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文言文知识点讲解及专项练习师用.doc
- 文档编号:1683362
- 上传时间:2022-10-23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57KB
初二文言文知识点讲解及专项练习师用.doc
《初二文言文知识点讲解及专项练习师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文言文知识点讲解及专项练习师用.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二文言文知识点讲解及专项练习:
﹙初二小班第3次课3月15日﹚
一.导语:
课标定位
1.新课标要求: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评价学生对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的掌握情况,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词大意。
”
2.能正确理解诗词的内容,理解与作品关联的背景资料,概括诗词曲的大意,感知诗词的艺术形象,理解诗词的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品析千古佳句。
二.考点分析
文言文的命题主要依据课标要求,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积累与理解、鉴赏与评价。
南京市中考文言文阅读题多选自浅显易懂的的课外文言文。
考点通常有:
1.文言朗读与节奏。
2.文言实词。
3.文言虚词。
4.文言句式。
5.文言翻译。
6.内容理解。
7.思想情感。
8.迁移理解。
诗歌鉴赏常见考点有:
1.理解内涵。
2.感知形象。
3.探究情感。
4.品味语言。
5.分析技巧。
三.备考方法
从近几年中考情况来看,古诗文阅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没有形成迁移能力,不能学以致用。
2.没有正确理解材料内容,不能准确概括文意。
3.没有理解诗词一般规律,缺失品读诗词的方法。
4.没有理解人物内涵,不能准确进行评价。
针对上面所存在的问题,同学们平时在学习文言文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夯实基础,厚积薄发。
2.梳理归纳,注重迁移。
3.掌握规律,准确评价。
4.发散思维,联系实际。
四.文言文基础知识
第一节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1.文言实词:
⑴通假字⑵一词多义⑶古今异义⑷词类活用
⑴通假字:
古汉语中的通假字是一种较特殊的语言现象。
通假又叫“通借”或“假借”,是古人书写时本有其字而未用,却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现象。
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代替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
如“将军身被坚执锐”中“被”同“披”,意思是穿着。
⑵.一词多义:
在文言文的不同语境中,同一个词会产生不同的意义,这种现象被称作一词多义。
如“寻向所志”的“寻”是“寻找”;“寻病终”的“寻”是“不久”。
⑶.古今异义:
文言文中有些词的古义与今义存在很大的差异,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作古今意义有别﹙古今异义﹚。
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和“绝境”都是古今意义有别的词。
“妻子”古义是“妻子儿女”,今义是“男人的配偶”;“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是“走投无路的境地”。
⑷.词类的活用:
古汉语中,有些词语在某种特殊的语境中,在它本来意义的基础上,产生了一个新的意义,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
①使动用法。
如“无案牍之劳形”中的“劳”意思是“使……感到劳累”。
②意动用法。
如“固以怪之矣”中的“怪”意思是“对……感到奇怪”。
③名词活用作动词。
如“鞭数十,驱之别院”中的“鞭”是“鞭打”。
④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如“一食或尽粟一石”中的“尽”意思是“吃完”。
⑤名词活用做状语。
如“其一犬坐于前”中的“犬”意思是“像狗一样”,在动词“坐”的前面做状语。
2.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是指那些词汇意义比较抽象,绝大多数没有明确含义,只能和实词连用的词。
初中阶段,应重点掌握“之、以、而、其、于、者、乃、夫、且、然、盖、则、焉”等13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其中“之、以、而、其、于”要重点掌握。
初中阶段常考的文言虚词,主要有如下几种作用:
①起指代作用。
如“之”“其”;
②起组合作用。
如“以”“为”;
③起连接作用。
如“而”“则”;
④起语气助词作用。
如“也”“焉”“乎”“矣”。
3.文言句式
常见的文言句式有:
⑴判断句⑵倒装句⑶省略句⑷被动句
⑴判断句常见的几种形式
①……者,……也。
例“陈胜者,阳城人也。
”
②……也。
例“环滁皆山也。
”
③……者也。
例“莲,花之君子者也。
”
④……者……
⑵倒装句
①主谓倒装。
例句:
如鸣佩环。
②宾语前置。
例句:
会宾客大宴。
宋何罪之有。
③定语后置。
例句:
马之千里者。
④状语后置。
例句:
又七年,还自扬州。
⑶省略句
①省略主语。
例句:
﹙﹚便要还家。
﹙﹚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省略谓语。
例句: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③省略宾语。
例句:
常蹲其身,使﹙﹚与台齐。
④省略介词“于”。
例句:
北饮﹙﹚大泽
⑷被动句
被动句就是受动者作主语,施动者作谓语的句子。
例。
山峦为晴雪所洗。
帝感其诚。
附文言文译句的基本要求
①一般的句子要求直译,且不能有漏译、误译,只有互文的句子意译。
②译句要考虑到句式特点,判断句翻译时要加判断词“是”,省略句翻译时,要将省略的成分补上,且加上﹙﹚,被动句翻译时要加“被”字,倒装句翻译时要让译句符合现代汉语语言表达习惯。
五.典型例题剖析
阅读《岳阳楼记》,完成下列各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解释下列字词。
6分
增其旧制增:
去国怀乡国: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观: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景:
惊:
2、选出下面不是对偶句的一项()3分
A.浮光跃金,静影沉璧B.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C.长烟一空,皓月千里D.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3、对“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进步忧愁,退步也忧愁,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B.这样前进也忧愁,后退也忧愁,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C.这样在朝为官也忧愁,退居江湖为民也忧愁,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D.真是在朝为官也忧愁,不在朝为民也忧愁,然而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
4、理解填空。
4分
(1)文中表现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
(2)文中表达作者政治追求的句子是:
,。
5、译句
⑴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用“/”划分下列句子节奏:
前人之述备矣。
解析:
1、扩大、国都、景象、曾经、日光、起2、D3、C4、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先天下……乐而乐;5、略6、略
六.实战演练:
(一)(21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好鸟相鸣,()。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在文中空缺处填上恰当的语句。
(4分)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4分)
负势竞上()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从流飘荡()
3、第一段总说富阳到桐庐间的山水特点是什么?
(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
4、作者描绘水时抓住水、的特点;描绘山时紧扣高峻、多树的特征。
(2分)
5、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2分)
6、文中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是:
。
(1分)
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②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8、“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此句从侧面落笔,衬托山水诱人的力量之外,言外之意是什么?
(2分)
(二)(14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从此自终。
赞曰:
黔娄之妻有言: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
9、补充课文所缺的语句:
,,晏如也。
(2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
(4分)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②每有会意
③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二 文言文 知识点 讲解 专项 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