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房工作管理方案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891002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99.04KB
模房工作管理方案Word下载.docx
《模房工作管理方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房工作管理方案Word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利于模具品质提升或降低成本。
以及有利于注塑生产的新工艺尝试并导入。
根据公司的产品实际需求,从模具角度尝试导入新技术、新工艺。
对模具的品质提升做有益的工艺尝试或改革。
围绕有利于注塑品质或降成本的方案或工艺进行尝试或改进。
制度
公司管理制度的推进
积极配合和执行公司的制度化管理(5S、ISO—)
Remark:
具有良好沟通、工作协调能力;
具有积极向上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感.
2.2设计工程师岗位职责:
设计工程师
产品结构设计
安排产品、模具结构设计
安排产品、模具结构设计,工作中遇到问题及时的处理。
必要时主持会议,商讨决定,确保模具制作顺利进行。
产品图结构审核
检查产品图结构的合理性,从制模角度提出能够有利于模具加工的优化方案,不影响产品性能的前提下,简化模具结构,节约制模成本。
模具3D、2D图审核
负责对3D模具结构图档及2D散件加工图纸的审核。
避免结构不合理、图纸错漏的现象。
拟制产品设计、模具设计规范文件
根据本公司的产品要求,制定出相应产品设计、模具设计规范体系文件。
模架、内模料的订购
安排模具设计王程师对产品排位模架、内模料,填写订料单给采购下单。
设计变更
改模资料、模具更改的审核
对产品设计总结的问题点进行审核,对模具更改位置进行核对,避免错改,漏改现象。
管理
领导产品与模具设计的互动
要求产品与模具工程师的互动设计,培养多方位设计技能。
提升设计团队的战斗力。
配合完成制模过程中的品质检验工作。
2.3模房副主管岗位职责:
模
房
副
主
管
人员管理
团队建设
建设模房管理制度,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减少人员流失;
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使其每位员工的能力发挥最大值;
接到部门工作指令后参加相关评审工作
对模具结构、制作、和加工商定最佳制作方案,减少后续改模和模具成本。
日常工作安排和生产进度管理
每天日常工作安排和进度进行合理的安排与处理。
对没有按进度时间完成的提出来和制模商定处理,做到不耽误制模进度为目的。
工作异常处理
提出预防和改善措施,并及时主导分析类似问题点,让问题点清楚到人,并一对一的讲解让其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避免再次发生。
保障修改模具进度,配合其它部门生产需求
生产中修模模具争取当天来当天安排完成。
修改模具的必须在第一时间安排处理,尽量减少修改模具的时间。
设备维护
制定设备保养责任人,监管设备维护工作执行到位。
制模进度管控
根据客户需求,结合模具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序的生产计划,模具交期达成率97%以上;
品质成本
管控模具品质及成本
有效控制制模过程中造成人为品质事故,出错率控制在5%;
,
修模
修模进度保障注塑生产
根据生产计划安排,合理安排修模进度,保证生产中的模具问题在最短时间内能有效处理。
试模管理
新模具的试模需求
根据开发样品需求日期,提前与注塑部沟通安排机台试模。
试模问题点分析处理
针对试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修改方案给制模组长,跟踪至出样结果。
Remak:
工程图交接和确认,模具来料交接等工作重点要做好。
2.4制模师傅工作职责:
制模师傅
接开模通知后,对新模的结构.产品要求进行分析,提供加工方案,了解生产进度表。
进行程式编辑选择简单、快捷、高效的加工路径。
程式编辑完成后进行较对工作,确认无撞刀、漏加工等问题发生。
编程序、拆铜公,出火花数。
进行模仁等一些精密件的加工,一定要考虑到粗加工的问题,能锣出来的地方都应锣出来,锣不出来的地方尽量地开粗至要求数目值。
精加工过程中注意进刀量与进刀方向,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加工出高品质的工件。
电极的拆法应考虑加工可行性,实用,强度够,不变形;
方便加工;
铜公成本;
外形美观;
拆的铜公越少越好;
对称的产品尽量将加工左、右的铜公做在一起,移数加工。
模具外观要求比较高的电极应选择做粗、中、幼三个电极。
出图纸时应清楚标示铜公检测图,如何碰数,进行EDM加工,仔细检查每个参数,避免返工。
协助生产,提供持续改进的方案,对产品的质量、生产进度、检测进行跟踪,以达到甚至超过质量、产量、成本及生产效率的要求
加工中还现场检测加工工件有无到数、余量是否太多、工件是否有变形等问题。
如遇到大问题,例如加工出错、弹刀、变形等情况应及时向上级主管上报,尽早解决问题,不可隐瞒实情。
每加工完一件工件后应做记录,内容包括加工总工时、刀具的损耗、加工难易度、加工出的品质等问题。
建立资料库总结加工经验。
模具维修与设计变更时,参与检讨工作提供最佳加工方案。
接到改模通知后,了解改模进度确定加工方案优先进行跟进。
品质
品质管理
在调机方面必须有相关的数据并且统一,操作方面定时紧钼丝,注意加工液的油性比例,清理废料等。
加工时并与实时观察是否有异常。
效率
加工效率管理
提升操作水平规范的操作,(包括上机,调节机床参数,机床的线架高度是否在适当的位置等)使机床达到最佳加工状态。
(2)材料省边:
加工配件时可以省边的必须要省边加工.从而节省加工时间。
异常处理
问题点的分析及防范
出现异常首先与组员分析其原因,看是属个人操作失误还是属流程上的失误。
两者区分后,向上级领导反馈做出相应的处理方案。
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避免后续有同样的问题发生
技术
技术指导
定期进行安全、技术工作培训,(也可灵活性对现场的组员进行安全生产督导,和技术方面的指导)
设备保养
设备保养及维护
每周一次全面设备检查.;
维护;
保养
操作时进行技术指导
5S
5S工作的安排
关注负责区域的卫生状况,安排责任到个人,予以监督落实。
地面.设备.工作区的整洁有序
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责任心强
2.5制模普师工作职责:
制模补师
模具制作
模具CNC加工
按时按要求完成安排的工作任务
保障模具加工品质
合理控制刀具、工具加工能耗
模仁及配件加工
接到加工安排后,了解加工要求,选择适当的机台安排上机生产。
上机前充分了解该配件在模具部位的要求和是否需要留余量及光洁度的控制
每位操作员要仔细阅读过操作规范指导书,上机时一定要按照操作指导书的要求去操作
加工时出现得异常要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反馈
模具火花机加工
上机前认真检查工件及铜公;
加工图是否相符
依据模具形状大小;
表面要求进行合理调配设备;
调节性能
加工下机前进行自检///检查是否复合规定要求范围;
方可下机
模具组装后的检查和试模跟进
在模具组装完成后检查是否有漏做,漏装、做错的。
检查无误后合模。
试模时现场跟进,了解试模状态及问题点处理,并记录异常,避免异常重复发生。
设备维护保养
每周进行设备检查,保养维护,使设备提高寿命及拥有较好的加工性能
工作中出现的异常问题要正确处理并及时反馈。
积极参加每阶段问题点讨论会议,检讨/分析异常。
对于典型问题点积极寻找解决方案,革新加工操作方式,杜绝再次发生。
执行5S工作
每日对机械设备保养和清洁
按照值日表对负责区域整理和清扫清洁
生产中要确保人身安全和机床安全
根据阶段对文件进行整理、区分;
并入档保存。
了解模具结构及相关加工工艺。
2.6模房人员管理规范化:
2.6.1明确职员工的职责和工作任务调度分派,各职员工必须履行工厂员工应尽义务和《部门人员工作职责说明》规定的职责,其工作任务可根据公司业务需要服从上级随时调配支持,其工作进度须满足客户交期或工程排期需要。
2.6.2制订部门职员工管理规范,加强职员工自觉约束自已工作散漫等不良行为的意识,促使其培养文明修养,积极爱岗的精神风貌,使其日常上班工作符合公司职业规范和要求。
2.6.3出勤值班和职务代理,各职员工应按时出勤,未经批准请假将依工厂考勤系统数据为准作旷工论处;
正常上班时间被发现窜岗逗留作风散漫当事人需作警戒和书面检讨公告出栏。
根据工作量和进度要求确定加班名额和加班时间,对加班进行有效管制并在工作任务不多时段落实值班制,如因事外出其工作需交接职务代理人。
2.7工模部产品信息管理:
2.7.1有效的使用表单反馈信息
◆使用的表单流经不同部门时都必须有其部门最高职别责任人签名审核,以便其对工作统一编排和调控。
◆使用的表单应该有明确描述问题点,现场原因分析,改善对策及责任人执行跟进后的信息反馈结果,并使有效的经验得以积累和利用。
信息反馈结果包括各协力加工部门工作进展安排的资询情报应该及时准确流转到相关部门,以便各流程省时高效顺利进展和有效有序的配合。
2.7.2工作方法/沟通及改善
◆加强部门协作沟通,营建和谐进取的企业文化氛围。
◆第一时间到现场去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制订符合实情的模具及相关部门工作反馈改善方案和办法。
◆建立纠正预防措施,落实PDCA循环,持续不断改善工作。
3.0工程部标准化管理:
3.1现场管理与培训。
◆现场5S秩序和区域标识,对模具现场分区域标识如:
备用料区、热处理区、已线割区、组装模区、待试模区、待修模区等,保持区域内的5S秩序,落实部门的整理整顿清洁清扫工作。
◆专人负责机器设施的保养维护,对机器老化的部件及时更新,以维持正常作业的需要。
◆完善模具维修管理,加强模具制造开发进程。
◆加强模具日常保养维护工作,逐步落实模具维修平均工时指针,建立模具开发数据库,以便随时掌握模具状况,保证模具正常生产的需要。
◆建立培训计划,加强技能训练和心态教育,稳定人员防止流失。
◆利用周未管理会议加强设计与现场工作交流,沟通积累。
3.2程序与流程管理:
为配合工厂的发展,工程部能跟上工厂改革的步伐,德全工程部重新理顺设计、开发、制模、维修及保养各阶段作业流程,现针对各阶段作业程序及管理方案进行规范。
3.2.1塑胶模设计管理:
◆明确并规范模具的设计规范、评审内容和评审程序,提高模具设计质量,提高模具评审效率,保证模具开发的成功率,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
◆不断完善模具计设标准,推动设计作业标准化。
为我们内部制造提供标准一致的规范,进而演化出我们的加工标准和检验标准,并为模具后期的生产验收提供参照。
◆推动加工工艺评审,加强精细化设计;
保证下一道工序“精细化加工”的顺利实施。
这样将能决定后续加工工艺、加工精度以及制造成本。
◆加强在模流分析与产品变形分析方面的技术力量,提高前期分析工作的含金量,帮助完成工程设计一次到位。
3.2.2塑胶模设计开发流程:
3.2.3模具结构设计及工艺评审:
◆明确并规范模具的评审内容和评审程序,提高评审质量,提高模具评审效率,保证模具开发的成功率,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
◆模具评审分类及评审主要内容。
1)产品相关资料是否完整,技术要求是否明确?
2)模具开发成本预算是否可控?
3)模具结构是否满足产品要求?
4)目前公司是否符合开模条件?
5)模具开发周期是否合理?
6)模具的材料质量是否得到保证?
7)
模具的生产加工是否满足产品节拍要求?
8)模具的寿命是否满足产品的订单需求?
◆模具结构工艺
模架:
1)
模具的模架大小、强度是否合理?
2)模架的即嘴孔径、球半径、定位圈跟跟公司注塑机匹配?
3)模架的顶出中心、即嘴中心是否一致?
产品:
1)产品塑料收缩率是否准确?
2)是否符合的产品公差要求?
3)
出模、皮纹角度是否明确?
模具进胶:
进胶方式是否合理?
2)流道尺寸、胶口尺寸是否合理?
模仁:
1)模仁的分型面选择是否合理?
2)模仁的大小和强度是否合理?
3)前、后模仁结构是否有干涉?
4)需要防转的镶针有无防转?
行位:
1)行位的分型面选择是否合理?
2)行位的大小和强度合理?
3)行位跟模仁、模架是否有干涉?
4)行位的运动行程是否足够?
斜顶:
1)斜顶的滑座处左右是否避空?
2)斜顶导板是否与模板配合?
3)多个斜顶导向块和滑座是否分开?
4)斜顶的顶出行程是否足够?
5)斜顶是否有防转措施?
顶针:
1)顶针布置是否合理?
2)顶针大小是否合理?
3)顶针避空是否合理?
4)回位装置是否合理?
水路:
1)水路运水是否能够构成回路?
2)水路是否不会与螺钉、顶针、等干涉?
3)水路接头间距要是否足够大?
4)水路与其他孔针的距离是否合理?
5)水路是否能保证模具温度均匀?
(常温±
5º
)
加工:
1)避免不必要的清角,倒角足够大,
CNC是否能加工出来?
2)应力集中处是否有倒角?
3)中大型零件有无吊环孔?
4)镶件拆装是否方便?
5)产品的出模方式选择是否合理?
模具寿命:
1)模具的承受压力是合理?
2)模具钢材的硬度、耐热性、韧性是否合理?
模具表面的平行度与垂直度是否合理?
4)模具的配合是否牢固?
5)模具的润滑系统是否合理?
◆模具设计负责人根据评审计划,评审之前收集评审所需的相关资料,并认真逐一提前审核一遍。
◆模具设计负责人应根据评审的结果做一份《模具评审报告》。
对提出的问题及改善对策进行分析处理,并记录于《模具评审改善跟踪表》,进行实施改善跟踪,保留实施及实施效果验证的记录。
必须时,应再次进行评审。
3.2.4完善模具设计标准:
◆合理的模具设计,主要体现在所成型的塑料制品的质量(外观质量与尺寸稳定性);
◆加工制造时方便、迅速、简练,节省资金、人力,留有更正、改良余地;
使用时安全、可靠、便于维修;
在注射成型时有较短的成型周期和较长使用寿命以及具有合理的模具制造工艺性等方面.
◆模具设计负责人在模具结构设计图纸完成后填写《模具物料明细表(BOM)》,内容包含模架、模仁、模具配件、电极的尺寸、规格、单位、数量。
◆模具设计注意事项:
开始模具设计时,应多考虑几种方案,衡量每种方案优缺点,从中优选一种.
对于T模,亦应认真对待.因为时间舆认识上的原因,当时认为合理的设计,经过生产使用实践也一定会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在交出设计方案后,要与工场多沟通,了解加工过程及制造使用中的情况.
每套模都应有一个分析经验,总结得失的过程,才能不断提高模具设计水平;
设计时多参考过去所设计的类似图纸,吸取其经验与教训;
3.2.5模具制作管理规范化:
◆为使模具制作及维修作业能降低成本,缩短模具制作周期,确保模具寿命,保证产品品质。
需订立一套规范化的模具制作流程及作业标准,以期能达成制作高精密模具的目标。
◆制定明确的模具制作及配件加工的作业标准。
◆做好模具生产的现场管理工作,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随时解决部门人员的模具制造和生产的困难,提升效率。
3.2.5.1模具加工与组装管理:
◆各工序模具操作人员在加工中必须严格执行图纸要求和其它工艺性文件要求,在每道工序加工完成后应在图纸或工艺卡上签名记录,并填写相关加工记录。
◆装配钳工对已加工好的模具零件,按装配图和技术要求进行组装,调整使其成为合格优质的模具。
装配钳工在组装前应仔细研究分析装配图、零件图,了解各零件的作用特点及其技术要求,确定装配基准。
◆为使模具确保必要的装配精度,发挥良好的技术状态和维持应有的使用寿命,除保证模具各零件的加工精度外,装配钳工应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组装。
◆模具操作人员应对自己所加工的零件进行自检及送检,并作自检记录。
模具操作人员应精心操作,维护和保养设备,生产过程应按照机床操作规范和《工治具
◆管理规定》和《设备管理规定》执行。
◆模具操作人员应精心操作、维护和保养好工具和量具,合理使用各种切屑刀具,对于刀具采用以旧换新的原则进行领用。
3.2.5.2模具进度管理:
◆有效可行的模具进度排期和评估。
◆及时可信的模具进度跟踪和信息反馈。
◆线割工时定额,缩短制造周期。
◆预防措施提前做到位,特急事件紧急联动处理。
◆严格按照《模具进度管理表》计划的日程执行开模任务,如有任何异常当事模具师付及时报告上级处理。
3.2.5.3模具成本控制:
◆更新设计方案,降低制造成本同时满足模具使用寿命,避免人机浪费和模具返修再加工。
◆加工工艺的时效性。
◆外发分类管理。
◆建立协力商外包管理程序,对新老供应商建立档案并对比分析,分类管理。
◆合理的产品设计,尽量少的设计变更,完善的模具设计和加工的流程,产品工程师和模具工程师的良好沟通。
泰能特塑胶模具厂就是完全做到的以上几点,才把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3.2.6模具设计变更管理:
3.2.6.1设计变更的来源
1)《全检尺寸报告》中不符合设计要求经客户产品工程师确认需要变更的;
2)试样发现模具结构设计不合理需要更改的;
3)产品工程师经产品验证需要更改的,以客户明确的变更要求为准;
3.2.6.2设计变更的执行
◆变更的来源清楚后,则由专案负责人填写《工程变更申请单》经批准后进行设计变更,重复过程,直到设计验证通过为止。
3.3模具验收:
(1)注塑模具验收标准,是从模具结构、胶件质量及注塑成型工艺要求三方面认可模具的标准,据此对模具质量进行评估、打分,望不断提高模具质量;
确保模具能正常投入生产,并生产出合格质量的胶件,满足产品设计的要求。
(2)直接检验产品,看看产品的尺寸与图纸的要求是否相符。
如果相符,则说明模具是合格的。
验收模具,最好在试模现场进行。
在现场可以直接看到模具在注塑时,是否顺利。
如果有什么问题,当场就可以直接解决。
◆确保模具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正常投入生产,保证模具生产使用寿命,满足产品设计的生产使用要求。
规范从产品质量、模具结构、注塑成型工艺要求等方面认可模具的标准,据此对模具质量进行评估。
3.3.1模具的验收流程:
◆加强注塑部新来之模具验收流程,保证模具验收的准确性与工作职责之确认.
◆所有模具进入注塑部后,首先交由领班签收.领班对所来之模具依据<
<
模具验收报告>
>
进行检查,并将结果登记于<
.可依条件对模具进行拍照保存.如有需要维维修项目在备注栏中注明,并与注塑主管,模房主管协商是否维修及维修时间。
◆试模:
称重产品单重和浇口重量,小件产品至少称重10模取平均值,并填写在该栏里
如实填写原料干燥、料筒温度、热流道温度、模具温调工艺、开锁模、中子、射胶、保压、熔胶、松退、托模、操作方式、冷却及周期时间等相关注塑工艺,如有必要单独填写《注塑工艺作业指导书》,以便更为详细的记录注塑成型工艺,即应保存所有有助于将来能顺利建立相同加工条件的数据,以便获得合乎质量标准的产品。
详细记录模具、原料、色母(色粉)所存在的问题点
按照要求留取试模样品及数量,贴好标签,装在单独的包装箱里,放置在指定区域。
试模人须签字确认并保留好《试模通知单》,交注塑车间办公室存档。
将试模过程中产品上的油污及其它杂物擦拭干净,并作好标示,以便粉料员粉碎及物料的管理。
记录且分析数据以作为修改模具及生产条件的需要,且为未来量产时的参考依据。
把新调出的条件至少运转10分钟以至稳定,然后至少连续生产一打全模样品,在其盛具上标明日期、数量,并按模穴分别放置,以便测试其确实运转之稳定性及导出合理的控制公差。
(对多穴模具尤有价值)。
注塑主管对<
及试模结果负责,并负责填写<
试模报告>
.技术部经理对模具的验收作出最终判定。
3.3.2模具的验收标准:
◆通过标准化的验收方式,保证模具在生产时制品品质的稳定性,满足产品设计的生产使用要求,规范从产品质量,模具结构,注塑成型工艺要求等方面认可模具的标准,据此对模具质量进行评估。
3.3.2.1模具材料验收标准:
1)模具模架应选用符合标准的标准模架。
2)模具成型零件和浇注系统(型芯、动定模镶块、活动镶块、分流镶块、分流锥、推杆、浇口套)材料采用性能高于10Cr以上的材料。
3)成型对模具易腐蚀的塑料时,成型零件应采用耐腐蚀材料制作,或其成型面应采取防腐蚀措施。
4)模具成型零件硬度应不低于20HRC,匮乏表面硬化处理硬度应高于600HV.
5)标准件按专业标准件生产商所提供的材料和硬度规格执行。
3.3.2.2模具结构的验收标准:
(1)模胚外应按图纸要求打上模号,一模多穴的模具,型腔内按指定位置刻上穴号,多镶件应按设计要求打上镶件编号。
(2)前模进胶口处,加法兰圈便于架模。
三板模应安装扣锁或者开闭器以及拉料钩和水口板。
(3)后模底板就开通顶棍过孔,孔位置应符合顶出平衡要求,加装极限顶出限位装置,底板上应均匀设置垃圾钉,垃圾钉高度应一致。
保证试模时脱模要顺,试模时不能往模腔内喷脱模剂。
(4)模具顶针板应装复位弹簧,当顶针位于滑块下时,顶针板必须安装机械复位装置,合模时前模板应先接触回针,否则模具应装复位机构(有滑块结构的另行要求)
(5)滑块结构:
滑块运动要畅顺,接触面应开油槽。
滑块上应安装使滑块弹出作用的弹簧或斜导柱,并安装限位装置。
(6)浇道:
浇口套应该尽可能的短,斜度1-2.浇道:
浇口处最小流道直径为T+1mm
2)自浇口处回溯,每一次分流,浇道直径增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作 管理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