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建议doc 9页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827854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30.72KB
厦门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建议doc 9页Word下载.docx
《厦门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建议doc 9页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厦门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建议doc 9页Word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产品单一、缺乏特色-2-
(三)机遇(Opportunities)-2-
1、高铁效应亮点显现-2-
2、政策支持带来的发展新机遇-3-
(四)挑战(Threats)-3-
1、潜在竞争者的增多-3-
2、现实竞争者的挑战-3-
三.对厦门发展乡村旅游的建议-3-
(一)、政府积极引导,规范管理,增强农民的旅游服务意识.维护景区形象-3-
(二)、加快乡村旅游公共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4-
(三)、资金的扶持-4-
(四)、横向纵向并举,充分挖掘特色旅游元素-4-
参考文献-5-
引言
乡村旅游源于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意思是指发生在乡村地区的旅游活动,它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和乡村田园风光为旅游吸引物而进行的兼带观光、度假、休闲性质的旅游活动。
在我国“乡村旅游”又被称为“农家乐”。
目前,乡村旅游在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已具有相当规模,并且已走上规范发展的道路。
我国的乡村旅游是在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促动下应运而生的,尤其是国家旅游局把2006年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使得“乡村旅游”异军突起,成为乡村经济生产中新的增长点,在当前解决“三农”问题中发挥着特殊功能.已成为支持“三农”建设.带动农村经济繁荣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厦门地处海峡西岸,是一座美丽的滨海城市。
自1981年获批为经济特区以来,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
这其中离不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巨大贡献。
但近年来,随着旅游人口数量的日益增加,有限的景点使得各景区日显拥挤,显然也已经慢慢的无法满足观光旅游者的需要,同时不利于进一步扩大厦门的旅游竞争力。
因此厦门发展乡村旅游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为旅游业开辟新的旅游资源,也可以为旅游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厦门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一)优势(Strengths)
1、地理优势与地缘优势
厦门地处海峡西岸,有着丰富的海岸线资源,所处地区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温变幅小,日照充足,四季宜人,全年均适宜开展旅游活动。
同时厦门是闽西南、赣南、湘南地区最大和最近的出海口,是这些内陆地区前往沿海城市旅游最近的目的地,也是这些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口岸;
其次,厦门位于台湾海峡西岸,距台湾仅150海里之遥,两地血缘相近,语言相同、习俗相通。
与台湾岛之间特殊的亲缘关系,是本区区位优越性中最突出的一点。
优越的地缘环境,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都是厦门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
2、丰富的客源
丰富的客源是厦门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
10多年来,厦门市旅游业经过快速发展,已有了一定基础。
。
1991年以后厦门市进入全国主要旅游城市前10名,尤其是鼓浪屿旅游区多次被评为全省10佳风景区之榜首和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并且于1997年入围中国旅游年35个王牌景点之一。
依托厦门这些主要旅游景点对外的良好声誉,每年来厦门旅游的人数都超过上千万人次。
只要稍加引导,必定能成为厦门乡村旅游的重要客源。
(二)弱势(Weaknesses)
1、思想认识
受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人们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不足,对农业的多种用途和功能并未加以考虑,忽视了农业的旅游观光功能;
在旅游业和农业的决策层中,对开发农业旅游资源漠然视之,导致乡村旅游的投资严重不足;
业部门与旅游业部门缺少必要的联系,以致乡村旅游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和开发。
2、产品单一、缺乏特色
我国疆域辽阔,农业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地域性明显,有利于各地形成自己的农业特色。
但是目前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旅游项目尚不多见,各地农业旅游资源开发模式雷同,开发利用多限于果园、林地、鱼塘等类型,开发项目也多为观光果园、森林公园、垂钓园等,观赏型蔬菜园、瓜果园、花卉园、租赁果园、租赁圃、租赁菜地、民俗观光村、民俗农庄开发较少,耕作、栽培、牧羊、赛马、驾船、捕鱼等农事活动以及民俗资源开发不够。
(三)机遇(Opportunities)
1、高铁效应亮点显现
福厦高铁于4月26日正式开通运营,至此,甬台温、温福、福厦三条铁路正式贯通,东南沿海铁路初具规模。
这条高铁不仅成为打通长三角、珠三角与海西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的“经济新动脉”,成为中西部“出海新通道”,更被誉为增进海峡两岸交流的“亲情纽带”。
厦门市各大旅行社纷纷推出“动车旅游套餐”,接待“动车游”线路游客大增,整个厦门旅游市场相比去年增加了三成的过夜客人。
高铁开通后,游客经由铁路抵达厦门的客运量猛增,公路客运量相对减少。
2010年1-6月份,厦门市客运量为1743.15万人次,比增5.29%。
其中,铁路客运量277.3万人次,比增36.51%,公路客运量1078.84万人次,同比减少3.7%;
水运客流量83.9万人次,比增5.8%;
航空客流量303.11万人次,比增19.87%;
从以上数据看出,高铁大大的方便了来厦旅游的参观者,这势必带动连乡村旅游在内的旅游业的高速发展。
2、政策支持带来的发展新机遇
2010年6月10日,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厦门市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
《意见》提出要充分挖掘和发挥乡村旅游资源优势,推进厦门市乡村旅游业建设,紧扣全市旅游发展规划,着力完善乡村旅游服务设施,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培育一批富有特色具有竞争力的乡村旅游项目,使厦门成为海峡西岸的重要乡村旅游目的地。
并提出由厦门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项目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2008年先在同安区做试点工作,2009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各区全面推开,2009年和2010年每年确定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
具体目标是:
到2010年,培育和建成8个乡村旅游示范镇(街、场)、5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居)、30个“农家乐”示范点和“森林人家”休闲健康游示范点,全市乡村旅游接待量达300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10亿元。
政策的扶持将使得厦门的乡村旅游迈入一个新的纪元。
(四)挑战(Threats)
1、潜在竞争者的增多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种新趋向,已引起各地市的重视,各地纷纷加大投入发展乡村旅游,使得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潜在竞争者。
2、现实竞争者的挑战
厦门市周边已有一些发展得挺不错的乡村旅游景点,如长泰山重村的“农家乐”、马洋溪生态旅游区等景点。
这些都是厦门今后发展乡村旅游的标杆,同时也是强有力的竞争者。
三.对厦门发展乡村旅游的建议
(一)、政府积极引导,规范管理,增强农民的旅游服务意识.维护景区形象
鼓励农民采取集资入股、产权入股或以村组集体经济组织为龙头,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组建乡村旅游开发公司或合作社,投资开发经营乡村旅游景区景点。
引导大型旅游企业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经营,并发挥其骨干作用,带动乡村旅游向集约型、规模化方向发展。
树立“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收益”的理念,鼓励民间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伙等多种方式参与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
(二)、加快乡村旅游公共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
加快厦门乡村旅游公共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重点是抓好镇区和景区(点)的道路网络、给排水网络、电力、通讯、污水及垃圾处理和各类市场、文化生活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努力提高配套程度和综合服务功能。
以满足游客需求为导向,以完善旅游服务功能为目标,加快建设旅游餐饮、住宿、停车场、公厕等服务设施,提高游客接待能力,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
(三)、资金的扶持
根据《厦门市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厦门市打算从2008年起到2010年,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扶持资金,用于重点乡村旅游项目规划、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市场宣传促销和考核表彰奖励。
各区政府也应按1:
1比例安排专项资金扶持乡村旅游发展。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将省、市有关乡村旅游设施和接待服务标准推广到点、到户,提高经营管理和服务规范水平。
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纳入全市农民工就业培训体系,享受相关优惠。
(四)、横向纵向并举,充分挖掘特色旅游元素
以著名的乡村旅游示范点五峰村为例。
横向方面,从核心景区德安古堡入手深度挖掘,新建了连环画展示长廊、儿童游乐场、湿地景观等,推出有地方特色的闽南婚俗表演《五峰出嘉腊》,并完善农家住宿、农家餐饮等配套,做大做强古堡的文章;
纵向方面,策划建设农家乐体验区,推出炸枣、磨豆腐、陶吧、酒坊等项目,建设了乌石岩健身区、荷花池休闲区,推出荷池垂钓、登山健身等项目,这样,游客可以在五峰玩上两天。
通过近两年的发展,五峰已经成为我省最具影响的乡村游之一,国庆长假期间每天的接待量都在千人以上。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只要用心挖掘,相信厦门的乡村旅游一定可以形成自己的特色。
参考文献
[1]任佳燕.乡村旅游向我们走来[J].调研世界,2000(01)
[2]万先进邱映贵.乡村旅游初探[J].中国农村经济,2006(11)
[3]黄爱萍.台湾发展休闲农业对大陆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启示[J].福建农业科技,2000(6)
[4]2010年上半年我市旅游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厦门旅游网
[5]厦门市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厦门旅游网
[6]张建宏.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农业经济,2006(12)
[7]米红.加快发展厦门观光旅游农业的研究[J].发展研究,2001(3)
[8]张杰伟.关于农家乐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01)
[9]张明川.关于提升“农家乐”旅游文化品位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22)
[10]赖启福.靠近厦门经济特区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09(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厦门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建议doc 9页 厦门 乡村 旅游 发展 现状 建议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