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调研理科数学课时作业讲解课时作业51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813218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125.88KB
高考调研理科数学课时作业讲解课时作业51Word文件下载.docx
《高考调研理科数学课时作业讲解课时作业51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调研理科数学课时作业讲解课时作业51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周长为2×
(4+6)=20.
5.(2013·
衡水调研卷)已知直线l∥平面α,P∈α,那么过点P且平行于直线l的直线( )
A.只有一条,不在平面α内
B.有无数条,不一定在平面α内
C.只有一条,且在平面α内
D.有无数条,一定在平面α内
解析 由直线l与点P可确定一个平面β,则平面α,β有公共点,因此它们有一条公共直线,设该公共直线为m,因为l∥α,所以l∥m,故过点P且平行于直线l的直线只有一条,且在平面α内,选C.
6.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
A.三角形的两条边平行于一个平面,则第三边也平行于这个平面
B.平面α∥平面β,a⊂α,过β内的一点B有唯一的一条直线b,使b∥a
C.α∥β,γ∥δ,α、β分别与γ、δ的交线为a、b、c、d,则a∥b∥c∥d
D.一条直线与两个平面成等角是这两个平面平行的充要条件
解析 D错误.当两个平面平行时,则该直线与两个平面成等角;
反之,如果一条直线与两个平面成等角,这两个平面可能是相交平面.如下图,α⊥β,直线AB与α、β都成45°
角,但α∩β=l.
7.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棱长为a,M、N分别为A1B和AC上的点,A1M=AN=
,则MN与平面BB1C1C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 B.平行
C.垂直 D.不能确定
解析 连接CD1,在CD1上取点P,使D1P=
,∴MP∥BC,PN∥AD1.
∴MP∥面BB1C1C,PN∥面AA1D1D.
∴面MNP∥面BB1C1C,∴MN∥面BB1C1C.
8.设α、β、γ为两两不重合的平面,l、m、n为两两不重合的直线.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α⊥γ,β⊥γ,则α∥β;
②若m⊂α,n⊂α,m∥β,n∥β,则α∥β;
③若α∥β,l⊂α,则l∥β;
④若α∩β=l,β∩γ=m,γ∩α=n,l∥γ,则m∥n.
其中真命题的是________.
答案 ③④
解析 ①∵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也可以相交,如墙角,∴该命题不对;
②m、n相交时才有α∥β,此命题不对;
③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知该命题正确;
④∵l∥γ,β∩γ=m,l⊂β,∴l∥m.又α∩β=l,且m⊂β,∴m∥α.又m⊂γ且γ∩α=n,∴m∥n,故④对.
9.如图所示,四个正方体图形中,A、B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P分别为其所在棱的中点,能得出AB∥面MNP的图形的序号是________(写出所有符合要求的图形序号).
答案 ①③
10.棱锥P-ABCD的底面是一直角梯形,AB∥CD,BA⊥AD,CD=2AB,PA⊥底面ABCD,E为PC的中点,则BE与平面PAD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
答案 平行
解析 取PD的中点F,连接EF.
在△PCD中,EF綊
CD.
又∵AB∥CD且CD=2AB,∴EF=
CD且CD=2AB.
∴EF綊AB,∴四边形ABEF是平行四边形,∴EB∥AF.
又∵EB⊄平面PAD,AF⊂平面PAD,
∴BE∥平面PAD.
11.如图所示,ABCD-A1B1C1D1是棱长为a的正方体,M、N分别是下底面的棱A1B1、B1C1的中点,P是上底面的棱AD上的一点,AP=
,过P,M,N的平面交上底面于PQ,Q在CD上,则PQ=________.
答案
a
解析 如图,连接AC,易知MN∥平面ABCD.
∴MN∥PQ.
又∵MN∥AC,∴PQ∥AC.
又∵AP=
,∴
=
.
∴PQ=
AC=
a=
a.
12.考察下列三个命题,在“________”处都缺少同一个条件,补上这个条件使其构成真命题(其中l、m为直线,α、β为平面),则此条件为________.
①
⇒l∥α;
②
⇒l∥α;
③
⇒l∥α.
答案 l⊄α
解析 ①体现的是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缺的条件是“l为平面α外的直线”,即“l⊄α”,它也同样适合②③,故填l⊄α.
13.在四面体ABCD中,M、N分别是面△ACD、△BCD的重心,则四面体的四个面中与MN平行的是________.
答案 平面ABC和平面ABD
解析 连接AM并延长交CD于E,连接BN并延长交CD于F.由重心的性质可知,E、F重合为一点,且该点为CD的中点E.由
,得MN∥AB.因此,MN∥平面ABC且MN∥平面ABD.
14.过三棱柱ABC—A1B1C1的任意两条棱的中点作直线,其中与平面ABB1A1平行的直线共有________条.
答案 6
解析 过三棱柱ABC—A1B1C1的任意两条棱的中点作直线,记AC,BC,A1C1,B1C1的中点分别为E,F,E1,F1,则直线EF,EF1,EE1,FF1,E1F,E1F1均与平面ABB1A1平行,故符合题意的直线共6条.
15.如图所示,已知ABCD-A1B1C1D1是棱长为3的正方体,点E在AA1上,点F在CC1上,G在BB1上,且AE=FC1=B1G=1,H是B1C1的中点.
(1)求证:
E、B、F、D1四点共面;
(2)求证:
平面A1GH∥平面BED1F.
解析
(1)连接FG.
∵AE=B1G=1,∴BG=A1E=2.
∴BG綊A1E,∴A1G∥BE.
又∵C1F綊B1G,
∴四边形C1FGB1是平行四边形,∴FG綊C1B1綊D1A1.
∴四边形A1GFD1是平行四边形.
∴A1G綊D1F,∴D1F綊EB.
故E、B、F、D1四点共面.
(2)∵H是B1C1的中点,
∴B1H=
.又B1G=1,
∴
又
,且∠FCB=∠GB1H=90°
,
∴△B1HG∽△CBF.
∴∠B1GH=∠CFB=∠FBG,∴HG∥FB.
又由
(1)知,A1G∥BE,
且HG∩A1G=G,FB∩BE=B,
∴平面A1GH∥平面BED1F.
16.
如图,三棱柱ABC-A1B1C1,底面为正三角形,侧棱A1A⊥底面ABC,点E、F分别是棱CC1、BB1上的点,点M是线段AC上的动点,EC=2FB.
当点M在何位置时,BM∥平面AEF?
解析 方法一 如图,取AE的中点O,连接OF,过点O作OM⊥AC于点M.
∵侧棱A1A⊥底面ABC,
∴侧面A1ACC1⊥底面ABC.
∴OM⊥底面ABC.
又∵EC=2FB,
∴OM∥FB綊
EC.
∴四边形OMBF为矩形.
∴BM∥OF.
又∵OF⊂面AEF,BM⊄面AEF,
故BM∥平面AEF,此时点M为AC的中点.
方法二 如图,取EC的中点P,AC的中点Q,连接PQ、PB、BQ.
∴PQ∥AE.∵EC=2FB,
∴PE綊BF,PB∥EF.
∴PQ∥平面AEF,PB∥平面AEF.
又PQ∩PB=P,
∴平面PBQ∥平面AEF.
又∵BQ⊂面PQB,
∴BQ∥平面AEF.
故点Q即为所求的点M,此时点M为AC的中点.
17.
如图,在底面是平行四边形的四棱锥P—ABCD中,点E在PD上,且PE∶ED=2∶1,在棱PC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BF∥平面AEC?
证明你的结论.
解析 当F是棱PC的中点时,BF∥平面AEC.
证明:
取PE的中点M,连接FM,则FM∥CE.①
由EM=
PE=ED,知E是MD的中点.
连接BM,BD,设BD∩AC=O,
则O为BD的中点,连接OE,
所以BM∥OE.②
由①,②知,平面BFM∥平面AEC.
又BF⊂平面BFM,所以BF∥平面AEC.
18.
(2012·
山东)如图,几何体E—ABCD是四棱锥,△ABD为正三角形,CB=CD,EC⊥BD.
BE=DE;
(2)若∠BCD=120°
,M为线段AE的中点,求证:
DM∥平面BEC.
解析
(1)如图,取BD的中点O,连接CO,EO.
由于CB=CD,所以CO⊥BD.
又EC⊥BD,EC∩CO=C,
CO,EC⊂平面EOC,
所以BD⊥平面EOC.
因此BD⊥EO.
又O为BD的中点,
所以BE=DE.
(2)方法一 如图,取AB的中点N,连接DM,DN,MN.
因为M是AE的中点,
所以MN∥BE.
又MN⊄平面BEC,BE⊂平面BEC,
所以MN∥平面BEC.
又因为△ABD为正三角形,
所以∠BDN=30°
又CB=CD,∠BCD=120°
因此∠CBD=30°
所以DN∥BC.
又DN⊄平面BEC,BC⊂平面BEC,
所以DN∥平面BEC.
又MN∩DN=N,
故平面DMN∥平面BEC.
又DM⊂平面DMN,
所以DM∥平面BEC.
方法二 如图,延长AD,BC交于点F,连接EF.
因为CB=CD,∠BCD=120°
所以∠CBD=30°
因为△ABD为正三角形,
所以∠BAD=60°
,∠ABC=90°
因此∠AFB=30°
所以AB=
AF.
又AB=AD,
所以D为线段AF的中点.
连接DM,由于点M是线段AE的中点,
因此DM∥EF.
又DM⊄平面BEC,EF⊂平面BEC,
1.设x,y,z为空间不同的直线或不同的平面,且直线不在平面内,下列说法中能保证“若x⊥z,y⊥z,则x∥y”为真命题的序号有________.(把所有的真命题全填上)
①x为直线,y,z为平面;
②x,y,z都为平面;
③x,y为直线,z为平面;
④x,y,z都为直线,⑤x,y为平面,z为直线.
答案 ③⑤
解析 ①直线x可能在平面y内;
②平面x与y可能相交;
④直线x与y可能相交,也可能异面,故③⑤正确.
2.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ABCD是平行四边形,M、N分别是AB、PC的中点,求证:
MN∥平面PAD.
证明 方法一 取CD中点E,
连接NE、ME.
∵M、N分别是AB、PC的中点,
∴NE∥PD,ME∥AD.
∴NE∥平面PAD,ME∥平面PAD.
又NE∩ME=E,
∴平面MNE∥平面PAD.
又MN⊂平面MNE,
∴MN∥平面PAD.
方法二 取PD中点F,连接AF、NF.
∵M、N分别为AB、PC的中点,
∴NF綊
CD,AM綊
∴AM綊NF.
∴四边形AMNF为平行四边形.
∴MN∥AF.
又AF⊂平面PAD,MN⊄平面PAD,
3.
如图,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点D在边BC上,AD⊥C1D.
AD⊥平面BCC1B1;
(2)设E是B1C1上的一点,当
的值为多少时,A1E∥平面ADC1?
请给出证明.
解析
(1)在正三棱柱中,CC1⊥平面ABC,AD⊂平面ABC,∴AD⊥CC1.
又AD⊥C1D,CC1交C1D于C1,且CC1和C1D都在平面BCC1B1内,∴AD⊥平面BCC1B1.
(2)由
(1)得AD⊥BC.在正三角形ABC中,D是BC的中点.
当
=1,即E为B1C1的中点时,A1E∥平面ADC1.
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四边形BCC1B1是矩形,且D、E分别是BC、B1C1的中点,∴B1B∥DE,B1B=DE.
又B1B∥AA1,且B1B=AA1,
∴DE∥AA1,且DE=AA1.
∴四边形ADEA1为平行四边形,∴A1E∥AD.
而A1E⊄平面ADC1,故A1E∥平面ADC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调研 理科 数学 课时 作业 讲解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