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妇 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849924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2.72KB
弃妇 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弃妇 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弃妇 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课时
教学过程与教学组织:
教学内容与板书设计
要点、教法和时间
Ⅰ、组织教学:
Ⅱ、复习导入:
他的雕塑作品不多,却成为第一个在法国最高艺术沙龙中展出雕塑作品的中国人,他一生不大与文坛往来,却以风格迥异的诗歌,成为整个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潮流的一个源头,他,就是中国第一个象征主义诗人李金发。
Ⅲ、讲授新课(新课教学):
弃妇
李金发
第一课时:
一、作者简介
“有的人写了一辈子诗却称不上是诗人,有的人只写了一年多诗,比如李金发,却奠定了自己在现代诗坛上的地位。
”回忆起了上世纪80年代那个像黄金一样闪亮的诗歌岁月,不禁想起前辈诗人。
作为我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开山鼻祖,与戴望舒、徐志摩等诗人齐名的“诗怪”李金发,其名对普通读者来说并不陌生,除此之外,李金发还拥有多重身份,比如,他是我国开一代风气之先的雕塑家。
现在在广州越秀公园民国时期著名外交家伍廷芳墓地,就有伍廷芳雕像,基座上便赫然刻着“李金发造”。
一手写诗,一手雕刻,在这两个领域同时留下了不灭的痕迹,李金发堪称异数;
他还曾作为外交官出使过伊拉克,曾在美国办过养鸡场,亦政亦商……所谓诗如其人。
李金发的人生经历也像他的那些诗一样,给人意象奇特之感,进而产生“阅读”的冲动,尽管,读懂他,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
童年埋下忧郁的种子
李金发在一首怀念故乡的诗中曾这样写道:
“我的故乡,远出南海一百里,有天末的热气和海里的凉风,藤荆碍路,用落叶谐和,一切静寂,松荫遮断溪流。
”这“远出南海一百里”的地方,就是客家人聚集之地的广东梅县。
1900年11月21日,李金发出生于梅县梅南镇罗田径上村的一个华侨之家。
李金发原名李淑良,又名遇安,“李金发”是他用得最多的笔名。
据他在《我名字的来源》一文中说,他1922年在法国患病时,老是梦见一个白衣金发的女神领他遨游天空,他觉得自己没有病死,或许是由于她的帮忙,因此就把自己那“俗不可耐”的名字改为“金发”,并自诩它是“有浪漫色彩的名字”。
李金发的曾祖父和祖父都以务农为生。
父亲李焕章年轻时曾在一个堂叔的盐店里做工,后冒险到毛里求斯岛去谋生路,并在经营“糖房店”上取得成功。
于是他一面在海外经营他的事业,一面则在家乡梅县购置田土和兴建房舍“承德第”。
“承德第”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典型的客家四堂屋,至今保存完好,大门外有一块百多平方米的禾坪和一口池塘,洋灰浇铸的花窗围墙和壁上的西洋式浮雕,可以看出承德第当年的气派。
李金发就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
1919年11月,李金发和他的同乡林凤眠等多位青年一起,登上一艘英国商船离沪赴法。
与一些抱着认识世界、改造中国的宏愿赴法勤工俭学的热血青年不同,李金发是带着一定的好奇与冲动卷进这场赴法留学大潮的,只是朦胧地觉得要去寻找一种新生活。
但不管怎么说,这个忧郁的岭南客家青年,从踏上轮船甲板的那一刻起,其诗人、雕塑家的身份就似乎在冥冥中注定了。
梦想做一名雕塑家
李金发晚年在美国纽约定居后,曾写了一部长篇回忆录《浮生总记》,发表在马来西亚的《蕉风》月刊上。
从这本回忆录来看,李金发最初的梦想不是做诗人,而是当雕塑家。
从粤东梅县山区走向世界的李金发,在弥漫着现代主义艺术气氛的巴黎拉丁区美术学校学习期间,一直面临这样的问题:
如何在精神探求和获得谋生技能这两者之间找到一条兼具的路。
他择定主修塑雕专业明显出于这一考虑:
“我在第一次游卢森堡博物馆就醉心于美丽的石像,即有意从事雕刻,一是这在中国是没有的技术,可以出人头地,二是受了五四运动的鼓吹认为文艺是崇高的学问,历史的结晶,值得一生努力。
”不过,令李金发想不到的是,他致力西方现代雕塑,刻意“做一个能在历史上留些痕迹的艺术家”,最终却以诗名世,并且是在被后人奉为中国象征派诗歌开山鼻祖之后,才零星记起他在诗歌之外的其他艺术追求。
刚开始,李金发与林凤眠一起进入第戎国立美专。
后来,又在国立巴黎美术学院师从布谢教授和画家高尔蒙深造。
为了学做肖像雕塑,李金发经常将黏土带回拉丁区的小旅馆里练习。
他在《我的巴黎艺术生活》中回忆说:
“那时我的生活真简单,一天食两餐,花六毛钱,早餐也不常食,衣服冬夏皆是一套黑哔叽”,“全是自己死用功,自已摸索,没有物质的享受,所谓花都的纸醉金迷,于我没有份儿。
”1922年春,他做了一个石膏像,并请法国工匠,把石膏像做成花岗岩像,同学看后建议他拿到法国艺术沙龙去展览,结果竟然入选了。
他由此成为中国人中第一个在法国最高档艺术沙龙中展出雕像,一时引起轰动。
1924年11月底,李金发取道意大利回国。
回国后第一个意想不到的打击是,上海美专当年招生时竟无一人报名学雕塑。
当时,国人对雕塑之无知,一如李金发所描述的:
“当民国十四年,我回国时,说起雕刻这名词,人们都误为是刻图章。
其情状颇令人哭笑不得”。
由于没有学生,上海美专对李金发的雕刻教授之聘无法兑现,他这位“学成归国”的艺术家很快就成了一个失业的艺术家。
这年12月,李金发的长子明心出世。
有了自己的小家,他不能再长期依靠家里的接济,所以生计问题严峻地逼到眼前。
他开始关注当时社会上各种塑像招标项目,南京中山陵孙中山铜像、广州中山纪念堂孙中山全像、上海南京大戏院巨型浮雕乃至装饰性建筑浮雕等,均成为他投标的对象。
不久后被孙科聘为孙中山陵墓图案的评审委员,并应孙科之请试做中山胸像。
1926年春末夏初,李金发在上海见到蔡元培,蔡元培为李金发的《意大利及其艺术概要》和《雕刻家西米盎则罗》两书题写了书名,并写了一副“文学纵横乃如此,金石刻画臣能为”的对联相赠。
李金发则应《申报》的要求,为蔡元培塑造了一座内铅外铜的胸像。
这其间,李金发留下了大量的雕塑作品,同时,感谢手中的这把雕刻刀,使他得以保持一种相对从容丰裕的生活。
我曾在一篇讲述民国文人生活状况的文章里看到,李金发当时算是文化圈中的“富人”之一,一尊雕塑的报酬最高可达上万元。
李金发也曾不无自得地说,幸亏自己有一技之长,可以不用看权贵的脸色。
这使我油然想到,前一段时间,不断传出诗人陷入经济困境的新闻,不管真相如何,商业化时代,坚持诗歌写作必得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却是事实。
生存是琐碎的又是神圣的,“像上帝一样思考,像平民一样生活”,如何寻求艺术理想与现实生存之间的平衡,应该说,李金发在这方面对我们不无启示。
弱冠之年的文字游戏
作为象征主义诗人的李金发出场了。
留学期间,从枫丹白露到巴黎,李金发漫游了德国和意大利。
在发生过文艺复兴的欧陆大地,李金发度过了从19岁到25岁的青春岁月。
这个时期,正是以莫奈、雷诺阿等人为代表的印象主义画派,以塞尚、凡高、高更为代表的后印象主义画派等新派艺术风靡法国艺坛的时候,同时也是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所开创的象征主义诗风在西方世界取得统领地位的时候。
埋头于工作室的苦差役并没法真正安抚多愁善感、躁动不安的李金发,于是他“雕刻工作之余,花了很多时间去看法文诗。
自幼形成的与象征派诗人类似的孤独忧郁的性格,使李金发自觉不自觉地走到了象征派的门下。
受法国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特别是兰波、魏尔伦、瓦雷里等人的影响,1921年秋,在巴黎拉丁区小旅馆那间“仅堪容膝”的房间里,在做那些《未腐之先》的雕塑的同时,也开始操起波德莱尔和魏尔仑的声调,唱出他“对于生命欲揶揄的神秘,及悲哀的美丽”了。
他的第一本诗集《微雨》就主要写于这一时期。
在雕塑领域,李金发稳重、扎实、严守法则而又略嫌保守,他钟情的是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式的强调写实、讲究力度的风格。
在诗歌领域,他却是一种新潮的、怪诞的、颓废的、叛逆的形象。
《微雨》大量营造血污、寒夜、泥泞、死叶等丑恶的意象,带有明显的“以丑为美”的美学倾向。
相对于中国古代“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和五四时期写实派、浪漫派的诗歌风格来说,完全是一种陌生古怪的东西,他也因此被人冠以“诗怪”的称号。
这部来自法国巴黎的诗集的国内第一个读者是当时任北大教授的周作人。
收到这部诗集后不久,周作人就给李金发回信了,在信中,周作人称他读到的这些诗“国内所无,别开生面”,并很快将这部诗集编入了由他主持的新潮社丛书,交由北新书局出版。
《微雨》出版后,《语丝》当即刊出广告称这部诗集“其体裁、风格、情调,都与现时流行的诗不同,是诗界中别开生面之作”。
从这最早见诸文字的对李金发诗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李金发初登诗坛时所形成的冲击力。
后来,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评价李金发的诗时,进一步这样说道:
“他的诗没有寻常的章法,一部分一部分可以懂,合起来却没有意思。
他要表现的不是意思而是感觉或情感,这就是法国象征诗人的手法,李氏是第一个介绍它到中国诗里的人”。
中国新文学第一本最权威的诗选中,李金发的入选数量仅次于当时极富盛名的闻一多、徐志摩、郭沫若之后而位列第四位。
接下来,李金发又出版了《食客与凶年》、《为幸福而歌》,为新诗界留下一个不识时务、桀骜固执的影面。
在李金发的影响下,中国诗坛先后涌现出一批师承象征诗派的诗人,如创造社的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戴望舒、胡也频、姚蓬子、冯至、施蛰存等人,最后形成了一个比较大的新诗流派——象征诗派。
这一派的风格完全不同于中国诗坛上已有的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当初曾经遭到不少非议。
但不管对李金发的新诗如何评论,当“红的花,黄的花,多么好看呀,怪可爱的”(此诗出自胡适的《尝试集》)之类的诗在国内盛行时,远在异国的李金发却以风格迥然不同的新诗震动了中国诗坛。
他留给后人的那些如衰草、落叶、秃树,短墙、残碑、古墓,半死的月、萧瑟的风、苦辛的钟声等景象,成为一代诗人模仿的经典。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李金发以象征诗出尽风头,可这种写作热情只维持了一年多就消退了,晚年更是将其称为“弱冠之年的文字游戏”。
终其一生,也不大与文坛往来,大有独行侠之风。
从外交官到农场主
1938年秋,日寇在大亚湾登陆,经淡水而至惠阳,直逼广州。
其时,李金发刚被任为广州市立美术学校校长不久。
在广州于10月21日沦陷之前,学校已自行解体,李金发也被战争抛入了难民的行列。
可以说,李金发作为诗人与雕塑家的生活就从这个时候结束了。
就像他的象征主义诗句常常想像奇特、大胆夸张一样,他此后的人生跨度也看起来颇为“夸张”。
1938年10月,李金发在兵荒马乱之中经过长途跋涉,逃难至越南,两年后,李金发又历尽艰险,由越南回到广东省战时省会韶关,被任为广东省文化运动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革命博物馆馆长。
接下来,李金发开始了自己不算太短的外交官生涯。
1944年,他被任命为驻伊朗大使馆一等秘书。
1946年6月,李金发又调任驻伊拉克公使一等秘书,代理馆务,在这个任上一直干了四年。
在出使两伊期间,李金发除了写过《近代波斯文学》、《巴格达的素描》等几篇介绍伊朗、伊拉克使馆文化及风土人情的散文和短篇小说《鬼屋人踪》,寄给家乡的《文坛》月刊发表,似乎没有留下什么可以被历史记住的痕迹。
接下来,国内政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党政府大批原驻外使馆人员一下由地位优越的外交官变成了无根的浮萍,面临出路问题。
由于次子猛省尚在美国新泽西州读高中,李金发决定全家移居美国。
初到美国的李金发,再一次尝试新的人生跨度,变成了一位农场主。
当时他发现市场上的鸡蛋供不应求,当年秋买下了位于新泽西州林湖的一家农场,决定经营养鸡业。
这位农民家庭出身,名噪一时的诗人、艺术家,在经过欧洲文化的长期熏陶之后,终于绕了一个圈子,又回到了祖辈和父辈的生活道路。
他从银行得到一笔不小的贷款,将原农场加以扩大,还配了不少机器设备,一跃而为美国的中级农场,利润相当可观。
但没过几年,由于全美鸡蛋生产过剩,李金发只得将农场转手,重新操起了雕刻刀,到一家雕刻装饰公司任职。
当初在国内时,雕塑技艺使他过上了一种相对富足的生活,如今,走投无路之际,这一技之长又使他得以过着一种无求于人的独立生活。
只是,诗情不再,诗意远去,个中悲喜,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1972年的圣诞节,李金发在美国纽约长岛惨淡离世,结束了他神秘的作为中国第一个雕塑家、第一个象征主义诗人、美学家以及外交官的不平凡的一生。
任何艺术家都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成、发展、形成自己的面目,那怕是拥有两种身份的同一艺术家也会在不同境遇、不同心态的制约下呈分裂状态,其在同一时空中所进行的两种艺术行为也可能会持明显相悖的价值理念和审美趣向,李金发正是如此。
他是20世纪中国具体生存环境所塑造的一个艺术家,对他的双重身份的考察,应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但无论如何,谈及中国现代诗歌,李金发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大半个世纪过去了,现在国内对于李金发的历史地位的评价已渐趋一致,那就是,李金发是中国象征诗派的开创者。
他的诗不仅开创了中国新诗中的象征派,而且也是整个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潮流的一个源头。
二、象征主义内涵
象征主义,名词源于希腊文Symbolon,它在希腊文中的原意是指“一块木板(或一种陶器)分成两半,主客双方各执其一,再次见面时拼成一块,以示友爱”的信物。
几经演变,其义变成了“用一种形式作为一种概念的习惯代表”,即引申为任何观念或事物的代表,凡能表达某种观念及事物的符号或物品就叫做“象征”。
它与通常人们用的比喻不同,它涉及事物的实质,含义远较比喻深广。
是19世纪末在法国及西方几个国家出现的一种艺术思潮。
象征主义亦称“象征派”。
19世纪末在法国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流派)。
一战前后其影响遍及欧洲各国,波及各个艺术门类。
象征主义者认为,外界事物与人的内心世界是互相感应契合的;
人们从每个事物中都能挖掘出其潜藏的象征意义,因而强调通过具象的形式来暗示内心世界,把有形与无形的世界沟通起来。
象征主义重新回到以抒写个人感情为重点的老路。
但它抒写个人情怀和浪漫主义的抒情大异其趣。
它抒写的是不可捉摸的内心隐秘;
或者如马拉梅所说,表现隐藏在普通事物背后的“唯一的真理”。
为此,象征主义对于诗的语言进行了很大的改造。
对于日常用的字和词加以特殊的、出人意外的安排和组合,使之发生新的含义。
象征主义不满足于描绘事物的明确的线条和固定的轮廓,它所追求的艺术效果,并不是要使读者理解诗人究竟要说什么,而是要使读者似懂非懂,恍惚若有所悟;
使读者体会到此中有深意。
象征主义不追求单纯的明朗,也不故意追求晦涩;
它所追求的是半明半暗,明暗配合,扑朔迷离。
象征主义诗歌十分强调音乐效果,可是诗句的音乐性不是单纯通过机械的协韵表现出来,而在于诗句内在的节奏和旋律。
散文诗的音乐感并不亚于格律诗,有时反而胜过格律诗,因此许多象征派诗人的散文诗都写得有特色。
象征主义者反对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者如实地描写客观现实。
他们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是虚幻而痛苦的,只有隐匿在背后的内在的世界才是真实的。
作品中运用大量的暗示和象征来隐喻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1886~1891年是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昌盛期。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马拉梅的《诗与散文》、拉弗格的《善意之花》和昂利。
德·
雷尼耶的《插曲》等。
象征主义的三位主将是马拉梅、魏尔伦和兰波。
《恶之花》的作者波德莱尔被认为是象征主义的先驱(鼻祖)。
1891年,莫雷亚斯首先宣布脱离象征派,许多象征派诗人也纷纷向自己选择的方向发展,不再遵循共同的象征主义艺术标准,象征主义流派从此解体。
但是,象征主义作为文学思潮和艺术风格,影响却非常深远。
象征主义运动
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产生于法国的文学艺术运动,在巴黎的知识界影响很大,并对20世纪美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该运动主要在法国,欧洲的其他文化中心也有一些追随者,如德国,比利时等。
象征主义文学
象征主义分为前象征主义,和后象征主义。
前象征主义︰19世纪后半叶产生于法国的诗歌流派。
代表人物是:
法国波德莱尔、魏尔伦、兰波和马拉美。
波德莱尔的十四行诗《应和》首次提出著名的象征主义“应和”论。
代表作《恶之花》。
后象征主义出现于一次大战后的世界性文学潮流,20年代达到高潮,40年代接近尾,代表人物瓦雷里(1871-1945)[奥地利]里尔克(1875-1926)。
其创作手法延续到后来的各种写作中。
它的主要特点是︰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性增加冥想效应。
第二课时:
三、诗歌内涵解析
阅读感受:
这首《弃妇》是李金发的代表作,写的是一位被遗弃的妇女的痛苦和悲哀,诗人代她向黑暗社会的歧视和压力倾吐了心中的痛苦的幽怨的感情;
在这首诗里,诗人透入体验的知感,豁开生存的缺口,让生命的气息鲜活、浑响、涌荡起来:
长发披遍我两眼之前,
遂割断了一切羞恶之疾视,
与鲜血之急流,枯骨之沉睡
此诗首段入题似乎就晦涩难懂,但仔细品味一番就会发现诗意实际并不像想象中那样困难。
在这里,"
羞恶之疾视"
,"
鲜血之急流"
枯骨之沉睡"
三个短语显然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具体暗示着什么呢?
"
大概指人际交往中相互的偏见和歧视,"
则暗寓勾心斗角的血腥冲突,而"
应该是对生命衰败与冷漠的概括。
总之,这三个句子直指现代社会人心的假丑恶,以鲜血、枯骨这些冷锐意象更方便表现出人心的战栗和恐惧。
那么再来看"
长发披遍我两眼之前"
就容易理解了,考虑到时代问题以及李金发深受西方现代主义诗歌(尤其是象征主义)浸染的原因,长发割断望向"
鲜血"
和"
枯骨"
视线,正契合了现代主义文学中常见的逃避现实的思想情感。
也就是说,"
长发"
在这里实际上成为了叙述主体宣布与外部世界断裂关系的工具,是诗人退守本心的强烈愿望的投射。
黑夜与蚊虫联步徐来,
越此短墙之角,
狂呼在我清白之耳后,
如荒野狂风怒号:
战栗了无数游牧
然而即便是目光被遮蔽,尚有"
黑夜与蚊虫"
联袂制造的声响回荡耳旁。
这不正表明现实世界不容回避的深刻命题?
有意思的是,"
黑夜"
本为寂静冷清的代表,而"
蚊虫"
扑动的嗡嗡细响也不沉重,但诗人却使用"
狂呼"
、"
如狂风怒号"
这样的词句来修饰。
在这里,诗人描绘出的一切意象分明成为一种不真实的臆想,或者说是弃妇剧烈的感官感受被非理性的呈现在眼前,幻象与真实糅合在一起,如黑夜沉重脚步和奸邪蚊虫的侵袭,折射出弃妇内心强烈的不安与挣扎。
视觉与听觉的矛盾,其实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在人类心灵上捅下的毫不留情一刀。
靠一根草儿,与上帝之灵往返在空谷里。
我的哀戚惟游蜂之脑能深印着;
或与山泉长泻在悬崖,
然后随红叶而俱去。
在面对残忍生命衰败的颓废之后,弃妇终于想"
靠一根草儿"
,隐居在空谷享受上帝之灵的温润。
然而与其说"
,毋宁说"
草儿"
就是叙述者本身,"
身如柳絮随风摆"
,零落一身终无处皈依。
于是弃妇把哀戚寄托给同样孤独苦闷的游蜂,用一种电影蒙太奇的手法,紧追着游蜂,如山泉一般不顾一切地投身悬崖,又让日子跟从红叶的飘零随风逝去。
弃妇之隐忧堆积在动作上,
夕阳之火不能把时间之烦闷
化成灰烬,从烟突里飞去,
长染在游鸦之羽,
将同栖止于海啸之石上,
静听舟子之歌。
这一段再次把视角拉回到对弃妇的描写上,并由弃妇的所见所听所感转移到诗人对弃妇本体的观摩。
诗句之间展现了丰富的联想和巨大的跳跃力度。
首先是"
弃妇之隐忧堆积在动作上"
这个场景,弃妇的动作或是挥手,或是踱步,或是顾影自怜,或是凭栏远瞰,又或者仅仅只是一种无声的静默,这些都不重要,关键在于诗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想象的视觉空间,这个具象承载着弃妇复杂浓厚的情感,以至于必须"
堆积"
才能略陈一二。
而下句"
不能"
二字渗透着欲求不得的心理取向,诗人反向作诗,从而将并不真实存在的烦闷之灰烬呈现眼前,紧接着顺势引入游鸦黑羽的意象,携带已经焚毁的哀情飞向自由超脱的"
海啸之石"
舟子之歌"
。
衰老的裙裾发出哀吟,
徜徉在丘墓之侧,
永无热泪,
点滴在草地,
为世界之装饰。
末尾回归现实,弃妇衰老的裙摆已不再华丽,岁月沧桑,裙子的边幅随风摇摆要替代主人发出无可奈何的哀叹,似一缕游魂般穿梭在荒凉的丘墓,身前身后,茫然一片。
永无热泪"
,诗人再次以否定词入诗挥洒想象,让饱含辛酸的泪珠如澄明露脚滴落在土地上,于是,弃妇的哀伤最终成为了世界美丽的装饰。
历尽人生悲苦的弃妇,“徜徉在丘墓之侧,/永无热泪,/点滴在草地,为世界之装饰。
”多悲凉?
希图用死亡、用时间的沉潜,来虚掩其羞愤的一生,并“与上帝之灵往返在空谷里”。
在此试图挣脱的意念中,堆积着无尽的痛苦、羞怯与懊悔,“遂割断了一切羞恶之疾视”,但求那份质朴的纯净与安宁,但这一切,究竟能否如人所愿呢?
残存的希冀在奔袭,焦躁的迷茫在冲突,然而悔过也好,决然也罢,无非终将“为世界之装饰”。
试想,当时的人们,在动荡中迷乱着;
当时的诗歌,从千古骈文中挣扎、萌动出来,却在迷茫中被流放……不都像这弃妇一般,在世界境域造成的恐慌中,被无缘无故地抛弃了么?
但这一切,又是被谁抛弃的?
诗人通过《弃妇》,以其象征性的融会,糅合出多维度的多义散射,复苏着个性化审美,发掘或者说拓开了美的缘在视域,能不令人欣悦有加,叹赏弗如?
创作风格:
李金发崇拜灵感,服膺波德莱尔等象征派大师,他的诗歌主张是规避政治的,在当时来讲,甚至可以理解为厌世。
《弃妇》的诞生也是这种内心情感的宣泄。
诗歌中充满隐晦的暗示和跳跃的联想,现实与幻想杂相交错,带有鲜明的象征主义和超验色彩。
值得注意的是,诗歌中运用了大量诸如"
游蜂"
游鸦"
的冷丑意象,这在中国传统的古典诗词中难得一见,可以看出受波德莱尔《恶之花》的影响。
以丑入诗,以恶为美,更显见现代主义诗歌深层次的现实色彩,加之各种现代写作手法的实验,李金发的"
语言历险"
在中国早期诗歌里完全可以视为对古典诗歌的大胆反叛。
且不论诗歌内容,李金发作为中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先驱和主要代表,他在诗歌形式上的锐意创新和试验,已经为中国现代诗歌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他为诗坛的贡献更多体现在诗体形式上,他的意义在于为整个时代提供了一种创作的可能,但也许将来,人们会从诗歌本身对这位诗歌怪才予以更多的尊重。
李金发、冯至和徐志摩。
而四人中,又以李金发的诗风最为奇绝、险晦、沉郁,对象征主义浸淫最深,在思想内涵上也开掘最深。
这在他的处女作《弃妇》中便已凸现出来。
李金发的意义在于,他折断了千百年来,人们竞相传衍的“直觉美”,曲荡出由个人经验凝束成的忧郁、悲悯、凄戚、豁然之“褶皱美”;
并挣断了根深蒂固的直抒胸臆的意念流向,从捕捉美的直觉式造型,拧造出发散性的征象隐寓。
谓之“开中国象征主义之先河”,也就勿须赘言了。
李金发诗歌深受波德莱尔的影响。
在法国留学期间,弱国子民在异族里所受到的歧视、恋爱的无望、祖国的忧患,都使他心理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烟雾之中。
于是,以表现死亡、丑等为擅长的诗人彼德莱尔的诗歌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
1921年,在饱尝了白眼之辱的环境里,李金发课余就在书籍里寻找安慰,“鲍特莱尔的《恶之花》,他亦手不释卷”了,遂成了一个“唯丑的少年”,讴歌唯丑的人生:
“我抚慰我的心灵安坐在油腻的草地上,/静听黑夜之哀吟,与战栗之微星,/张其淡白之倦眼,/细数人类之疲乏,与牢之不可破之傲气。
”(《微雨·
希望与怜悯》)1923年春,他在德国编好第一本诗集《微雨》。
在创作《微雨》集期间,李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弃妇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