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电机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859707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47.86KB
清华大学电机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Word文档格式.docx
《清华大学电机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华大学电机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Word文档格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1.1能够使用技术语言,在跨文化环境下进行沟通与表达
2.1.2至少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2.1.3能够进行工程文件的编纂
2.1.4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一定的团队合作意识
2.2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1具备收集、分析、判断、选择国内外相关技术信息的能力
2.2.2具有整合资源,分析需求、细化任务,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2.2.3主导实施解决方案,完成工程任务,制定评估解决方案的标准并
解决方案的标准并参与相关评价
2.2.4提出改善工程产品、系统、服务效能的方案
2.3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2.3.1掌握在复杂系统中发现并筛选出不确定性因素
的分析方法
2.3.2主动汲取从结果反馈的信息,进而改进未来的
设计方案
2.3.3创造性地发现、评估和选择完成工程任务所需的方法和技术,确定解决方案
2.3.4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
2.4组织管理能力
2.4.1在团队中的领导能力
2.4.2较强的协调、管理、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2.4.3协调组织任务、人力和资源,提升项目组工作质量
2.4.4具备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能力
3、应养成的素质与职业道德
3.1创新能力
3.1.1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并具备相应的创新素质
3.1.2具有实践能力和在实践中创新的能力
3.1.3对新事物的敏感性
3.2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3.2.1熟悉本行业适用的主要职业健康安全、标准知识
3.2.2遵守所属职业体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并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下工作
3.2.3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服务意识
3.3具有对变化环境的适应性
3.3.1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
3.3.2自信、灵活地处理新的和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和工作环境
3.3.3能够在不同文化、不同区域背景下适应地工作
3.4具备终生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3.4.1根据社会急需和学科前沿,不断保持和增强其职业能力,制定并实施继续职业发展计划
3.4.2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和追求卓越的执着态度
3.4.3具有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精神
2.2本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标准实现矩阵
能力
实现(课程名称,含必修课与选修课)
1.1人文社会科学等的基本知识
1.1.1科学发展史知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
1.1.2政治经济学知识
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等
1.1.3哲学知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1.4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1.1.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2文化素质
1.2.1历史与文化
东亚文化交流史、汉字与中华传统文化等
1.2.2语言与文学
文学名作与写作训练、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与赏析等
1.2.3科技与社会
科学技术史系列讲座、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概论等
1.2.4当代中国与世界
大众传媒和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与中国等
1.2.5艺术教育
20世纪中国歌曲史概况、戏曲与中国传统文化等
1.2.6法学、经济与管理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等
1.3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
1.3.1数学与逻辑思维知识
几何与代数,微积分等
1.3.2相关自然科学基础
大学物理,大学化学
1.3.3信息技术基本知识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微机原理与应用,通信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
1.3.4工程技术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路原理,电磁场,工程图学基础等
1.4电气工程专业知识
1.4.1电气工程基础知识
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工程
1.4.2信息、控制技术知识
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
1.4.3新能源、智能电网相关知识
智能电网中的储能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其应用,电能质量基础,电能质量,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概论,随机能源并网技术,风力发电技术,智能电网基础,智能用电技术
1.4.4电气系统工程分析方法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电器兼容技术,直流输电技术
1.4.5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电气工程导论,电气工程技术发展,电工技术与电力系统新进展
1.4.6电气系统中的计算机应用
可编程控制器及变频器系统,计算机原理,可视化技术,网格技术
1.5基本技能
1.5.1基本实验方法与技能
数学实验,大学物理实验,大学化学实验,电路实验,电工实验,电子实验等
虚拟仪器实验,电力系统实验,电子电路实验
1.5.3具备实施解决方案、完成工程任务的能力
高电压工程实验,电子专题实践,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力系统实验,继电保护实验,
1.5.4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报告和参与交流的能力
数学实验,大学物理实验,大学化学实验,电路实验,电工实验,电子实验,虚拟仪器实验,电力系统实验,电子电路实验,高电压工程实验,电子专题实践,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等
2.1沟通、交流与文字表达能力
2.1.1能够使用技术语言,在跨文化环境下进行沟通与表达
文化素质选修课
2.1.2至少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英语水平I,II,德语、日语、西班牙语等
2.1.3能够进行工程文件的编篆
综合论文训练
2.1.4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一定的团队合作意识
综合论文训练,生产实习,电子专题实践,软件编程项目训练
2.2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1具备收集、分析、判断、选择国内外相关技术信息的能力
综合论文训练,认识实习
2.2.2具有整合资源,分析需求、细化任务,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综合论文训练,生产实习,电子工艺实习
2.2.3主导实施解决方案,完成工程任务,制定评估解决方案的标准并参与相关评价
2.2.4提出改善工程产品、系统、服务效能的方案
2.3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2.3.1掌握在复杂系统中发现并筛选出不确定性因素的分析方法
2.3.2主动汲取从结果反馈的信息,进而改进未来的设计方案
2.3.3创造性地发现、评估和选择完成工程任务所需的方法和技术,确定解决方案
2.3.4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
科技竞赛,科研项目,工程实践
2.4组织管理能力
2.4.1在团队中的领导能力
生产实习,电子专题实践,各种科技竞赛,社会实践
2.4.2较强的协调、管理、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生产实习,电子专题实践,各种科技竞赛,科研项目,社会实践
2.4.3协调组织任务、人力和资源,提升项目组工作质量
2.4.4具备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能力
生产实习,社会实践,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生心理健康,伦理学理论与道德实践等
3.1创新能力
3.1.1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并具备相应的创新素质
各种实践环节,科技竞赛,SRT,科研项目
3.1.2有实践能力和在实践中创新的能力
各种实践环节,科技竞赛,SRT,科研项目
3.2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3.2.1熟悉本行业适用的主要职业健康安全、标准知识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安全生产与管理,生产设备与工艺,生产实习,认识实习,社会实践
3.2.2遵守所属职业体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并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下工作
道德规划与职业行为准则,生产实习,社会实践
3.2.3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服务意识
质量检测与质量控制,生产实习,社会实践
3.3具有对变化环境的适应性
3.3.1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
生产实习,社会实践
3.3.2自信、灵活地处理新的和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和工作环境
3.3.3能够在不同文化、不同区域背景下适应地工作
生产实习,短期出国交流,海外学者短期讲学
3.4具备终生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3.4.1根据社会急需和学科前沿,不断保持和增强其职业能力,制定并实施继续职业发展计划
社会实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及专业相关课程
3.4.2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和追求卓越的执着态度
3.4.3具有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精神
3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3.1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与电能产生、传输、分配和使用相关的电力系统和电工设备制造业,培养基础扎实、创新能力突出、有国际视野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
3.2基本要求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如下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
a)掌握与电气工程相关的数学、科学和工程方面的基本原理与实践技能;
b)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关注交叉学科并乐于发现知识,从而具备通过终生学习来解决现实世界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
c)在学术素养、沟通技巧、团队精神等方面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d)了解中国和世界面临的各种挑战并愿意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3.3学制与学位授予
学制:
本科学制4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学位。
3.4基本学分学时
总学分173。
其中春、秋季课程总学分142,实践环节16,综合论文训练15。
3.5专业核心课
本专业核心课为:
电路原理、电磁场、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微机原理与应用、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工程。
共12门。
前8门为学科核心课,后4门为专业核心课。
3.6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3.6.1公共基础课程26学分
(1)思想政治理论课4门14学分
3学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4学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体育4学分
体育第1~4学期为必修,每学期1学分,第5~8学期的体育专项不设学分,其中第5~6学期为限选,第7~8学期为任选。
(3)外语8学分
大学英语课程必修8学分,安排在大学1-2年级,每学期必修1门,其中必修课组的课程至少占4学分。
新生入学进行英语分级考试,分4个级别,建议进入相应级别的“学术英语读写”或“学术英语听说”课程学习,也可选修必修课组的其它课程。
外语课程目录请见附件。
清华大学英语水平
(1)考试作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水平检测,学生必须在完成四个学期的英语课程学习之后,于第三学期秋季学期开始报考。
考试成绩以等级记录(清华大学英语水平4-8级,8级为最高等级),不计学分。
日语、德语、法语、俄语等小语种外语课程的选课要求详见《学生手册》(2011)。
3.6.2文化素质课13学分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包括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新生研讨课、文化素质教育讲座和选修课程4个部分,要求在本科学习阶段修满13学分。
其中《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为必修,1学分。
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和新生研讨课为限选,至少修满5门(或8学分),建议其中1门为新生研讨课。
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划分为8大课组:
①哲学与人生、②历史与文化、③语言与文学、④艺术与审美、⑤环境、科技与社会、⑥当代中国与世界、⑦基础社会科学、⑧数学与自然科学。
其中必须在课组③~⑥中各选修1门核心课程。
每学期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及核心课程目录详见当学期选课手册。
3.6.3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课程36学分
(1)数学课7门,24学分
微积分B
(1)
5学分
微积分B
(2)
线性代数
(1)
线性代数
(2)
2学分
复变函数引论
数学实验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物理课4门,10学分
大学物理B
(1)
大学物理B
(2)
大学物理
(1)(英)
大学物理
(2)(英)
物理实验B
(1)
1学分
物理实验B
(2)
可选修高档(数学、物理等理科系)课代替低档课。
大学物理B
(1)和大学物理
(1)(英)二选一,大学物理B
(2)和大学物理
(2)(英)二选一。
(3)生物/化学1门,2学分
大学化学B
大学化学实验B
现代生物学导论
现代生物学导论实验
3.6.4专业相关课程67学分
(1)学科核心课12门34学分
工程图学基础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
电路原理A
(1)
电路原理A
(2)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信号与系统
电磁场
微机原理与应用
自动控制原理
3学分,限选(2选1)
自动控制原理(英)
电路原理实验
2学分(跨学期课)
电子电路实验
(2)专业核心课5门,15学分
电机学
电机学实验
电力电子技术基础
4学分,限选(2选1)
电力电子技术基础(英文)
电力系统分析
高电压工程
专业选修课18学分
A组
通用:
电气工程导论
1学分(大一秋)
电气工程技术发展讲座
2学分(大三春)
信号控制课组:
数字信号处理
2学分(大三秋)
通信系统原理
3学分(大三秋)
电力系统课组:
理解稳定性
2学分(大一春)
电力系统预测技术
智能电网概论
发电厂工程
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
2学分(大四秋)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
1学分(大四秋)
电力市场概论
电能质量基础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
信息论与电力系统
电网企业组织管理
电力系统实验
2学分(大四春)
高电压课组:
我们身边的高电压
输配电技术
现代电气测量
电气设备在线监测
大电流能量技术
1学分(大三春)
电器原理及应用
过电压及其防护
电介质材料与绝缘技术
直流输电技术
3学分(大四秋)
数字化变电站
声光电磁测量技术
高电压工程与数值计算
电机与电力电子课组:
超导体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2学分(大一秋)
电机分析
电力传动与控制
电力电子仿真设计
电子电机设计与分析
可再生能源与未来电力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其应用
电力电子技术专题
微特电机
电力传动系统设计
智能电网中的储能技术
B组不少于2学分
计算机课组: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单片机技术与实验
数字信号处理DSP实验
可编程控制器及变频器系统
2学分(大三春/大四秋)
注:
SRT可替代最多2学分专业课。
3.6.5实践环节16学分
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
大一外语强化训练
金工实习C(集中)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认识实习
电子工艺实习(集中)
电子专题实践
生产实习
3.6.6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
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综合论文训练不少于26周。
3.7说明
为达到培养基础扎实、创新能力突出、有国际视野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之目的,本专业培养方案有如下考虑: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涉及电能产生、传输、分配和使用个各个环节。
一方面IT技术目前已在电气工程学科中得到广泛深入的应用,另一方面涉及机械制造和加工方面的知识依然为电工设备制造业所需。
因此在本专业培养方案制定时综合考虑数理基础、能量处理、信号处理、机械加工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需求,可以归纳为“多电少机,强弱(电)兼顾”的特点。
这一特点使得电机系的毕业生能够胜任多种工作岗位。
2)数学类课程安排微积分、线性代数、复变函数引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实验7门计24学分,物理类安排大学物理(B)2门计10学分。
此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必须之数理基础。
3)电气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的每个二级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均开设有必修的专业核心课,分别为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工程,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电路原理(电路原理为学科核心课)。
通过加强这5门课程的建设,可以确保学生具备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
4)在专业介绍方面,大一秋季开设电气工程导论,大三春季开设电气工程技术发展讲座,再结合研究生一年级的电工技术和电力系统新进展,由全局到局部、由浅入深地为学生描绘出一幅电气工程学科和产业发展的华美画卷。
5)在专业任选课方面,结合当前新能源与智能电网迅猛发展的趋势,除前述已开设的相关课程外,还计划开设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概论、发输电系统基础、智能电网基础、储能技术基础、风力发电技术、太阳能发电技术、低碳能源与低碳电力、智能仪表、智能电器、高级量测技术、智能配电技术、智能用电技术、智能变电站、电网资产管理、智能调度、低碳电网规划与运行、随机能源并网技术等新课。
仅2011年春季学期即新开设了电能质量基础、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其应用、电气工程导论、智能电网中的储能技术4门课程。
此外,智能电网概论课程和数字化变电站课程已开设并正在讲授。
6)在实践方面,4门核心课程开设有专门的实验课(电路原理、电机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其余8门核心课程均设有课内实验内容。
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专题实践为学生奠定了良好的工程实践基础,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8个校外基地)为学生提供本专业全方位的实践机会,学生完成SRT可获得专业课2学分认定,从大四上后半期开始的综合论文训练(24周)是学生综合应用大学阶段所学知识,“真刀真枪”做毕设的必要环节。
综合以上6点,本培养方案可实现基础扎实之培养目的,突出特点为“重基础、强实践、大专业”。
7)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对“奇思妙想型”、“优秀SRT型”、“专业知识型”、“综合能力型”等几种类型的学生进行甄选,每学年遴选10名左右的学生作为创新人才培养对象,进行重点培养。
8)在本专业8门学科核心课和4门专业核心课中,均开辟因材施教培养模式。
从每个大班(约120人)中选择10名左右的学生组织3-4个小组,以团队配合开展研究工作,完成课题并公开答辩的形式考核。
目前已在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电子技术基础、高电压工程等课程中进行试点。
计划通过3年左右的时间全面铺开。
进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学生可优先选择课程的因材施教通道。
9)进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学生,如果在核心课程的因材施教培养模式或课外科技活动中表现优异,可为其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
综合以上3点,本培养方案可实现创新能力突出之培养目的。
10)希望数学系能够在微积分B和线性代数中采用英文教材、课件和作业(计划于2012年实施),鼓励学生选修英文大学物理,再加上学校要求英文必修增至8学分和大一外语强化训练,这些均为本专业开设系列化英语授课课程奠定了基础。
计划在前述8门学科核心课和4门专业核心课中均平行开设30人左右小班英文授课,至少要采用英文教材、英文课件和英文作业,鼓励教师进行全英文教学。
当前已在电力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两门课程中进行多年全英文授课试点,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12门核心课程中均开辟英文授课平台。
11)鼓励学生参加国际交换生计划,积极拓宽学生国际交流通道,适当加大夏季学期教学活动安排的弹性,为学生参与海外研修活动创造条件。
综合以上2点,本培养方案可实现有国际视野之培养目的。
为使得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要求,培养方案进行了精心设计。
可通过下面列表来体现。
对毕业生的要求
培养环节
掌握与电气工程相关的数学、科学和工程方面的基本原理与实践技能。
各必修环节。
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关注交叉学科并乐于发现知识,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清华大学 电机系 电气工程 及其 自动化 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