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6859326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98.11KB
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 )
A.回纥B.南诏C.吐蕃D.靺鞨
8.唐玄宗时期出现的少数民族政权渤海国统治的地区位于今天的( )
A.东北地区B.云南地区C.西藏地区D.新疆地区
9.“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文中的“伟大僧人”是指( )
A.张骞B.郑和C.玄奘D.鉴真
10.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当初是为从唐朝来的鉴真和尚修建的传道场所。
由此可见鉴真( )
A.东渡日本历经磨难B.在日本极受尊敬
C.意志顽强、学识渊博D.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
11.关于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有人认为只是将中国文化传播到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现象。
下列史实中能够证明这一观点错误的是( )
A.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B.遣唐使将中国的风俗习惯传回日本
C.朝鲜半岛的音乐在唐朝宫廷演出D.新罗引入了唐朝的科技成就
12.“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
”说这段话的人物应是
A.阿保机B.阿骨打
C.元昊D.铁木真
13.开启了辽、宋100多年间和平友好局面的历史事件是( )
A.1044年元昊向宋称臣B.1005年澶渊之盟签订
C.1004年宋真宗澶州抗辽D.1038年大夏国建立
14.宋朝有谚语曰:
“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当时人们为什么不以从军为荣
A.宋朝重武轻文B.宋朝重文轻武
C.从军死伤几率大D.从军收入低
15.脍炙人口的岳家军的故事发生在( )
A.宋夏战争期间B.辽宋战争期间
C.夏辽战争期间D.宋金战争期间
16.始创于元朝,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是( )
A.分封制B.行省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制
17.西藏地区正式归属于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 )
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18.下图为我国古代的“瓦舍”,取“来时瓦舍,去时瓦解”之意。
它的出现反映了
A.隋唐科举制的发展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
C.宋代市民文化生活丰富D.明清工商业繁荣
19.史料记载: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可见元朝( )
A.设置郡县管理B.疆域空前辽阔C.交通发达D.统治稳固
20.《宋史》记载:
“……有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五十余步。
”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的应用?
()
A.火药B.印刷术
C.造纸术D.指南针
二、综合题
21.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所示工具发明于哪一朝代?
写出它们的名称。
(2)图三所示工具是宋朝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农具。
它是用来种植哪种农作物的?
它被广泛使用的主要历史背景是什么?
(3)概括上述工具发挥的共同作用。
22.阅读材料,认识历史人物。
材料一君依于民,民依于国。
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
——唐太宗
材料二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材料三唐太宗晚年生活渐渐趋向奢侈腐化。
他修复了隋炀帝在洛阳修建的豪华宫殿,还痴迷丹药,五十二岁时英年早逝。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关于什么问题的看法?
并概括其看法。
(2)结合材料二,归纳唐太宗在“得人”方面的做法。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该给予唐太宗怎样的评价?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
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材料二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商业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1)材料一中的“粮仓”位于哪个区域?
请说出上述“粮仓”形成的两点原因。
(2)请举例说明“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
(3)请说出材料二所述纸币的名称,并指出其出现的主要历史背景。
参考答案
1.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隋唐时期,我国历史出现了大一统的局面,封建经济发展,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隋唐时期也是我国对外交往的活跃时期,政府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使当时的中国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威望。
因此对其积极、恰当的评价应是繁荣与开放,B正确;
民族大融合对应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A排除;
中外文化全面交流只是隋唐时期对外关系的表现,C排除;
割据与动荡出现在唐朝安史之乱后,D排除。
故选B。
2.A
依据所学可知,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骄奢淫逸,统治残暴,如营建一系列重大工程,多次巡游江南,屡次发动战争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终于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王朝陷于瓦解。
不问政事不是隋炀帝灭亡的原因,A正确;
BCD都属于隋朝灭亡的原因,BCD排除。
故选A。
3.A
考查点:
唐玄宗时社会经济盛况。
解题思路:
依据题干“开元全盛日、小邑万家室”,开元是唐玄宗年号(718—741年)。
开元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治世之一。
结合所学知识,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A符合题意;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是李白送别友人的诗。
B不符合题意;
“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是李白写的一首赠日本友人的诗。
C不符合题意;
“千歌万歌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描述的是唐玄宗爱好歌舞的史实。
D不符合题意;
4.B
依据所学可知,《旧唐书》主要记载唐朝一代的历史,“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与上述记载相关的历史事件应是安史之乱,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故B正确;
隋征辽东发生在隋朝时期,北宋伐辽发生在北宋时期,黄巾起义发生在东汉末年,ACD排除。
5.B
依据所学可知,杜甫是唐朝现实主义诗人,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很多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情况,被称为“诗史”,他被后人尊为“诗圣”,故B正确,ACD排除。
6.B
依据题干“中国书法颜体的代表作”,结合所学可知,颜体是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创的一种字体,颜真卿和柳公权合称为“颜柳”,有“颜筋柳骨”的说法。
“颜体”是针对颜真卿的楷书而言的,其楷书结构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
故B正确,ACD排除。
7.C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的民族政策。
唐朝统治者采取较为开明的政策,处理与边疆各族的关系。
在对待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吐蕃人,唐政府采取了和亲的策略,先是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入藏,后又派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和亲,和亲使的唐与吐蕃的关系十分密切,“和同为一家”。
据此分析ABD不符合题意,选项中C符合题意,所以选C。
8.A
依据所学可知,渤海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以靺鞨族为主体的政权,其范围相当于今中国东北地区等地,唐朝时期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建立政权,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并加授忽汗州都督,始以“渤海”为号,故A正确;
唐朝时期云南地区建立了政权南诏,B排除;
唐朝时期西藏地区建立了政权吐蕃,C排除;
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新疆地区,D排除。
9.C
依据题干中的西行取经,就可以判断出这位“伟大僧人”是玄奘。
联系所学知识,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并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贞观后期,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大唐西域记》。
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所以C项符合题意;
A项是西汉时期通西域,B项是明朝时期七次下西洋,D项是唐玄宗时期六次东渡日本。
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10.B
依据题干“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当初是为从唐朝来的鉴真和尚修建的传道场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播中华文化,并在日本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唐招提寺是中日友好交往的见证,也反映了鉴真在日本极受尊敬,B正确;
题干没有反映鉴真东渡日本的过程或鉴真的意志、学识,AC排除;
题干也没有反映鉴真来自扬州大明寺,D排除。
11.C
依据题干“有人认为只是将中国文化传播到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现象”,可见能够证明这一观点错误的是唐朝时也有吸收外来文化,而朝鲜半岛的音乐在唐朝宫廷演出说明当时中国也有吸收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文化,C正确;
ABD都是反映唐朝文化传播到周边国家和地区,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B
试题分析:
依据题干“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和已学知识,可知1115年,女真领袖完颜阿骨打称帝建国,建立金政权,定都会宁。
故B符合题意。
A建立的是契丹即辽政权,C建立的是西夏政权,D建立的是蒙古政权,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B
依据所学可知,宋真宗时(1004年),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B正确;
1044年元昊向宋称臣反映的是北宋与西夏政权的关系,A排除;
宋真宗澶州抗辽反映的是宋辽之间的冲突对抗,C排除;
大夏国建立反映的是西夏政权的建立,D排除。
14.B
依据题干信息“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宋太祖赵匡胤自己是黄袍加身的武将出身,因此对武将集团相当顾忌,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
宋太祖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故B符合题意;
宋朝重武轻文、从军死伤几率大、从军收入低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15.D
依据所学可知,南宋建立后,金军经常南下进犯,南宋著名将领岳飞组建了“岳家军”,英勇抗击金军,在郾城大战中大败金军,收复了许多失地,岳飞一生精忠报国,受到世人的尊崇和怀念,D正确,ABC排除。
故选D。
16.B
依据所学可知,元朝统一中国后,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开创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并直接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由中央委派官员掌管省内军政大权,行省以下设有路,府,州,县,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元朝的统治,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行省制度为以后历代所沿用,奠定了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B正确;
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A排除;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地方上全面推行郡县制,C排除;
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D排除。
17.D
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279年,元统一了全中国,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西藏成为中国元朝中央政府直接治理下的一个行政区域。
所以答案选D。
18.C
根据所学可知,瓦子是娱乐兼营商业活动的场所,北宋时期随着商业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出现了瓦子等与经济文化生活有关的娱乐场所,,C项符合题意;
科举、民族关系均不符合题意;
瓦子出现的时期是北宋,而不是明清;
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19.B
题干材料“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大意是说自秦始皇实行郡县制后,汉、隋、唐、宋都很强盛,但是要说到幅员辽阔,却都及不上元朝了,因此题干说明元朝疆域空前辽阔,故B正确,ACD排除。
20.A
此题考查的是我国火药发明的相关史实。
根据所学知识,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
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火箭、火枪、火炮等。
选项中A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定位】
人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灿烂的宋元文化
21.
(1)唐朝;
图一:
曲辕犁、图二:
筒车。
(2)水稻;
背景:
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
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
越南占城稻推广到东南地区等。
(3)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提高农作物产量;
推动农业发展等。
(1)图一、图二所示工具发明于唐朝;
图一是曲辕犁,图二是筒车。
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车,它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水筒,自动戽水,提上岸来进行灌溉。
(2)图三所示工具是宋朝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农具,它是用来种植水稻的秧马;
它被广泛使用的主要历史背景是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
(3)上述工具都是古代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工具,其发挥的共同作用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2.
(1)君民关系;
皇帝与百姓相互依存。
(2)知人善任;
选贤任能;
不计亲疏;
虚怀纳谏;
实行科举制等。
(3)一位杰出的皇帝;
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
晚年生活奢侈腐化;
劳民伤财等。
(1)材料一“君依于民,民依于国。
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大意是说:
君主依靠国家,国家依靠民众,依靠剥削民众来奉养君主,如同割下身上的肉来充腹,腹饱而身死,君主富裕了,国家也就灭亡了。
因此这段话反映了唐太宗关于君民关系的看法,其看法是皇帝与百姓相互依存。
(2)材料二“致安之本,惟在得人”大意是指要使国家安定,最根本的措施在于得到人才。
这句话体现了唐太宗的人才观。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在“得人”方面的做法是知人善任,选贤任能,不计亲疏,如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虚怀纳谏,有敢于直言的魏征;
实行科举制选拔人才等。
(3)结合上述材料,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注意减轻人民负担,发展农业生产,善于用人,勤于政事,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
但是依据材料三“唐太宗晚年生活渐渐趋向奢侈腐化……”等可知唐太宗晚年生活奢侈腐化;
由此对唐太宗进行比较辨证、客观的评价。
23.
(1)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
原因:
气候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占城稻的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的培育,耕作技术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政府的推动等。
(2)出现了景德镇制瓷业中心;
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业发达;
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造船技术居于世界前列等。
(3)交子;
商贸的繁荣。
(1)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苏湖熟,天下足”即是指当时的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重要的粮仓。
上述“粮仓”形成的原因实际上是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原因包括:
气候条件优越;
自然资源丰富;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占城稻的引进和推广;
优良品种的培育;
耕作技术提高;
生产工具的改进;
政府的推动等。
(2)宋代出现了景德镇制瓷业中心,被称为“瓷都”;
造船技术居于世界前列等,这都说明“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
(3)据材料二“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依据所学可知,北宋前期随着商业的发展,金属货币携带不便,在这样的背景下,四川地区发行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交子”出现是商业发展的结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石家庄市 正定县 学年 年级 学期 期中 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