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871584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539.37KB
中医诊断学Word文件下载.docx
《中医诊断学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诊断学Word文件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阴不敛阳,虚阳外越
患者原来面色十分晦暗,临终前突然在颧颊部泛现红色,称为“戴阳”。
提示正气衰竭,阴不敛阳,虚阳浮越之象。
(三)神气不足与神志异常
神志异常:
癫--抑郁型(湿痰蒙闭);
狂--兴奋型(痰火扰心);
痫--发作型(肝风挟痰上扰)。
二、望面色
(一)面部色诊原理及其临床意义
色与泽的关系:
色与泽,又称“气色”;
色属阴,主血,反映血液的盈亏;
泽属阳,主气,反映脏腑精气和津液盛衰。
《四诊抉微》“夫气由脏发,色随气华”
《望诊遵经》“光明润泽者,气也;
青赤黄白黑者,色也,有气不患无色,有色不可无气也。
”
(二)面部与脏腑相关部位
(1)按照五色与五脏对应的关系
青--肝;
赤--心;
黄--脾;
白--肺;
黑--肾
隐现于皮肤光泽之间为正常色,称“常色”;
过于明显,暴露于外为病色,又称“真脏色”。
(三)常色与病色
1、常色:
健康人面部的色泽:
红黄隐隐,明润含蓄──有胃气,有神气
(1)主色──面色、肤色一生不变的色泽
(2)客色──因季节、气候不同而发生正常变化的面色
2、病色
(1)五色善恶顺逆:
善色-五色光明润泽,虽病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荣于面,“气至”,预后良好.
恶色-枯槁、晦暗、暴露气血匮乏,脏腑精神衰败,不能上荣于面,“气不至”,预后较差.
(2)五色主病:
1、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和惊风.
面色淡青或青黑-阴寒内盛;
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心阳虚衰;
面色青灰,
突发剧烈心痛-心阳暴脱;
眉间、唇周青灰-小儿惊风(急惊风:
见于小儿高热引起的抽搐,两目上视。
为高热耗津,引动肝风;
慢惊风:
见于小儿无热,而时时手足搐搦。
为脾虚肝乘).
2、赤色 主热证,亦可主戴阳证.
实热:
满脸通红、目赤;
虚热:
午后颧红;
戴阳证:
面红如妆.
3、黄色 主虚证、湿证
虚证:
脾虚──黄胖(黄而虚浮);
血虚──萎黄(淡黄枯槁无光)
黄疸:
阳黄──黄而鲜明如橘子;
阴黄──黄而晦暗如烟熏
4、白色 主虚证、寒证、脱血、夺气
淡白无华──气血不足;
恍白──阳虚水泛;
苍白──阳气暴脱或阴寒凝滞,大失血证
5、黑色 主肾虚、寒证、痛证、水饮和瘀血
肾虚:
阳虚──面黑暗淡;
阴虚──黑而干焦水饮:
眼眶黑瘀血:
黧黑,肌肤甲错
三、望形态
形体强弱胖瘦:
肥人多痰,瘦人多火;
姿态异常:
喜动者属阳,喜静者属阴
(1)卧:
面向外,躁动不安,仰卧伸足,掀衣去被,身轻自转侧——阳(实热证)
面向内,喜静少动,踡卧缩足,喜加衣被,身重难转侧——阴(虚寒证)
(2)坐:
坐而喜仰,胸胀气粗-肺气壅实;
坐而喜俯,少气懒言-肺气虚弱
异常动作
(1)多见唇、睑、指、趾颤动
在外感热病中为动风先兆;
在内伤杂病中,多为气血亏虚,筋脉失养,虚风内动
(2)颈项强直,两目上视,四肢抽搐、角弓反张者:
多见于小儿惊风、破伤风、痫病等
(3)卒然昏倒:
不省人事,口角斜,半身不遂者,属中风病;
口吐涎沫,四肢抽搐,醒后如常者,属痫病
(4)关节拘挛,屈伸不利,多属痹病;
(5)肢体软弱无力,行为不便而无痛,多属痿病;
四、望头颈五官九窍
望头面五官
(1)望头形:
伴有智力发育不全
①、大颅--先天不足、肾精不足水停先天性脑积水;
②、小颅--肾精不足、颅骨发育不全
③、方颅--见于佝偻病、先天梅毒
(2)望囟门☆
①、囟填:
囟门高突,实热证;
②、囟陷:
囟门下陷,虚证
③、解颅:
囟门迟闭,骨缝不合,属肾气不足。
常伴五软(头、项、手足、肌肉、口软)和五迟(立、行、发、齿、语迟)。
——小儿佝偻病。
(3)望头发
①、发黑浓密润泽——肾气盛,精血充足;
②、发黄稀疏干枯——精血不足;
③、片状脱发——血虚受风;
④、白发——肾虚、禀赋;
⑤小、儿发结如穗——疳积
面肿及口眼歪斜
(1)面肿:
外感风邪、脾肾阳虚、心肾阳虚;
(2)口眼歪斜:
风邪中络、中风
目部的脏腑归属
五轮
部位
五脏分属
水轮
瞳仁
肾
风轮
黑睛
肝
血轮
两眦
心
气轮
白睛
肺
肉轮
眼睑
脾
目态主病
(1)横目斜视:
肝风内动;
(2)目睛微定:
痰热内闭;
(3)昏睡露睛:
脾虚清阳之气不升
(4)瞳孔扩大:
肾精耗竭,绿风内障;
(5)瞳孔缩小:
肝胆火炽、劳损肝肾、中毒
(6)目视上翻、瞪目直视、目睛正圆、戴眼反折等,为危证
望口唇齿龈
(1)望齿龈:
①光燥如石,阳明热盛;
②燥如枯骨,肾阴枯竭
(2)望咽喉:
伪膜坚韧,擦之不去,重擦出血,随即复生者,多为白喉。
望皮肤
(1)斑与疹鉴别☆
斑──色深红或青紫,点大成片平摊于皮肤下,抚之不碍手,压之不褪色。
阳斑、阴斑
疹──形如粟粒,色红而高起,摸之碍手,压之褪色。
麻疹、风疹、瘾疹
例:
下列诸证除那项外均属于斑的特征:
(
)
A.色深红
B.点大成片
C.平摊于皮肤
D.压之褪色
(2)痈与疽的鉴别☆
痈:
红肿高大,根盘紧缩(阳证);
疽:
漫肿无边,皮色不变(阴证);
疔:
形小根深,麻木痒痛;
疖:
形小而圆,红肿热痛不甚。
体表患部红肿高大,根盘紧束,发热疼痛者属:
A.疔
B.疽
C.痈
D.疖
望排泄物与分泌物
痰的色、质、量☆
临床意义
痰白清稀
属“寒痰”
痰稀白而多泡沫
属“风痰”
痰白滑而量多,易咯
属“湿痰”
痰黄而质稠量多
属“热痰”
痰少而粘,难以咯出
属“燥痰”
痰中带血,血色鲜红
咯血
咯脓血腥臭痰浊者
属“肺痈”
呕吐物情况
临床意义
呕吐物清稀无酸臭味
多属“胃寒呕吐”
呕吐物秽浊有酸臭味
多属“胃热呕吐”
呕吐不消化食物味酸腐
多属“伤食呕吐”
呕吐黄绿苦水
多属肝郁犯胃或湿热
呕吐清水痰涎,胃脘有振水声
多为“痰饮”
望小儿指纹:
红紫辨寒热;
淡滞定虚实;
浮沉分表里;
三关测轻重
小儿食指脉络色鲜红为:
A.实热证
B.虚热证
C.惊风证
D.外感表证
正常络脉:
色浅红,红黄相兼,隐隐于风关之内。
其形态多为斜形、单支,粗细适中。
浅浮──主表(邪浅、病轻);
沉滞──主里(邪深、病重
紫热红伤寒,青惊白是疳:
鲜红──外感表证;
紫红──里实热;
紫黑──血络闭郁、危重;
青──惊风、痛证;
淡白──脾虚疳积。
风关──邪浅病轻;
气关──邪深病重;
命关──危重;
透关射甲──凶。
小儿昏睡露睛多属于:
A.肝风内动
B.肝经风热
C.脾虚气血不足
D.津液亏虚
望舌
望舌的顺序:
A.先看舌体,再看舌苔
B.先看舌苔,再看舌体
C.舌体舌苔同时看
D.先舌苔后看舌下络脉
连舌本散舌下的经脉为:
A.足太阴脾经
B.手少阴心经
C.足少阴肾经
D.足厥阴肝经
望舌色
淡红舌——正常人、表证初起,病轻;
淡白舌——气血两虚、阳虚
红舌——实热(有苔)、阴虚(无苔);
紫舌——血行不畅
绛舌——温病热入营血、阴虚火旺(热入气分而舌红;
热入营血而舌绛)
青舌——阴寒、血瘀、热极、酒毒
青紫舌:
①舌青紫湿润,苔白而滑━阳虚阴盛,气血不畅。
②舌青紫深绛,苔少而干━热毒炽盛,深入营血。
③舌青紫而暗,有瘀斑点━瘀血内阻,络脉瘀滞。
寒证:
淡白舌→淡青舌→淡紫舌→青紫舌;
热证:
红绛舌→绛紫舌→紫暗舌→青紫舌
望舌形
(1)老嫩舌:
苍老舌━━多属实证。
娇嫩舌━━多属虚证。
(2)胖瘦舌:
胖大舌多属气虚、阳虚,水湿内停。
瘦薄舌舌色淡白者━━多属气血两虚。
瘦薄舌舌色红绛,舌干少苔者━阴虚火旺。
胖大舌——多为水湿痰饮内停
若色淡白,舌体胖大者为气虚、阳虚;
兼苔水滑,为脾肾阳虚,津液不化;
若色红,舌体胖大,苔黄腻,为脾胃湿热与痰浊相搏,湿热痰浊上逆
瘦薄舌——主虚证
若瘦薄而色淡白——为气血虚;
若瘦薄而色红绛——为阴虚火旺;
若瘦薄而无津、干瘪,或晦暗——为肾阴枯竭
(3)点、刺舌——热盛
无论红点、黑点和白点,皆因热毒炽盛,深入血分
①红点多主温毒入血;
或热毒乘心;
或湿热蕴于血分。
②白点多是脾胃气虚而热毒攻冲,是将糜烂之兆。
③黑点多为血中热甚而气血壅滞。
舌生芒刺,总属邪热亢盛。
①芒刺而兼焦黄苔者,多为气分热极。
②绛舌无苔而生芒刺者,则是热入营血,阴分已伤。
(4)裂纹舌——热盛、阴虚、血虚
红绛舌而有裂纹,多是热盛伤津,或阴虚液涸。
淡白舌而有裂纹,多是血虚不润。
淡白胖嫩,边有齿痕而又有裂纹者,则属脾虚湿侵。
(5)齿痕舌——脾虚、水湿内盛
淡白而湿润,则属寒湿壅盛。
淡红而有齿痕,多是脾虚或气虚。
下列那项可见于正常人:
A.胖大舌
B.淡嫩舌
C.淡白舌
D.裂纹舌
舌态变化
•强硬舌:
高热伤津;
痰浊内阻;
中风或中风先兆。
•歪斜舌:
中风、或中风先兆
•吐弄舌:
心脾二经有热(吐舌多见于疫毒攻心或正气已绝,往往全舌色紫。
弄舌多见于动风先兆,或小儿智能发育不全。
•痿软舌:
气血俱虚;
热灼津伤;
阴亏已极。
•颤动舌:
虚损、动风
•短缩舌——病情危重
吐舌和弄舌一般都属:
A.中风先兆
B.心气已绝
C.心脾有热
D.热极生风
望舌苔
(1)厚薄(以是否见底为划分标准)——邪气的盛衰和邪气的深浅;
•薄苔——主外感表证——判断疾病的深浅;
厚苔——主里证——病情的轻重
•由厚苔转薄苔——正气渐复;
由薄苔转厚苔——病势渐增。
(2)润燥——反映体内津液盈亏和输布情况
•润苔:
舌苔干湿适中,不滑不燥,为正常舌苔或虽病而津液未伤。
•滑苔:
舌面水分过多,伸舌欲滴,扪之湿而滑,见于阳虚而痰湿内停者
•燥苔:
舌苔干燥,扪之无津,甚至舌苔干裂。
提示体内津液已伤或阳气为阴邪所阻,不能输布津液。
•糙苔:
苔质干燥粗糙如砂石,摸之刺手,为热盛伤津之重症。
若苔质粗糙而不干者,为浊邪中阻。
•舌苔由润——燥——病情加重;
舌苔由燥——润——病情好转
(3)腐腻——痰湿、食积;
(以舌苔表面颗粒的粗细、性状区分。
腐苔:
苔质厚、颗粒粗大、疏松,如豆腐渣,擦之即去——主食积胃肠,或痰热内蕴;
腐苔脱落,不能续生—胃气衰败。
•腻苔:
苔质紧贴在舌面上,颗粒细小致密,粘腻,擦之不去——主湿证、痰饮。
薄腻或腻而不板滞主食积或脾虚湿困;
滑腻主痰浊、寒湿内阻;
厚腻如积粉者主时邪夹湿,自里而发;
厚而粘腻主脾胃湿浊上泛。
(4)剥脱苔——主胃气不足,胃阴枯竭,或气血两虚;
Ø
地图舌:
舌苔剥脱不全,剥脱处光滑无苔,界限明显——主气阴两伤
镜面舌:
若舌色白如镜,毫无血色,为气血亏极;
若舌面无苔,光滑如镜,舌色红者,主胃阴干涸,胃无生发之气,病重,预后差。
剥苔:
舌苔全部或部分剥落,剥落处舌面光滑无苔。
•主胃气匮乏,胃阴枯涸或气血两虚;
舌红苔剥主阴虚;
舌淡苔剥主血虚或气血两虚。
花剥苔:
舌苔多处剥脱,仅存少量舌苔,主胃阴不足,气血亏虚。
类剥苔:
舌苔剥落处,舌面不光滑,仍有新生苔质颗粒或乳头可见,提示久病气血不续。
(5)真假苔——表明病情的轻重及预后
•真苔:
舌苔中厚边薄,紧贴舌面,似从里长出者,“有根苔”
•假苔:
舌苔边中皆厚,四周如截,似物浮涂于舌,“无根苔”
•久病见真苔,说明胃气尚存;
假苔提示胃气衰败,多属虚证、寒证
望苔色
(1)白苔——表证、寒证、湿证
•薄白苔
舌质淡红─见于正常人,或表证初起。
质地干燥─多属风热表证。
质地滑利─多属外感寒湿、阳虚水停。
•厚白苔
厚白而腻─多属湿浊、痰饮、食积。
厚腻而干─多属湿浊内蕴,化热伤津。
(2)黄苔——热证、里证
淡黄苔主热轻,深黄苔主热重,焦黄苔主热极。
舌苔黄而腻,多属湿热内蕴、痰饮化热、食积热腐;
舌苔黄而滑,多属阳虚寒湿,痰饮化热,复感湿热。
(3)灰黑苔——阴寒内盛或里热炽盛。
浅黑苔即称为“灰苔”;
深灰苔即称为“黑苔”。
舌苔灰黑而干──主里热之重证──多因里热已极,热炽津伤所致。
舌苔灰黑而润──主里寒之重证──多因阳虚寒极,痰饮寒湿内阻所致。
舌体淡嫩,舌苔白润主:
A.实寒证
B.虚寒证
C.痰饮证
D.脾寒湿证
例:
舌质淡紫或紫暗而润者属于:
A.气血运行不畅
B.痰热内阻
C.阳虚阴盛
D.食积血瘀
红绛舌白滑腻苔提示:
A.真寒假热
B.真热假寒
C.素体热盛外感寒湿
D.湿热内盛伤及脾胃
闻诊
听声音
【音哑、失音】
(1)语声嘶哑,称“音哑”
(2)语而无声为“失音”。
(失语:
不能言语)
•实证——新病、外感风寒、风热、痰浊壅滞肺气不宣(金实不鸣)
•虚证——久病,肺肾阴虚,虚火灼金,津枯肺损(金破不鸣)
•太息:
情志不遂,肝气郁结
【谵语和郑声】☆谵语与郑声均是病人在神志昏迷或朦胧时,出现的语言异常,为病情垂危,失神状态的表现。
“实则谵语,虚则郑声”
【谵语】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热扰心神之实证。
【郑声】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心气大伤之虚证。
【独语和错语】☆独语和错语是患者在神志清醒,意识思维迟钝时出现的语言异常,以老年人或久病之人多见,为心之气血亏虚,心神失养,思维迟钝所致,多见于虚证患者。
【独语】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语止,首尾不续。
多因心气不足或气郁痰结所致,见于癫病、郁证。
【错语】语言错乱,语后自知言错,又称为“语言颠倒”,“语言错乱”。
虚证者多因久病体虚,年老体衰所致;
实证者多为痰湿、瘀血、气滞阻遏心窍所致。
【咳嗽】肺失肃降、肺气上逆。
肺病的主要症状之一
外感—实证:
咳声重浊,声大气粗,有痰
内伤—虚证:
无力作咳,咳声低微,咳而少气
重浊,痰白清稀—外感风寒;
不扬,痰稠色黄不易咯—肺热。
沉闷,痰多易咳—寒痰湿浊停聚;
干咳无痰或少痰—燥热或肺阴虚。
无力作咳,咳声低微—肺气虚损。
【顿咳】“百日咳”,其特点是咳嗽阵作,咳声连续,是痉挛性发作,咳剧气逆则涕泪俱出,甚至呕吐,阵咳后伴有怪叫,其声如“鸡鸣”。
顿咳以五岁以下的小儿多见,多发于冬春季节。
多因风邪与伏痰搏结。
初病多属实,久病多属虚。
【白喉】其特点咳声如犬吠,干咳阵作,为疫毒内传,里热炽盛而成。
(肺肾阴虚,火毒攻喉)
名称
概念
喘
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者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
喘指气息言:
呼吸气促困难
实喘:
肺有实热,或痰饮内停虚喘是肺、
肾虚损,气失摄纳
哮
呼吸急促似喘,喉间痰鸣,声高断续,往往时发时止,缠绵难愈
哮指声响言:
喉中哮鸣有声
多因内有宿痰,复感外寒,束于肌表,引动伏饮而发。
气短
呼吸气急而短,不足以息,数而不能接续,气虽急而喉中无痰鸣声,似喘
而不抬肩,
肺气不足或元气大伤
实证:
痰饮、气滞、瘀血阻于胸腹
少气
又称气微,指呼吸微弱而声低,气少不足以息,言语无力。
形体状态一般无改变
主诸虚不足,身体虚弱
【呕吐、呃逆、嗳气】——胃气上逆
(1)呕吐
•吐势徐缓,声音微弱,吐物清稀——虚寒证。
•吐势较猛,声音壮厉,吐出粘痰黄水,或酸腐或苦水——实热证。
•喷射状呕吐——热扰神明。
(2)呃逆——声短而频,呃呃作响
•呃声频作,高亢而短,声响有力——实证,热证。
•呃声低沉而长,声弱无力——虚证,寒证。
•新病呃逆,其声有力——寒、热客胃。
•久病重病呃逆不止,声低气怯——胃气衰败之危候。
(3)嗳气——声长而缓
•嗳气酸腐——宿食,属实证。
•嗳声频而响亮,得嗳气及矢气而舒,因情志而作——肝气犯胃。
(实证)
•嗳声低沉断续,无酸腐味——胃虚气逆(虚证)
•嗳声频作而无酸腐气味——寒邪客胃
嗅气味
(1)口气
•口中臭秽—胃热、龋齿、口腔不洁;
口中酸臭,伴食欲不振,脘腹胀满—食积胃肠。
•口有血腥味—吐血、咳血、齿衄;
口出腐臭气,兼咳吐脓血—内有溃腐脓疡。
(2)病室气味
•血腥─失血证;
腐败味——疮疡化脓,流脓
•腐臭如败卵(尸臭味)─脏腑衰败;
尿臊味─水肿病晚期,肾脏衰败(尿毒症)
•烂苹果味─消渴病重证(酮症酸中毒)
问诊
《十问歌》(明·
张景岳)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
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问寒热
潮热:
根据发热的时间、发热的特点及伴有症状不同,分为:
阳明潮热——日晡潮热——阳明腑实证
(2)湿温潮热——身热不扬
(3)阴虚潮热(骨蒸潮热)——午后或夜间潮热——阴虚火旺
(4)身热夜甚——温病热入营血
问汗:
特殊汗出
(1)自汗:
昼间汗出,动则尤甚-气虚阳虚
(2)盗汗:
睡时汗出,醒时汗止-阴虚内热或气阴两虚
(3)绝汗:
病情危重,汗出不止-亡阴、亡阳;
(4)战汗:
全身战栗,续之汗出-疾病转折点
(5)头汗——上焦热盛、湿热、虚阳上越;
(6)半身汗——邪气阻络
(7)手足心汗——阳气内郁、阴虚阳亢或中焦湿热郁蒸证,(8)阴汗——下焦湿热郁蒸
问疼痛
(1)区别疼痛的性质:
胀、刺、冷、热(灼)、重、酸、绞、空、隐、窜。
(2)头痛——疼痛与部位结合
(3)真心痛——胸背彻痛剧烈,面色青灰,“手足青至节”(心脉急骤闭塞不通)。
(4)胁痛——责于肝胆。
(5)区分胃脘、腹疼痛——前者为心下;
后者为脐周。
性质
特点与临床意义
胀痛
痛而有胀感,多为气滞
刺痛
疼痛如针刺锥穿,多为瘀血所致
走窜痛
疼痛部位游走不定,或走窜攻痛
胸胁脘腹部多为气滞;
四肢关节为行痹
固定痛
脘腹部多为血瘀;
四肢多为寒湿痹痛
冷痛
疼痛有冷感而喜暖,多为寒邪伤阳
灼痛
疼痛有灼热感而喜冷,多为火邪窜入经络所致
绞痛
痛势剧烈如刀绞;
有形实邪阻碍气机
隐痛
疼痛不剧烈,但连绵不止,多因精血不足、阳气不足筋脉失养所致
重痛
疼痛并有沉重感,多是湿邪困阻气血所致
空痛
气血精血亏虚
掣痛
经脉失养,多与肝有关
酸痛
疼痛而有酸软的感觉,可因湿邪侵袭或因肾虚
心悸包括怔忡与惊悸
(1)惊悸:
因受惊而致心悸,或心悸易惊者,谓之惊悸。
(2)怔忡:
无明显诱因,心跳剧烈,上至心胸,下至脐腹,激动不安者,谓之怔忡。
耳鸣
(1)爆鸣声大,按之更甚者——实证(肝胆火盛)
(2)鸣声渐小,按之渐轻者——虚证(肾虚精亏)
目眩
(1)实证:
风火上扰或痰湿上蒙心窍。
(2)虚证:
中气下陷、清阳不升或肝肾不足、精亏血虚。
目昏:
视物昏暗,模糊不清。
雀盲:
白昼视力正常,每至黄昏视物不清。
•耳鸣
•目眩
风火上扰或痰湿上蒙心窍
中气下陷、清阳不升或肝肾不足、精亏血虚
•目昏:
•雀盲:
—脾失健运,水走肠间。
水样泄:
脾失健运;
五更泄:
肾阳亏虚,命门火衰,脾土失温;
湿热泄:
饮食不洁,湿热内蕴。
便质异常
完谷不化——大便中有较多未消化的食物脾肾阳虚,不能腐熟水谷
溏结不调——大便时干时稀,稠结不爽肝郁脾虚,肝脾不调
脓血便——大便中夹有脓血粘液痢疾,湿热交阻肠间,脉络受损
肛门灼热—--大肠湿热
里急后重—--痢疾,湿热内阻肠道气滞
排便不爽—--肝郁乘脾:
腹痛作泻,泻后痛减;
伤食:
酸腐臭秽,泻后痛减
湿热蕴结:
泻下黄糜,粘滞不爽
滑泻—肾阳虚衰
肛门气坠:
脾虚中气下陷
脉诊☆☆
脉诊简史
1、扁鹊:
已将脉诊用于临床实践;
2、《内经》:
“三部九候论”“独取寸口”
3、张仲景:
“平脉辨证”;
4、王叔和:
著《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脉诊专著)记载24种脉象(我国现存最早的脉诊专著)5、李时珍:
著《濒湖脉学》,记载27种脉象;
6、黄宫绣:
著《脉理求真》
7、周学霆:
著《三指禅》,以缓脉为权衡标准;
8、赵绍琴:
著《文魁脉学》
一、脉象形成的原理
1、心脏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
“心主血,其充在脉”,“心藏脉、脉舍神”
2、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脉不自行,随气而至,气动脉应”
3、其他脏腑与脉象形成的关系:
肺主气,朝百脉;
脾主运化,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
“脉以胃气为本”;
肝主藏血,调节血量;
肾藏精,为元气之根,是脏腑功能的动力源泉。
二、诊脉的部位和方法
(一)脉诊的部位
1、遍诊法(三部九候法):
上部、中部、下部。
2、仲景三部诊法:
寸口、趺阳、太蹊。
3、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