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起源确立与发展 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784536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133.28KB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起源确立与发展 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起源确立与发展 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起源确立与发展 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议会:
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机构,其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
帝国议会权力较小,由普选产生。
(3)评价
①性质:
德意志帝国是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
②局限性:
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是一种不完善的代议制。
③进步性:
是德国进入资本主义时期的标志,使德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特别提醒】
法国1875年宪法的特点
(1)总统和参议院权力很大。
(2)立法权、行政权由国民议会、总统分别行使,具有分权制衡的民主特色。
(3)是保皇派与共和派相互妥协的产物。
【精巧点拨】
“一、二、三”归纳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一个标志: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二大权力:
参众两院掌握立法权,总统内阁行使行政权。
三点曲折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封建专制根深蒂固;
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
【图解历史】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
对德国政治制度进步性的认识
(1)虽然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但其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相对于封建专制来说是一种进步。
(2)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和宪法的颁布巩固了统一,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使其逐渐成为世界强国。
[答题术语]
1.1789年以来,法国人民为争取实现共和制进行了反复斗争,历经艰难曲折,最终于1875年确立了共和制。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共和派和保皇派妥协的产物,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
3.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颁布了帝国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
4.德意志的君主立宪政体,权力中心在皇帝,君主是实,立宪是虚,德国实际上是一个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国家。
1.当前的法国和德国政体
当前的法国,即1958年建立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既不是美国式的总统制共和制,也不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1940年)、第四共和国(1946-1958年)的议会制共和制,而是介于两者之间,有人称它为半议会制半总统制。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统帅,任期5年(2000年之前是7年),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总统有权任免总理和批准总理提名的部长;
主持内阁会议、最高国防会议和国防委员会;
有权解散议会(但一年内不得解散两次);
可不经议会将某些重要法案直接提交公民投票表决等。
议会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组成,拥有制定法律、监督政府、通过预算、批准宣战等权力。
现在德国的国家政体为议会共和制,国家结构是联邦制。
联邦政府由联邦总理和联邦部长若干人组成,联邦总理为政府首脑,拥有行政大权,由议会选举获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推举的总理候选人担任。
联邦总统为国家元首,代表国家,多是荣誉性职务。
议会由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组成,行使立法权、监督政府工作等。
联邦宪法法院是最高司法机构,奉行“司法独立”原则。
2.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简称二元君主制(近代德国为代表),是资产阶级与帝国统治者妥协的结果。
与“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国为代表)共同组成了“君主立宪制”。
在这种政体形式下,国家虽然也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但君主仍然保持封建专制时代的权威,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大权于一身,是权力中心和最高的实际统治者。
宪法往往是钦定的,是君主意志的反映;
议会是君主的咨询机构,立法权是形式的,君主不仅拥有否决议会立法的权力,而且还通过任命或指定议员控制议会;
内阁是君主行使行政权的机构,首相由君主任命。
3.德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德国统一后,一方面依然实行专制主义统治,另一方面注重社会立法,使德国迅速成为一个发达的工业化国家。
俾斯麦以保守专制主义者的身份,镇压了19世纪80年代的社会民主运动;
但他通过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养老金、健康和医疗保险制度及社会保险,使德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劳工立法的国家。
19世纪初期,日耳曼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地区。
但是统一以后,德国工商业突飞猛进,使人惊叹为奇迹。
俾斯麦很注意劳工的福利,由1883年开始,连续数年举办劳工疾病、意外伤害、残废、年老等保险,即工人每月付出少数保费,向政府主办的保险机构投保,便可得到免费医疗的照顾,领取残废、年老的生活津贴等,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劳工保险制度。
提升点一 单列视点——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及特点
史料一
【注】 图中房间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
[论从史出] 漫画表明了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艰难历程。
从1789年法国大革命直至1875年宪法的通过,政局一直动荡不安,政体也历经反复演变,画面中凌乱的房间形象地描绘了这一特征。
史料二 近代法国政体的演变
探究:
(1)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过程体现了什么特点?
原因何在?
[教你读史] 史料二反映了法国政权交替频繁、政局动荡,但最终确立了共和制政体,体现了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艰难历程。
[提示] 特点:
具有反复性、曲折性。
原因:
封建势力强大,专制观念根深蒂固;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资产阶级力量软弱。
史料三 第三条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产生。
总统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是国家和军队的最高首脑,有任命军政要职、提出法案和解散众议院等重大权力。
……
第九条 参议院得以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
第十条 共和国总统,非得两院同意,不得宣战。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
(2)根据史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法国1875年宪法得以通过的原因。
[教你读史] 史料三信息“总统由……国民议会……多数票产生”说明法国出现了代议机构;
总统权力空前强大,说明保守势力较大。
总统由选举产生且权力受到制约,反映出具有民主共和制的一些特点。
[提示] 共和制逐渐获得广泛支持;
国民议会中力量对比发生有利于共和派的变化;
君主派与共和派之间不存在根本利益上的冲突;
宪法吸收了各派意见,借鉴了英美经验。
法国共和政体的特点及认识
1.特点
(1)曲折性:
经历了君主专制的复辟、君主立宪制、帝制,直至最终确立共和政体。
(2)铲除专制主义、实现政治民主化,以法治取代人治,以民主取代专制是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基本特征。
2.认识:
法国共和制政体确立过程具有反复性、曲折性,但总体趋势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无论是共和制还是帝制,并不是封建力量与资本主义力量的斗争,它们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实质是资产阶级内部实行何种政体的争斗。
视角1 从发展演变角度命题
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背景错综复杂,充满曲折,这主要源于小农经济的大量存在,封建专制势力的强大。
解题时注意结合法国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
[对点1] 近代法国先后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86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各国中实属罕见,这种现象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B.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
C.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D.外国侵略势力的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
解析:
选C。
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应当是促进法国共和制度的稳定,故A项错误;
1789—1875年期间只出现过一次复辟,因而不会造成“频繁地更换宪法”,故B项错误;
题干中“1789—1875年的86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说明了共和制度在确立过程中艰难曲折,故C项正确;
结合相关史实可知外国侵略势力并未打断法国的民主化进程,故D项错误。
视角2 从代议制多样性角度命题
1875年宪法颁布后,法国成为一个典型的议会共和制国家。
参议院权力较大,成为法国共和政体的特征。
解题时需结合1875年宪法的背景和内容分析。
[对点2] (2017·
丹东高三质检)有人抱怨说,法国1875年宪法只有两条,第一条:
总统具有一切权力;
第二条:
总统不得内阁批准不能行使任何权力。
该观点认为法国( )
A.共和制确立历经曲折 B.内阁凌驾于总统之上
C.内阁制约总统的权力D.内阁独掌国家行政权
“法国1875年宪法只有两条”强调宪法内容,与“经历曲折”不符,故A项错误;
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内阁由总统任命,故B项错误;
“总统不得内阁批准不能行使任何权力”可以看出内阁对总统有制约作用,故C项正确;
1875年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总统,故D项错误。
提升点二 单列视点——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
史料一 第12条:
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第15条:
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第18条:
皇帝任命帝国官吏,有创制法律之权。
——《德意志帝国宪法》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议会的权力与法国有何不同。
法、德两国议会权力的确立和差异的存在说明了什么?
[教你读史] 史料一说明德国皇帝拥有巨大的权力,包括任免宰相和其他官吏,创制法律,甚至召开和解散议会。
皇帝的权力高于议会。
[提示] 不同:
德国议会立法权受皇帝制约,无行政制约权。
说明:
代议制民主的确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代议制民主的差异是由各国国情决定的。
史料二 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2)如何理解史料二中有关马克思对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观点?
[教你读史] 史料二信息“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封建残余”“军事专制”反映出德意志帝国立宪为虚、专制为实,具有浓厚封建色彩、军国主义残余的特点。
[提示] 一方面,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形式——君主立宪制,形式上实行三权分立制,与专制体制相比是历史的进步。
另一方面,帝国宪法立宪是虚,专制是实,保留了大量专制主义残余,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史料三 漫画解读德国发展
图一木桶的木条是德意志各邦,箍木桶的铁条指德意志帝国颁布的各项法令。
图二年老的俾斯麦仍然身手不错,喻指德国的经济迅速腾飞。
[教你读史] 史料三中“各项法令”“箍木桶”“铁条”“迅速腾飞”等信息说明君主立宪制适应德国国情并促进了德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3)结合史料三及所学知识,评价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提示] 进步性:
①建立了法制基础上的政治体制。
②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局限性:
①专制主义浓厚,是一个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②保留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引发了世界大战。
德意志帝国政体的特点及成因
1.突出特点: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君主制被保留,帝国的军政要职被容克地主包揽。
具体表现在:
(1)帝国皇帝世袭,权力巨大,可以任命帝国宰相,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
(2)帝国宰相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3)两院制议会中,联邦议会权力巨大,负责法律审批;
帝国议会虽有立法权,但必须经过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方能生效。
2.成因
(1)德国是容克地主(封建地主)阶级通过王朝战争方式实现国家统一,统一后保留了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和封建专制残余。
(2)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依赖性强,工人阶级力量不够强大,因此德国的民主制度徒有其表。
视角1 从构建权力结构角度命题
皇帝和宰相控制了政府和军队,可随意解散议会,议会立法权形同虚设。
解题时注意结合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分析。
[对点1] (2017·
海口调研)近代德国的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共同行使颁布法律的职权,议员通过公开的直接普选产生。
帝国议会每年由德皇召集,联邦参议院只有在得到德皇同意的情况下才能解散议会。
这表明当时德国( )
A.行政体制体现出专制性 B.帝国议会享有司法权
C.尚不具备近代社会特征D.皇帝有权解散参议院
选A。
材料反映出行政体制中德皇拥有很大的权力,体现出专制性,故A项正确;
帝国议会享有立法权,故B项错误;
“议员通过公开的直接普选产生”,已经具备近代社会特征,故C项错误;
参议院相当于德国的联邦议会,材料没有反映出皇帝有权解散联邦议会,故D项错误。
视角2 从历史反思角度命题
德意志在容克地主阶级领导下,通过王朝战争方式实现统一,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但是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立宪是虚,专制是实,而这正是引起一战爆发的原因之一。
解题时需结合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局限性来分析。
金华十校高三联考)有学者认为,从宪法角度看,德意志帝国是个“怪胎”。
下列《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有关内容,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皇帝担任国家元首
B.联邦议会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
C.宰相只对皇帝负责
D.帝国议会议员由普选产生
君主立宪制,一方面保留君主,另一方面通过宪政限制君主权力,而《德意志帝国宪法》赋予皇帝相当大的权力,体现了其半专制性,即“怪胎”。
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即是这一现象的反映,故C项正确。
提升点三 综合视点——正确认识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
从文明多样性和统一性角度看待法德代议制的确立
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体现了民主政治发展的长期性和曲折性;
但是法治取代人治、民主取代专制是近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复习备考时,注意分析法国代议制的曲折性以及德国君主立宪制不彻底性的原因,理解近代代议制确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1.英、德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同
政体相同,都为君主立宪制
异
国家元首
国王,无实权,是国家统一的象征,“统而不治”
皇帝,由普鲁士国王世袭,拥有广泛的权力
政府首脑与议会关系
首相和政府(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宰相主持政府并担任联邦议会议长,但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议会
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无实权)是立法机关
2.正确认识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
(1)背景
①经济上: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政治上:
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政治权利。
③思想上:
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
(2)运作模式
①议会权力:
议会由选举产生,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②运行原则:
资本主义国家一般实行权力制衡原则,民主化、法制化和制度化。
③政党政治:
实行政党政治。
政党在执政期间推行本党意志和政策。
(3)影响
①政治上:
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秩序,促进了世界民主政治的发展。
②经济上: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思想的解放、科技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针对训练] (2017·
湛江模拟)近代英国确立了议会君主制,美国确立了总统共和制,德国确立了二元君主制,法国确立了“总统制和议会制的混合制度”。
这主要反映了近代欧美民主政治发展具有( )
A.渐进性 B.连续性
C.曲折性D.多元性
选D。
材料讲了英、美、德、法四国,根据自身不同国情,选择了各自适合的政体,体现了多元性特点,选择D项符合题意。
[随堂演练]
一、选择题
1.(2017·
成都模拟)1875年法国制宪会议讨论宪法草案时各派争执不休,共和派议员瓦隆提出一项修正案:
“为了选举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一个国民议会,总统任期7年,可以连选连任。
”该修正案以353∶352票获得通过,以迂回的方式肯定了共和制度。
这反映了( )
A.共和政体是妥协的产物 B.各派别间有斗争有合作
C.共和派内部的团结合作D.共和制度最终得以巩固
材料反映了法国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是在国民议会中以一票的优势确立的,且总统的任期比较长,可以连选连任,这说明共和政体是妥协的产物,故选A。
2.“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宪法史上绝无仅有的最简短、最经验主义的一部宪法,它的含糊不清、残缺不全可谓是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所有法律都仅限于分别阐述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一现象( )
A.是共和派与保皇派之间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的产物
B.说明浪漫主义情怀影响法国人对立法和法律的态度
C.证明法国大革命激情有余但治国能力远不如英、美
D.反映出法国忙于应付普法战争对制定宪法重视不够
据材料“它的含糊不清、残缺不全可谓是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和“所有法律都仅限于分别阐述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是共和派与保皇派之间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的产物,故A正确。
3.有人在1877年号召民众为当前政体的形式和宪法的完整性而战,并指出这是1789年革命的继承者同旧制度特权等级的残余及罗马神权政治代理人之间的斗争。
“当前政体”是( )
A.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
C.君主专制D.无产阶级专政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共和制,1877年法国“当前政体”应该是共和制,故A正确;
共和派已经战胜保皇派,君主立宪制已经被取代,故B错误;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已经废除君主专制,故C错误;
法国曾经在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期间建立过短暂的城市无产阶级专政,随着巴黎公社失败而结束,故D错误。
4.(2017·
甘宁青三省联考)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是修改自1866年编纂的《德意志邦联宪法》,并由多个单独的文件汇总而成,被德国历史学家称为“俾斯麦帝国宪法”。
“俾斯麦帝国宪法”这一名称实质上反映出( )
A.宪法中规定的宰相的权力极大
B.宪法对欧洲多国的影响深远
C.俾斯麦对立宪起到关键性作用
D.宪法保留了浓厚的封建主义色彩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的权力极大,故A错误;
宪法对欧洲多国的影响深远,在题中没有体现,故B错误;
俾斯麦对德国的统一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故C错误;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具有浓厚的封建主义色彩,故D正确。
5.(2017·
德州高三模拟)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皇帝在国际上代表帝国,以帝国名义宣战、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或条约,宰相主持帝国政府,不对议会负责,可以解散议会;
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立法权;
帝国司法机关为帝国法院,地方法院则是各邦法院。
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
A.有明显的专制主义色彩B.政体体现出分权的思想
C.建立起了责任内阁制度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选B。
材料未突出德国的专制主义色彩,故A项错误;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皇帝、宰相行使行政权,议会行使立法权,法院享有司法权,体现出明显的分权色彩,故B项正确;
依据宪法“宰相主持帝国政府,不对议会负责,可以解散议会”,表明尚未形成责任内阁,故C项错误;
德意志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故D项错误。
6.“那种对德意志政治制度的民主成份不屑一顾的态度是值得商榷的。
帝国议会不是一个‘假议会’,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是如果他们没有议会多数的支持,几乎无法执政,因为议会享有立法权。
”作者对近代德国政体的看法是( )
A.近代德国政体富有专制色彩
B.帝国议会是最高的立法机关
C.议会支持德国皇帝与政府的工作
D.德国政体不乏民主成份
材料指出“那种对德意志政治制度的民主成份不屑一顾的态度是值得商榷的”“议会享有立法权”,可见当时的德国政体具有一定的民主性,故A错误,D正确;
帝国议会的立法必须获得联邦议会的多数同意,不是最高的立法机关,故B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议会是否支持德国皇帝与政府的工作,故C错误。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法理意义上讲,1789年8月,封建秩序及其特权在法国已经被铲除,而数年以后,欧洲最老且看似最有权势的君主国消失了,同时天主教会也坚定地服从于世俗国家。
在短短几年里,法国大革命将法律平等和个人权利的自由观转变为政治现实,同时也表明了这种转变是如何发生的——以长期被排斥在政治之外的大众为基础的人民革命。
大革命使国家自由和个人自由成为欧洲乃至世界政治中真正且核心的问题。
这一场决定性的胜利,为十九世纪自由主义取得的巨大成就开辟了道路,产生了世界性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当然也有人指出:
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好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
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各国的经济和政治结构不断发生变化,资产阶级最终在各个领域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的观点。
(要求:
围绕材料中的某一种观点展开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本题是开放性评述题。
首先要求按照“观点”+“评述”+“结论”的模式展开,其次要充分运用材料,史实列举正确,取舍得当,评述表达严密且富有逻辑。
纵观材料可知有两种观点:
法国大革命对欧洲乃至世界影响更深远;
工业革命对欧洲乃至世界影响更深远。
两者择一,按上述要求作答即可。
答案:
观点一:
法国大革命对欧洲乃至世界的影响更深远。
评述:
法国大革命推翻封建统治,初步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若干基本原则;
法国大革命是群众革命成功的模式,为世界的革命运动树立了典范;
刺激了民族主义的兴盛;
所揭示之“自由”“平等”“博爱”迄今为世人追求。
结论:
法国大革命是从政治的角度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存方式,是思想的洗礼和社会的革命,影响深远。
观点二:
工业革命对欧洲乃至世界的影响更深远。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英国的生产力水平,并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英国在世界称霸的基础;
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建立;
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
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最终推动世界各国迈向近代化。
英国工业革命是从经济领域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存方式,是渐进式的经济变革,影响深远。
[课时作业]
1.1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起源确立与发展 教案 一轮 复习 人教版 西方 资本主义 民主制度 起源 确立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