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裕安区二调建库技术报告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876762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49.95KB
六安市裕安区二调建库技术报告Word格式.docx
《六安市裕安区二调建库技术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安市裕安区二调建库技术报告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安市农村二调数据库建设的任务是建立县级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土地权属、土地利用等内容,集影像、图形、属性、文档等数据于一体,互联共享的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
1.3主要技术路线
根据现有软硬件资源和人员技术能力状况,结合外业调查资料情况,制定如下技术路线:
1.3.1对外业详查着墨后的正射影像图扫描(分辨率400dpi),并对扫描后的图像用中地MAPGIS软件进行逐格网纠正;
1.3.2对纠正后的图像进行矢量化,矢量化采集软件利用AutoCAD平台二次开发软件GISBAS进行采集。
1.3.3对矢量化数据进行入库前数据预处理,利用GISBAS的模块功能,在AutoCAD平台内进行数据的拓扑关系处理,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属性、数据空间关系的检查,然后通过自主开发的程序将DWG格式的文件转化为MAPGIS的点线面类型的文件,转入MAPGIS平台进行进一步编辑。
将六安市所有图幅拼接在一起,对接边处的同类图斑进行合并,进一步对接边进行检查。
1.3.4将MapGIS内检查后的数据输出为SHPFILE文件,导入北京苍穹软件公司的土地利用现状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以下简称建库软件);
1.3.5根据建成后的库体数据,利用建库软件生成土地利用图件、土地利用统计表格。
1.4数据库建设主要成果
1.4.1数据成果
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原格式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规定的VCT交换格式数据)。
1.4.2文字成果
a)工作报告、建设报告、技术报告和自检报告;
b)土地调查数据衔接分析报告;
c)图历簿、自检记录表和作业情况记载表等。
1.4.3图件成果
a)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
b)土地利用挂图;
c)基本农田分布图、耕地坡度分级图等专题图;
d)图幅理论面积与控制面积接合图表。
1.4.4表格成果
a)土地调查分类面积汇总表(含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汇总表、土地利用现状二级分类面积汇总表、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按权属性质汇总表)
b)农村土地调查分类面积汇总表(含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汇总表、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二级分类面积汇总表、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按权属性质汇总表)
c)耕地坡度分级面积汇总表
d)基本农田情况统计表
e)土地利用现状变更平衡表、一览表等变更数据;
2、数据库建设方法
2.1工作准备
组织作业员、各级检查员进行《规范》、《标准》、《规程》的学习。
数据生产前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采集软件、数据处理软件、建库软件的学习和培训,使参加该项目的人员统一认识、密切配合,做到人人有数。
确定检查方案、评分标准、检查结果判定方案,建立该项目质量保证体系。
为了数据库建设能够顺利完成,外业调查的所有成果都需要通过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2.2工艺流程设计
作业准备
图件扫描
不合格
图像质量检查
图像纠正
数据采集处理流程图
纠正精度检查
合格
数据采集、编辑
相邻图幅接边
错、漏检查
拓扑、预处理
输入为MAPGIS文件
输出SHPFILE文件
2.3资料预处理
2.3.1、检查相邻图幅的接边情况,线状要素的连续性,图斑界线是否闭合,发现问题作相应记录,并进行处理。
2.3.2、标出同一条线上具有不同属性内容线段的分界点等。
2.3.3、添补不完整的线划,如被注记符号等压盖而间断的线划,境界线以双线河、湖泊为界的部分均以线划连接。
2.3.4、对图面上的各种注记表示清楚,包括图廓外各种注记。
主要有文字注记、地类注记、水系注记、道路注记、图廓注记等。
2.3.5、建立《图历簿》电子文档,按图幅建立,覆盖整个辖区。
2.4数据采集与处理
要求各级检查人员熟悉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基本了解土地资源调查工作流程和技术规定,掌握测绘学和制图学知识,了解GIS技术和土地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
数据采集作业员了解土地资源调查过程和制图学等相关知识。
在数据采集之前,首先进行数据库建设的设计。
包括数据采集分类编码、文件命名、分层及实体定义和确定属性数据结构等。
为了保证数据共享,数据库设计应满足《标准》的要求。
图形数据采集,采用扫描数字化方法进行。
数据录入的分类和分层编码参照《标准》的规定执行。
数据采集精度符合《二调技术规程》的质量控制要求;
点状要素应采集符号的几何中心或定位点,线状要素应沿中轴线采集,面状要素必须严格闭合;
有方向的线状要素应按规定方向数字化。
属性数据采集严格以外业调绘的底图和原始表格为依据。
2.4.1、图件扫描
对在正射影像底图上调绘的图纸,采用彩色方式扫描,扫描分辨率为400DPI,扫描后的图像应清晰易读,采用TIFF格式保存。
2.4.2、扫描纠正
采用MAPGIS软件,对扫描后的图像,按标准分幅进行逐格网纠正,并检查精度是否符合《规程》的精度要求,并生成精度评估报告。
2.4.3、图形矢量化原则
将外业调查的各种界线、线状地物、点状地物、注记等在计算机上用采集软件进行采集和编辑。
各要素的代码、图层、线型、符号、颜色等根据BASGIS模块设定的要求执行,矢量化的原则如下:
2.4.3.1、所有行政界线(除县级界线)、权属界线和图斑线必须按准确位置采集,县级界线用民政厅县级界线勘界成果。
2.4.3.2、作为行政界线和权属界线的线状地物要与行政界线和权属界线重合,其他情况均不可有重线存在。
2.4.3.3、严禁出现自相交线和回头线,严禁出现多点重合现象,闭合线用“C”命令。
2.4.3.4、采集时必须精确捕点,不准出现毛头,自动捕捉模式只能设置一个端点。
2.4.3.5、所有图斑必须严格闭合,不能漏气。
2.4.3.6、整个图形文件不可有多余的废层、废线和废块。
2.4.3.7、所有对象尽量用软件提供的工具绘制,杜绝使用“PLINE”命令。
2.4.3.8、尽量少用或不用拷贝或匹配命令。
2.4.3.9、从苍穹公司土地利用现状管理信息系统转过来的图廓线只保留内图廓线,其他全部删除,且应将其图层改为“图廓线”。
2.4.3.10、不要轻易修改厚度值。
2.4.4行政权属界线的采集
2.4.4.1、当行政界线重合时只会高一级的行政界线。
2.4.4.2、行政权属界线共分界线不跳、界线间跳、界线上跳、界线下跳四种情况。
2.4.4.3、当行政权属界线与有宽度的现状地物重合时,根据图面情况应分别采用上跳、下跳和间跳的方式,现状地物的绘制应尽量采用拷贝界线的方法,这样方可保证现状地物和行政权属界线位置一致,然后再修改其属性,当现状地物完全属于下面一个村(即右边的村)所有时采用界线上跳,当现状地物完全属于上面一个村(即左边的村)所有时采用界线下跳;
当行政权属界线与无宽度的道路边线和水涯线(其实也就是图斑界)重合时也应根据情况采取上跳和下跳的方式绘出(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持道路边线和水系边线的完整性,),当行政权属界线与其他种类的无宽度线状地物重合或行政权属界线无任何线划与其重合时(即行政权属界是空走,如河流中心)一律将其先拷贝一个,再将其修改为“无宽度辅助线”。
飞地的权属界线按外业调绘的采集。
2.4.4.4、有宽度线状地物在与行政权属界线方向一致的情况下,其扣除系数适应以下顺口溜:
境界地物要同向,上跳输零下输杠
(1),间跳自动不用问,不跳上下都一样。
2.4.5、有宽度线状地物的采集
2.4.5.1、当图斑线与有宽度的现状地物重合时,省去图斑线不绘。
2.4.5.2、当两条单线线状地物重合时,依河流、铁路、高速公路、国道、渠道、县以上公路、农村道路、沟渠、林带为主次顺序,主要地物按准确位置采集,次要地物移位表示,且在“是否移位表示的”复选框中打上勾。
2.4.5.3、当一条线状地物上标注两个以上宽度时,应分段采集,分段处取两标注点的中间附近。
2.4.5.4、扣除系数一般是“自动”,同时应注意权属性质是国有还是集体。
2.4.6、无宽度线状地物的采集
2.4.6.1、无宽度线状地物主要分水涯线、道路边线、地类界、无宽度辅助线、注记引线,前四种是用于绘制图斑边界,注记引线是标注注记用的,无宽度辅助线是用于拓扑构面的,线段本身不转入MapGis,而注记引线是转入MapGis的。
2.4.6.2、虽然无宽度线状地物没有属性,但层名也不能错。
2.4.7、注记采集
2.4.7.1、不可随意改变字高及层名。
2.4.7.2、政府所在地必需有插入块。
2.4.7.3、当所在图斑表示不下时可移到外边注记,但必须划一条引线。
2.4.8、地类代码采集
2.4.8.1、每个图斑有且只能有一个地类代码。
2.4.8.2、地类代码的插入点必须在其图斑内,不要修改插入点的对齐方式。
2.4.8.3、田坎系数暂且不填,同时应注意权属性质是国有还是集体。
2.4.9、零星地类采集
2.4.9.1、零星地类面积的单位是亩。
2.4.9.2、零星地类的插入点必须在其母图斑内。
2.4.10、插入Lable点
2.4.10.1、每幅图的每个乡镇、行政村区域内各自有且只能有一个Lable点,同理每幅图的每个权属单位内有且只能有一个Lable点。
2.4.10.2飞地的Lable点必须加注其所在乡镇或所在县(市)的名称。
2.4.10.3Lable点上加注的权属单位名称必须统一、无错漏。
2.4、11检查
前期的线划采集和属性录入结束以后,经过自检、院检等人工检查以后即进入计算机检查与处理阶段,计算机检查与处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2.4.11.1、清除重叠点与微短线,清除重叠点是为以后的拓扑服务的,此时的微短线可能是废线。
2.4.11.2、剔除重叠线,由于手工采集可能会产生一些重叠线,必须删除其中一条。
2.4.11.3、修剪毛刺,由于手工采集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毛头、未及点,外观交点等,而这些点人的肉眼不易发现,必须由计算机在一定的容差范围内进行自动处理。
修改毛刺的默认距离是3米,最大距离不应超过4米。
2.4.11.4、打断相交线,此步的目的是为自动拓扑和自动扣除图斑内现状地物面积而作的准备。
2.4.11.5、图形自动拓扑,在此过程中也检查悬挂界线是否存在,以及图廓线是否完整等。
2.4.11.6、让计算机自动检查每个图斑地类代码的唯一性与正确性,这样同时也检测出碎小多边形,检查无属性乡镇面、行政村面、飞地面,检查乡镇名称、行政村名称以及飞地名称的正确性,检查图幅理论面积与各乡镇的面积是否吻合,检查各乡镇面积与其所属的各行政村面积是否吻合,检查各行政村面积与其所包含的各图斑面积是否吻合,检查各飞地面积与其所包含的各图斑面积是否吻合,检查行政、权属界线是否与其图斑线重合,检查现状地物线宽数值范围,检查田坎系数数值范围,检查零星地类面积数值范围。
2.4.11.7、以上检查准确无误后即可由程序自动生成MapGis的点、线、面文件。
此时,权属代码、权属名称、座落代码、座落名称、权属性质、地类号、线宽、田坎系数、零星地类地类号、零星地类面积,扣除系数、图幅号等已被自动写入相应的属性字段,各种线型、颜色、字体、字高、线型比例等均安图式规范要求自动生成。
2.4.12、接边
2.4.12.1、接边包括空间对象的接边和属性的接边。
2.4.12.2、先接最高级别的行政权属界线,同时查看其Lable点的属性(先关闭其他层,只留行政权属界线层和Lable点层)。
2.4.12.3、上一步骤完成后再接线状地物和地类代码,应注意线状地物和地类代码属性的一致。
2.5数据入库
在数据采集、数据编辑、数据处理后,入库前数据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2.5.1、图形数据的坐标系正确
2.5.2、要素分层正确,内容齐全;
2.5.3、数据采集精度符合《规范》要求,数据采集无错漏;
2.5.4、属性数据输入正确;
2.5.5、相邻图幅几何数据、属性数据接边正确;
2.5.6、相邻图幅中接边处的同类图斑已合并;
2.5.7、各特征类属性表结构与《标准》一致;
2.5.8、数据拓扑结构正确,无碎片多边形;
2.5.9无逻辑错误;
建库流程
2.5.9.10、将经过AUTOCAD处理后的行政辖区、地类图斑和线状地物、零星地类的DXF文件输出为mapgis格式的*.wp、*.wl、*.wt格式的文件。
2.5.9.11、建立辖区接图表索引图。
2.5.9.12、在mapgis土地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使用数据字典,接图表索引图和行政辖区界线图新建工程。
2.5.9.13、将该测区的行政辖区图、地类图斑和线状地物图、零星地物图添加至新建的工程中。
2.5.9.14、进行数据预处理:
如出现负面积时,需要进行条件合并。
2.5.9.15、使用mapgis土地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提供的各项建库检查工具,对属性、逻辑、面积等进行检查。
2.5.9.16、检查合格后再进行数据预处理。
2.5.9.17、数据导入苍穹数码土地利用现状管理信息系统。
2.5.9.18、叠加坡度图数据计算各项面积。
2.5.9.19、按《标准》要求,输出各项面积统计表格。
2.5.9.11、按《标准》要求,输出有关图件。
3、数据库建设质量控制
3.1质量控制制度
由于数据采集和录入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差,通过数据误差传递进入数据库系统,从而使数据统计造成误差。
因此要求各级检查人员认真检查建库数据,目的是为了消除数据中的错误,保证整个数据库的正确性。
在建库过程中,我们采用作业员的自查互查、作业部门一级检查、院级二级检查制度。
各级检查都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
检查员检查的内容均为百分之百。
作业员在自查互查完成并确认无误后,移交部门检查员检查,部门检查员在检查过程中按《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的要求,对每幅图打分并进行质量评定,部门检查员检查完毕后,再将检查成果移交院级检查员进行检查,图幅的质量评定以院检查员的评定结果为准。
数据检查内容主要包括空间数据的分层检查、文件命名检查、图形拓扑结构检查、属性数据结构的检查、属性数据的逻辑一致性检查等内容。
具体检查内容参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中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检查内容表。
3.2质量控制方法
根据错误级别数量的多少,确定图幅及数据库的质量好坏。
具体评分办法参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中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成果质量评价指标、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缺陷分类表。
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成果质量评价指标
一级质量元素
二级质量元素
质量评价指标
基本要求
文件名称、数据格式、
数据组织、数据字典
文件命名、数据格式等符合《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要求。
数学精度
数学基础套合精度
平面精度接边精度
高程精度格网间距
平面坐标和高程基准符合本规范要求;
图内各要素与影像套合,明显界线与DOM上同名地物的移位不得大于图上0.2mm;
高程精度、DEM格网间距应满足测绘要求。
属性精度
(DLG)
要素分类与代码的正确性
要素属性值的正确性
属性项类型的完备性
数据分层的正确及完整性
注记的正确性
要素分类与代码、数据分层符合《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的规定,属性值正确、完整,注记、图式图例符合《规程》的要求,内容正确。
逻辑一致性
拓扑关系的正确性
多边形闭合结点匹配
无拓扑错误、多边形闭合、结点匹配。
完备性
要素的完备性(DLG)
注记完整性(DLG)
各要素正确、完备、无遗漏或重复现象;
注记无遗漏。
现势性
更新时间
统一时间定为年月日
汇总表格质量
表格完整性表格数据正确性
表格种类齐全,格式符合要求,数据正确;
统计汇总表格式符合要求,数据逻辑一致性关系正确。
图件质量
比例尺正确性内容正确性图内要素完整性
图外要素完整性整饰规范性
图件完整、图名图号正确,图式图例符合要求,图内、图外要素完整正确,注记完整正确。
附件质量
文档资料的正确、完整性
元数据的正确、完整性
文档资料数量齐全,格式符合要求,内容描述准确,逻辑清晰;
元数据正确完整。
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缺陷分类表
质量
元素
严重缺陷
重缺陷
轻缺陷
基本
要求
1.数据文件不齐全
2.文件命名有误或数据格式不符合《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要求
数学
精度
1.DRG数据不清晰,不能够准确区分图内各要素
2.图廓点、控制点坐标值与理论值不符
3.空间定位参考系统错误
1.地物点平面位置误差超限,一处计为1个
2.行政区及权属几何图形不接边或属性不接边
1.要素几何图形不接边或属性不接边一处计为1个
2.不属于前两类缺陷的问题
属性
1.要素属性结构有误或有遗漏
1.属性数据错、漏
1.属性值错
逻辑
一致性
1.数据拓扑关系未建立或建立错误
1.面状要素未封闭二处计为1个
2.面状要素无标识点或不止一个标识点二处计为1个
3.行政区要素层中有碎片多边形
4.数据层间的拓扑关系不正确五处计为1个
1.出现悬挂节点、节点匹配精度超限等五处计为1个
2.同一要素重复输入
3.要素间关系不合理
4.有向要素方向有误
5.线划错误打断
1.行政区划界线有遗漏
1.行政区及权属要素有错漏
2.乡级以上地名错或漏
3.作为图名的图内注记错、漏
1.一般要素漏三处计为1个
2.一般注记错或漏
3.不属于前两类缺陷的问题
1.现势性不符合要求
1.数据未进行更新
1.数据更新程度不够
1.表格数据不完整
2.表格结构不符合要求
1.表格数据一处不正确计为1个
2.表格逻辑关系一处不正确计为1个
不属于前两类缺陷的问题
1.图件不完整
2.首末公里网线或图廓点经纬度注记错漏
3.图名、图号错、漏
1.图式图例不符合要求
2.比例尺不正确
3.图内缺少某一大类要素
4.重要要素如行政区、权属要素等线划、符号颜色、规格不符合要求
1.图廓内外整饰有错漏
2.一般要素线划、符号颜色、规格不符合要求
3.注记压盖重要地物
4.不属于前两类缺陷的的问题
附件
1.技术报告、工作报告等附件不齐全
1.报告格式不符合要求
1.元数据文件中漏或错信息二项计为1个
2.技术报告、工作报告和成果分析报告过于简单,逻辑不清楚
3.不属于前两类缺陷的的问题
3.2.1检查结果判定办法
3.2.1.1图幅检查结果判定办法
参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中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成果质量评价指标、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缺陷分类表,对图幅检查结果,采用如下判定办法:
图幅数据满足以下条件即为合格:
(Ⅰ级错误为严重缺陷,Ⅱ级错误为重缺陷,Ⅲ级错误为轻缺陷)
无Ⅰ级错误;
Ⅱ级错误不超过3个;
Ⅲ级错误依据图斑个数而定,具体要求见下表:
图幅图斑个数
Ⅲ级错误个数
400以下
≤12
400-800
≤18
800-1600
≤24
1600以上
≤36
图幅数据满足以下条件即为优良:
Ⅱ级错误不超过2个;
≤8
≤16
图幅数据满足以下条件即为优秀:
Ⅱ级错误不超过1个;
≤4
≤6
3.2.2数据库检查结果判定办法
参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中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成果质量评价指标、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缺陷分类表,对数据库检查结果,采用如下判定办法
数据库成果满足以下条件即为合格:
分幅数据检查合格率90%以上,其他检查结果无Ⅰ级错误、Ⅱ级错误不超过5个、Ⅲ级错误不超过30个。
4、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4.1已解决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在建库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经过与六安市国土局协商,并根据我们的工作经验和原始资料的具体情况共同提出了一些处理方法,下面是针对建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出的解决方案。
问题
解决方案
工作底图中境界线不明确或悬挂
六安市国土资源局补充调查
地类界悬挂
相同地类码之间有图斑线
技术处理
图斑无地类码
疑问图斑
图斑面积小于400㎡
内业一律按类似零星地类的方法处理
5、数据库应用
由于数据库建设是一项涉及到计算机、GIS技术和土地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的基础性工作,它比以往单纯数字化有较高的要求。
因此,我们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根据我们现有的软硬件及技术储备状况,制定了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检查制度,确保建库工作按质、按量、按时完成。
建库后经过试运行,其功能稳定,运行正常,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农村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建设工程是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二调建库成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建设用地报批、林地规划以及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土地整理规划等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为六安市各部门之间业务交流协作和数据信息共享提供了依据,为下一步综合运用3S技术,进一步开发国土管理系列子系统,实现全市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奠定了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安市 裕安区二调建库 技术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