浒传》的作者是朝代的。
(2分)
23.阅读下面对《水浒》中人物的点评,填写与之对应的人物。
(只填序号)(3分)
①林冲②鲁智深③武松
A.他性格直爽,豁达明理,侠肝义胆:
他拳打镇关西,巧救金氏父女;
他抱打不平,大闹野猪林;
他在战斗中总是勇往直前。
B.他武艺高强,景阳冈打虎,威震天下;
他性情刚烈,嫉恶如仇,为兄复仇斗杀西门庆;
他有恩必报,为报答施恩醉打蒋门神。
C.他是八十万禁军教头,生性安分,屡受迫害却一忍再忍;
火烧草料场后,他被逼无奈,雪夜投奔梁山;
他追随宋江东征西战,立下赫赫战功。
A.B.C.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何处不相逢。
与他人相逢,也许就是一次情感的慰藉;
与自然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
与书籍相逢,也许就是一次心智的陶冶;
与历史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精神的升华……总有一次相逢,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人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一次相逢一份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3)字数不少于600字;
(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1.B2.D3.B4.C5.A6.C7.B8.D9.C10.B11.D
二.12.略
三.13.称:
称赞、赞扬好:
喜欢
看一遍就能背诵,时间久了,因此博通各家学派的学说。
15.启示:
可以围绕“要博览群书’’,“读书不能泥古"
等方面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四.16.画线句子是个过渡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17.示例:
撷取了坚强,就在这一刻奋斗吧。
18.画线句子采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对比的写作手法。
(2分)把拥有美好“精神目标”的人与虚妄的人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突出了作者不热衷于廉价的恭维与褒扬、不试图粘住更多激赏目光的那种摈弃浮华、拂去尘屑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在每一刻都说出得体的话的看重。
19.C。
五.
20.中国学生对父母的尊敬程度远远不如日本和美国。
21.原因:
①从全社会的教育氛围来看,“爱父母”的教育不够;
②一部分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存在问题;
③学生学习压力大,自我意识强,对周围环境和人缺少关注和理解。
(2分)
建议:
①全社会都应该对学生加强爱父母的教育。
②做父母的要注意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
③学生应该理解父母,多与父母沟通等。
(答出一条即可)(1分)
22.元末明初施耐庵
23.A.②B.③C.①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分歧(qí
)祷告(dǎo)劝慰(wè
i)绰号(chuò
B.嫩芽(nè
n)徘徊(huí
)感慨(kǎi)铭记(mí
C.诀别(jué
)荫蔽(yīn)绽开(zhà
n)抖擞(sǒu)
D.树杈(chà
)纠纷(jiū)停滞(zhì
)栖息(xī)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各得其所疲惫不堪独俱慧眼鸭雀无声
B.喜出忘外浑为一谈宽宏大量呼朋引伴
C.形影不离恍然大悟洗耳恭听花枝招展
D.模模胡胡花团锦簇持之以桓得意洋洋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B.华人游子用他们所钟爱的音乐方式,在过去的岁月中创作了优秀的大量的歌曲。
C.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
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D.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4.下列句子中所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野花遍地是:
杂拌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B.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C.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得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中石兽》叙事的线索是物线,本文以石兽为线索。
B.《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C.《河中石兽》一文中,作者主要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
D.《河中石兽》一文在细节上非常精妙,如如讲学家的“笑”包含了讲学家对寺僧的嘲讽和一种自信,刻画出讲学家自恃博才的心态)老河兵的“笑”(流露出了老河兵对讲学家自恃博才的一种否定,他理论联系实际)
6.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
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B.“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
”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
C.蔡老师还写了一封信给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D.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蓬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7.对下列诗句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本句运用想象的手法,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写的是诗人的主观感受。
B.海日生残夜,江春如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海日”一联是写景致的缺感:
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本句中“争”和“啄”两个动词。
写出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作者以简约的笔法,勾勒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表现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阅读《看云识天气》一文中的节选文字,回答9-11题。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推测天气的情况。
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
这种光圈叫做晕。
日晕和月晕常常出现在卷层云上,当卷层云后面有一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时,是大风雨的征兆。
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
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
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
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
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
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
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
夏天,雨过天睛,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人们常说:
“东虹轰隆西虹雨。
”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
红在西方,将会有大雨。
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
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
出现朝霞,表明阴雨天气就要到来;
出现晚霞,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睛朗。
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8.下面关于这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介绍云上的光彩。
B.根据云上的光彩,推测天气的情况。
C.介绍晕、华、虹、霞的特征。
D.说明谚语识天气的作用。
9.下面关于这段文字运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列数字B.打比方
C.下定义D.作比较
10..下面关于这段文字的内容或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段分别介绍了四种云上的光彩产生分布情况、色彩和天气征兆。
B.月晕常出现在卷层云上,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
C.晕、华、虹、霞这四种云上的光彩,其形状都是弧形。
D.文中引用谚语,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趣味性
二、(本大题共2小题,共10,每空1,每空凡有错、漏字现象,该空不给分)
11.背诵默写(10分)
①杜牧《泊秦淮》中讽刺上层人物不顾国事艰难、只顾自己享乐的两句诗是:
。
②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蕴含人生哲理,不断战胜困难的句子为:
,。
③半亩方塘一鉴开,。
《观书有感》(朱熹)
④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李商隐)
⑤_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6)《如梦令》中的过渡句是:
12.孔子认为学习不但要借鉴别人的长处,还要警醒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
《论语》中能阐述这一观点的语句是:
三、阅读《虽有佳肴》完成13-17题(10分)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
“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13.翻译(2分)
(1)不知其旨也()
(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学学半()(4)虽有至道()
14每句划一处)“/”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2分)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15翻译下列句子
(2)
(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16本文的中心句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捡来的手机》,回答16~19题
捡来的手机
周广华
①散步的时候,我在地上发现一部手机。
没等我反应过来,儿子已经蹦过去一把捡起来。
是款崭新的黑色手机,很漂亮。
四处看看,还真不好说是谁丢的,决定等失主自己打电话过来联系。
我觉得稀罕:
“我还以为咱家只有丢手机的命呢。
”
②看着捡来的手机,儿子问:
“要是没有人打电话联系呢?
”我似乎猜到他的心思,给了他三条提议:
第一、通过存在手机里的电话号码寻找失主。
第二、次日把手机交给老师,由学校处理。
第三、如果确实没人来找,这部手机就归他所有。
③儿子歪着脑袋想想:
“第一条可以考虑。
第二条无聊透顶。
我们班同学有次和他妈妈在外面捡到手机,也不理别人打电话过来,硬是等第二天带到学校交给老师。
联系到失主后,还要人家写感谢信。
开校会时校长拼命表扬,还说这是学校的荣誉。
绕来绕去就是为了让别人都知道。
第三条……”他没继续说,我也不问。
知道他心里的那个结:
说起来全家前前后后丢了5部手机,都没能找回来。
最可气的就是儿子的那款苹果绿的手机,那是他的儿童节礼物,喜欢得不行。
用了还没半个月,落在出租车里,发现时那车都没走远,打过去居然关机。
倒是他对把手机交给学校的那番评论,出乎我预料。
我很惊讶,也很欣慰。
学校班级姓名考号考场
------------------------------------------密------------------------------------------------------封----------------------------------------------------线----------------------------------------
④果然,儿子有些想不通:
“为啥别人捡到我们的手机都不还,我们捡到了却要还给别人?
”我想都没想就说:
“我也想不通。
我只是相信:
人不能贪小便宜,贪小便宜的人肯定会吃大亏。
也赚不到钱。
我丢手机那次,打过去听到关机,气得我可劲诅咒那个拿我手机的人。
被人诅咒可不是件好事,除非你问心无愧。
做过亏心事,就算别人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学 第三次 月考 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