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答案与解析.doc
- 文档编号:1688847
- 上传时间:2022-10-23
- 格式:DOC
- 页数:10
- 大小:277KB
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答案与解析.doc
《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答案与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10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1.(1分)(2010•河南)“低碳生活”已成为热门话题.下列环境问题与CO2的排放有关的是( )
A.
酸雨
B.
白色污染
C.
臭氧层破坏
D.
温室效应
考点: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本题考查的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问题.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造成“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
解答:
解:
酸雨主要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含量过高有关.
白色污染是由废弃塑料带来的.
臭氧层破坏是由于氟利昂等物质的排放造成的.
而温室效应是由于人类使用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造成的.
故答案选D.
点评:
二氧化碳、臭氧、甲烷等气体都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是由于大量燃烧化石燃料造成的.值得注意的是:
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对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2.(1分)(2010•河南)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氢氧化钠溶液应选用的标志是( )
A.
B.
C.
D.
考点:
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分析比较法.
分析:
根据氢氧化钠有强腐蚀性,以及各标志的含义判断.
解答:
解:
A、图为爆炸品标志,不是腐蚀物品标志,所以错误.
B、图为氧化剂标志,与腐蚀性无直接关系,所以错误.
C、图为剧毒品标志,能使人或动物中毒,与腐蚀性无关,所以错误.
D、图为腐蚀品标志,所以正确.
故选D.
点评:
图标的含义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指导作用,特别是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以及腐蚀品和剧毒品等几种常见的图标,在化学实验室和其他危险场合最常见,明白它的含义,不但能保障我们的人身安全,该知识也是化学考查的热点之一.
3.(1分)(2010•河南)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
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
用食盐水检验硬水和软水
D.
用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
考点:
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硬水与软水;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A、根据熟石灰的成分分析即可;
B、根据洗洁精的用途分析即可;
C、根据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分析即可;
D、根据氮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分析即可.
解答:
解:
A、熟石灰成分为氢氧化钙,显碱性,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A对;
B、洗洁精可以用来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故B对;
C、用食盐水不能检验出硬水和软水,需用肥皂水进行检验,故C错;
D、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将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可以防止杂菌污染,防止食品的腐败,故D对;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用途,需同学们掌握.
4.(1分)(2010•河南)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
A.
水蒸发
B.
石蜡熔化
C.
干冰升华
D.
水通电分解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首先要明确只有化学变化中分子才可以再分.水蒸发、石蜡熔化、干冰升华等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电解水能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
解答:
解:
A、水蒸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水分子没有改变.
B、石蜡熔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分子没有改变.
C、干冰升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分子没有改变.
D、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
故选:
D.
点评: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分子生成,如果有新分子生成就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的.
5.(1分)(2010•河南)下列关于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B.
该物质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3:
4:
3
C.
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l76
D.
其分子由碳原子、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考点:
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
A、根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进行判断;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解答;
C、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解答;
D、根据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的元素组成进行解答.
解答:
解:
A、根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维生素C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维生素C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
12×6:
8:
16×6=9:
1:
12;故B错误;
C、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所以维生素C相对分子的质量为:
12×6+8+16×6=176;
故C正确;
D、根据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可知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相对分子的质量的计算,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及氧化物的概念理解与掌握,在解题中灵活应用.
6.(1分)(2010•河南)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称取氯化钠
C.
过滤
D.
制取氧气
考点: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称量器-托盘天平;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氧气的制取装置.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实验操作型.
分析:
在稀析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在使用天平时,满足左物右码.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加热固体物质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解答:
解:
A、在稀析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慢慢的注入水中,并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正确.
B、称量氯化钠时,应将氯化钠放在左盘中,法码放在右码.故错误.
C、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所以错误.
D、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所以错误.
故选A
点评:
加热固体时,若试管口向上倾斜,则药品中的水分冷却炸裂试管,所以在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品略向下倾斜.且在加热高锰酸钾时,在试管口处放一小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未进入试管,堵塞导管.
7.(1分)(2010•河南)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
非金属元素:
Mg、F、Si
B.
盐:
纯碱、小苏打、硫酸铝
C.
混合物:
空气、石油、冰水共存物
D.
合成材料:
塑料、羊毛、合金
考点:
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及学习方法;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物质的简单分类;元素的简单分类;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了解什么样的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知道盐、混合物、合成材料的内涵.
解答:
解:
A、金属元素一般都带有“钅”字旁(汞除外),镁中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所以A不正确;
B、盐是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纯碱、小苏打、硫酸铝都属于盐,B是正确的;
C、混合物最少由两种物质组成,冰水共存物就是由水这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
D、羊毛属于天然纤维,所以D是错误的.
故选B
点评:
金属元素一般都带有“钅”字旁(汞除外),其余为非金属元素;盐是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混合物最少由两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8.(1分)(2010•河南)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水区分氯化钙和碳酸钙
B.
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白酒和白醋
C.
用盐酸区分黄金和黄铜(含锌)
D.
用酚酞溶液区分氯化钠溶液和盐酸
考点:
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
进行物质鉴别时,要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要求采用的鉴别方法须有明显的不同现象.
解答:
解:
A、氯化钙易溶于水,而碳酸钙不溶于水,根据溶解性用水可以鉴别,故A正确;
B、白酒有特殊的香味,而白醋有酸味,气味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
C、黄铜中含有的锌可以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而黄金不与盐酸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
D、酚酞在氯化钠溶液和盐酸中均为无色,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要求选用的鉴别方法须有明显的不同实验现象.
9.(1分)(2010•河南)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
A.
铁片浸入稀硫酸中
B.
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C.
氧化铁粉末加入稀盐酸中
D.
碳酸氢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压轴实验题;物质质量守恒.
分析: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据此对选项逐一分析,即可正确选择.
解答:
解:
A、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逸出气体的质量<铁的质量,故溶液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增加,故A不适合;
B、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铁和铜,因为铁的相对原子质量<铜的相对原子质量,故置换出的铜的质量>参与反应铁的质量,故溶液质量减少.故B适合;
C、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增加了氯化铁的质量.故C不适合;
D、碳酸氢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逸出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加入的碳酸氢钠粉末的质量,故溶液质量增加.故D不适合.
故选B.
点评:
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通过归纳不同物质或不同变化过程中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效地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融合点和嫁接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0.(1分)(2010•河南)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B.
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C.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
22
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置换反应及其应用;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压轴实验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
反应前的四个分子为两种分子,其一为1个C原子和1个O原子构成的CO分子,另一分子为1个N原子和1个O原子构成的NO分子;反应后生成三个分子也为两种分子,一是2个N原子构成的N2分子,另一为1个C原子和2个O原子构成的CO2分子;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2NO═N2+2CO2;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所列出的四种说法的正误.
解答:
解:
A、反应中单质只有氮气其化学式为N2,故A正确;
B、反应前的CO、NO都是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而反应后生成的N2和CO2为空气中含有的无害气体;故B正确;
C、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化合物,不符合单质与化合物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置换反应的特点,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C不正确;
D、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2NO═N2+2CO2,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28:
(44×2)=7:
22;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中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