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全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四章 注重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6825449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74
- 大小:125.49KB
最新最全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四章 注重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最新最全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四章 注重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最全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四章 注重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本章概述:
人生为了什么?
怎样的人生更有意义?
这是每一个人都会思考的问题。
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反映了不同的人生观。
大学时代,是个体形成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
大学生随着知识的增长、视野的开阔、生活范围的扩展、思维方式的转变,开始把注意力由外部世界转向内心世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开始对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理性探索和思考。
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要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正确的教育与引导,把对人生的感性体验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建立起来的。
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会经历各种困难和挫折,面对挫折有人会一蹶不振,有人会愈挫愈勇。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通过系统的人生观教育,可以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地思考人生,科学地对待人生环境,创造幸福人生,实现人生价值。
基本问题及逻辑结构:
本章有五个基本问题。
一是人生观的基本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以及三者的关系;
二是对几种错误人生观的剖析以及为什么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三是人生价值的理论结构及其内在关系;
四是人生价值的评价,评价标准、原则和方法;
五是营造和谐的人生环境,积极进行人生实践,努力创造人生价值。
这些问题具有紧密的逻辑联系,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
人生目的,回答的是“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它表明了人生的根本目标和基本方向,决定着人生态度的基本趋向以及人生价值的定位和取向;
人生态度,回答的是“人应该怎样生活”的问题,它表明了人生的行为模式和意志倾向,是人生目的的具体展示;
人生价值,回答的是“人怎样活着才有意义”的问题,它表明了人生的基本品位和核心宗旨,是人生态度的深层基础和人生目的的具体归宿。
人生价值观,基于对人生的深层思考而确立,全面规划着人生的蓝图,具体展示着个体的意志指向和情感态势,从根本上影响、制约着人生实践,因而是人生观理论的核心,是人生观教育的重点。
人生价值的选择和实现是在一定的人生环境中通过具体的人生实践完成的,因此,思考、选择和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正确对待人生环境,积极进行人生实践。
所以,对人生环境的正确认识和分析,是人生观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积极进行人生实践、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而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进行人生实践,则是人生观教育的实践归宿和人生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
【导入新课】
作家余华有一部作品叫做《活着》,写的是一个名叫福贵的老人用一天时间对其一生苦难的叙述。
在近40年里,他经受了人间的很多苦难,面临了与一家四代人的生离死别,是一个痛苦至极的人,他本应该死掉,可他活着,甚至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正如作者余华自己所说的那样:
活着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福贵的不死,让人很是迷惑,可是他活着,有着自己存在的价值,有着自己活着的意义。
什么是人生?
人为什么活着?
人应该怎样活着?
我想每个同学都思考过这些问题。
生命对于每个人都是宝贵的,生命是有尊严的。
决定一个人的生命是崇高还是卑下,是充盈还是枯萎,关键在于能否正确理解生命、人生的意义。
正如加拿大著名教育家克里夫·
贝克所说的那样:
“过去我想知道,现在也想知道,在生活中追求什么才是值得的,怎样理解生活,到哪里去寻求特殊的帮助。
我认为每个人都有意或者无意地思考这些问题。
我们都想使自己的生活有所成就,都想寻求‘幸福人生’或‘美好生活’。
它不仅仅是哲学家、教育家及其他专家才感兴趣的事。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活着的意义,而这活着的意义就是人生目的,也是人生观的基本内容,今天就让我们来系统地学习一下关于人生观的基本理论。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关于“人”的思考:
人是什么?
说到“人”,我想起古希腊的一个神话传说“斯芬克斯之谜”:
传说在一个王国城堡的附近有个女魔王叫“斯芬克斯”(人面、动物身体、翅膀),这个怪兽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爱好,就是喜欢猜谜。
她整天守着那条过往行人必经的路,让人猜一个谜:
“什么东西早上是四条腿,中午是两条腿,傍晚是三条腿?
”。
如果行人不能答对谜底,她就会把他(她)吃掉;
如果猜出来了,她自己就会死去。
无数的人都不能猜出谜底,于是王国中死去了许多人,外面的人也不敢来这里了,王国内外充满了恐惧。
终于有一天,一个名叫“俄底浦斯”的年轻人来到了斯芬克斯的面前,说出了这个神奇“东西”的谜底——“人”!
这是神话传说中的人。
中国汉字“人”字是怎样写的?
你知道关于“人”字的四句话吗?
关于中国汉字“人”的四句话:
一撇一捺相支撑,一灵一肉两相成,一情一理为双翼,一言一行赖悟功
【教师进一步引导】:
可有的人把人字写的堂堂正正,有的人把人字写的一塌糊涂,有的人把人字本末倒置,一头栽进了畜牲的行列,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同)。
引出本节的第一个部分的内容:
世界观与人生观。
还有哲人、思想家们理解的“人”:
如哲学家柏拉图(古希腊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对人的定义为“没有羽毛的两足动物”;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柏拉图的学生):
“人是政治的动物”;
普罗泰格拉(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的哲人、思想家、早期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一个流派“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2个之一,另一为安提丰):
“人是万物的尺度”——这是一句影响西方2500年历史的口号,后被称为“普罗泰格拉命题”;
甚至还有人说:
“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
自古以来,人们对人的认识和定义都不一样。
而真正揭开“人”的面纱,从自然科学领域看当推比利时医生维萨里,他的《人体之构造》揭示了人体之奥秘、揭示了人的生物性,而从社会科学领域看那就是马克思,马克思揭示了人的本质,揭示了人的社会性。
1、人的本质
所谓本质,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是指事物的根本属性,是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一种内在规定性。
人的本质是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并且也把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阶级的人区别开来的人的根本属性。
中国古代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在我国古代,并无我们现在意义上提出的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研究,主要就“人性”等问题进行过多方面的探讨。
远在传说中的炎帝、黄帝时代,就有人试图回答“人是什么”的问题。
《列子·
黄帝》中写道: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趣者,谓之人。
”(杨伯峻:
《列子集辞》,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3页。
)这时,人们只能从人的特征上说明人与动物的区别。
春秋战国时期,对人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
而这一飞跃的产生是围绕着人性与兽性的区别而展开的。
在中国思想史上,孔子最早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的看法,但并未赋予人性以具体内容。
第一个提出人性界说的告子说:
“生之谓性。
”“食、色,性也。
”(《孟子·
告子章名上》。
)他认为生而具有的叫做性,性的内容就是“食色”。
孟子批评告子说:
“生之谓性也,犹白之为白与?
曰:
然。
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
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也?
)孟子指出了告子的观点不能把“犬之性”、“牛之性”与“人之性”区别开来。
这个诘问是十分有力的。
孟子在反驳告子的同时,提出了“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的观点。
他说: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散,则近于禽兽。
腾文公章句上》。
)那么,这种异于禽兽的人性是什么呢?
孟子说: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
羞恶之心,义也;
恭敬之心,礼也;
是非之心,智也。
)由此可见,孟子人性论的内容是指:
人不同于禽兽,就在于人有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
荀子一方面倾向于告子“生之谓性”的观点,认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
正名》。
)]。
另一方面,他也受孟子“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的启发,也讲“人之所以为人者”。
“故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也其有辨也。
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
故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
”(《荀子·
非相》。
)他认为:
“人之所以为人者”在于人有“辨”,即有认识“父子之亲”、“男女之别”的能力,而这个“辨”则是由作为伦理道德规范的“礼”所规定的。
荀子还说: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
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王制》。
)
孟子和荀子,一个主张人性善,一个主张人性恶。
孟子认为:
“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而荀子认为: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性恶》。
)之所以出现这种对立,是由于他们对人性概念理解的差异性所致。
但在“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或“人之所以为人者”方面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孟子认为人有仁、义、礼、智,荀子认为人有义、礼、辨。
正是因为他们对人性概念的不同理解,使得他们的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主张上也有一定区别。
孟子主要倾向于“寡欲”、“思诚”、“内省”的方法,使仁、义、礼、智“四端”,“扩而充之”,从而达到“尽其心”、“知其性”的境地。
荀子则主要倾向于用“起礼义”、“制法度”的方法,“化性起伪”——通过人为努力转化所谓“恶”的人性,而获得所谓“善”的品质,达到“性伪合而天下治”的目的。
春秋战国之后,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一直没有停止对人性问题的研究。
西汉至隋唐时期,有董仲舒提出又被韩愈发展了的“性三品”说,他们把人性分为上、下、中(善、恶、中)三等,认为性上品善,下品恶,中品可善可恶。
宋元至清代,中期,有张载的“性二元”说,他认为人性可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两种,天地之性是善的来源,气质之性是恶的来源,但气质之性是可以通过教育而改变的。
有朱熹的“人性得自天理”说,他提出:
“性者,人生所禀之天理也,性者,人之所得于天之理也。
”并极力主张“存天理,去人欲”。
有王夫之的“性日生日成”说,他提出:
“盖性者生之理也,均是人也,则此与生俱有之理,未尝或异;
故仁义礼智之理,下愚所不能灭,而声色臭味之欲,上智所不能废,俱可谓之性”,“夫性者生理也,日生则日成也。
”
西方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古希腊神话中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什么动物早上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晚上三条腿走路?
这就是以“人”为谜底的“斯芬克思之谜”。
可见,西方探讨“人是什么”的问题也是由来已久的。
在西方,最早力图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他把人定义为:
人是一个对理性问题能够给予理性回答的存在物。
或者说,人是理性动物。
对人作系统的、富有成果的研究的,是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和科学家。
文艺复兴运动以来,随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人们对人自身的认识有了很大发展。
哥白尼的“日心说”,推翻了“地心说”的长期统治,从而也就震撼和动摇了“上帝造人说”。
人们开始把人的本质问题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用人本身以及人赖以生存的环境来解释人的本质和人性。
西方在这个时期的人性研究中,其哲学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机械唯物主义的人性论。
17世纪是自然科学和技术兴起、发展的时期。
英国的机械唯物主义哲学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在认识人的问题上,不可避免地带有浓厚的机械论色彩。
18世纪“主要是法国人的世纪”。
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中心从英国逐步转移到法国,法国成了欧洲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斗争的主战场,启蒙思想家关于人的观点一般与他们的社会政治思想联系在一起。
他们高举“理性”的旗帜,反对封建专制,提出了自由、平等、民主和人权等口号,主张建立一个合乎“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理性王国”。
它的主要代表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就集中反映了“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的思想。
18世纪中叶,法国“百科全书派”的唯物论哲学家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斗争中居于领导地位。
但是,他们在对人自身的认识上仍然没有跳出机械唯物论的圈子。
第二,唯心主义的人性论。
德国古典哲学是近代资产阶级哲学的最高峰。
黑格尔的人性论是唯心主义的,他把人当做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即使是像拿破仑这样的人物也不过是骑在马背上的绝对精神。
这样就由主体沦为理念的工具。
然而,当他谈到人性善恶问题时却表现出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恶同善一样,都是导源于意志的,而意志在它的概念中既是善的又是恶的。
”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最后一位哲学家。
他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反对把精神和“绝对精神”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而主张以人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因此,他把自己的哲学称为人本主义哲学。
他从唯物主义自然观出发,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和自然是统一的。
这无疑沉重地打击了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
另一方面,他在历史观上仍然是唯心主义的,因而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也是不彻底的。
费尔巴哈认为人的本质就是“理性、爱、意志力”,这实际上把人的心理特征、人的自然属性看成了人的本质,忽视了社会存在对人的理性或意识的决定作用,从而否定了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社会关系对人的本质的决定作用。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马克思汲取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批判了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历史唯心论,特别是批判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把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实现了人的本质理论的变革。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这一科学论断呢?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中外思想家在回答人是什么的问题时,大多是从人的某个方面的属性来给人下定义。
事实上,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人与他物的相互联系中表现出来的属性是各种各样的。
饮食男女,讲道德,有理性,会思维,能劳动,懂情感等等,无疑都是人的属性。
人的所有这些属性,概括地说,可分为两大类,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就是自然界赋予人的属性,包括人的生理构造和自然本能。
正如恩格斯所说,人来源于动物界决定了人永远不能摆脱动物性,问题只在于摆脱的多些或少些。
我们常说,人一半像天使,一半像魔鬼,为什么一半像魔鬼呢?
因为人身上总是或多或少的带有动物性。
人的生理构造是人存在的自然物质基础。
没有发达的大脑、灵活的四肢、直立的躯干等等,人就不成其为人。
人的自然本能就是人的自然需要,如饿了要吃,渴了要喝,困了要睡,遇到危险要躲避,性成熟了要寻求配偶。
但人的这种自然本能与动物的自然本能不同,是“社会化”了的自然本能。
比如,人的食欲满足不仅仅是为了充饥,而且还要讲究食品的色、香、味,以至产生了“饮食文化”。
人的求偶也不仅仅是性欲冲动和繁衍后代的本能要求,而是在一定爱情婚姻观的指导下的男女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它要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及法律道德的约束,还要受到社会计划的控制。
比如,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却不是为了吃饭,如果说活着就是为了吃饭,那和动物还有什么区别?
可见,人和动物的区别,并不在于是否有吃喝拉撒的需要,而在于这些需要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用什么方式来满足。
这都说明,人的自然属性不同于动物的自然属性,是经过社会文化熏陶了的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是社会给予人的一种特有的内在规定性。
劳动、语言、思维、社会联系等等,都是人所特有的社会属性的表现。
人的社会属性是在自然属性的基础上通过生产劳动、社会实践而形成的。
正是劳动创造了人的自然机体,产生了人的语言和思维。
也正是劳动把人们联系起来,使人们形成了以一定的生产关系为中心的社会关系,从而形成了人类社会。
可以说,劳动创造了人的同时也创造了人类社会,劳动使人与社会统一起来,形成了人的社会属性。
然而,无论是人的自然属性还是人的社会属性,都只是对人性的某个方面某个层面的描绘,都不能对人是什么的问题作出完满的回答。
要回答人是什么的问题,就要认识人的本质,即认识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并且也把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阶级的人区别开来的人的根本属性。
古今中外的许多思想家哲学家,都对人的本质进行过认真的探索,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观点,但都有其缺陷。
德国著名古典哲学家费尔巴哈,曾经从人自身去寻找人的本质并错误地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理性、爱、意志力”等心理特征和自然属性。
正是通过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马克思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理论。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马克思指出: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
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核心内容和经典表述,是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同时也为我们认识人、考察人提供了最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第一、人的本质应是现实的具体的,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所谓“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就是抽去人的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乃至人的个性,把人看成抽象的、一般的人。
马克思不是研究那种抽象的人的本质,而是研究现实的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的本质,把人放在特定历史条件和具体的社会关系中去考察。
这样不仅可以得出对人性、人的本质的正确认识,而且也指明了考察人的本质的正确方法和途径,即通过对人的社会关系的考察去认识人的本质。
第二、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
所谓社会关系,就是指人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说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呢?
这是因为,一个人自从他出身的那天起就置身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人最初接触的是家庭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内容的丰富,接触社会面逐渐扩大,进而置身于一定的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生产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之中。
正是在这诸多的社会关系的长期影响熏陶和制约下,才使一个自然人逐步转变为一个能够掌握一定生产技能、社会文化、学会参与社会生活、扮演某种社会角色的社会人。
这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也是人的本质形成过程。
如果一个人一生下来就脱离人的社会,断绝一切社会关系,即使拥有发达的大脑、躯体以及本能的欲望等,也决不会具有人的本质。
“狼孩”的故事就充分说明人的本质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在后天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是由当时的社会关系决定的。
第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诸种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
构成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是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的有机系统。
列宁曾把它分为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两大类。
前者一般是指生产关系或经济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诸关系;
后者主要是指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宗教的关系等。
物质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关是其他社会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因而它在社会关系中居于支配的地位,属于社会关系的第一层次。
而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思想关系,一方面由物质生产关系所规定,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同时又以极大的能动性反作用于生产关系,是整个社会关系体系的第二层次。
除此之外带有自然属性色彩的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以及人们参与社会活动中最终表露出来的诸如家庭、亲友、同乡、同事、种族等人际关系,则是社会关系的最表层结构。
社会关系的这种多样性和层次性,纵横交错,从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立体关系网。
而每个人就是这个庞大而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上的一个“纽结”。
每一种社会关系都给人以制约、熏陶和影响,从而形成一种“合力”,经过个人的内化形成一个人的本质。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四,人的本质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变化发展着的。
这是因为人的社会关系是变化的发展的因而人的本质也是变化的发展的,是历史的具体的。
人类的历史发展也表明,不同历史阶段中的社会关系尤其是生产关系的不同,人的本质表现也就不同。
不同阶级的人有着截然不同的本质。
那种适应于一切社会、一切时代、一切人的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人的本质,是不存在的。
因此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
总之,人的本质是现实一切社会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和综合体现,是具体的、历史的、变化发展着的,是通过教育和锻炼而逐步形成的。
批判“自私论”。
在人的本质认识上,社会上最流行的错误观点是“人的本质自私论”。
从理论上分析,其认识误区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其一,把人性中的自然属性误作人的本质属性同时混淆人与动物的根本界限。
人性中无疑地包含着自然的属性。
但是当一个生命有机体以人的方式存在和活动时,其生物本能在内涵、方式和目的等方面已经发生了性质的变化,即它们已经在与人性中其他方因素的内在联系中成为人性的组成部分。
人性自私论没有认识到社会性是人性中起主导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片面地把人的自然属性看成了人的本质属性;
把人的自然属性从人性中分离出来,使其变为动物本能,并将它们作为生活最后的和唯一的目的,实则使人沦为与禽兽为伍了。
其二,混淆了“个人利益”和“自私”两个不同意义的概念,在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
个人既然要生存,就必须一定的生存条件,就有生活和发展的各种需要,将这些需要综合起来,就是个人利益。
个人利益不等于自私。
所谓自私,则是指一事当前只考虑自己、不管不顾他人甚至破坏他人利益的观念和行为,实际上这个概念表示的是对一个事物或现象的道德评价。
显然,个人利益与自私自利并不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个人利益的满足并不一定要表现为自私自利。
其三,将自私作为对人性的一般性的概括,与历史事实不符。
自私,无论就其作为一个概念、还是行为,都是人类社会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而不是像人性自私论者所说具有普遍、永恒的性质。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已经有三百多万年的历史,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五种社会形态。
我们知道,在三百多万年中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时间里,人类处于原始社会。
在原始社会中,生产资料属于公有,人们共同劳动,产品归集体所有,实行平均分配,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当然思想意识和实践上也就没有什么“自私”的观念和行为。
自私是伴随人类进入私有制社会而产生的现象。
自私的观念是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
自私在私有制社会发展过程中,还曾经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即使在私有制条件下,在自私为主要思想和行为趋向的情况下,仍然还有众多的道德高尚的人们并不是怀着自私的动机去从事社会活动。
不可否认,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中还有一小部分人将自私看作自己全部生活的动力,如果因此就以为自私是人性的本质,显然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是违背历史真实面目的结论。
这些人的观念实际上是我们的社会中残留的剥削阶级思想意识的反映,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最全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第四章 注重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 最新 第三 领悟 人生 真谛 创造 人生价值 第四 注重 道德 传承 加强 实践
链接地址:https://www.bdocx.com/doc/16825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