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中化学实验总结大全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785612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66.63KB
完整版初中化学实验总结大全Word格式.docx
《完整版初中化学实验总结大全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初中化学实验总结大全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态和固态氧均为淡蓝色。
3、氧气的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活泼)
①
红磷与氧气反应:
4P
+
5O2
点燃2P2O5
磷
氧气
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
现象:
黄色火焰、大量白烟。
②
铁丝与氧气反应:
3Fe
2O2点燃Fe3O4
铁
四氧化三铁
(黑色固体)
现象: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③
木炭与氧气反应:
C
O2
点燃CO2
碳
二氧化碳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
④
氢气与氧气反应:
2H2
点燃2H2O
氧气的制取
五、氧气的制法:
1、氧气的工业制法:
分离液态空气法(利用沸点不同)-—物理变化。
—-——----—---—————-——-----—--————--—-—-—-----—-—--———-—-—--—--—--———-———---———--—-—————-—-————-—-—--—---—-————-—-——-—-—-—---——--—-—————
2、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
(1)药品:
高锰酸钾(紫黑色固体)
(2)装置:
(3)原理:
2KMnO4
加热
K2MnO4
MnO2
↑
高锰酸钾
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
(紫黑色固体)
(黑色固体)
(4)注意事项:
1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
2 试管口要塞棉花——防止高锰酸钾受热进入导管。
3 加热时要先均匀加热,后固定集中加热。
4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有连续的气泡产生时才可以开始收集气
体,否则收集到的氧气不纯.
5 实验结束后,要先撤导管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
吸入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5)操作过程:
连接仪器→检查气密性→装药品→组装仪器→加热→收集气体→
从水槽中撤出导管→熄灭酒精灯
(6)用KMnO4制氧气时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塞紧单孔塞,将导管伸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手握住大试管,如果导管口处有气泡产生,松开手后,有一段水柱倒吸入导管内,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7)氧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8)氧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
3、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
药品:
过氧化氢水溶液、二氧化锰(黑色固体)
原理:
2H2O2
MnO22H2O
过氧化氢
水
氧气
★
注意:
(1)二氧化锰是这个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2)催化剂不是只有二氧化锰一种,许多物质都可以做催化剂
(3)过氧化氢溶液指的是过氧化氢和水的混合物.
装置:
—-—----——-——---—--——————--———-—------——-——---—--—-——--—————--—---——-—---——-——-———-—-—-——-———--—-———-—-——---—-—--——-——--——-—--——-—--—-—--—-—
4、氯酸钾制取氧气
2KClO3MnO22KCl+3O2↑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1)实验时注意的问题:
A、根据酒精灯和水槽的高度固定试管,使酒精灯的外焰正对着试管里有药品的部位。
B、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湿存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到达管口冷却成水滴,再回流到管底,使试管破裂。
C、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1/3处,且不要夹得太紧,以免夹破试管。
药品应倾斜铺在试管底部,以增大药品的受热面积,同时便于氧气逸出。
伸入试管内的导管,应只稍伸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体排出。
导管上应有一段橡皮管,便于操作,以免折断导管。
D、如果以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应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如果用氯酸钾为原料制氧气时,试管口不能塞棉花,这是因为棉花是易燃物,而氯酸钾又具有强氧化性,放氧速率快,很容易着火燃烧,以至发生爆炸。
(2)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开始有气泡逸出时不能收集,因为开始从导管中逸出的气泡是容器中的空气,当气泡连续均匀地从导管口逸出时,此时可收集。
由于氧气的密度大,为防止氧气逸散到空气中,收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面上.
(3)催化剂:
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催化剂可以加快和减慢反应速率,催化剂一定要纯净。
---—————-—-----———-—-—-——————————--—----——--——-—----—-—-——--—--——-—-—-———--—--—---—-——-—-—-———-—-——----——--—----—-———--—--——--——-—-——-—-———---—-———
氢气(H2)
氢气(通常状况下)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最轻的气体。
可燃性:
a.填充气、飞舰(密度比空气小)
b。
合成氨、制盐酸
c.气焊、气割(可燃性)
提炼金属(还原性)
还原性:
3H2
Fe2O3
△
2Fe
3H2O
氢气的制取
Zn+H2SO4=ZnSO4+H2↑
步骤
:
向大试管中放入几粒锌,加入
5mL
稀硫酸,迅速盖紧单孔胶塞,将导管另一端深入水槽水面下,待气流平稳后用小试管收集产生的气体。
将小试管用拇指堵住靠近火焰,检验生成气体的性质.把大试管中剩余液体导入蒸发皿中小心加热,使液体蒸发。
冷却后观察蒸发皿中物质的色态。
Zn+H2SO4=ZnSO4+H2↑(常用)Fe+H2SO4=FeSO4+H2↑Mg+H2SO4=MgSO4+H2↑
2Al+3H2SO4=Al2(SO4)3+3H2↑Zn+2HCl===ZnCl2+H2↑Fe+2HCl===FeCl2+H2↑
Mg+2HCl===MgCl2+H2↑2Al+6HCl===2AlCl3+3H2↑
(1)实验室制备氢气时,金属宜用粒,而不用镁条(太贵)、铁片(太慢);
(2)制取氢气选用的金属一般是锌和铁,凡是金属活动性在氢气前面的金属,都可用来制取氢气.
(3)酸宜用稀硫酸,而不用盐酸(易挥发,产生杂质);
浓硫酸和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得到氢气)
(4)氢气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取气法收集,因为氢气密度比空气小。
气验纯的方法:
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管口,口朝下,移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要再收集再检验,若听到噗声,表明氢气已纯.
——----—-—-———----—-——-—-—---——--—-———--—-—-----——-——-—-—--——--—-----—-—-—--——-—--——-—————--—--——--——-——-————-———---——--——-——-——-——--—---—————-----—
氢气还原氧化铜:
H2+CuO=△=Cu+H2O
装置特点: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导气管通入试管底部,位于氧化铜上方;
铁夹夹在离试管口1/3处;
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实验步骤及操作要点:
实验开始时先通氢气,再点燃酒精灯,目的是赶尽试管内的空气,防止氢气与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实验完毕时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氢气至试管冷却,目的是防止被还原出的铜再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可归纳为“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
实验现象:
黑色氧化铜变为光亮红色;
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
二氧化碳(CO2)
二氧化碳
化学性质及用途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固体的CO2叫“干冰”。
①CO2
H2O
==H2CO3(酸性)
(H2CO3
===
CO2↑)(不稳定)
a.用于灭火(应用其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制饮料、化肥和纯碱
CO2
Ca(OH)2
==CaCO3↓+H2O(鉴别CO2)
+2NaOH==Na2CO3
②氧化性:
CO2
==
2COCaCO3
CaO
CO2↑(工业制CO2)
二氧化碳的制取
CaCO3+2HCl=CaCl2+CO2↑+H2O
碳酸钙+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实验用品:
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锥形瓶、长颈漏斗、导管、橡皮塞、集气瓶、玻璃片
实验步骤:
连:
按要求把装置连接好.检: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
把大理石或石灰石的小块装入广口瓶;
注:
向广口瓶内注入稀盐酸;
集:
收集二氧化碳.
实验现象:
石灰石表明出现大量气泡。
收集气体: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A用块状大理石或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较好。
因为粉末状大理石跟稀盐酸反应速度相当快,且形成大量泡沫,进入导管甚至集气瓶.
B制取二氧化碳,不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挥发性强。
C制氢气,通常用不具有挥发性的稀硫酸,而制二氧化碳时,却不用稀硫酸。
因为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成为薄膜包住碳酸钙,使反应很难继续进行。
D二氧化碳气体中往往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有时,在制得二氧化碳后,要除去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氯化氢)
E碳酸钙和稀盐酸的反应可以分成两个阶段来看:
碳酸钙+盐酸→氯化钙+碳酸
碳酸→水+二氧化碳
验满:
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试验,如果火焰熄灭证明瓶内已充满二氧化碳。
灭火原理:
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
泡沫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除可用扑灭一般火灾外,还可用扑灭可燃性的油、气的火灾;
液态二氧化碳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
—---------—-—----—--——-—--—---—---——-——------——--—————---—--—-—---—-———-———————-——----——-—-————----—--—-—-—-—-—--—---————-—-—-——-—————--——---———-——
一氧化碳(CO)
一氧化碳
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有毒气体.
①可燃性:
2CO
2CO2
(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可作气体燃料)
a。
作燃料
b.
冶炼金属
②还原性:
3CO
Fe2O3高温2Fe
3CO2
(跟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血液输氧的能力)
一氧化碳的制取
实验用品:
分液漏斗(盛浓硫酸)、双孔橡皮塞、圆底烧瓶(盛草酸晶体)、酒精灯铁架台、导气管。
工业:
C+H2O=CO↑+H2↑或2C+O2=2CO2CO2+C=2CO(少)
实验室:
1.2C+O2=2CO2CO2+C=2CO
2。
HCOOH(甲酸)=CO+H2O(浓硫酸做催化剂)
3。
H2C2O4(草酸)=CO2+CO+H2O(浓硫酸做催化剂)最后要用碱石灰干燥
(草酸结构简式HOOCCOOH)
检验CO:
先通过通过灼热的CuO然后产物通过澄清石灰水,如有红色物质(铜单质)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CO
-—-————-————-—————-—--——--———---————--———-———-————-——————--—-——-———--—-———--—-—----—-—--—--———-—--—---—--——-—-—————-——-———-—————-----———---—————---
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例1、配制100克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步骤:
1、计算
配制100克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所需氯化钠的质量=100g*10%=10克,
所需水的质量=100g-10g=90g,所需水的体积=90g/(1g/ml)=90ml
2、称量
用托盘天平称量10克的氯化钠,倒入烧杯中.
3、溶解
用量筒量取90毫升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4、贴标签贮存
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包括药品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放到试剂柜中
盐酸,氢氧化钠的溶液的鉴别
1.加酚酞,变红的是氢氧化钠,不变色的是盐酸;
2.加石蕊,变红的是盐酸,变蓝的是氢氧化钠;
3.加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且很久变色的是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后立即变黑的是氢氧化钠;
4。
加氯化铁,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没有现象的是盐酸;
5.加氯化铜,产生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没有现象的是盐酸;
6.加氯化镁,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没有现象的是盐酸;
7。
加氯化铝,刚开始没有现象,后来产生沉淀的是氢氧化钠,一直没有现象的是盐酸;
8。
加铁,产生气泡的是盐酸,没有现象的是氢氧化钠;
9.加锌,产生气泡的是盐酸,没有现象的是氢氧化钠;
10。
用铂丝粘点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出现黄色火焰的是氢氧化钠,没有现象的是盐酸.
利用桌面上的药品和用品实验“稀硫酸与氧化铜的反应”的性质
CuO+H2SO4=CuSO4+H2O
黑色粉末逐渐消失,溶液呈蓝色
用稀盐酸鉴别碳酸钠粉末和氯化钠粉末
在2支试管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氯化钠和碳酸钠,分别将稀盐酸加入两支试管中,装有氯化钠的试管无明显现象,装有碳酸钠的试管有气泡产生。
—-—--—-——-——-——---—-—-——------—-—---——-----——-——--—--———-——-———---—--———-—-—-—--——-———-——————-—-———--—-——-----————---—-———-————————--—-----——————--
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
铜,氧化铁Fe2O3,HgO;
2、绿色固体:
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3、蓝色固体:
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
高锰酸钾KMnO4;
5、淡黄色固体:
硫磺
6、无色固体:
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
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
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
氢氧化铁
磷(暗红色)
10、白色固体:
氯酸钾KClO3,氯化钾KCl,氯化钠NaCl,碳酸钠Na2CO3,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碳酸钙,氧化钙CaO,无水硫酸铜CuSO4,五氧化二磷P2O5,氧化镁MgO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
水,双氧水、无色酚酞试液;
12、蓝色溶液:
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含有铜离子);
13、浅绿色:
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含有亚铁离子Fe2+);
14、黄色溶液:
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含有铁离子Fe3+);
15、紫红色溶液:
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
石蕊溶液。
(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
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
氯气;
19、无色气体:
氧气O2,氮气N2,氢气H2,甲烷CH4,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剧毒),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20、三次淡蓝色:
(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
(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1、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
(1)硫酸铜晶体;
(2)氢氧化铜沉淀;
(3)硫酸铜溶液。
二、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1、显酸性的溶液:
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
2、显碱性的溶液:
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3、显中性的溶液:
蒸馏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7.有毒的,气体:
CO
液体:
CH3OH;
固体:
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注意:
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盐酸、硝酸、醋酸。
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
氨气NH3、SO2、氯化氢HCl(皆为无色)
—-—-—-———---——--—-—--——————-———————-——---——--———-—————--—---———-—-—--—-———-———--——-—-—-——-———----——————-——-—-—-———--———---——-—------—-—-——-—---—-——
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
、气体的检验:
1、氧气:
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
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
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
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
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
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
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
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
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
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
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
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
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
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18、淀粉:
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19、葡萄糖:
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
-——————---—----—-———-—————----——--—————----———--—--—--————-—--—--————--—-—---—-—--———-—----————--—-—----——-———-——-——-—--———--——-—-—-—--——-———-----—
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
氮气(N2)78%和氧气(O2)22%
.
2、水煤气:
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
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
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
(CaCO3).
6、生铁/钢:
(Fe)含碳量决定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
(C).
8、铁锈:
(Fe2O3)
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NaCl):
食盐。
2、碳酸钠(Na2CO3):
纯碱,苏打,口碱。
3、氢氧化钠(NaOH):
火碱,烧碱,苛性钠。
4、氧化钙(CaO):
生石灰。
5、氢氧化钙(Ca(OH)2):
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O2):
干冰。
7、氢氯酸(HCl)的水溶液:
盐酸.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
蓝矾,胆矾.
10、甲烷(CH4):
沼气.
11、乙醇(C2H5OH):
酒精。
12、乙酸(CH3COOH):
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
双氧水。
14、汞(Hg):
水银。
15、碳酸氢钠(NaHCO3):
小苏打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整版 初中化学 实验 总结 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