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初校长讲话.docx
- 文档编号:1680098
- 上传时间:2022-10-23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2.34KB
期初校长讲话.docx
《期初校长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初校长讲话.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期初校长讲话
期初校长讲话
期初校长讲话
下面,我布置一下下学期工作,讲一下工作设想及思路:
一、端正办学思想,加强课程建设
1、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形成办学特色。
研究农村、农业、农民是方向,标本制作是对的,种植增收的研究,土壤酸碱度适宜于种什么庄稼,载什么果树?
化肥施肥的类别及对庄稼的不同作用?
农药对害虫怎样使用最有效?
农药残留的危害怎么避免?
调研农村保障体系问题,农民的收入与消费问题,农村经济与计划生育,农村文化习俗研究…….。
校本课程核心价值是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全面发展,培育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校本课程的灵魂和生命,是对国家和地方课程的补充。
从设计领域看:
有科技类、生活类、社会类、人文类、艺术类。
从内容看:
知识型、活动型、研究型、技艺型。
从价值取向看,有三种。
(1)目标主导,即学校想做什么。
学校体现特色就要为自己的发展正确定位,你想培养什么样的人,渗透在学校环境、日常生活、课程设置、教育教学过程、学校管理之中。
(2)需求主导,即学生喜欢什么。
校本课程要尽量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调研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喜欢的理由和希望达到的学习目标。
(3)条件主导,即学校能做什么。
一是量力而行,农村学校研究机器人,不现实。
二是根据学校自身设施、文化传统、师资力量、社区资源的优势来定。
这就为我们开设校本课程提供了思路。
没有特色课程就没有特色学校,因此特色课程化,课程特色化是学校特色发展的两个途径。
2、开展好综合实践课程。
小学的品生、品社、中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要让学生接触社会,读好社会这本无字之书,体验感受生活的同时,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在活动中学会合作,科研方法。
这种研究不在结果重在过程和科研创新意识。
我想农村中小学都应该走自己的特色之路,以服务“三农”为方向,为研究对象,让学生深入田间,爱劳动,懂得粒粒皆辛苦,了解父母的劳苦,我想农民的孩子更应该体验农民的疾苦,农活的脏和累,激发他改造农村的热情,否则一旦不能脱离农村进城,他会一事无成。
比城市的孩子不懂农业不干农活更可怕,我们不能培养向往城市生活却生活在农村的小混混,所以我们应尽量引导学生爱劳动、爱农业、爱农民,扎根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加强中学生物、地理的教学管理。
虽不是中考科目但对孩子的后续发展,尤其高中理综、文综的高考都有极大的损失。
所以要从任课教师配置、课程备课、上课方面,今年下大力量狠抓,年终还要举行“教师教材与考纲过关考试”,与音乐、体育、美术、劳技、计算机,一道组织教师考试。
二、构建高效课堂,进行生本教育实验
课改已经七年了,但是,我们的课堂依然是观念陈旧,方法简单,学生没兴趣,效率低下,学生学不会,学困生越来越多,被教师的进度甩了下来,最后就辍学不念了。
为什么我们的学生都不爱学习呢?
我觉得主要原因之一,是我们的课堂出了问题。
没有了吸引力,没有乐趣,没有成功的体验,便没有了快乐,久之就没有了学习动力。
所以本学期我们要创建高效课堂,作为工作重点之一。
提高课堂效率,什么是课堂效率?
课堂效率=(学生有效思维时间/课堂总时间)×100%,可见,激活学生思维就是提高课堂效率。
我们常说激活课堂?
指思维被激活后所形成的观点碰撞和思想交流,这是高效率的根本标志。
优化教学过程,首先了解什么是教学过程?
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师生互动的思维活动。
怎么优化?
记忆型课堂流程:
目标-讲授-接受-训练-达标。
而师生互动型课堂流程:
目标-问题-思维-阻滞-启发-流畅-达标。
可见创设问题情境,变被接受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产生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
高效的`课堂应体现在教师的五种意识上
1、目标中心意识。
以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教学程序,以目标为依据设计评价方案(即检测)。
目标必须清晰明确,要具体到学生通过学习,达到什么程度,关键是对学生学习后的变化,要找到观察和测量的方法,否则都是内部心理状态的动词,没法考证。
教学活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三部分。
2、主体参与意识。
课上学习,学生是主人,教师是帮学者,把教室改为学堂,体现在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自主学习,而学生主体地位体现最好的是“生本教育”,郭思乐教授已研究十年了,全国二十个省在实验,效果非常好。
我们已经把各校长订的书都邮购来了,回去后认真学习。
3、情感激励意识。
4、反馈矫正意识。
5、差异教学意识。
但目前全县课堂教学存在主要问题是:
方法简单,效率低下。
1、什么是高效课堂,即一节好课?
(1)高效课堂首先由教师的素养决定的。
有什么样的教师素养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效果。
教师的教育力=教师的人格修养×(教学能力和教育观念)。
当一个教师的人格魅力为零或为负数时,他的教育力必然是零或负数,教学效果必然为零。
而人格修养中教师的真诚是第一位的。
教师说真话、说心里话,而不是假大空的说教,最受学生的拥护与爱戴,这种真诚绝不是一味的讨好学生,而是实事求是,有公信力。
学生愿意效仿追随的老师,是积极上进,热爱生活,而又占位高,给学生以心灵震撼的教师。
评价教师素养,主要从教学过程、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看以下五个要素:
情绪即教态、语言、手势、照顾全体学生;技能即板书、计算机使用、实验教学;组织即教学组织、时间分配、应变能力;设计即备课充分、有自己的风格。
(2)看学生学习情况,从学习方式、学习水平、学习效果看以下五个要素:
主体、兴趣、交往、思考、生成。
主体:
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学习方式为自主探索,操作实践、合作交流为主。
兴趣: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全神贯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精神状态良好,情感态度充分发展。
交往:
师生、生生间有效活动,学生参与对活的时间和广度,每个层面的学生都参与到对话中来,学生合作学习、小组交流、讨论的实效性等,学习中的脑、嘴、手、眼、耳情况是否把不同想法,不同观点自由表达出来。
生成:
学生在对话过程中,是否自由表达,是否形成对知识的理解,是否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一看愉悦度:
学生情感得到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困难时是否得到了帮助。
学生成功时是否得到鼓励,学生是否喜欢教师,学生是否喜欢上这学科的课。
二看共鸣度:
是否学生有与已有知识经验的共鸣,学生是否把新知识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使其融会贯通。
三看价值度:
学生技能是否得以训练或提高,是否有一定的积累,能否为学生发展提供帮助,学生学习方法是否有变化。
(3)从教师教的情况看,重要从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角度看以下五个要素:
问题、对话、刺激、指导、评价。
问题:
课堂教学以问题设计为主线,艺术化呈现问题,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刺激: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体现教学主题,情境创设利于刺激学生的有效学习。
指导:
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及时准确地给予学生规范、科学的指导,学习指导的范围广、学习方法指导的有效度高,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体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引导学生经历知识探究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力。
评价:
对学生学习能够适时、适度、真实、科学的评价,对所有学生的表现给予尊重、悦纳、理解、支持,能激励所有求知欲望的学生喜欢老师,喜欢这个学科的学习。
我认为一节好课:
1、必须建立在深入分析学情基础之上。
从学生的现实起点出发,不仅了解学生会了什么,更要知道学生不会什么,学生不会的原因找到了,这就是教学的起点。
2、学生真正理解的课。
学生知道事实,不等于真理解,学生会背概念,不等于真明白。
如:
“气温”、“青铜器时代”,只有学生能给别人讲明白,会用自己的话转述,让小孩子都听明白,那才是真正的理解。
“刑不上大夫”,“上”—优待,钱文忠讲三字经,大夫不因懂得刑法而增加治罪,“上”是加的意思,“礼不下庶人”,“下”—抛下,“下”是减的意思,“本末倒置”。
事实性知识学生会陈述,概念性知识学生会对比,程序性知识学生会展示流程。
3、引起学生心理矛盾冲突的课。
桶水理论,前提桶是空的,学生说也不听,为什么?
学生不是傻子,信息渠道之广,信息量之丰富,比老师懂得多,已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生盛观点的容量已满了,老师要预设情境,与学生的观点发生碰撞冲突,征服、战胜,学生接纳,把自己的观点扔掉,否则倒入多少,流失多少,不会见效,所以,不要把学生当做空桶。
4、教学进度与学生接受度一致的课。
开始上课,学生乐于听讲,过了5-10分钟后,聚精会神听课的学生变得越来越少了。
因为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进度了,放弃了继续认真听讲,而老师不反思自己的进度,归结在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上。
学生都睡着了,应停下,调节一下气氛,讲故事都比接着讲强,之后再讲。
课堂效率=教学进度×学习接受度。
教师每节课都保持完成100%的教学进度,学生学习接受度下降了,最终影响的是降低了课堂效率,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成就感,丧失了信心和兴趣。
5、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课。
带着学生走进教材,而不是带着教材走进学生,而我们常常是备好了课,进入教室,给学生讲教材。
要敢于整编教材,取舍教材,重现教材,用课外教材。
不要以本为纲,教材只是媒介而已,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
6、教会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课。
人脑中的知识就像仓库中的货物一样,只有有条理的摆放贴标签的物品,你进入仓库,想用什么,就知道到哪里去取,信手拈来,不费力气。
但如果仓库中货物堆放得乱七八糟,你想找到要找的东西,要翻个底朝天,谈何容易。
知识也是如此,如果学生学习的知识就是上下左右的摆放清楚,运用时学生就能提取出来。
因此,有经验的老师(魏书生),先教学生三年语文共学多少东西(知识树),先有总体目标,然后每学期假期学生先学一本书(都有哪几部分知识),然后再到一个单元,最后才教一课书,学生学的心中有数。
哪部分学了,那部分没有学,我们常说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教学必须教给学生该知识的上位概念、同位概念、下位概念,把支离破碎的知识梳理起来,构成网络。
其实谁都知道,两个知识之间的网接点就是出题点,能力派生点。
两个知识点之间可以通过其相似性、相反性等方面建立起联系的。
另一方面,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是自我构建起来的,既是学出来的,不是老师讲出来的。
因此,好的老师是课上激发学生对学科产生兴趣(吸引学生想学、乐学),主要是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让学生带着兴趣去钻研自学,必会取得成功。
如何教学生学会自学,即自我构建知识呢?
我个人总结学习的六个层次,以数学为例:
第一、教师讲学生听明白,这就是被动的接受学习,是肤浅的;
第二、学生自己不看例题,背着做一遍,这是检测这道题会了;
第三、找规律,是否凡这种条件都可得出这个结论?
解这类题的方法是什么。
这是类推,逻辑思维过程,掌握一类题;
第四、可否有比这更简单的其他方法?
如果增加了一个条件会如何?
减少一个条件该怎么证明之?
这是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培养,这是创新思维;
第五、可否反过来由结果推出已知条件?
逆定理是否成立?
这是逆向思维。
更能从正反两个方向看问题;
第六、该知识是属于哪个分支,其上、同、下位概念各是什么?
在系统中占什么位置?
起什么样作用?
与哪个知识是联结起来生成新的知识?
这就是知识体系。
可见,我们日常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能学到第几层了?
学到第一层的是认真听讲的学生;学到第二层的是非常用功的学生;学到第三层的是感悟较高的学生;第四层,这是有创新思维的人;第五层,是能正反两方面看问题,有哲学思想的人,思考深邃的人;第六层是站在全局的高度,高-瞻远瞩的人,理性思考极深的人。
所以,人的学习层次,决定了人的思想深度,看问题的角度,全局观念。
这就是人的性格或品格。
因此,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学的不分家,教书同时起到了育人的作用。
7、是课上当堂检测、反愧矫正补救的课。
堂堂清、当堂训练充分、当堂作业,课下不留作业,学生课下时间的分配极其重要。
学生课后时间用于复习学过的知识,做作业,巩固知识,课堂训练的延伸,教师无法监控学习结果,无法帮助其改正,是失控的、无效的学习时间,学生该不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校长 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