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二模 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808439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68.48KB
中考二模 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
《中考二模 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二模 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
C.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
D.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
4.文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句子是
A.(甲)具有简洁、精练的特点(乙)具有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的特点
B.(甲)具有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的特点(乙)具有简洁、精练的特点
C.(甲)具有简洁、生动形象的特点(乙)具有精练、富于表现力的特点
D.(甲)具有精练、富于表现力的特点(乙)具有简洁、生动形象的特点
5.在下面连环画所表现的历史故事中,“唇亡齿寒”的“齿”具体比喻的一项是
A.东周B.虞国C.虢国D.晋国
注:
虞(yú
)国和虢(guó
)国是春秋时的诸侯国,有结盟关系。
(二)填空(共12分)
6.在下面空格内填入汉字,组成三个成语,将三个成语用规范美观的汉字书写在答题卡的田字格内。
(3分)
7.默写(共5分)
(1) ,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2)某校几个即将毕业的初中生建立了一个微信群,他们以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 , ”作为微信群的名称,表达终能实现理想抱负的雄心壮志。
巧合的是,该校几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也建立了一个微信群,他们以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下阕中的六个字“ , ”作为微信群的名称,表达了不在意年华老去,依然要为理想而努力的愿望。
这件事在学校一时传为美谈。
8.名著阅读(4分)
古典名著会给人带来十分丰富的阅读感受。
如《诗经·
秦风·
蒹葭》中诗人追求的那个“① ”会使人感受到神秘朦胧的文学美,《孟子》中《鱼我所欲也》一篇提出的“② ”的主张会使人体会到充满正气的思想美,而《③ 》中《曹刿论战》一篇刻画的挺身而出、深谋远虑的曹刿会使人肃然起敬,《战国策》中④ (人名)借身边小事讽谏齐王广开言路的故事则让人对古代谋臣的进谏策略拍案叫绝。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选段,完成第9~12题。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初起时,年二十四。
其季父①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②者也。
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怒之。
籍曰: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
“毋妄言,族矣!
”梁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
“陈胜败固当。
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
自怀王入秦不反③,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
今君起江东,楚蜂午④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
”于是项梁然其言,乃求楚怀王孙心⑤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
(节选自《史记·
项羽本纪》)
①季父:
父之幼弟,即小叔父。
②戮:
杀。
③怀王入秦不反:
楚怀王熊槐被秦昭王骗至武关会盟,结果被扣留,死在那里。
④蜂午:
意为蜂起,指数量很多。
⑤心:
指楚怀王的孙子熊心。
9.下列各项中的“以”字,与“梁以.此奇籍”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2分,只填序号)
A.或以.为亡(《陈涉世家》)B.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C.不以.物喜(《岳阳楼记》)D.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素居家素:
_________
(2)楚虽三户虽:
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4分)
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翻译:
____________
12.项羽能成为“西楚霸王”跟他少年时的成长经历是密不可分的。
请结合选文,就其中的某一方面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答:
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阅读《白老师的大海》,完成第13~16题。
(共15分)
白老师的大海
梅雨
①白雪梅老师来到大青山深处这所乡村中学教初二语文。
班上原来有32个学生,白老师走进教室的时候只剩下了8个。
白老师决定动员那些辍学的孩子重新走进学堂。
孩子们的父母都摇头说,山里人家穷困,孩子们不愿意上学,情愿早点出去挣钱。
②白老师劝服不了这些淳朴的乡民。
有些村民给白老师出了个点子:
村主任牛伍的儿子牛大夯也逃学在家,老师不用东奔西跑,能把牛大夯动员回到学校,估计那些逃学的孩子也差不多能返校。
③白老师在村民的指点下找到了牛大夯。
牛大夯的脸上布满了青春痘,嘴唇周围有一圈黑黑的胡子。
白老师说:
“牛大夯,跟我回学校去上学吧!
”牛大夯朝白老师翻了翻白眼,继续跟一帮
比他小许多的孩子玩石子游戏。
“你都这么大的人了,该懂事了,整天玩耍有什么意思?
”
④牛大夯赢了所有孩子的石子,这才站起来说:
“要我去上学可以,我有个条件。
”白老师问什么条件,牛大夯说:
“我俩掰腕子,你要是赢了,我就去上学;
你要是输了,就别来烦我。
”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
不久前,学校的李老师曾经来过一次,动员牛大夯去上学,牛大夯也是这么说的。
李老师真的和他掰腕子,结果输给了牛大夯,红着脸离开了村子。
现在,牛大夯又故技重演,他心想:
“白老师肯定不会和我掰腕子的,身材魁梧的李老师都不是我的对手,她一个豆腐模样的女子怎么敢?
”没有想到白老师竟然接受了牛大夯的挑战,还叮嘱牛大夯要说话算话,不准反悔。
⑤两个人就在旁边的一个大石头墩子上掰腕子,引来了许多人看热闹。
牛大夯宽大的手掌抓住白老师的手,两只手一大一小,一黑一白,一个脏兮兮,一个白嫩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白老师的手那么软,好像没有骨头;
牛大夯的手又脏又大又黑。
⑥白老师故意不使劲,双眼紧紧盯着牛大夯那双众目睽睽之下的手,牛大夯有些不好意思了,舔了舔嘴唇,就在这时,白老师猛然一用力,毫无准备的牛大夯这只手被白老师扳倒在石墩子上。
看热闹的人都鼓起掌来。
牛大夯输了,他输得很不服气,因为他还没来得及用力呢!
“大夯,你是男子汉,可不准说话不算话呀!
⑦第二天,牛大夯只得背着书包重新回到了学校。
白老师送给他一块香皂,说是进口的,包装纸上写满了英文,牛大夯不认识。
他吸着鼻子闻了闻,那种香味简直奇妙无比,白老师身上散发出来的就是那种香味。
⑧后来,那些逃学的孩子也都陆陆续续回到了学校。
白老师送的那块香皂牛大夯舍不得用,放在书包里,让那种奇妙的清香时时伴随自己。
有一回,他问白老师:
“那香皂包装纸上的英文是什么意思?
”白老师笑着对他说:
“老师也不知道,希望你通过自己的努力,把那些英文弄懂,然后再告诉我,好吗?
⑨牛大夯点点头。
从那以后,他的英语学得特别认真。
后来,牛大夯很快弄懂了那些英语的意思:
牛大夯同学,你性格直率,爱打抱不平,有冒险精神,如果学习上多多用功,我相信你很快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
牛大夯懂了,原来这香皂根本不是进口的,写着英文的包装纸是白老师亲手制作的,为的是让牛大夯在爱干净的同时激发他学习英语的兴趣。
牛大夯还知道班上32个同学每个人都收到了白老师送的“进口香皂”。
连牛大夯自己都感到奇怪,自从有了白老师,他仿佛换了一个人,上课听得特别用心,那些以前让他头疼的公式定理现在学起来一点也不难,反而觉得十分有趣。
⑩一年后,牛大夯被评为三好学生。
成了三好学生的牛大夯不免有些得意和骄傲,听课没有以前专心了,和同学相处也傲气起来。
○11有一天,白老师说要带同学们去看大海,大家一下子兴奋起来。
关于大海的课文他们学了
好几篇,可山里的孩子谁也没有见过大海。
迎着朝霞,白老师带着她的32个学生出发了。
翻过了一座大山,他们终于看到了一片汪洋。
一望无际的绿水翻着阵阵波澜,白鸥在宽阔的水面上展翅飞翔。
孩子们激动得张开双臂喊了起来:
“我爱你,大海!
○12白老师问:
“同学们,说说你们看了大海之后的感想。
”有的说,大海很辽阔;
有的说,大海很壮观。
白老师笑了:
“同学们,请原谅老师骗了你们。
其实你们今天看到的并不是大海,而是一个湖。
你们之所以把湖当做大海,是因为没有见过真正的大海,只有没见过大海的人才会把湖泊当做大海,这不怪你们。
”忽然,牛大夯红着脸对白老师说:
“老师,我懂了。
骄傲的人以为自己就是大海,其实只是湖。
○13白老师一把将牛大夯揽在怀里说:
“你能这么理解,我真的很高兴。
”白老师向她的学生们承诺,等到中考结束,一定带他们去看真正的大海。
○14然而,中考前夕,一场车祸夺去了白老师的生命。
那个星期天,白老师从县城回学校的途中,乘坐的中巴车翻下了悬崖,孩子们心中那个可亲的老师,还没来得及给她的学生留下最后一句话,就这么走了,32个学生号啕大哭。
○15那年中考,32个学生全部考上了县城的高中,大家本来相约要一起去看大海,牛大夯说:
“再等十年吧,十年之后等我们都成材了,一起去看大海,这样才能告慰白老师的在天之灵。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改动)
13.白老师教育学生循循善诱,充满智慧。
例如:
通过巧掰腕子的方式将牛大夯带回课堂,解决了学生的辍学问题。
请概述文中另两个反映白老师这一特点的情节。
14.依据文意,谈谈你对本文题目中“大海”一词的理解。
15.感受文中白老师和她学生相处的经历,针对现实生活中的师生关系,请你提出一个问题,引发同学们的思考。
16.结合第⑤段或第○12段,具体说说作者是如何将白老师的形象表现得生动感人的?
(5分)
(二)阅读《清明时节话秋千》,完成第17~19题。
(共11分)
清明时节话秋千
①秋千起源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是在狩猎、采集等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嬉戏活动,后传入中原,先是流行于皇宫内院,在南北朝时期流传到民间,唐代以后大为盛行。
“秋千”的得名说法不一,有一种说法是,中原女子学得这一游戏后,采用树立特制木架、悬挂彩绳的方式,身着绚丽的服装,或坐或立,“揪”绳推引“迁”移,故名“秋千”;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出现
在唐人高无际的《汉武帝后庭秋千赋序》里,其中提到:
“秋千者,千秋也。
汉武帝祈千秋之寿,故后宫多秋千之乐。
②南北朝时,戏秋千主要集中在立春之日。
此后,戏秋千的时间向后推延,唐时集中于寒食、清明节期间。
寒食节在清明的前一二天,其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对火的崇拜,后来又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
传说介子推在晋文公流亡期间曾割自己的肉为晋文公充饥,晋文公归国做了国君以后,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
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躲藏不见,晋文公手下人放火焚山,原想逼介子推出山,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
为了纪念这位义士,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百姓们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寒食、清明在古代都是国家性的法定节日,唐宋时期两节相加最长有7天的假期。
官方的倡导与民众的参与使得这两节期间有了众多特征鲜明、格调突出的民俗活动,如扫墓、禁烟、祭祖、吃冷食、插柳、踏青、蹴鞠(中国古代广泛流行的一种技能和体育运动,类似今天的足球运动)、赏花、咏诗等,戏秋千也是其中之一。
③戏秋千的时间在唐时集中于寒食、清明节期间,可以在唐诗中找到依据,如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其中有“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的诗句,可见唐代寒食节京城长安蹴鞠、戏秋千的热闹情景;
而由杜甫《清明二首》中“万里秋千习俗同”一句,我们同样也可读出清明节期间戏秋千在当时的流行程度。
④节日风俗往往会成为关涉节日的古诗的重要题材,作为寒食、清明节期间颇具代表性的风俗,秋千在唐宋诗词中频繁出现,说明它的确是此类诗词的标志性意象之一。
而这一意象给人带来的联想感受又是十分丰富的。
⑤在古典诗词中,秋千意象是与春天、欢乐、青春相关联的。
首先,秋千与红杏绿柳、春烟画船一样,是明媚春日里一道美丽的风景,如“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
其次,戏秋千的主要功能就是供人娱乐:
宫城内外,草野乡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谁都不甘落后,在锣鼓喧天、欢声笑语中,人们竞戏秋千,这是何等的热闹快活!
其三,秋千虽然老少皆宜,但参与者主要是年轻人,所以秋千意象往往与青春年少有关,如“少年儿女重秋千”“彩绳芳树长如旧,唯是年年换少年”。
然而,秋千又与悲伤、惜春、叹老等情感不可分割。
由于寒食、清明已至暮春,秋千的出现也意味着春天行将结束,它便牵动了人们的惜春、伤春情怀。
那些节后未拆的秋千冷落在残花巷陌,撩人愁思,如:
“清明过了,残花巷陌,犹见秋千。
对景感时情绪乱……”过了寒食,秋千不再戏,惨景不堪看。
⑥秋千是中国古代寒食、清明节的代表性游戏之一,由此也成为寒食、清明诗歌的典型意象,它一方面联结着【甲】春景的美好和青春的欢乐,另一方面又引发出【乙】人生的感伤和悲愁情怀。
了解秋千和与之相关的诗词,既可以帮我们增加古代寒食、清明节的民俗知识,又有助于我们感受古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选自《百科知识》2014年第7期,有删改)
17.文章①~⑤段从 、 、秋千作为诗词的意象带给人的感受三个方面对秋千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说明。
(3分)
18.联系第⑤段,具体说说第⑥段中画线的【甲】【乙】两句不能调换的理由。
19.下面这首诗印证了第④段中有关秋千的说明,请引用相关诗句对此作具体分析。
(4分)
和春深
【唐】白居易
何处春深好,春深寒食家。
玲珑镂鸡子,宛转彩球花。
碧草追游骑,红尘拜扫车。
秋千细腰女,摇曳逐风斜。
(三)阅读《文明的更进一步需要“省视的目光”》,完成第20~22题。
文明的更进一步需要“省视的目光”
张铁
①近日,几条社会新闻划出“U型”转弯。
事件的反转,舆论的演进,让我们看到讨论社会文明建设“更进一步”的必要性。
②事情都不复杂,每个人都可能遇到:
女司机被逼停遭暴打,行车记录仪却显示,两车早有并线、别车的几度斗气交锋;
导游对没有消费的游客破口大骂,却有人指出这本来就是只要1元钱的“旅游消费团”;
武侯祠石碑遭人刻字,网友人肉出的电话,却让同名者无辜“躺枪”,不堪其扰。
③面对这样的场景,大家都有基本的文明观,对错的边界不会模糊,一些根本性的判断不会出错:
不管有理没理,打人不仅是文明问题,更是法律问题;
不管多么难,做好服务都是导游的本分,骂人有悖基本的职业道德和社会伦理;
而从埃及的卢克索神庙到故宫的大水缸,“到此一游”的方块字确实是文明的污点。
有了这样的共识、守住这样的底线,文明才算是迈出了小小的第一步。
④不过,现实也绝不是非黑即白的文明判断题。
暴打司机的视频足以激发很多人的义愤,但看了双方此前你争我抢的斗气,不少人也转变看法表示“无法同情女司机”;
骂人的导游确实让人全无好感,但“一元团”的背景,也让人感叹游客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刻字激发“文明耻感”,但人肉搜索、电话骚扰却也走到了另一个不文明的极端。
新闻本身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如果只是看到结尾就匆忙下结论、做断语,难免会失之偏颇,进而产生道德迷失。
讨论社会文明“更进一步”的意义正在于此。
⑤
⑥寻求社会文明的“更进一步”,需要的是更多些“省视的目光”。
如果不幸成为当事人,我们先要反躬自省,掐断不断恶化的因果链条。
比如“女司机被打事件”中,如果双方都能冷
静下来,换位思考,或许就能打破“坏情绪传导”的恶性循环,让事情向着不同方向演变。
⑦而对于更多围观议论的人,或许也可以多看一面、看深一点。
不管你是开车还是走路,是游客还是导游,不用急着站队,更不用忙着挥舞“道德棒”、当起“键盘侠”。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华文化中推己及人的道德观念,也正是从自我审视开始的。
有了“同理心”,才能更深刻地体会他人的处境、分析事件的背景、思考道德的要求,也才能在现实语境中理解一种生活化的德行、一种可感可触的文明。
⑧“惟有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令,才让人越深思而越敬畏。
”这是康德被广为引用的名言,其中所谓“深思”,绝不仅仅是重视,。
惟有如此,才能让社会文明“更进一步”,才能让我们处身其中的社会真正走向和谐。
(选自2015年5月6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20.根据对上下文的理解,写一个过渡句,填入文中第⑤段横线处。
21.依照文意,在第⑧段横线处填入一个语句,应填入。
(2分,只填序号)
【甲】而是一种深刻的省视
【乙】而更是一种深刻的敬畏
【丙】而更是一种深刻的省视
22.结合对选文的理解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要使文明更进一步,我们应该怎样做。
四、作文(共50分)
(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
(10分)
23.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题目一:
阅读《白老师的大海》一文,展开想象,以下面的句子为开头,续写一个片段。
十年后,白老师的32个学生相聚在大海边……
题目二:
你的同学小张认为语文学习就是为了分,既没用,也无趣。
作为他的好朋友,请结合你学习语文的经历或感受,说一段话,帮助他转变认识。
要求:
(1)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语言通顺得体。
(2)字数在150~200之间。
(3)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
(40分)
24.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记号”一词的解释是“为引起注意,帮助识别、记忆而做成的标记”,请以“的记号”为题,补全标题,写一篇文章。
阅读,常常也是“悦读”。
读书,读自然,读社会,读人生……这些都可以是一种愉悦的经历,让我们获得某种美好的感受。
请以“悦读”为题,写一篇文章。
(1)选择题目一,将标题补全后抄写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目二,直接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北京市西城区2015年初三二模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5.6
一、基础·
(一)选择(共10分)
(二)填空(共12分)
6.触景生情情投意合不谋而合
评分标准:
共3分,每个成语1分,三个成语顺序可颠倒,书写有误或有涂改,扣书写分1分。
7.答案:
(1)黄发垂髫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鬓微霜又何妨
共5分,每空1分,有错字不得分。
8.答案:
①伊人②舍生而取义(舍生取义)③左传④邹忌
共4分,每空1分,有错字不得分。
9.答案:
C(2分)
10.答案:
(1)素来,向来。
(2)即使。
共2分,每小题1分。
11.答案:
项羽的小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的将领项燕,项燕是被秦国将领王翦杀死的。
共4分,每句1分,整体语言通顺1分。
12.示例一:
我得到的启示是:
人要成功,应从小就有远大志向。
如项羽少年时就要学“万人敌”,这种远大的志向,为他后来成为“西楚霸王”打下了基础。
示例二:
人要成功,就要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
如项羽少年时得到叔父的悉心教导,这种教育为他后来成为“西楚霸王”打下了基础。
共4分,得到的启示2分,结合文意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共15分)
13.示例:
(1)送学生“进口”香皂,亲手制作英文包装纸,解决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
(2)带学生去看“大海”并承诺将来去看真正的大海,解决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
共4分。
每点2分。
14.答案要点:
①指白老师的教学方法或艺术(带学生看的湖)
②指白老师的教育态度或胸怀(给学生的深厚的爱)
③指白老师的教育影响(希望学生像大海一样)
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15.略
共2分。
问题针对师生关系,给2分,只针对老师或学生一方,给1分。
16.示例一:
第⑤段通过“对比”(或“特写镜头”等),将白老师虽然柔弱瘦小,但柔能克刚的形象写得生动传神。
比如写“两只手一大一小,一黑一白,一个脏兮兮,一个白嫩嫩”,特别描写两只手,对照鲜明,白老师的柔弱跃然纸上,而她的胜利则更显智慧,这使她的形象更生动可感。
第○12段通过“正面与侧面描写结合”的手法,突显出白老师教学有方。
如正面写白老师笑着说“只有没见过大海的人才会把湖泊当做大海”,写出她的循循善诱;
侧面写学生红着脸说“老师,我懂了”,表现白老师的教学效果,白老师的形象由此生动地展现出来。
共5分。
结合原文分析写法2分,塑造出的白老师形象2分,语言1分。
(二)(共11分)
17.答案要点:
秋千的起源及得名戏秋千的时间
本题3分,第一空2分,第二空1分。
18.答案示例:
【甲】照应第⑤段“秋千意象是与春天、欢乐、青春相关联的”,【乙】照应第⑤段“秋千又与悲伤、惜春、叹老等情感不可分割”,【甲】【乙】两句的顺序与第⑤段的说明顺序一致,因此不能调换。
本题4分,结合具体原文2分,说明理由2分。
19.答案示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二模 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中考 北京市 西城区 语文试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