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面向5G的毫米波移动通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819309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59.65KB
教案面向5G的毫米波移动通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教案面向5G的毫米波移动通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面向5G的毫米波移动通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为了提供移动业务,到2010年,正式部署了第四代移动通信,4G的空中技术是在3.9G中演进的,将OFDM与FDMA结合,以正交频分多址技术为核心,用户峰值速率提升到100Mbps至1Gbps,能够支持各种移动宽带数据业务。
前几代都是基于演进的,并且向后兼容后一代,4G相比5G就如同龟兔赛跑,面向2020年及未来5G,将很大程度上提高传输速率。
2015年工信部发表第五代移动通信的发展时间表,预计将在2018年将完成技术规范,2020年正式商用。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发表的5G无线技术架构白皮书也预示着我国在5G的研发进入标准制定阶段。
中国5G官方推进组负责人曹淑敏讲到,我们已经从最初的概念、需求、场景逐渐走向了用合适的技术去满足这些需求。
第四页
1G~4G阶段里的重要专利技术几乎被美国的高通、爱立信垄断,中国一直处于落后状态!
比如在3G时代,中国虽然自主研发了TD-SCDMA,但是技术上依然无法与其相提并论。
即便到了4G时代,中国TD-LTE有了一定的突破,但是其核心长码编码Turbo码和短码咬尾卷积码,都不是中国原创的技术。
这就导致美国高通动不动就控告你侵权,索取额外专利费。
4G和5G相比,简直就如同龟兔赛跑!
第五页
随着4G进入规模商用阶段,第五代移动通信成为全球研究热点。
面向2020年及未来,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将成为移动通信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以用户为中心,提出了未来5G的总体愿景,总共包含三层,第一层将满足用户的居住生活,比如说人们的穿戴式设备中的眼镜、手表,手环等,用户移动终端多样化的互联网业务。
第二层将为用户提供极佳的交互式体验,带来身临其境的信息,比如说日常生活中的智能家具,VR增强现实的体验、观看超高清体育赛事,在外也能连接办公室电脑,打印机的在线云端。
相比4G,5G除了提供移动互联网之外,更加渗透到物联网及各种行业领域中,与工业设施、医疗仪器、交通工具等深度融合,有效满足工业、医疗、交通等垂直行业的多样化业务需求,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
第六页
5G将满足信息随心致,万物触手及的总体愿景,要解决多样化应用场景下差异化性能指标带来的挑战,不同应用场景面临的性能挑战有所不同,性能指标和效率需求共同定义了5G的关键能力,犹如一株绽放的鲜花。
红花与绿叶相辅相成,其中花瓣代表了5G的六大性能指标,体现了5G满足未来多样化业务与场景需求的能力,而花瓣顶点代表了相应指标的最大值;
绿叶则代表了三个效率指标。
其中有8个被ITU接受。
5G关键能力比前几代移动通信更加丰富,用户体验速率、连接数密度、端到端时延、峰值速率和移动性等都将成为5G的关键性能指标。
1用户体验速率:
在真实网络环境下用户可获得的最低传输速率。
在信道条件好的情况下,要求用户能达到1Gbps的下行速度,8K(3D)视频经过百倍压缩后传输速率大约为1Gbps,这样我下载一部高清电影只需要1秒;
相反而在小区边缘覆盖与信号复杂的区域,信道条件变差,但也要求达到100Mbps的下行速率。
相比4G百兆的下载速率明显提升。
与以往只强调峰值速率的情况不同,业界普遍认为用户体验速率是5G最重要的性能指标,它真正体现了用户可获得的真实数据速率,也是与用户感受最密切的性能指标。
2连接数密度:
现在若是在大型集会、开展体育赛事、开演唱会、密集的商业中心,通常采用临时基站,到了5G每平方公里能同时连接百万个用户,这样就不需要安装临时的基站。
3端到端时延:
未来5G将实现智能交通,无人驾驶,那么对端到端时延需要小于1毫秒,有利于物联网的可靠传输
4移动性:
高铁信号不稳定、总是断线,飞机上还不能进行无线连接,未来5G就可以解决高速移动情况下的连接,速度能达到500+KM/H。
5峰值速率:
单用户可获得的最高传输速率。
一份全扫描的CT图像,只需要数秒便能传输,理论上5G峰值能达到10Gbps
6流量密度:
5G的流量密度能达到数十Tbps/平方公里,大大优化了频谱的利用。
从未来最具挑战性的流量需求出发,结合5G可用的频谱资源和可能的部署方式,经测算可得出5G系统的频谱效率大约需要提高5~15倍。
从我国移动数据流量的增长趋势出发,综合考虑国家节能减排规划和运营商预期投资额增长情况,预计5G系统的能源效率和成本效率也需要有百倍以上的提升。
频谱效率、能耗和成本是移动通信网络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5G系统相比4G在频谱效率、能源效率和成本效率方面需要得到显著提升。
频谱效率需提升5~15倍,能源效率和成本效率均要求有百倍以上提升。
5G是面向2020年及未来的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业务需求,5G重点支持连续广域覆盖、热点高容量、低功耗大连接和低时延高可靠四个主要技术场景,将采用大规模天线阵列、超密集组网、新型多址、全频谱接入和新型网络架构等核心技术,通过新空口和4G演进两条技术路线,实现Gbps用户体验速率,并保证在多种场景下的一致性服务。
第七页
5G典型场景涉及未来人们居住、工作、休闲和交通等各种区域,特别是密集住宅区、办公室、体育场、露天集会、地铁、快速路、高铁和广域覆盖等,从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主要应用场景、业务需求及挑战可归纳为连续广域覆盖、热点高容量、低功耗大连接和低时延高可靠四种典型的场景。
其中快速路和城区属于广域覆盖场景,它是移动通信最基本的覆盖方式,以保证用户的移动性和业务连续性为目标,为用户提供无缝的高速业务体验。
该场景的主要挑战在于随时随地(包括小区边缘、高速移动等恶劣环境)为用户提供100Mbps以上的用户体验速率。
室内办公环境、住宅的小区属于局部的热点区域,为用户提供极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满足网络极高的流量密度需求。
1Gbps用户体验速率,数十Gbps峰值速率和数十Tbps/km2的流量密度需求是该场景面临的主要挑战。
第八页
低功耗大连接和低时延高可靠场景主要面向物联网业务,是5G新拓展的场景,重点解决传统移动通信无法很好支持物联网及垂直行业应用。
主要面向智慧城市、环境监测、智能农业、森林防火和车辆网、工业控制等应用需求。
1.低功耗大连接场景主要面向智慧城市、环境检测、智能农业、森林防火等以传感和数据采集为目标的应用场景,具有小数据包、低功耗、海量连接等特点。
这类终端分布范围广,数量众多,不仅要求网络具有超千亿连接的支持能力,满足100万/km2连接密度指标要求,而且还要保证终端的超低功耗和超低成本。
2.低延时高可靠场景主要面向车联网、工业控制等垂直行业的特殊应用需求,这类应用对时延和可靠性具有极高的指标,需要为用户提供毫秒级的端到端时延和接近100%的业务可靠性保证。
第九页
在5G之前,无线通信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式是演进,也就是基于前一代,向后兼容前一代。
但是未来的5G移动通信不同,为了提供远远超过4G的传输速率,需要新的革命性技术。
5G中四个典型技术场景具有不同的挑战性指标需求,在考虑不同技术共存可能性的前提下,需要合理选择关键技术的组合来满足这些需求。
下面我们将5G中的一种关键技术毫米波通信。
1.在广域覆盖场景,受限于站址和频谱资源,喂了满足100Mbps用户体验速率需求,除了需要尽可能多的低频谱资源外,还需要大幅度提升系统频谱效率。
大规模天线阵列是其中最主要的关键技术之一,新型多只技术可与大规模天线阵列相结合,进一步提升系统频谱效率和多用户接入能力。
2.在热点高容量场景,极高的用户体验速率和极高的流量密度是该场景面临的主要挑战,超密集组网能够有效地复用频率资源,极大提升单位面积内的频率复用效率。
全频接入能够充分利用低频和高频的频率资源,实现更高的传输效率,大规模天线、新型多址等技术与前两种技术相结合,可实现频谱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第十页
无线信号通过电磁波传播,1G~4G采用了300MHz~3GHz的低频段,而5G将频谱分为低频段和高频段。
6GHz以下的低频段主要是以现在的4G
LTE为基础演进;
而6GHz以上是高频段,也就是微波毫米波,它是全新的、革命性的,特别是应用极少的毫米波。
30GHz~300GHz频段是业界公认的毫米波频段,对应的波段是
就信道编码部分,3G、4G中使用turbo码,未来5G编码研究中,我国主推的是Polar码,欧洲主推Turbo2.0。
就在今年的10月19日,3GPP将美国主推的LDPC确定为5G标准的长码编码方案。
虽然Turbo2.0在理论和工程上都相对LDPC有优势,但也因为非技术原因让位于LDPC码。
美国时间11月17日,国际无线标准化机构3GPP的RAN1(无线物理层)87次会议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召开,就5G短码方案进行讨论。
三位主角依然是中国华为主推的PolarCode(极化码)方案,美国高通主推LDPC方案,法国主推Turbo2.0方案。
最终,华为的Polar方案从两大竞争对手中胜出!
毫米波的调制方式采用了传统的和新型的映射方式,并逐渐采用了多进制调制,一个符号可以传输更多的比特数。
比如传统单载波BPSK\QPSK、16QAM,传统多载波512OFDMA,新型的128QAM和1024OFDM。
为了充分利用毫米波通信的优势,将它与Massive
MIMO结合,通过大大增加天线振元增加传输距离和空间复用率。
第14页
毫米波通信被业界认为是5G中的黑暗技术,还存在诸如3D-信道模型、用户调度和拥塞控制,硬件限制、功率控制和自适应波控技术等开放性问题,这部分内容下一次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案 面向 毫米波 移动 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