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表演游戏中教师的介入和指导策略》字幕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841872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8.23KB
教研《表演游戏中教师的介入和指导策略》字幕Word下载.docx
《教研《表演游戏中教师的介入和指导策略》字幕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研《表演游戏中教师的介入和指导策略》字幕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孩子他们的审美又体现在哪里?
他们的表演经验又体现在哪里呢?
可是,我当时又想,孩子们,他们才岁。
能让他们表演成怎么样一个成果?
所以,我就觉得,孩子的一个表演经验和审美,以及他们自主游戏之间的这个关系,是很难平衡,所以我心里也比较纠结这个问题。
行。
周老师这个案例前面是介绍这个案例的前半部分,周老师她自己也有一个困惑。
她的孩子在这个表演的过程当中,他们的内容是自主选择的,她刚才也介绍了,然后孩子是自主表演的。
但是周老师的困惑就在于,她的孩子的表演和老师本来预设的目标是不一致的。
那么我想问一下各位老师,你们在自己的带班过程当中,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问题,一个节目下去,就是说你的预设和孩子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不一致的,这个时候老师会怎么做?
或者你是怎么想的?
大家可以想一想,然后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我先来说一下吧。
因为每次在游戏过程之前,老师都会有自己心中的一个预设点,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预设目标,但是孩子在活动过程当中,他们往往会有出乎人意料的表现,而且每个孩子的发展经验是不同的,我举个例子:
我们班级当中有一个小朋友是小虎,他是从来不参与这个活动的,或者是他只是在活动的外围玩弄,没有实际的角色扮演,但是有一次我们在玩表演游戏,《春天里的故事》的时候,我看见小虎拿着铃铛在情境当中飞翔,于是我问他你是谁?
他告诉了我,是一只苍蝇。
那这时候老师到底是介入,还是不介入呢?
我选择的是介入,为什么?
因为小虎,一、他的角色意义一直很欠缺,但是今天他能把自己想象,成某一个角色进行表演,对他本身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
老师在观察好他的行为之后,进行一个有价值的判断,那么老师的提问就是帮助他建立这个角色的意识。
在建立这个角色意识之后,是不是还有可以更进一步的,有效的引导或者提升呢?
于是我又和他进行了互动。
今天的苍蝇做得真有趣,想一想,还有什么会在花园里飞呢?
第二次距上一次的小舞台表演之后的下一次活动之后,我看到了小虎的表现。
他还是选择了上次的道具小铃铛,但这次他把自己装扮成小蝴蝶在花园里飞来飞去,还把自己的蝴蝶翅膀举得高高的,那么他这一次的表现,可能是因为老师上次跟他的互动,在他心中引起了触动。
所以他在下一次的活动当中,他的行为,他的表现有了改变。
所以我认为当孩子他有了兴趣之后,老师的介入可以存在两点,一个是观察每个的孩子的不同点,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介入的时机。
第二在观察孩子他的行为是否,和你的表演游戏的总目标相匹配。
表演游戏的总目标:
一个是审美经验,一个是表演的兴趣。
那么在达到这两个总目标的前提下,老师在这总目标的引导下,进行有目的的互动,我是这样认为的。
刚才周老师说了她自己的想法,她觉得当孩子碰到这个问题,就是孩子的表演和老师的预设不一样的时候,周老师认为老师应该是及时介入的,但是她里面介入的方法,她给我们介绍了两个小方法对吧,好,还有其他老师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那我来谈谈吧。
行,因为我跟周老师一样。
今年也是带的大班的孩子,我举一个西藏舞的例子吧。
它也是在我们大班一个主题活动,你碰到过这样的问题了?
对的,对的。
你也碰到过像周老师一样的问题?
对的,因为她正好选择了新疆舞。
我选择了西藏舞,都是民族舞。
对的。
因为也是这个主题活动下延伸了,一个课程内容,就是当孩子在表演西藏舞的时候,他们的兴趣是很浓厚的,他们也是自己选择的这个游戏,然后去参与的表演。
我们出现的情况和周老师差不多,四五个女孩子把自己打扮得很漂亮,装上西藏舞的袖子,穿上裙子到她们指定的区域当中去表演,但是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她们呈现出来的作品是各管各跳,没有一个我们平时所谓看表演的一个统一性,或者一个整齐的效果。
我当时是介入的。
我也是介入的。
我是以同伴的身份介入的。
我就跟孩子们说,我说,我也可以跟你们一起来玩嘛。
然后她们同意了,于是我也和她们一样,把自己装扮成一个西藏的姑娘,戴上袖子,穿上西藏舞的裙子,和她们一起开始了游戏,我想我既然是以同伴身份介入的,那么我想通过我的介入,来达到我预期的一个效果。
所以当孩子们出场的时候,
我并没有出场,我是先在旁边先看她们跳了一小段,先观察,先观察跳了一小段,然后我说,孩子们就问我了,为什么你不跟我们一起跳?
为什么没有出场?
因为我说我可以先看你们跳一段,然后我到高潮的部分再出来,然后我发现我用了这个方法之后,当我们跳第二遍的时候,就有很多孩子跟着我一起,先是前面有两个小孩子在跳,还有三个女孩子是跟着我第二批一起出场的,这样就会有一个先后的顺序。
然后还有就是,当孩子在,
这个时候你是自己预设好的吗?
就是要有一个先后的顺序出场吗?
还是你就是原来打算的要观察她们?
你自己心里面有没有这个预设目标呢?
我有这个预设目标。
你自己想好了?
但是你以同伴的身份介入,让她们就会模仿,
是这个意思吗?
对的,然后还有就是,因为她们各管各跳嘛,跳的动作都不统一,
然后我因为可能是老师的关系,然后我介入了之后,她们都会跟着我的动作来跳,然后她们到最后就生成。
发现需要有一个引领的人的,因为我们这个节目是有一个导演的,然后导演就开始说了,这样跳出来很整齐,很漂亮。
那么我们也来选一个小朋友,在下一次游戏的时候,也来像涂老师一样,在前面。
可能需要图纸,规定好前面一个段落是用哪些动作,后面一个段落是用哪些动作,然后谁?
哪几个小朋友?
这个是她们自己想出来用图示的方法来表示对吗?
然后就是哪几个小朋友先出场,哪几个小朋友后出场,这样就会,节目显得更加漂亮了。
跳出来之后,就是更具有审美性了对吗?
对的,我们刚才涂老师的案例就说明了,她觉得,跟周老师的想法是一样的。
她觉得当孩子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老师也是要及时介入的。
但是她介入的身份是以同伴的身份介入的,她就跟孩子一起玩,她是把自己的预设目标藏在心里,对吧?
然后在游戏中再一步一步地来体现这个目标,让孩子一点一点去发掘,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涂老师吗?
我觉得刚才涂老师讲到的她的一个作品的呈现目标,包括刚才周老师讲到的,因为我自己在带表演游戏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说,刚才也讲到,老师预期的这个目标,我觉得这几个关键词语,就是老师预设的目标,就是老师心中期望的这个作品呈现的样式,是不是这样子的?
我也想和大家来探讨一下这个,因为一个节目呈现,是不是老师心里预期的这个目标?
孩子一定要达到的,就是,我所期望的这个节目的质量应该是这样子的,是不是可能?
因为我觉得,我其实心里面是有这个想法的,涂老师你把你的目标再说一下,你希望她们的目标是什么,能够做到什么样子,当我看到她们跟着音乐,她们是有兴趣去表演这个节目的。
但是,第一动作不统一,都是各管各的,没有一个整体性。
第二就是,好像跟我们,不美。
不漂亮。
因为她们其实是有这个技能,她本来是有基础的。
因为这是一个大班上课程的内容,我们在集体教案活动当中,都教过西藏舞的步伐,基本动作,对,动作什么的。
但是她们在分散游戏的过程当中,有的并没有体现出来,可能已经忘记了。
所以我是想通过我的这个介入,一起来帮她们回忆这些基本动作,基本步伐,让她们跳得更有一些美感。
那么,我觉得就是,她的目标就是孩子动作要统一,对吧,然后要有一些些动作的变化。
但是这个变化也是要整齐的,对吧,也是要整齐的。
不能各管各跳的。
这是涂老师心中给这个西藏舞预设的一个目标,不是,我觉得这里面就是一个问题,说的审美性是不是你觉得整齐了?
统一了就美了。
这是美的一种形式,它有多种表现形式,它可以孩子不一样的动作,当孩子不一样的动作的时候怎么来呈现。
就是你现在心里觉得,我现在目前要她们达到的就是能够大家动作统一,整齐,就是你是不是近期的目标,是吗?
因为我也是很纠结这个问题,我也在思考,一个作品的呈现,其实里面是不是就包含了,老师对这个作品的欣赏的一个感受,就是老师是一个纬度?
然后是不是还有孩子的一个纬度?
还有同伴欣赏的一个纬度?
我觉得是不是我们接下来考虑,就是刚才说到之前这个大问题的关系,是不是要考虑这三个纬度?
刚才谢老师的想法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其实我们老师一般性在预设舞蹈节目的时候,老师心中的目标,肯定就是整齐好看。
这是一个审美的,等于说是一个唯一的纬度了,刚才谢老师的想法就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就是说审美不一定统一才是美,如果每个人动作不一样,也有它的美。
然后老师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他们每个人动作不一样,也能体现这个美,这是我们老师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开阔了我们的一个思路了。
我觉得这个想法很好的,刚才周老师说到的一个就是老师在预设的时候,我们很多老师,包括我也在内,我们基本上都是从老师自己的角度上面,去思考这个节目该怎么演?
该以什么形式来演?
从我们自己的角度出发比较多,我们很少会去考虑到孩子,他们的兴趣在哪里?
他们喜欢怎么演?
这一点我们考虑得比较少,刚才周老师也提醒我们了,以后我们老师在预设的时候,也可以从两个纬度,一个是老师自身,这个节目要达到什么水平,然后还可以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去考虑一下。
他们的兴趣点会在哪里?
他们会喜欢以什么样的形式来表演?
从这两个角度,这两个纬度去思考一个,或者去预设一个节目的一个目标,对吗,因为这个游戏呈现出来以后,当时我问了孩子这样一个问题,当时三个女孩子这样跳嘛,我就问她们,你们跳得挺好看的,你们觉得这样跳,表演给其他小朋友看的话,他们会喜欢吗?
你们喜欢这样子跳吗?
三个孩子回答我之后,我也觉得这个回答也是蛮出乎我意料之外,她们就觉得很好看呀,我们每个人跳得不一样就是很好看,因为可能她们当时的欣赏的能力,审美能力就到那个水平,而且,我也发现,当我在没有介入他们之前,在集体交流的时候,他们不是会在全班面前表演吗?
对的,观赏的同伴也觉得他们跳得很好看的。
对的,其实就像刚才周老师说的。
跟我们心里的预设不一样,他们的水平只有到这里,对,所以你老师再急,老师再提的话,他也是这个水平,对的,对吧?
其他老师还有什么想法吗?
其实我觉得这时候,其实孩子的审美经验,和他的智能表达的一个经验,和孩子的兴趣点就到这个点上,这个时候老师应该给孩子的是一个,怎么样更加丰富他的一个审美经验,因为他可能审美的经验就是这样,他觉得我这样就是很美的,如果你能够通过一些媒体,或者是,比如说是,视频。
视频。
比如说是人家跳得比较好的小朋友的一种表演,给开阔他的一种思路,我觉得这时候孩子需要的是一种表演的思路,和一种对美的进一步的体验。
我觉得这时候应该给孩子的是这方面的内容,可能他会在表演的时候更加,表现的丰富性方面可以更加好一点。
对的,刚才老师都困惑的,就是孩子的审美经验就到这点水平,谢老师刚才介绍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当孩子的审美水平到了一个瓶颈口的时候,他们没有办法再把这个节目继续下去了,就是继续到我们老师预设的那个水平的时候,谢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小方法,非常好。
她说:
这个时候老师就应该去丰富孩子的一个审美经验,通过什么途径去丰富孩子的审美经验呢?
刚才谢老师也介绍了一点,你可以给他欣赏视频,就是欣赏人家专业的,包括是西藏舞,包括是新疆舞的一些视频,也可以让孩子欣赏一些,以前原有大班成熟的一些西藏舞,一些舞蹈的作品,孩子他在欣赏的过程当中,自然会获得一些,提升一些审美的经验。
然后他自己就会非常自主地去完善他的一个表演,涂老师你觉得呢?
那我再补充一点,其实还可以,比如说你正在跳新疆舞,比如说一些成品舞的照片,你就贴在那个屏风或者是边上,因为孩子在一个环境下面他在跳,他就会去模仿,他觉得这个很美,孩子喜欢模仿美的东西,我觉得可以在环境方面提供这样一种环境的创设,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照片墙。
对的,包括我们现在屏风上面,也可以布置一些照片墙,孩子在边跳边玩的时候,他就可以模仿,就起到一个模仿的作用。
对吧?
非常好。
谢老师给我们提了两点小策略。
我也想来分享一下,我这一次带小班过程中,
小班?
小班过程当中,我们现在在做海底世界的这个游戏,小班,你可以跟大家介绍。
因为小班跟我们中、大班开展的形式有点不一样对吧?
是一个主题背景下的形式,你可以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现在是一个海底世界的一个游戏,起初我是怎么来提供里面的这些?
就是他要模仿的这些动物,或者是说海底世界的一些生物,我先是考虑到小班小朋友的,他可能有的一些经验,比如说小金鱼、小鸭子、小乌龟。
这是他们日常生活当中接触到,最常见的一些海底的生物,通过模仿这些动物的特征来进行这个游戏的,然后慢慢地,我觉得好像小朋友可能对这个游戏,兴趣已经不是这么大了。
我觉得应该要丰富他们一些经验的时候,我就用谢老师这个方法,我给他们提供了三段海底世界的多媒体的视频,看了视频之后,我是有预设的。
我想可能小朋友看了视频之后,会发现海底世界其实里面是有很多,多种生物的。
比如说它里面可能还会有珊瑚、有海草,有等等等等许多的生物,但是小朋友看完的时候,看完之后他们模仿出来和我预设完全不同,他们就模仿了一样,全部都把他们的关注力量都放在了一条海蛇上面。
于是当时我们呈现出来的状态,就是所有的小朋友全部都趴在地上,他们就这样扭啊扭啊扭。
这时你心里怎么想的?
对,他们说我是一条海蛇,我当时心里急,怎么会是这样子呢?
我明明看的是丰富多样的,为什么呈现出来只有一样呢?
经过了心理斗争之后最后我选择了等待,为什么会有这个等待的过程呢?
是因为,根据我以往大班的经验,我觉得孩子可能比老师更了解孩子的心理。
这是一点,另外我觉得,孩子比我们更会游戏,所以我选择等待。
想看看到底后来会是怎么样?
好,这样一天过去了,第二天的时候,果然有一个小朋友,他开始做珊瑚了,其他小朋友还是围绕在他身边做海蛇,有做珊瑚了,这个时候我继续等待。
其他小朋友当发现到这个珊瑚的时候,他开始回忆了,我好像视频里面看到的还不止珊瑚,然后慢慢地出来,他说我要做贝壳,然后我也没有给他,当时还没有给他们什么技术支持,他们就找来这个圆木板,他说我是一个会开光的蚌壳,很形象。
对的,很形象的。
然后我就觉得好像心里蛮安慰的,我想再等待一下看看还会是什么,还会出现什么样的?
然后我继续等待,小朋友拿了,是他们自发的拿了一个呼拉圈背在身上,他说我是一个壳里面会伸缩的一只小乌龟,就慢慢地通过这些小朋友的不断的发现,不断的创造,然后我在那里等待的过程当中,发现小朋友对这个海底世界里面的生物的表演,越来越丰富。
当个别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你老师是怎么做的呢?
你就是跟他个别互动吗?
小朋友,对,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没有特地的指导,也没有特地地拎出来,我是等待其他小朋友观察一下,你有没有会刻意地去引导其他小朋友,去观察这个表演?
没有。
因为我觉得可能每个小朋友他喜欢的东西,就像一开始他们所有的关注力,放在海蛇上面一样,我觉得可能他们自己的发展水平,和他们的关注力是不同的,所以我选择再等一等。
刚才我们余老师她介绍的一个自己的想法,跟我们前面老师有点不一样,前面老师都说,当孩子遇到表演的时候,跟教师的预设不一致的时候,老师应该是介入的。
但是前面几个老师介绍了几种不同的介入方法,那么余老师她的想法就是:
当孩子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她的方法是,什么?
等待。
对,她的方法是等待。
我想补充一下,就是说等待,等待到什么程度,就是当我们班级里的小朋友,可能已经有一半的小朋友都开始转移到其他的生物上模仿的时候,这个时候我开始交流分享,等待也不是一味地等下去,你还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在等待的,对吧?
我想等到大部分的小朋友都有了相关的经验,或者他们都发展到了这个水平的时候,或许跟他们交流更合适一些,
对,是这样的。
刚才我们很多老师都介绍了,就围绕这个问题,我们很多老师都介绍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刚才在你们介绍的时候,我也梳理了一些你们的想法,有的老师觉得,当孩子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她们会及时地介入,给予他一些技能上、技术上的支持,以帮助孩子继续去完成这个表演,也有的老师觉得,当孩子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她不着急,她是耐心地等待一下,然后进一步地观察孩子下一步的行为,然后再来决定自己介入和指导的一个时机和方法,对吗?
这些方法其实都是一些,我们在表演游戏当中,一些介入和指导的小方法、小策略。
我觉得都挺好,你们可以自己去在实践的过程中间,自己去试一下,周老师这个案例后面到底是,它怎么继续的呢?
我们请周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下:
她这个案例的后半部分。
因为当时孩子表演到这样一个水平之后,我当时也非常纠结,但是我也同时考虑到了,就是孩子自身的一个感受,以及我还考虑到了欣赏的这些同伴之间的一个感受,她们直接把这个节目呈现在同伴面前表演,一次两次之后,同伴之间产生了问题,有的孩子就提出,好像她们每次都这样自顾自地跳,感觉有点乱乱的了。
有几个孩子这样提出之后,又给予这些表演的孩子一个,等于说是一个新的火花点,她们就开始反思自己的游戏,就觉得好像是的,我们好像每次都这样自顾自地跳,好像的确是不够美,然后在后面一次游戏里面,三个孩子开始自己想办法动脑筋,她们开始想要有一个解决的方案了。
也请大家来看看,接下来孩子是怎么样游戏的,孩子在这个游戏过程中,其实她们是经过了很多很多,因为第一次尝试不成功,因为又要和音乐的节奏契合,又要她们三个孩子的方向动作统一,非常难。
后来她们想了很多办法,一开始的时候想了就是,为了先朝哪一边,三个孩子也商量了很久。
然后终于想出来个办法,就是有一个孩子喊了一个口令,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很难的,因为她要和她的动作配合起来,所以孩子是从自我的一个感受,和同伴的感受中,等于说是,两者结合之后,自己想出了一个解决的方案。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是从头到尾是没有介入过多的,只是引导孩子一个表演的兴趣,持续的表演的兴趣,以及一个欣赏的兴趣,就是在他们欣赏和表演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产生一个问题,然后提出解决的方案。
就是这样子的。
好,周老师刚才介绍她的案例,她把她的案例讲完了,其实周老师的方法,跟刚才余老师的方法,是有点类似的,她也是没有及时地介入,而是观察孩子的一个行为。
接下去我要大家讨论的就是第二个问题,就是说你们觉得周老师的这个方法,你们觉得周老师她是怎么做的,我们刚才已经说过了,周老师她是等待的,然后等待并观察孩子的行为,那么你们觉得周老师的这个做法适宜吗?
为什么?
可以来说说你自己的想法。
邱老师先说。
我觉得周老师这个做法,我是蛮赞同的。
因为其实在我们中班年级组的表演游戏中,确实也看到跟你们孩子表演中的情况类似的问题,我们开学的时候,孩子们对一个杂技的游戏是比较感兴趣的,当时我也是提供了一些简单的道具,一些小杯子、小筷子,想让他们通过转杯子,最初我的预设是这样的,结果呢?
玩到最后,孩子们可能对这些道具使用,跟我的预设也是不一样的,他们不是拿着筷子去转,而是把杯子放在头上,放在肩上、放在手上,不让它掉下来。
他们就玩起来了。
对,就玩起来了。
因为当初我预设这个游戏的时候,是当时欣赏过原来大班的一个《转转乐》的游戏,确实,我觉得蛮精彩的。
结果他们拿着这些道具,跟其他孩子玩的完全不一样,我一直很纠结,那时候我是想,怎么办?
对他们直接说吧?
但是我也是忍住了,纠结一段时间就忍住了。
忍住了以后我就观察,我也是用你的方法,先观察一段时间,观察后我发现他们确实对这个游戏感兴趣。
但问题是,这些道具可能出现一些不适合性,比如因为如果放手上,放头上,这些一次性杯子,它的重量就不稳,他们一走就掉下来了,几次下来,他们一直处于这种失败过程中,就会丧失他们一点信心,所以,然后我就调整了一些道具。
我是没有参与,也没有介入。
而是我是给他们一点物质上的支持,帮他们调整这些道具,这些杯子我是放着的,我再放了一些,那种塑料的,有硬度的杯子,还有碗,盘子,我投放进去了。
然后第二次游戏的时候我就发现,他们发现了新的游戏材料,而且在玩的时候发现,这些材料确实比一次性杯子更适合,然后马上就不一样了,单调的那种,比较单一的转,杯子顶在头上,手上失败的这些举动马上就减少了,他们成功多了,成功感也就强了。
然后就出来了两个组合的顶着,还有是溜冰的,把两个杯子踩在脚下溜冰的这种,很多的杂技的动作全出来了,所以我觉得老师的等待是必须的,很重要,很重要。
因为老师等待,可能就会激发孩子游戏的自主性,同时游戏的多样性也会被激发出来了。
我想问邱老师一个问题,就是你提供这些有硬度的杯子进去的时候,你的预设是什么?
我的预设是,减少他们的失败。
因为我原先的预设只是一个转,我的预设就是个转,因为我看了周老师的视频,但是他们的玩法不是转,转只是其中之一,他们更多的是,不让它掉下来,在身体的某个部位不掉下来,原先的材料可能,我觉得适应性就不够了,所以我就调整了这些材料,多加了一点有硬度的,两种材料他们相比较下来,他们觉得有硬度的更适合。
首先他们的失败次数少了,他们的成功次数多了以后,他们的信心就增强了,他们就越玩,方法越多,就全部玩开了,所以我觉得老师的等待,可以让孩子游戏的多样性,就激发孩子游戏的多样性,所以对周老师的做法我是蛮赞同的。
你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
你是觉得她没有必要去增加这些道具吗?
你是怎么想的?
不是,我只是觉得说,她这个其实不是纯粹的等待,因为她对物质上有过一些调整了。
对,其实我觉得吧,她一开始的等待,是为了让孩子一个尝试,挫败,有挫败感。
其实如果在孩子尝试挫败的过程当中,我觉得孩子他自然而然会调整自己的游戏行为的,如果没有后来老师一些调整材料的话,我想孩子有可能,他会调整一些自己的游戏方法,他就不会因为一直掉下来,他觉得也没劲,这个一直掉下来,一直掉下来,它有什么好玩的?
他觉得没劲,不高兴。
他有可能就会调整自己的游戏方法,他就不再以这种形式开始了有,我观察过。
因为转其实是最初的,我原先的预设目标还是让他们转,因为我欣赏过那个美的视频,最终的目标我还是这个,其实里面还有很多很多我调整过的小目标,但是我发现这个目标是,可能离我想象要达成的时间还是比较长的,不能一次性达成的,所以最后我就索性放弃这个目标了,最后我的目标,调整的小目标是:
一、让孩子去体验他们这个游戏的快乐,因为只有快乐他才会去参与,他失败感多了以后,他就越玩,越没劲了,到最后,就是,你怕他一直失败,一直失败,就失去了这个游戏的兴趣了,所以我就索性把我原先那目标先摒弃掉。
先去放一放,我就先讲小目标,小目标就是他要对这个游戏感兴趣,但是我发现他们顶啊什么,还是有兴趣的,所以我要帮他建立这个兴趣的信心,我就调整材料了,材料调整完以后,确实因为材料调整了,有硬度了,他顶的那个时间会长了,他们甚至有顶着走动的,有兴趣以后,他们的玩法就多起来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表演游戏中教师的介入和指导策略 教研 表演 游戏 教师 介入 指导 策略 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