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思考题问题详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830216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41.69KB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问题详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问题详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思考题问题详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它从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来研究科学技术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的发展,把人和自然界的关系的变革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都如实地看成是在社会历史中展开的,把科学技术系统放到整个社会大系统中去加以考察,从而阐明科学技术发展的辨证法,体现了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的统一。
2、自然观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一种认识和看法。
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对自然界的看法主要受两个因素的限制:
一是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二是受到和生产力相应的科学水平的限制。
不同时期人类自然观也不同。
大致经历以下三种历史形态:
(1)古代朴素自然观:
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2)近代机械论(形而上学)自然观:
其核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虽然在实证科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坚持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但是不理解一般与个别、运动和静止等的辩证关系,以一种片面的、孤立的和静止的方法观察自然界,即不理解自然界的辩证法,不能把唯物主义坚持到底。
(3)当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克服了以往哲学自然观的缺陷,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突出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矛盾性,提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强调了人类起源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并在把握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能动地和改造自然。
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3、自然观与自然科学的发展
自然观经历了古希腊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三个历史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总结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继承了古希腊自然观中的辩证法观点,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而上学性质,批判地汲取了德国古典自然哲学思想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意味着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的、思辨地构造体系的自然哲学的终结。
它无论对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完善,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还是对于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研究、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然观是建立在科学的发展基础上,是对自然科学的总结和概括,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发展;
正确、科学、先进的自然观将指导科学取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1)自然科学发展的第一个时期大约是从远古到15世纪:
根据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逐步了解认识了自然界,到公元前6世纪已积累了不少的数学、天文学和医药知识,自然科学已开始萌发。
这一时期,关于自然界的知识中天文学走在最前面。
在医药方面,已有关于多种疾病的名称和药物的记载。
从公元前5世纪到15世纪,人们把自然界当作一个整体,从总的方面来把握自然界的发展变化,描绘自然界的总面目。
基于这种认识,产生了力求囊括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自然哲学。
虽然那时已出现了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医学、生物学、地学等专门化知识,但都包含在统一的自然哲学中。
在物理学方面,已出现了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他的工作给后人许多启发,但他所得出的结论有很多是错的,例如,受外力作用运动的物体,当外力停止作用,物体的运动也就立即终止。
又如,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较轻的物体下落较慢等。
亚里士多德的这些错误结论纯粹是他的直观想象和逻辑推理,并无任何实验依据,那时人们也还没有“科学实验”的思想。
(2)自然科学发展的第二个时期——近代自然科学发展时期:
从时间上看,这个时期大约是从16世纪到19世纪。
随着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需要有探索自然物体的物理特性和自然力的活动方式的科学,从各个细节上分门别类地研究大自然的奥秘,于是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学、生物等专门学科逐渐从自然哲学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一门门独立的学科,使近代自然科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这一时期,数学上,微积分和非欧几何已经建立;
物理上,牛顿理论和电磁理论已经建立;
化学上,创立了科学的原子论;
天文学上,提出了日心说;
地学上,提出了地质演化说;
生物上,建立了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等等。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从天文学上首先突破,随后物理学又成为带头学科。
(3)自然科学发展的第三个时期——现代自然科学发展时期:
从时间上看,这个时期大约是从19世纪末开始。
此后,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逐步深入到微观领域和宇观领域,发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出现了许多分支学科、边缘学科、横断学科和综合学科。
现代自然科学包括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三大部分基础科学以自然界某种特定的物质形态及其运动形式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探索和揭示自然界物质运动形式的基本规律。
技术科学以基础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研究同类技术中共同性的理论问题,目的在于提示同类技术的一般规律。
应用科学是综合运用技术科学的理论成果,创造性地解决具体工程和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创造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生产模型的科学。
4、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的产生背景、基本容及特点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一种单纯用古典力学解释一切自然现象的观点。
它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完全服从机械因果律。
产生背景:
(1)社会背景:
文艺复兴运动是促使近代自然科学和自然观产生的土壤;
(2)科学背景:
力学的发展以及近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形成与发展;
牛顿经典力学建立并获得巨大成功,这就必然推动人们用力学理论解释其他自然现象,用力学的机械运动模型类比其它复杂的物质运动。
16-18世纪,自然科学的大部分领域还处在发展初期,还处在收集材料和分门别类加以整理的阶段。
(3)哲学背景:
直接渊源于培根的经验论和笛卡尔的唯理论。
基本容:
(1)机械论:
一切现象都可以用力来解释;
(2)决定论:
主原因与结果一一对应,只有必然性,没有偶然性;
一切都是由“因果关系”联系起来的,一切世界的运动都是由确定的规律决定的;
认为知道了原因以后就一定能知道结果;
(3)还原论:
整体等于部分之和,主把高级运动形式还原为低级运动形式,它认为现实生活中的每一种现象都可看成是更低级、更基本的现象的集合,因而可以用低级运动形式的规律代替高级运动形式的规律。
特点:
(1)恢复和坚持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坚持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自然事物,承认自然界及其运动规律是客观的,不是上帝干预的,“天上”“地下”有着统一的客观运动规律。
(2)具有机械性的缺陷,用力学的知识和规律去解释,说明其他一切自然现象,甚至认为“运动是机器”,“人是机器”。
(3)具有形而上学的缺陷,认为各种自然现象是彼此孤立的,没有联系的,而且是“静止不动,绝对不变”的,即使有动,也是外力的推动。
自然界的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而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的部,而是外力所致。
评价:
以机械力学说明一切,以物质原因解释自然现象,在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起了积极作用;
它又是自然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当时科学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成为此后相当时间中绝大多数科学家所持的观点,占据了统治地位。
其局限在于:
用静止、片面、孤立、绝对的观念看待自然,最终不得不回归神学的上帝,陷入了唯心主义。
5、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与生态价值观
人类中心主义:
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的依据,强调有且只有人才是价值判断的主体。
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
(1)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价值论,是人类为了寻找和确立自己在自然界的优越地位、维护自身利益而提出的理论假设,这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立论基础;
(2)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促进人类保护自然的行为依据,也是评价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尺度,这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行为准则;
(3)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人处于主导地位,不仅对自然有开发和利用的权利,也有对自然进行管理和维护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原则;
(4)人的主体地位,意味着人类拥有运用理性的力量和科学技术的手段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以实现自己的目的和理想的能力,意味着人类对自己力量的无比自信,这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信念。
生态中心主义:
主环境伦理学的中心问题应该是生态系统或生物共同体本身或它的亚系统,而不是它所包括的个体成员。
其涵:
(1)生态中心论把人类道德关怀和权力主体的围从所有存在物扩展到了整个生态系统;
(2)生态中心论认为,生态伦理学必须把道德客体的围扩展至生态系统、自然过程以及其他自然存在物;
(3)生态中心论把人与自然看成高度相关的统一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整体性,代表了人对自然更为深刻的理解方式;
(4)生态中心论虽然也属于非人类中心主义或自然中心主义,但与以往的生态伦理观不同,生态中心论更加关注生态共同体而非有机个体,是一种整体主义的而非个人主义的伦理学。
生态价值观:
生态价值观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科学万能论破产的必然产物。
受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人类在改造自然、发展科学思想的同时,实际上建立起一种“反自然”的生活模式——“社会一经济一消费”,直接导致了人类社会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危机。
面对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普遍要求,为了促使社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人类必须超越在传统发展模式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树立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即生态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倡导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文化理念,把人与自然看成高度相关的统一体,代表了人对自然更为深刻的理解方式(书上)。
这种价值观尊重自然、建立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关系,正确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
反对浪费、环境友好、追求简朴、回归自然,倡导消费领域的绿色化;
摒弃工业文明时代纯粹以利润和财富增长为唯一目的的发展模式,转而追求与外部自然环境和谐共处。
哲学涵:
(1)生态价值观就是主客体关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拓展,即未来意识的真正觉醒和主客体之间的横向互动;
(2)生态价值观在微观层面上注重代际平等的体现,在宏观层面则注重发展目标的未来可能性;
(3)生态价值观体现代平等,表达一种全球共识,人类在寻求共同利益之时,共同面对和承担起挽救生态危机神圣使命。
6、科学问题的涵、分类及来源
(1)涵:
科学问题是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未解决的矛盾,它包含着一定的求解目标和应答域,但尚无确定的答案。
任何科学问题都是具体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知识背景下,有不同的涵。
<
1>
科学问题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
2>
一定时代下的知识背景决定着科学问题的涵深度和解答途径;
3>
随着一定时代的知识背景的不同,非科学问题可以转化为科学问题。
(2)分类:
根据科学问题的性质和研究的需要,可以对科学问题进行不同的分类:
根据学科的性质划分:
基础理论问题、应用研究问题
根据问题在目标中的地位划分:
关键问题、一般问题
根据问题求解的类型划分:
述性问题:
关于研究对象的识别与判断
因果性问题:
关于事物在机理和规律的研究,分析现象间的因果关系
过程性问题:
关于研究对象的状况即运动转化过程的研究
4>
按认识层次划分:
经验问题:
对所考察的事物感到新奇或企图进行解释,就构成经验问题
概念问题:
概念之间因为逻辑矛盾而构成的问题。
(3)来源:
科学问题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旧理论与新事实的矛盾;
不同学派或理论之间的矛盾;
理论部的矛盾;
不同学科的理论体系之间的矛盾;
5>
社会实践需要与现有技术手段不能满足需要的矛盾。
(或:
<
从生产、生活、教学等实践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不同观点和学派之间有创新的争论;
各学科之间或边缘学科产生的新问题;
发现理论自身存在不足或矛盾;
发现新的观察或实验现象同原有理论或观点的矛盾;
6>
现有的方法、技术、工艺等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和需要。
)
科学问题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但归结起来,现代科学研究的科学问题主要来源于科学技术实践和社会生产实践。
从科学技术实践中所提出的科学问题大多是科学自身发展中的问题。
从社会生产实践中提出的科学问题大多是实用性或技术性问题。
7、科研选题
科研选题就是形成、选择和确定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科研选题关系到科学研究的方向、目标和容,直接影响着科研的途径和方法,决定着科研成果的水平、价值和发展前途。
科研选题的步骤一般包括课题调研、课题选择、课题论证、课题确定。
大致可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主动性原则:
对科学问题的选择应该主动进行,这一方面有助于锻炼科学鉴别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培养一种负责精神;
(2)新颖性原则:
主要是为了避免重复,主要包括绝对新颖性(即选择大家都没有提出或研究过的问题)和相对新颖性(问题已有人提出或研究过,但提出或研究不久,相对于经典问题来说是新问题,即前沿性;
或问题很早就被人提出过,但未获解决,并长期没有纳入科学家的视野);
(3)合适性原则:
科学问题的选择应该适合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结构,适合自己的口味和风格,还要适合当时的理论状况和实验条件;
(4)开放性原则:
这意味着一个问题选定以后不要封闭于该问题,应保持对问题研究中意外出现的新问题或其他相关问题的开放态度,以及还要与其他科学家保持开放式联系,从别人的研究中获得启发。
科研选题的一般原则大多是讲创新性原则、必要性(需要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可能(可行)性原则:
(l)创新性原则,即要求选题本身具有先进性、新颖性、独创性和突破性。
要选择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要立足于理论上的创新、方法上的创新,更要善于开展原创性创新;
(2)必要(需要)性原则,即科研选题必须从社会需要与市场需求出发,以满足社会与市场需求为根本。
只有这样,科研选题才能得到社会的支持,其科研成果也才能适用于市场;
(3)科学性原则,即所选课题必须符合最基本的科学原理,遵循客观规律,具有科学性。
既要保证研究结果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又要保证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重复性。
(4)可能(可行)性原则,即科研工作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探索性、创造性活动,总要受到一定条件限制。
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条件下进行认识,而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
可行性原则体现了条件性原则。
如果选题或者最终的研究成果不具备可以完成和实施的主客观条件,再好的选题也只能是一种愿望,是一种空想。
8、科学观察与实验的涵、特点、作用及局限性
科学观察:
指在科学研究中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对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考察和描述的一种方法,是认知主体运用感觉和知觉从外界客体获取部分物质、能量和信息,并由此形成对整个客体的体验和认知的活动。
(2)特点:
观察是一种通过感觉和知觉进行的感性的认识活动,单纯的观察活动(不包括观察前地假设猜想和观察后的解释说明)是人体感觉器官作用和人脑非自觉的简单意识加工的过程和产物,一般不包括分析、推理和证明等理性因素;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完整的科学观察一般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在观察前有预想,在观察后有记录,并非盲目、被动的感知;
观察不主动干预自然事物和现象,这是观察相比实验而言最大的特点。
(3)作用:
观察是科学认识的基础,是导致科学发现的重要途径,是检验科学真理性的标准。
当人们尚不能干预和控制研究对象时,观察就比实验成为更加主要的方法。
(4)局限性:
首先,观察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人的感觉器官,所以在感觉围、观察精度、观察速度等方面都有其局限性;
其次,即使运用科学仪器,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观察,不主动干扰和控制研究对象,观察对象的许多属性和特征不会自动显示出来,因而也暴露出其一定的局限性。
科学实验
实验是通过人为地重复控制自然事物和现象以探索其属性和规律或检验某一假说和理论的方法,也称之为科学实验。
与观察相比,实验具有更强的主动干预性。
与观察一样,实验也是科学认识的基础,同时,它还是科学得以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源泉。
理论性:
实验前的方案设计、实验中的仪器操作以及实验后的数据处理都渗透着理论,而且实验本身总是为着一定的理论目的进行的;
控制性:
实验与观察相比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可以通过简化、纯化、强化、弱化、催化、慢化、模拟等方式人为控制观察对象和观察条件,从而实施更有效的观察;
重复性:
正由于实验是可控的,因而只要具备适当的物质条件,经过学习,同一实验能够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重复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主观性和偶然性。
科学实验能够使人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和规律性的认识;
科学实验是创立科学理论的基础和先导,是获得新假说、新理论的直接来源,是发展科学知识的手段。
科学实验是检验知识真理性的标准,实验是检验各种学说、观点的真理性的标准,是证实科学知识的手段。
科学实验的局限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实验技术的历史局限性,一是研究对象的质的规定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科学实验的结果是受它所赖以进行的物质条件和理论知识条件限制的,科学实验的证明力量是随着实验技术的日臻完善而不断增长的,科学实验只有在实验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才能成为证明知识真理性的有效手段。
此外,不管科学实验在证明知识真理性方面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但它远不能穷尽人们从实践上把握客观世界的全部丰富性和复杂性。
同时,科学实验总是在人为的特定条件下进行的,它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把所研究的条件和间题简化和缩小,所以它必然具有人工的品格。
因此,通过科学实验所获得的结果,与客观事物本身总有一定的距离和差别。
由此可见,科学实验只能提供对绝对知识有价值的相对真理,在科学实验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还必须回到生产等社会实践中去,获得进一步的检验和发展。
9、理想实验
所谓“理想实验”,又叫做“假想实验”、“抽象的实验”或“思想上的实验”,它是人们在思想中塑造的理想过程,是一种逻辑推理的思维过程和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
“理想实验”虽然也叫做“实验”,但它同真实的科学实验是有原则区别的,真实的科学实验是一种实践的活动,而“理想实验”则是一种思维的活动;
前者是可以将设计通过物化过程而实现的实验,后者则是由人们在抽象思维中设想出来而实际上无法做到的“实验”。
但“理想实验”并不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
首先,“理想实验”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所谓的“理想实验”就是在真实的科学实验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对实际过程作出更深入一层的抽象分析。
其次,“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是以一定的逻辑法则为根据的,而这些逻辑法则,都是从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为实践所证实了的。
作为一种抽象思维的方法,“理想实验”可以使人们对实际的科学实验有更深刻的理解,可以进一步揭示出客观现象和过程之间在的逻辑联系,并由此得出重要的结论。
“理想实验”在自然科学的理论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理想实验”的方法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
“理想实验”只是一种逻辑推理的思维过程,它的作用只限于逻辑上的证明与反驳,而不能用来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相反,由“理想实验”所得出的任何推论,都必须由观察或实验的结果来检验。
10、观察渗透理论
概念:
"
观察渗透理论"
,是美国科学哲学家汉森提出的著名命题。
这个命题指出了我们的任何观察都不是纯粹客观的,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观察者观察同一事物,会得出不同的观察结果。
摧毁了逻辑实证主义所追求的科学合理性。
“观察总是渗透着理论”指:
在几乎一无所知的理论层次上,任何观察述都包含理论容。
容:
观察中渗透的理论不仅包括用于形成观察结果的经验、知识和期望,还包括指导观察的理论(观察目的渗透理论)、表述观察的理论(观察语言渗透理论)、解释观察的理论(观察解释渗透理论)。
论述观察和理论的关系:
首先,观察依赖于理论,观察渗透着理论。
理论决定了观察的目的和对象。
在科学的研究中,人们都要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观察对象和围。
科学观察基本上都是有目的的、有计划地进行的。
科学观察的目的不外乎是为了作出新的发现或检验已有理论或假说。
用观察来检验一个理论,即是看是否能观察到理论所预言的现象。
第二,观察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理论决定了观察到什么。
在观察中如果以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理论为指导,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观察的客观性;
相反,当不完备甚至错误的理论或观点渗透到观察中时,就会导致错误观察。
理论可以纠正一些错误的观察。
第三,任何观察述都是用某种理论语言构成的,理论提供了观察语言。
一种情况是,有些观察述明显地用到一些理论术语,而离开了有关的科学理论就不可能理解这些观察述。
第二种情况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被长期广泛使用的许多概念,曾是科学家在科学探索过程中所创造的理论术语。
第三种情况,虽然观察述中没有任何形式的理论术语,但它所表达的意思仍以某种已经形成常识的理论为前提,与背景知识联系在一起。
此外,在不同理论和信念的指导下,可以得出不同的描述。
任何观察语言总是同某种背景理论联系在一起的,而且其语义随着背景知识的变化而变化。
并且,观察述所利用的理论或概念框架越精确,观察述所表达的意义越精确。
第四,观察述也是可错的。
一是观察本身可能产生错觉;
二是观察依赖了错误的理论。
如何知道一个观察述是否正确?
还是要依赖于理论。
而且检验越严格,要求的理论越多,知识越广泛,并且永远达不到绝对的确实无疑性。
任何完全独立于理论的“中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 辩证法 思考题 问题 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