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八校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789519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663.30KB
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八校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八校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八校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同平章事;
参知政事
④
监察御史;
宣政院;
中书省
A.②③①④B.②④③①C.①②③④D.④②①③
【答案】C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
“中朝;
御史大夫”可判断①是汉朝的制度
材料“北门学士;
鸿胪寺”可得出②是唐朝。
材料“枢密院;
参知政事”可判断③是宋朝。
材料“监察御史;
中书省”可判断④是元朝。
故排列顺序是①②③④,故C正确。
C。
本题主要是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解题的关键是要熟记各朝的政治制度。
本题主要是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1895
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规定开放四个城市为商埠,其中一个商埠属于浙江,它是
( )
A.杭州B.宁波C.温
州D.台
州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以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开放了,苏州,杭州重庆沙市为通商口岸,其中在浙江境内的只有杭州。
A。
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争,要求学生结合甲午战争的结果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甲午战争的结果和影响,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5.“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
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
”下列最能印证此结论的是辛亥革命( )
A.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B.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C.完成了中国的近代化D.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
【解析】从材料“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可以看出作者肯定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故D正确;
辛亥革命并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故A错误;
辛亥革命并未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故B错误;
辛亥革命并未完成中国的近代化,故C错误。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也传播了民主共和的观念,颁布了约法。
辛亥革命实现了制度的变革,但是新的制度并未在中国建立,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从此他们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3)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4)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6.1933
年
1
月,日军进犯榆关,东北军奋起还击,安德馨率全营
300
名官兵力战殉国。
“榆关”即( )
A.山海关B.嘉峪关C.玉门关D.雁门关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这是30年代,日本从东北地区向华北地区进攻的表现,当时东北军奋力抗击在山海关地区阻击了日本的进攻,材料中的榆关,应该是指华北和东北地区连接的山海关。
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要求学生结合抗日战争的特征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30年代中国抗日战争的表现,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7.索尔兹伯里在评论某个事件时写到:
“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掌握了领导权,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
”材料中的“分水岭”是指( )
A.国民革
的开展B.遵义会议的召开
C.八七会议的召开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毛泽东开始掌握中国革命领导权,应该是在遵义会议上,这次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B。
本题主要考察遵义会议,要求学生结合遵义会议的内容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遵义会议的内容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8.《义勇军进行曲》自
1935
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作用,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将其确定为国歌的会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义勇军进行曲》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故A正确。
B、C、D均不符合,排除。
本题考查第一届政协会议。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题干信息的解读和对相关知识的准确掌握。
本题是基础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
从这时起至1954年期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9.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 )
①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②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③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④强调必须解决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是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故
①②③正确。
④是1980年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内容,排除,故B项正确。
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
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解题的关键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识记。
本题考查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10.今年两会期间,大会新闻发言人郭卫民表示,今年是澳门回归祖国
周年,中央层面和澳门特区政府都将举行一系列活动,隆重庆祝这一盛事和喜事。
处应是( )
A.10B.20C.30D.40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澳门是在1999年回归祖国,到今年是20周年,故B项正确。
ACD三项均错误,排除。
本题考查澳门回归。
考查澳门回归的时间。
解题的关键是对澳门回归时间的识记。
本题考查对澳门回归的时间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11.在民主制时期,雅典公民代表大会由
500
人会议中一专门委员会召集,每年分为
10
期,每期召开一次,二十岁以上雅典男性公民均可参加,成为城邦的最高权力机关。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公民代表大会”即公民大会
②“500
人会议”是“公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
③外邦人可参加“公民代表大会”
④“公民代表大会”此时已经经常化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雅典城邦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是其常设机构,故①②正确。
依据材料“雅典公民代表大会由
期,每期召开一次,二十岁以上雅典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可以看出“公民代表大会”已经经常化,故④正确。
参加公民大会的是雅典公民,外邦人不是公民,不能参加公民大会,故③错误,故A项正确。
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
考查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以及雅典公民的含义。
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的特点以及雅典公民的含义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对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以及雅典公民的含义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2.它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简洁灵活且实用有效。
“它”指的是( )
A.习惯法B.公民法C.万民法D.自然法
【解析】依据材料“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简洁灵活且实用有效”可以看出这是万民法的特点,故C项正确。
A项强调的是以贵族利益为依据,排除。
B项注重政治,而且注重形式主义,排除。
D项是法律观念,排除。
本题考查罗马法。
考查万民法的特点。
解题的关键是结合万民法的特点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本题考查对万民法特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的能力。
13.它遏制了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A.美国的独立战争B.英国的“光荣革命”
C.中国的辛亥革命D.法国的“热月政变”
【解析】从材料中遏制了君主专制的趋势,改变了政治制度的方向,但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可以看出这是一场和平的革命活动,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英国的光荣革命反映了这一特点。
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光荣革命,要求学生结合英国光荣革命的特征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英国光荣革命的过程特征和影响,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14.1961年9月,在前南斯拉夫总统铁托的努力下,由埃及、南斯拉夫、印度、印度尼西亚、阿富汗五国发起的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共有25个国家的首脑参与了会议并通过了《不结盟国家的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下列有关“不结盟运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希望在两极化的国际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
B.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
C.有力地冲击了二战后的两极国际关系格局
D.第十次不结盟首脑会议上中国成为成员国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ABC三项符合不结盟的史实,不符合题意。
中国不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只是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国,列席相关会议,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本题考查不结盟运动。
考查对不结盟运动的评述。
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迁移、运用能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不结盟运动相关知识的识记。
因此在复习中应强调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记忆和掌握。
15.以下为德国版图变化示意图,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③②④①B.④③①②C.①④③②D.④①②③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图片①反映的是一战结束之后的欧洲格局特征。
②反映的应该是1938年慕尼黑阴谋时期的欧洲政治格局,③反映的应该是二战结束后对德国分区占领的情况。
④反映的是一战之前的欧洲政治格局特征。
本题主要考查二战要求,学生结合二战的结果以及战后格局的特征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一战和二战前后欧洲政治格局变化的特征,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16.历史学家爱德华•霍列特•卡尔说,历史研究是一种因果关系的研究,历史是要把过去的事件整理为有先后次序的因果关系。
下表中不符合这一说法的是因
果( )
A.经济大危机
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B.苏联解体
两极对峙结束
C.工业革命
鸦片战争
D.武昌起义
四川保路运动
【解析】A.材料是强调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1929年经济危机是德日让法西斯道路的重要原因。
B.苏联解体是两极对峙结束的标志二者不是因果关系。
C.英国由于工业革命需要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所以发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二者存在因果关系。
D.四川保路运动是武昌起义的背景条件,二者存在因果关系。
本题主要考查苏联解体,要求学生结合战后世界格局变化的特征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苏联解体产生的影响,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17.二战后初期美苏形成的对峙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不利影响。
下列史实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②朝鲜战争的爆发
③“古巴导弹危机”
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A.①②④③B.①④②③C.②①③④D.②④①③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①是1947年;
②是1950年;
③是1962年;
④是1949年,因此先后顺序是①④②③,故B项正确。
本题考查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考查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的事件的先后顺序。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的事件的时间的识记。
因此在复习中应注重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掌握。
18.德军以机枪、火炮构成壕沟战强大的防御火力,使英军耗损大量步兵,大部分的士兵在到达战壕前线之前就已伤亡倒下,英军首次使用的坦克虽对德国步兵产生了心理震撼,但由于技术与装备的不够完善,收效不大。
上述材料描绘的战役是( )
A.索姆河战役B.马恩河战役C.凡尔登战役D.不列颠之战
【解析】材料明显可以看出,英军首次使用了坦克,结合一战的基本事实,我们可知这是在索姆河战役中出现的。
本题主要考查一战,要求学生结合一战的表现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一战重大战役的表现,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19.丘吉尔发表演讲指出:
“德国独裁者并未直接从桌子上抢走自己的食物,而是满意于被人一道菜一道菜地伺候……我们不要再对此视而不见了。
”其演讲针对的事件是( )
A.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B.慕尼黑协定签订
C.德国法西斯全面进攻法国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
【解析】结合二战的过程我们可知,当时是丘吉尔发表演说,应该是在当时德国像西线英法发动进攻的时候,在这之前德国是对周边的国家一步一步的蚕食,而对法国发动进攻的时候,当时英国的张伯伦内阁倒台,丘吉尔后来组成了战时内阁。
本题主要考查二战,要求学生结合二战的过程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二战的过程特征,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20.
二战后期的某次会议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和《开罗宣言》的主要内容,因此被称为一次“炒冷饭”的会议,该会议召开的地点位于如图中的(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解析】依据材料“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和《开罗宣言》的主要内容,因此被称为一次“炒冷饭”的会议”可知,该会议是波茨坦会议,依据图示可知,①是波茨坦,正确。
②是开罗,排除。
③是德黑兰,排除。
④雅尔塔,排除。
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
考查波茨坦会议及其地点,解题的关键是对“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和《开罗宣言》的主要内容,因此被称为一次“炒冷饭”的会议”的分析判断出是波茨坦会议,结合波茨坦会议地点和图示分析即可。
本题考查对波茨坦会议及其地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图示、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1.库尔斯克会战(Battle
of
Kursk)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场的决定性战役之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坦克会战,关于这场战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它标志着苏德战场局势开始出现转折
B.战后德国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
C.该战役中德国陆军遭遇第一次重大失败
D.该战役发生在1941年
【解析】A.苏德战场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
B.库尔斯克战役还是德国主动发起德国还想夺回战争的主动权,但是库尔斯克会战以后,德国永远失去了战场的主动权。
C.德国陆军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是在莫斯科战役中。
D.库尔斯克会战是在1943年。
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要求学生结合二战的过程特征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特征,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22.唐太宗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看到进士科人才济济,他高兴地说:
“天下英雄,入吾彀(圈套、牢笼)矣。
”这反映了( )
A.科举制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B.科举制选拔的多是缺乏创造意识的人
C.科举制使儒生成为专制政治的仆从
D.科举制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解析】根据题干:
”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以才能学识为选拔依据,使大量人才为专制统治服务,扩大了统治基础,故C项正确。
A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B项,为科举制的局限,排除。
D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影响,关键信息:
”
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影响,本题应结合科举制的积极与消极影响进行解答。
23.孔子说: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这句话所体现的儒家思想是( )
A.德
治B.仁C.礼D.中庸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性情过于直率就显得粗鲁,礼仪过于恭敬就显得虚浮,恰当的性情与礼仪,才是成熟的人该有的样子,由此可知,材料强调的是中庸思想,故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本题考查孔子的思想。
考查孔子中庸思想。
解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的意思分析即可。
本题考查对孔子中庸思想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
24.美国某总统说:
“欧洲有一套基本利益,我们则没有,或关系甚疏远。
因此欧洲必定经常忙于争执,其起因实际上与我们的利害无关。
因此,在我们这方面通过人为的纽带把自己卷入欧洲政治,与欧洲进行友谊的结合或敌对的冲突,都是不明智的。
”这一政策被称之为( )
A.杜鲁门主义B.严守中立C.大陆均势D.大陆封锁
【解析】依据材料“通过人为的纽带把自己卷入欧洲政治的诡谲风雨,与欧洲进行友谊的结合或敌对的冲突,都是不明智的”可以看出华盛顿主张中立自守的外交政策,故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本题考查美国的霸权主义。
需要掌握华盛顿的外交政策。
解题的关键是对“在我们这方面通过人为的纽带把自己卷入欧洲政治,与欧洲进行友谊的结合或敌对的冲突,都是不明智的。
”的分析理解。
本题考查对华盛顿的外交政策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
25.李大钊在
1919
年写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说:
“社会主义的理论,一为关于过去的理论,就是他的历史论;
二为关于现在的理论,就是他的经济论;
三为关于将来的理论,就是他的政策论,也称社会主义运动论。
”马克思著作中,对这三种理论的阐述,对应正确的是( )
A.政策论--《共产党宣言》B.历史论--《资本论》
C.经济论--《德意志意识形态》D.经济论--《神圣家族》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李大钊介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文章,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内容特征,我们可知马克思主义在政治上是主张无产阶级建立专政统治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政策观点,《共产党宣言》正好就包括了要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符合材料的特征。
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传播,要求学生结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表现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容特征,还要搞清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表现。
26.梁启超在《新史学》中说:
“是故善为史者,必研究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其公理公例之所在,于是有所谓历史哲学者出焉。
历史与历史哲学虽殊科,要之,苟无哲学之理想者,必不能为良史,有断然也。
”该观点主要表明( )
A.历史与历史哲学之间没有本质区别
B.史学家要善于发现并阐明历史规律
C.历史学的研究目的是探求客观史实
D.历史哲学都是从客观史实出发的认识
【解析】由题干中“历史(撰述)与历史哲学虽殊科”可知历史与历史哲学是有区别的,故A项错误、
由题干中“是故善为史者,必研究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其公理公例之所在”可知作者强调史学家要善于发现并阐明历史规律,故B项正确。
题干强调的是对史学家的要求,没有体现历史学是研究目的,故排除C。
D项“都是”说法绝对,不合史实,排除。
本题考查研究历史的相关方法,关键信息有:
是故善为史者,必研究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其公理公例之所在。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材料设置有一定难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27.某学者认为,在泰山中轴线上下往复的索道,破坏了从岱庙、中天门到南天门的三重空间一条轴线、逐步升天的意境,这不仅是一般意义的对泰山机体的破坏,而是对泰山灵魂的亵渎。
该学者旨在强调索道的修建
A.破坏了遗产“范围上的完整性”
B.破坏了遗产“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
C.破坏了遗产的旅游价值
D.破坏了遗产的真实性
【解析】“在泰山中轴线上下往复的索道,破坏了从岱庙、中天门到南天门的三重空间一条轴线、逐步升天的意境,这不仅是一般意义的对泰山机体的破坏,而是对泰山灵魂的亵渎”表明该学者旨在强调索道的修建破坏了遗产“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故B正确;
A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本题考查中国历史文化遗产,解题的关键是“在泰山中轴线上下往复的索道,破坏了从岱庙、中天门到南天门的三重空间一条轴线、逐步升天的意境,这不仅是一般意义的对泰山机体的破坏,而是对泰山灵魂的亵渎”。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中国历史文化遗产,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8.1471
年完工的圣母玛利亚大教堂,被称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 浙江省 杭州市 联盟 高二下 学期 期中 历史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