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二试题精选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833805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196.27KB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试题精选文档格式.docx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试题精选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历史必修二试题精选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75
1625
材料三:
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
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读材料一回答:
图1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的何种特征?
(2分)
图2反映的现象对图1中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
(2)读材料二,分析1895——1900年和1912年——1919年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5分)
(3)读材料三,分析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标志意义。
(13分)
(1)男耕女织,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2分)在外国商品倾销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纷纷破产,耕与织逐渐分离,从而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1895——1900年: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社会上兴起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
(2分)1912——1919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建立的推动。
(3分)(答出“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或“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推动”也可分别给1分)
(3)主要原因:
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2分)标志意义:
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或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或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2分)
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改革或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到土地问题,请简要概述有关措施及其作用。
鸦片战争前后,外国商人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
其中以丝、茶为大宗。
中国丝、茶的大量出口,刺激了国内丝、茶生产的发展。
(2)指出材料所述现象对近代前期中国农村经济造成的影响。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好”
(3)根据上列两幅图片,指出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村经济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说明变化中哪些因素不利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生产模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有何意义?
(4分)
(1)春秋时鲁国的“初税亩”,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
战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壮大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
(任答其中一点。
2分)
(2)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逐步发展起来,中国农村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变化:
完成了对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私有制,在农村建立了公有制;
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公有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4分)不利因素:
人民公社化运动,脱离农村生产力状况,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1分)
(4)变化: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业生产。
意义:
调动了农民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4、回答下列有关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问题。
(1)促使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3分)
(2)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3)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是什么?
(1)开辟新航路(1分);
殖民扩张和掠夺(2分)
(2)影响:
机器大生产必须拓展市场和原料产地,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
19世纪中后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了(3分)。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推动下;
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2分)
(3)经济区域集团化;
经济全球化(2分)
5、恩格斯说;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一再证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请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最重要的发明是什么?
谁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
万能蒸汽机瓦特
(2)两次工业革命在交通领域分别有什么突出贡献?
请各举一例。
蒸汽机车或汽船飞机或汽车
(3)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西门子发明大功率发电机
(4)两次工业革命分别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对世界市场的形成产生了什么影响?
蒸汽时代电气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6、阅读以下材料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
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
(2)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
其政治保障和劳动力条件是如何形成的?
(3)材料中蒸汽机是由谁改良后广泛应用于生产的?
举两例说明蒸汽机在交通方面的成功应用。
(4)受工业革命的影响,当时盛行什么经济思想?
该经济思想的创立者是谁?
(1)直接原因:
市场的需求。
(2)英国;
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资产阶级革命)、圈地运动。
(3)瓦特;
汽船和蒸汽机车。
(4)自由主义思想;
亚当·
斯密(4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列宁说:
“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
……我必须根据实践做出判断。
”——摘自《苏联的共产主义》
材料二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
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公就越优越;
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加强党的领导就是一切权利越来越集中于党,社会主义越发展阶级斗争越尖锐。
——摘自《世界历史》杂志
材料三邓小平说: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
苏联搞了许多年也未完全弄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后来苏联僵化了。
……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摘自《邓小平文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的话表明了什么?
列宁在实践中实行了哪些政策?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观点有什么特点?
这种观点与上述两则材料有何联系?
(1)列宁的话表明,社会主义没有现实的模式可以借鉴;
需要不断地的探索。
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2)特点:
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
优先发展重工业;
充满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社会主义一党专政。
(3)特点:
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的关键是发展生产力。
联系:
吸取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8、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时曾明确指出: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最根本的转变是什么?
⑵在俄国十月革命后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也试图通过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它的实施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
⑶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过程中,美国的经济政策有何变化?
这种变化对美国及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⑴最根本的转变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由过去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为主,向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转变。
⑵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和新生政权,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⑶变化:
胡佛政府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影响:
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危害,加速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
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法西斯势力;
政府的职能、权力、规模和影响急剧扩大;
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开创了国际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9、阅读下列材料:
(12分)
材料一1918年列宁说:
“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
材料二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材料三1921年列宁又说:
“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
……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材料四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1)材料一是针对什么政策而言的?
(2)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列宁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除了战争需要之外,主要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变化后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再后退”退到什么地步?
(5)结合材料回答,从苏联经济政策的转变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向社会主义推进,按共产主义原则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
(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国家。
)
(3)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4)由商品交换(以物易物)退到私人买卖,发展商品生产。
(5)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制定政策的基本原则。
(或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10、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
一位是罗斯福,他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
一位是邓小平,他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
(1)罗斯福挽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4分)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2)在中国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的情况下,邓小平为首的共产党人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3)从两位伟人的改革中你得到了哪些启发?
(1)整顿银行;
复兴工业;
调整农业政策;
实行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
(4分)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2)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3)①任何国家要向前发展,必须依据国情进行改革,只有改革才有生命力。
②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
③面对社会危机,应当制定出可以使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
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⑤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是社会文明演进的根本推动力。
(答出任一点,或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11、(15分)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
一次是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一次是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请结合史实回答:
(1)上述材料中所说的俄、美、中三个国家的“改革调整的机遇”分别是什么?
(2)三国的改革调整的结果如何?
(3)从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1)俄:
新经济政策
美:
罗斯福新政
中: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
(2)俄:
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国民经济开始恢复发展,政权得到巩固。
摆脱了经济危机,缓解了阶级矛盾,保留了民主制度,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发展。
开除了国家敢于经济的新时代。
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基本实现小康。
(3)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要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
12.简述从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基本过程。
16至18世纪中期,在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下,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18世纪中期至于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通过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以及武力威逼等方式建立起来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3、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特点各有哪些?
有人认为:
“危机”一词包含“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
请结合所学知识,以美国为例说明1929-1933年的大危机在给资本主义发展造成巨大危害的同时,又创造了哪些的“机会”?
原因:
一是广大劳动人民的相对贫困,使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低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和销售矛盾扩大。
第二,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使生产和市场矛盾日益尖锐。
第三,股票投机活动使矛盾最后激化。
上述三者是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而根本原因的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另外造成这次危机的原因还有各国国内政策失误,即自由放任政策恶性发展的产物,导火线是美国纽约股票价格的暴跌。
)(4分)
危机具有来势猛,范围广,时间长,后果严重的特点。
危机从美国开始爆发很快波及到了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影响了所有的经济部门,持续时间长达四年,经济损失高达2500亿美元,比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损失还要多。
机会:
调整工业生产。
美国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以及其他一些立法,力图消除生产过剩,复兴工业。
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政府开展大规模的救济动作,通过了《社会保障法》,对失业者、老人和残废者给予一定的保险金,并举办了许多的公共工程,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率先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并成功应对危机,为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借鉴,使资本主义经济获得新的活力。
14、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欧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几经曲折,但也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
⑴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是什么?
(2分)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⑵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的经济遭到重创,但是联邦德国在50年代却迅速恢复了经济,并且持续高速发展,令人瞩目。
它能够从战争的废墟中迅速崛起的原因是什么?
⑶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这三大支柱指的是什么?
(2分)进入90年代,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⑴破坏大、范围广、时间长(2分)
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1分)
⑵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战后推行政治改革,清除法西斯主义残余势力,社会秩序稳定;
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采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注重发展科学和教育事业;
(以上要点,任答4点的4分)
⑶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
(任答2点得2分)
经济全球化趋势。
15、(25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曾做了有益探索。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
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
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
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奠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
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选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
(2)材料二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
(6分)《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
(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
(4)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
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1)经济危机发生后,工人失业,人民生活贫困。
(2)内容:
以工代赈;
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
工人可自由参加工会;
规定最高工时;
规定最低工资;
禁用童工。
原因:
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促进经济恢复。
(3)国家立法
(4)同意第一种观点:
以工代赈、发放失业救助金、实行紧急救助等措施都是在危机发生后紧急状态下采取的临时性措施。
同意第二种观点:
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抢先养老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等都是在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的长期性制度建设。
16、从列宁、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苏俄和苏联的经济政策曾经出现了哪几次重大转变?
(4分)这此转变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戈尔巴乔夫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每点1分,任意答出4点,即可得4分)
启示:
一切要从实际出发改革不能背离社会主义原则和方向
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复杂性、曲折性的特点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每点1分,任意答出2点,即可得2分)
17、20世纪20年代,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得到普遍推广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空前繁荣,美国尤为突出。
人们一片欢呼,认为资本主义进入了千年繁荣时期。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突然崩溃,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由此爆发,人们的千年梦被击碎。
(1)危机爆发后,各国都采取了摆脱危机的办法。
美国是如何摆脱危机的?
(2)
美国为摆脱危机而采取的措施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该措施最早开始于哪个领域?
该措施的实质是什么?
(3)该措施对美国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有何影响?
(1)罗斯福新政(3分)(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3分)
开始于金融领域(3分)实质: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3)积极影响:
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
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经济;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18、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
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
——罗斯福(1936年)
(1)罗斯福所说的“伟大而成功的战争”是指什么?
它有什么特点?
根据上文概括指出它的主要目的。
(2)这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1)(6分)罗斯福新政。
政府干预经济。
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4分)使美国成功地摆脱了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得以重新正常运行;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保持了美国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19、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共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0分)
图一:
刘少奇在中共八大上作政治报告图二:
夸张的宣传画
图三:
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图四:
今天的深圳
(1)中共八大明确指出中国当时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2)图二反映了哪一段历史时期的现象?
(3)图三反映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农村改革的方式是什么?
(4)图四反映了最早的经济特区面貌,除了深圳之外我国还有哪些经济特区?
(1)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先进落后的物质文化之间的矛盾。
(2)大跃进时期。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20、扼要回答下列有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
(1)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3)我国首先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分别是什么?
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怎样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的格局?
(8分)
(4)党的十四大上规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1)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分)
(2)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2分)
(3)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我党三代领导人分别作出了成功的探索。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从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经济方针三个方面,说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3)指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并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1)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实现党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的经济方针。
(3)过程: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并逐渐完善。
推动:
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
人民生活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
22、阅读下列材料:
(19分)
材料一《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写道:
“一九九七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材料二1984年,邓小平在《办好经济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岳麓版 历史 必修 试题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