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国近代史过关检测题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787815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143.82KB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国近代史过关检测题Word下载.docx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国近代史过关检测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国近代史过关检测题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答案 A
解析 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企业,故A项正确。
5.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下图所示为某历史学习小组制作的中国近代史知识卡片,其内容出自( )
A.《瑷珲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天津条约》
解析 割让台湾、开放苏杭等地是《马关条约》的内容,故选C项。
6.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忾之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冒着千夫所指、身败名裂的风险,冷静地提醒人们要看到敌人的长处,进而提出向仇敌学习。
他们的意图是( )
A.吸取经验进行革命B.仿效日本变法强国
C.维新变法推翻清朝D.学习西方抵御侵略
解析 维新派主张改良,反对革命,故A、C两项错误;
康梁主张学习日本君主立宪制,故B项正确;
D项与材料“向仇敌学习”不符,排除。
7.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运动( )
①首先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②其核心主张是兴民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参与国家政权的开始 ④使中国近代化历程深入到政治领域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运动,它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故①正确;
维新派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故②错误;
戊戌变法是民族资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历史舞台,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参与国家政权的开始,故③正确;
维新派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使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已从器物上升到制度,故④正确。
故选A项。
8.近代史上,“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曾被作为清政府的“义务”写进条约,严重侵犯了中国人民的正当权利和自由。
这一规定出自( )
A.《黄埔条约》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D.“二十一条”
解析 材料中的规定,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与《辛丑条约》内容相符,故选C项。
9.孙中山曾欣喜地说:
“吾党无论由何省下手,一得立足之地,则各省望风归向矣。
”下列20世纪前半期发生的事件,最能验证这一说法的是( )
A.黄花岗起义B.四川保路运动
C.武昌起义D.北伐战争
解析 根据材料“吾党无论由何省下手,一得立足之地,则各省望风归向矣”“20世纪前半期发生的事件”并结合所学可知,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并取得成功,各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故C项正确。
黄花岗起义最终失败,没有出现“各省望风归向矣”,A项错误;
四川保路运动是清末四川人民维护路权的斗争,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关系不大,排除B项;
北伐战争不符合材料“一得立足之地,则各省望风归向矣”,排除D项。
10.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在其颁布的《中华民国约法》中规定:
“中华民国的主权由全体国民组织之。
”这反映出( )
A.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袁世凯着力维护民主共和
C.国民成为中华民国的主人
D.三民主义得到真正的落实
解析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欲推行专制独裁,但却公开宣扬“中华民国的主权由全体国民组织之”,这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不得不迎合民意,故A项正确。
袁世凯并非真正维护民主共和,故B项错误;
当时国民并不是中华民国的主人,故C项错误;
袁世凯执政时期三民主义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故D项错误。
11.下图中几位人物有一个共同身份就是( )
A.民主科学的倡导者B.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C.五四运动的领导者D.中国共产党创立者
解析 四人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而新文化运动前期宣传的主要内容就是民主科学,故A项正确。
李大钊、陈独秀传播马克思主义,领导五四运动,创立中国共产党,胡适、鲁迅不符,排除B、C、D三项。
12.“参加游行的有来自北京十三所大专院校的大批学生,人数激增到五千人,巨大的横幅上写着‘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和‘诛卖国贼曹汝霖’的字样。
”对这段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解释错误的是( )
A.体现了反帝反封的爱国精神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C.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D.资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军
答案 D
解析 材料描述的是五四运动,学生和工人是这场运动的主力军,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13.下图所示的建筑,位于上海兴业路76号,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它见证了( )
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B.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
C.打响反抗国民党第一枪
D.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解析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排除A项;
中国共产党一大会议在上海召开,B项正确;
打响反抗国民党第一枪的是南昌起义,排除C项;
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在广州,排除D项。
14.自1924年开始,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中国大地上展开了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
国民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
A.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B.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
C.使中国革命开始转危为安
D.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解析 材料叙述的是北伐战争,A项是北伐的成果;
抗日战争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故B项错误;
长征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故C项错误;
解放战争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故D项错误。
15.1927年是我国近代史上的多事之秋,下列事件发生在这一年的有( )
①秋收起义 ②井冈山会师 ③八七会议 ④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秋收起义的时间是1927年9月;
②井冈山会师的时间是1928年;
③八七会议的时间是1927年;
④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是1927年4月。
所以发生在1927年的有①③④,故选D项。
16.西安事变后,《张学良、杨虎城通电》中说:
“学良等多年袍泽,不忍坐视,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保其安全,促其反省。
”张杨“诤谏”的根本原因是( )
A.希望蒋介石放弃反共
B.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
C.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D.受中共抗日统一战线主张感召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多次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蒋介石不但不接受他们的建议,反而调动大批军队要围攻红军,在这种形势下,张学良和杨虎城被迫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西安事变爆发,B项正确。
西安事变的目的不是放弃反共,而是联共抗日,A项说法错误;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不是张杨发动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排除C项;
受中共抗日统一战线主张的感召是张学良和杨虎城接受抗日主张的原因,但不是发动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D项不符合题意。
17.《一寸河山一寸血》中写道:
“当年七月七日,日军在这里借故寻衅,点燃了中日两国全面战争的战火。
……由于这是扭转中国人民命运的一场民族战争,因此,卢沟桥和宛平城响亮的名字便得以永志青史。
”“当年”是指( )
A.1894年B.1931年
C.1937年D.1941年
解析 根据“当年七月七日”“卢沟桥和宛平城”等信息可确定是卢沟桥事变,发生在1937年。
故选C项。
18.下表反映了1936~1938年上海部分民族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化(注:
1936年为100),下列解读正确的是这一时期
1936年
1937年
1938年
棉纺织业
100
81.7
69.8
面粉业
77.5
72.5
机器业
99.6
56.0
各业平均
85.5
74.9
①民族工业逐步萧条 ②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 ③民族工业发展比例失调 ④日本侵华破坏民族工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 由材料数据“1936~1938年上海部分民族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化”可知,中国民族工业此阶段都出现了明显的萧条,故①正确;
材料数据没有涉及外国资本,故②错误;
材料信息也没有反映出中国民族工业中的轻、重比例关系,故③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数据的变化情况和日本大规模侵华有直接关系,④正确。
19.抗战爆发后,象征着民族国家的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被引入根据地。
1946年元旦,延安各界欢庆新年,全城屋顶飘扬着国旗,之后的“二七”纪念日、元宵节,不论是中共控制牢靠的巩固区还是新解放的地区,悬挂国旗俨然是根据地节日庆祝必不可少的元素。
这说明( )
A.抗战结束后,共产党努力维护国共合作
B.根据地人民对内战没有任何准备
C.抗战结束后,共产党仍服从国民党统治
D.国旗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象征
解析 材料“1946年元旦,……之后的‘二七’纪念日、元宵节,不论是中共控制牢靠的巩固区还是新解放的地区,悬挂国旗俨然是根据地节日庆祝必不可少的元素”说明抗战胜利后中共努力维护国共合作,故A项正确。
根据地人民对内战没有任何准备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涉及政治问题,无法体现“共产党仍服从国民党统治”,故C项错误;
国旗的象征性作用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20.毛泽东为新华社某一年元旦新年献词中说道:
“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这一点,现在甚至我们的敌人也不怀疑了。
”这一献词发表的直接背景是( )
A.战略反攻,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B.开国大典,建立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C.解放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D.三大战役,国民党军事力量急剧衰退
解析 根据材料“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这一点,现在甚至我们的敌人也不怀疑了”判断应是1949年元旦献词。
A项发生于1947年,当时敌强我弱,排除;
B项与献词中的“将要”不符,排除;
C项发生于1949年4月,时间不符;
1949年元旦时,辽沈战役已结束,淮海平津战役即将胜利,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发展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
——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
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
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
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
多了两件什么东西呢?
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
……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
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
(6分)
(2)根据下面表格的提示,写出字母A、B、C代表的历史含义。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是怎样创造性地将中国革命引上胜利的道路的?
(4分)
(4)你从上述材料和民主革命的重大事件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案
(1)主题:
外争独立,内争民主。
(或独立与民主、反帝反封建)(3分)
依据: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或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封建专制的统治)(3分)
(2)A:
太平天国运动;
B: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3)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或答:
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4分)
(4)中国人民为了争取独立和民主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
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由于其阶级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共4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解析 第
(1)问,根据材料二“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可知主题即反帝反封建;
根据材料一“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可知依据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第
(2)问,太平天国运动是开始于1851年、由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加速了清朝统治的衰落和崩溃,故A为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是发生于1911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故B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南昌起义是指1927年8月1日由周恩来、叶挺、朱德、刘伯承、贺龙等领导的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故C为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秋收起义受挫,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决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实践证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
第(4)问,可从革命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先进阶级的领导对革命进程的影响等角度分析回答。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邱逢甲的诗《往事》:
银烛鏖诗罢,牙旗校猎还。
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
材料二 《毕业歌》是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一首歌,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作于1934年,是影片《桃李劫》的主题歌,该片描写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青年学生坎坷的生活道路。
“同学们!
大家起来!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听吧!
满耳是大众的嗟伤。
看吧!
一年年国土的沦丧。
我们是要选择战?
还是降?
我们要做主人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
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巨浪!
不断地增涨!
同学们!
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
(1)请你判断《往事》写于哪一历史事件之后?
为什么“夜夜梦台湾”?
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2)2015年是台湾光复70周年。
台湾重新回归祖国、摆脱日本殖民统治是让中华儿女扬眉吐气、欢欣鼓舞的伟大胜利。
试分析这个伟大胜利对中国和世界有何历史意义?
(8分)
(3)说一说《毕业歌》产生的历史背景,它表达了青年学生的什么抱负?
答案
(1)甲午中日战争后。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签订《马关条约》,日本割台湾,台湾从此脱离祖国的怀抱。
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怀。
(2)对中国: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动力。
对世界: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2分)
(3)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面对日军的武装侵略,国民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政策,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坚强不屈、众志成城、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愤学习、自强不息,为中华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解析 第
(1)问,从材料一“邱逢甲的诗”“夜夜梦台湾”中可以分析出《往事》写于甲午战后;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签订《马关条约》,日本割台湾,台湾从此脱离祖国的怀抱。
作者抒发了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怀。
第
(2)问,从“2015年是台湾光复70周年”可以判断出这个伟大胜利是指抗日战争的胜利。
根据抗战胜利的意义就可以得出答案。
第(3)问,从材料“该片描写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青年学生坎坷的生活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毕业歌》产生的历史背景。
它表达了青年学生坚强不屈、众志成城、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愤学习、自强不息,为中华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遇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外国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和中国封建主义的昏庸统治,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
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任人欺凌、落后和贫穷的面貌,就必须进行革命,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推翻这些阻碍中国向前发展的绊脚石。
——摘编自《革命文化是党
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材料二 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从全民族抗日战争到全国解放战争,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伟大胜利,形成了一部反对不公、反抗侵略、追求富强民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曲折革命斗争史。
——引自《革命文化:
中华民族
最为独特的精神标识》
(1)材料一中的“变局”指什么?
并根据材料一指出阻碍中国向前发展的绊脚石。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进行的努力。
(3)模仿示例,根据材料二中的划线内容提一个历史问题。
(示例)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总结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并加以说明。
答案
(1)“变局”:
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绊脚石: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2)努力: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3)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于哪一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
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党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2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4)主题:
革命或抗争。
说明: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外国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中国人民具有不畏强暴的反抗精神。
解析 第
(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遇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外国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和中国封建主义的昏庸统治,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概括;
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任人欺凌、落后和贫穷的面貌,就必须进行革命,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推翻这些阻碍中国向前发展的绊脚石”可知。
第
(2)问,根据材料二“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从全民族抗日战争到全国解放战争,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伟大胜利”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概括即可。
第(3)问,根据材料二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伟大胜利”及示例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原因、结果、性质、特点等提问题。
第(4)问,符合近代史实,言之成理即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外历史纲要 人教版 必修 中外 历史 纲要 中国近代史 过关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