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山西省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870038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108.78KB
最新山西省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最新山西省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山西省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B.从古典写实的再现艺术逐渐过渡到抽象意象的表现艺术,这表明油画艺术在中国和在西方有着大致相同的发展进程。
C.与具有古典写实背景的艺术形式不一样,中国写实主义油画,表达特定时期的民族记忆,再现特定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D.在美国的文化背景下,流行艺术作为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实际上并没有对现状进行批判,批判的只是艺术本身。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从油画形式的国际性和内容的民族性的角度,提出问题,引起下文。
B.文章第二段,从革命胜利前、后两个方面,阐述中国写实主义优化形成的原因。
C.文章第三段,阐述中国写实主义油画的特点、发展及其产生的一些影响。
D.文章最后一段,通过阐述西方艺术变迁的规律,论述中国流行艺术崛起的深层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中国油画艺术被在苏俄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下所形成的艺术形式所取代,与当时的革命进程有关系。
B.“文革”时期,写实主义艺术成为“革命”的艺术,一种观念的艺术,艺术纯粹为观念而存在,这对艺术的发展来说,不一定完全是坏事。
C.如果流行文化通过某些途径消解了艺术的神圣性,就有可能导致具有几千年文化积累的欧洲艺术中心地位的崩塌。
D.中国的写实主义油画占据主导地位和中国流行艺术的崛起都有外国文化影响的因素,由此可知,外国文化的影响是文艺繁荣的前提。
【答案】1.D2.B3.D
【解析】
1.试题分析:
A项,强拉因果,原文的意思是中国油画这种艺术形式能够包容它的国际形式和它需要表达的内在民族记忆的冲突,不是说两者没有冲突;
B项,只是“在革命意识形态占据支配地位之前”具有相同进程,另外,“油画艺术”应为“以徐悲鸿为代表的油画艺术”。
C项,“与具有古典写实背景的形式不一样”错,参见原文“和所有的具有古典写实背景的艺术形式一样”。
2.试题分析:
原文第二段,阐述中国写实主义油画形成的原因是革命胜利后,革命胜利前,阐述的不是中国写实主义油画形成的原因。
3.试题分析:
“外国文化的影响是文意繁荣的前提”推理不严密,绝对化。
点睛:
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
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
此题D项,混淆范围。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秋来查干湖(李旭光)
①查干湖美,美在秋天。
秋湖的长天,极为疏朗。
站在环湖路上,依稀看得见天宇的穹顶与湖水交割的弧线。
惊鸿照影,间或掠过几朵祥云。
夜幕乍落,伫立在湖岸高坡上的妙因寺,不时传出阵阵晚课的钟鼓和诵经的吟唱,剪影里,空气也凝固了一般。
到了晓夜当空,繁星拱月时,天上湖中,已辨不出哪里是真实的,哪里是虚幻的。
②查干湖美,美在秋水。
秋水如娴静而又落落大方的少妇,深邃的眼睛定定地凝视着你。
从松花江引入湖中的百里运河,已放慢了流速,使得这时的湖水波澜不惊,清澈见底。
泥沙已经淘尽,水中的游鱼和水草分明可见。
夏日肥得如油的湖水,已经显得清瘦,是湖水中的鱼虾和健硕的蒲苇把它的营养吸吮殆尽。
湖水从暑热变为秋温,鱼儿多半向湖的深处游去,垂钓的人们便懒于来此蹲守。
随着秋一天天走向肃穆,湖区的游人也少了许多,但仍有不少老人、情侣、画家、摄影家、迁客骚人来此小住。
与其说是游湖,莫若说是人生的一次悄然回眸。
③查干湖美,美在秋草。
轻露染过的蒲草依然葱郁滴翠,很深的一截还在水里,蒲棒却透出橙黄。
渔民介绍,蒲棒采摘下来,可以作为驱赶蚊蝇的香炷,一支蒲棒,可以燃上几介小时。
有些地方用蒲草做床垫,铺在下面厚厚的、暖暖的,还散发着蒲香,销路很被看好。
秋苇比起蒲草来,要更美些,更张扬些,更浪漫些。
一枝枝、一簇簇,泛着轻黄的舒展的苇叶,就像跳藏族舞的姑娘,张开双臂,弓起腰肢,献出哈达。
而泛着油光的银白色的芦苇花,在风中柔软地散落开,烈火呼啸般地狂舞。
修长的苇秆,接踵摩肩,竹林般地森然列阵。
待到湖上结冰时,这些蒲草和芦苇都要被渔民割掉。
割去固然可惜,但为了将一腔热血回报养育它们的大地,为了来年春天新生命的再一次萌发,想一想,也就释然了。
湖中还有铺天盖地的菱角与荷花。
花期过后,尚有一片片圆得可人的叶子浮在湖面,新绿里透着油一般的光泽,圆叶的下面,是一枝细蔓连到湖床。
这时,肥硕的菱角,黑黝黝的已经成熟。
记得小时候开那达慕大会时,总有一些小商贩,将菱角煮熟后对半切开,用粗瓷碗盛着叫卖。
孩子们用菱角那略朝里弯曲的锋利的尖儿,把果肉从菱角壳里抠出来,送到嘴里,吃起来真香。
荷花的莲蓬籽,连同泥里鲜嫩稚白的藕都已成熟,渔民们却不舍得去捡拾,任由它们在湖中自在地散落,肆意地蔓生。
④秋天的查干湖,是水鸟的王国。
从8月底到10月初,在北国圣水中完成季节性侨居、顺便又繁衍后代的候鸟,几十万只之众,从四面八方向湖中翔集。
对水禽颇有研究的鲍鹏友局长告诉我,这里面有天鹅,有丹顶鹤、白鹤、灰鹤、苍鹭、白鹳,有大雁以及其他近百种水禽,其中,光是野鸭,就有针尾鸭、绿头鸭、赤颈鸭等20多种。
一时间,湖中用来接待“客人”的蒲苇显得容量不足,鸟儿们吵闹着、争抢着、嬉戏着,一边庆幸着对圣湖的占领,一边抓紧时间在这里捕鱼啄虾,补充能量,同时讨论着生活琐事,谋划着南归的路线。
⑤秋天,湖中的鱼也肥了。
南湖的水草茂密,草根鱼、青根鱼长得特别快。
夏天到南湖垂钓,听到“咔哧”“咔哧”,那是草根鱼进食的声音,“咯嘣”“咯嘣”的声响则是青根鱼的。
青根鱼被渔民归类为牙鱼,它们非常爱吃田螺、河蚌等贝类,因此青根鱼的牙床后面有个冲压床一样的凹凸槽,骨头自然是极硬的。
渔民在食用青根鱼前,都要先把这块骨头取出来,做成小饰件。
青根鱼的肉雪白、细腻,口感极爽,是湖中的上佳之品。
每年冬捕时,南湖的青根鱼一出水就极畅销,大的四五十斤重,一两米长,一斤就要卖到100多元钱。
在北湖,鲢鱼、鳙鱼、鲤鱼、湖虾,俱为上佳之品。
尤其是北湖的鳙鱼,俗称胖头鱼,是经过国家认证的绿色有机食品。
冬捕时,湖面上人潮涌动,车如穿梭,冰晶雪国里蒸腾着节庆的热浪。
⑥秋天的查干湖,最美的还是渔民。
春天投放鱼苗,夏天管护,到了秋天,终于眼见着湖里的鱼肥了、大了,将整个湖都胀满了,渔民便美在了心里。
他们这时开始收拾冬网,做着冬捕的准备。
干活累了,几杯酒落肚儿,他们在一起海吹神聊,什么泥鳅用皮肤、肠道呼吸啦,胡罗鱼要在河蚌里产卵啦,老头鱼会冬眠啦,更别有一番情趣。
(选自《2011年中国散文精选》)
4.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赏析,恰当的两项是()()
A.第一段主要写秋天查干湖天空的高明澄远,如人们可以看见天水交割的弧线,看到鸿雁掠过,可以在夜幕中聆听寺庙的钟声和吟唱,欣赏梦幻般的静谧。
B.“与其说是游湖,莫若说是人生的一次悄然回眸”是说,游湖契合着人们对人生美妤的眷恋之心,游湖看到的不止是湖中美景,还有人生过往的回忆。
C.菱角煮熟对半切开,用菱角把果肉抠出来吃,渔民食用青根鱼把硬骨头取出来做成精美饰件,这些写出了查干湖特有的生活场景和当地人的慧心巧思。
D.第四段对秋鸟进行了详细描写,不仅用数字写出了水禽的数量之多,种类众多,而且生动地描述了鸟儿们的争抢、捕食的场景和它们的靓丽的身影。
E.本文语言清新优美,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来展现秋天的查干湖之美,以“查干湖美,美在秋天”为开头,照应题目,以它为主线,脉络清晰。
5.请赏析文中第三段中画线部分的句子。
6.查干湖的秋天美在哪些方面?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全文概括分析。
【答案】4.BE5.①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②从苇叶、苇花、苇秆等方面描写了芦苇的张扬、浪漫的美,看似柔弱,却很列阵,森然列阵,③生动形象,表达了作者的赞赏喜爱之情。
6.第一问:
查干湖的美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风景美。
天气舒朗,秋水娴静,秋草成熟,候鸟翔集,秋鱼肥美。
②人美。
渔民辛勤劳作、生活方式质朴,也是生态环境的维护者。
③生态美。
原生态的渔猎文化。
水与生命,植物与动物,天、地、人之间的和谐。
第二问:
表达了作者对查干湖的热爱,对这种生活、文化等的眷恋守护。
4.试题分析:
A.“夜幕中聆听寺庙的钟声和吟唱”并不是描写天空的。
C.“吃菱角”不能说是查干湖特有的场景。
D.没有“靓丽的身影”。
5.试题分析:
首先答出“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
从苇叶、苇花、苇秆等方面描写了芦苇的张扬、浪漫的美,看似柔弱,却很列阵,森然列阵,生动形象,表达了作者的赞赏喜爱之情。
散文中的赏析句子的题目主要是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常见的修辞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动静、虚实和视听结合等,答题时先辨析手法,然后结合文句进行解释,最后明确效果。
此题主要考核修辞手法,注意明确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
6.试题分析:
情节的概括是散文常见的命题方式,往往概括物象的特征,事情的经过,作者的观点态度、情感等,注意锁定文章的区位,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尤其注意文章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
此题和足以抓住二段的段首句和文章的开头结尾概括。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近日下发的《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指出,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中小学校通过有关课程和活动开展书法教育。
书法在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乃至世俗生活中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但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削弱,书法教育的状况堪忧。
首先,中小学学生书写不规范、不工整、不美观,字迹潦草;
其次,“双姿”不规范的比例很大,坐姿和握笔姿势不正确;
再次,学生普遍缺乏写好字的心态和习惯,多数不在意字写得不好;
最后,“提笔忘字”现象日益严重。
全国中小学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郭振有提出,1988年成立的中国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在过去的20多年里,积累了丰富的书法教育的经验,各地应借着“书法进课堂”的东风,扩大书法特色教育实验区和实验校。
(《中国教育报》2011年10月25日12版,有删改)
材料二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明确提出加强书法教师队伍建设。
要逐步形成以语文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的书法教师队伍。
”目前,广东省中小学书法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如何呢?
现有的教师是否能够胜任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需要?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组织了一次面向广东省中小学语文教师和美术教师的问卷调查。
接受问卷调查教师所在的学校中,配备有专职书法教师的占18.77%,由语文老师兼任书法教师的的占27.18%,由美术老师兼任书法教师的占25.6%,没有配备书法教师的占28.45%。
缺乏能胜任书法课教学的教师这一现实也在另一项统计结果中反映出来,高达48.35%的教师认为目前学校开展书法教育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可胜任的书法教师”。
要解决书法教育师资队伍不足的问题,建议加强现有教师队伍的培训,还要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学校聘请有书法专长的校外人员(尤其是当地少年宫和文化站的书法教师),经过适当的教学培训后担任学校书法教师。
(冯善亮,周凤甫《广东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状况调查报告(节选)》,2015年1月)
材料三
当前教育部稳步推进书法教育进课堂工作成绩显著。
近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对“识文断字”基本功提出新的要求,总体目标是打造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的示范标杆,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两种意识”。
但在继续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工作的落实中依然不同程度存在着一些问题。
据江西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对全省35所中小学抽样调查显示,86%的学校因没有书法师资、教材等问题,开设的书法课走过场,形同虚设。
如何把书法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协理事卢中南接受了我们的专访。
他建议教育部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开设书法课的情况全面调查,建立相应的督导机制,提高书法的地位,将书法作为推进中小学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建立书法评价机制,并明确列入教育督导和评价中;
重视并定期检查书法教学实施情况。
成立专业的书法教育监管小组,每学期、学年到校巡管,检查开课的真实情况,重在监督落实。
对书法获得成果的奖励制度要等同于其他考试科目。
要设立书法教师资格证,有明确的书法专职教师的“入职名额编制”,使书法教师专职化。
除提高书法教师地位、保证书法教师专职教书法外,必须对全体教师进行汉字书写培训,尤其是语文教师。
尽快制订师范生的书写技能训练目标,尤其是师范院校文科学生必须有相对严格的书法课程。
卢中南说,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再到家庭,合力形成严密的书法教育管理机制,才能把书法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中国艺术报》2017年03月06日7版,有删改)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和概括,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三则材料都发表在教育部发布重要文件之后,三者都密切关注我国教育方针和政策,
并及时献言献策。
B.材料二和材料三显示,专职教师在书法教师中所占比例偏低,是目前中小学开展书
法教育的最突出的问题。
C.“如何加强书法教育”,材料一和材料二重视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作用,材料三更
强调教育主管部门管理监督。
D.三则材料都试图积极引导读者思考当下书法教育面临的问题,并且暗示读者,中国
8.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合理的两项是()()
A.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当下中国书法教育进课堂的问题,而且都认为开展书法教育迫
在眉睫,亟需获得社会高度重视。
B.三则材料各有侧重,材料二和材料三运用了抽样调查数据,材料一虽能分析书法教
育现状,但客观性略为欠缺。
C.材料一对书法教育现状进行考察,内容具体;
材料二是调查报告,数据分析详尽客
观;
材料三专访专家,突出受访者个人观点。
D.三则材料的背后,是国家对于书法教育的要求,也是中小学对书法教育的强烈诉求,
材料具有时效性和广泛的现实意义。
E.材料的语言风格因读者群体而有所不同。
材料二主要面向教育界,简洁严谨;
材料
9.根据上述材料,谈谈解决书法教育师资不足问题的主要举措。
【答案】7.A8.CE
9.①加强师资培训。
加强师范生书写技能训练,对全体教师进行汉字书写培训。
②提高书法教师地位。
设立书法教师资格证,有书法专职教师“入职名额编制”。
③提高地位。
建立书法评价机制,加大奖励力度。
④寻求社会支持。
与书法团体合作,聘请并培训有专长的人员担任学校书法教师。
8.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A项“迫在眉睫”于文无据;
B项没有调查数据,不能证明“客观性略为欠缺”;
D项没有显示“中小学对书法教育的强烈诉求”。
9.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
首先立足文本,解决书法教育师资不足问题的主要举措,到文中找主要的事件,通过事件分析体现传主的什么思想,然后分条作答。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书法教师地位,提高学科地位,寻求社会支持。
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实现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
如本题提高书法教师地位。
提高学科地位。
建立书法学科评价机制,加大奖励力度。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朱子奢,苏州吴人,从乡人顾彪授《左氏春秋》,善文辞。
隋大业中,为直秘书学士。
天下乱,辞疾还乡里。
后从杜伏威入朝,授国子助教。
太宗贞观初,高丽、百济同伐新罗,连年兵不解。
新罗告急,帝假子奢员外散骑侍郎,持节谕旨,平三国之憾。
子奢有仪观,夷人尊畏之。
二国上书谢罪,赠遗甚厚。
始,武德时,太庙享止四室,高祖崩,将祔主于庙,帝诏有司详议。
子奢建言:
“汉丞相韦玄成奏立五庙,刘歆议当七,郑玄本玄成,王肃宗歆,于是历代庙议不能一。
且天子七庙,诸侯五,降杀以两,礼之正也。
臣请依古为七庙。
”于是尚书共奏:
“自《春秋》以来,言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二。
推亲亲,显尊尊,为不可易之法,请建亲庙六。
”诏可。
然言七庙者,本之子奢。
帝尝诏:
“起居纪录臧否,朕欲见之以知得失,若何?
”子奢曰:
“陛下所举无过事,虽见无嫌,然以此开后世史官之祸,可惧也。
史官全身畏死,则悠悠千载,尚有闻乎?
”池阳令崔文康坐事,栎阳尉魏礼臣劾治,狱成,御史言其枉。
礼臣诉御史阿党,乞下有司杂讯,不如所言请死。
鞫报礼臣不实,诏如请。
子奢曰:
“在律上书不实有定罪今抵以死死者不可复生虽欲自新弗可得且天下惟知上书获罪欲自言者皆惧而不敢申矣”诏可。
子奢为人乐易,能剧谈,以经谊缘饰。
每侍宴,帝令论难群臣,恩礼甚笃。
卒于官。
(节选自《新唐书·
儒学·
朱子奢传》)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在律上书不实∕有定罪∕今抵以死∕死者不可复生∕虽欲自新弗可得∕且天下惟知上书获罪∕欲自言者皆惧∕而不敢申矣∕
B.在律上书∕不实有定罪∕今抵以死∕死者不可复生∕虽欲自新弗可得∕且天下惟知上书获罪∕欲自言者皆惧∕而不敢申矣∕
C.在律∕上书不实有定罪∕今抵以死∕死者不可复生∕虽欲自新弗可得∕且天下惟知上书获罪∕欲自言者∕皆惧而不敢申矣∕
D.在律∕上书不实∕有定罪∕今抵以死∕死者不可复生∕虽欲自新弗可得∕且天下惟知上书∕获罪欲自言者∕皆惧而不敢申矣∕
11.对下列文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贞观”是年号,年号纪年是我国古代主要的纪年法之一,如甲辰、康熙等。
B.《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诗》《书》《礼》《易》《孟子》也都是儒家经典。
C.“崩”是对帝王之死的婉称,古代对帝王的去世还有崩殂、薨、卒、殒、殇、不禄等多种称法。
D.皇帝自称“朕”,皇帝发布的命令或文告称“诏”,“草诏”是皇帝写诏书向臣民表达其旨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子奢先在隋朝为官,唐时曾前往朝鲜半岛平息战乱。
他在隋朝为官时,逢天下动乱,为官不稳定;
他前往高丽、百济平息战乱时受到二国的厚待。
B.朱子奢通晓祭祀礼仪,发表意见有根有据。
在唐高祖死后祭于先祖神庙一事上,朱子奢引经据典,建议依照古制设立七庙,得到了唐太宗的认可。
C.朱子奢坚持依法办事,博学健谈。
在如何处理魏礼臣一事上,他认为应按照法律来办;
他健谈,好引经据典,有时在宴饮时皇上还让他与群臣辩论。
D.朱子奢敢于拒绝皇帝看似合理的要求,并晓之以理。
皇帝想看起居注,以便知道自己的得失;
朱子奢认为这样做就会影响当朝史官,使记录失真。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推亲亲,显尊尊,为不可易之法,请建亲庙六。
(2)礼臣诉御史阿党,乞下有司杂讯,不如所言请死。
【答案】10.C11.B12.D
13.
(1)推广把亲人当亲人看待(或:
亲近亲人),显扬把尊者当尊者看待(或:
亲近亲人),作为不可更改的礼法,请建祖庙六室。
(2)魏礼臣上诉说御史结党营私,请交由有关部门一同审讯,如果不像他所说的那样就请求处死。
【解析】【《新唐书·
朱子奢传》】作者:
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朝代:
北宋
本题考查文言文阅读,属于人物传记阅读,难度不大,其中几个试题考查到了文言断句、文言实词以及对文段的理解与翻译,只要平时学习中注意积累并理解运用即可。
10.试题分析:
文言文断句首先要理解该段的大致意思,根据文意来断句,也可以利用一些标志词来判断,会事半功倍,题目中所给的一段的意思为:
在法律上,上书不实有确定的处罚,现在以死来抵罪,死的人不能复生,即使想悔过自新也不可能了。
况且天下人只知道是因上书而获罪,就是有想讲话的,也都害怕而不敢说了。
因此本题应选C。
11.试题分析:
A.“甲辰”是干支纪年,不是年号纪年。
C.“薨、卒、殒、殇、不禄”都不是对帝王之死的婉称。
D.草诏,即拟写诏书,此事一般由相关大臣来做。
此题考查文学常识,最好运用排除法。
另外还要注意在平时学习中积累并识记。
12.试题分析:
“朱子奢认为这样做就会影响当朝史官,使记录失真”,对原文理解不当。
从原文中看,朱子奢是怕唐太宗要看起居注的做法形成先例,后世的皇帝也要看,使史官不敢如实记录皇帝的一言一行。
注意原文中“然以此开后世史官之祸,可惧也”的说法。
13.试题分析:
文言翻译应当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还要字字落实,尤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山西省 第一次 月考 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