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优质公开课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783251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1.76KB
最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优质公开课Word下载.docx
《最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优质公开课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优质公开课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设计流程
第一课时
一、吸引学生,揭示课题
1、多媒体播放多种声音,请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
2、(板书课题),请大家举起手跟老师一起写这两个字。
(要求:
字要写得横平竖直才好看。
)齐读课题
3、细心的孩子,认真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形声字,象声词)
4、提问:
“咕咚”是谁发出的声音呢?
学习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建议:
用笔勾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把这些字读准;
对于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还可以多读几遍。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吗?
3、再读课文,看谁能通过自己的读来解决问题。
三、学习生字
1、读一读
多媒体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自由认读,读准字音。
2、认一认
没有了拼音宝宝帮忙,你还认识吗?
(赛读词语)
3、玩一玩
①同桌拿出识字卡片,互相认读
②摘果子,(多媒体示一棵苹果树,苹果上分别写了生字,认对了,苹果就会掉下来)
4、议一议
①小组合作学习,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②谁愿意把自己的识字方法介绍给大家。
四、再读品悟
1、自己练习读课文,做到正确、通顺、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2、四人小组轮着读课文,互相评一评,读的好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要注意读好的。
3、朗读檑台赛
4、齐读课文
五、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要写的'
生字,选“看”“玩”扩词。
2、同桌间说一说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师范写(重点指导写好新偏旁“羊”和“足”)
4、生临写
5、练写,互相评价(引导学生从字形,书写速度,书写姿势等方面评价)
第二课时
一、激趣复习,导入新课
1、(多媒体:
湖边长着几棵木瓜树,木瓜上有生字)瞧,木瓜快熟了,谁能叫出它的名字,它就会掉下来(配“咕咚”声)
2、听,这“咕咚”声是成熟的木瓜从树上掉下来,落到湖面的声音。
可就是这个声音,却让森林里小动物们,(引导说到“乱哄哄”)为什么呢?
二、创设情境,合作学习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最先听到“咕咚”声的是谁?
(示图1)听到声音,小兔什么样儿?
2、读第2自然段,哪句话写出图上的内容。
3、“撒腿就跑”看出了什么?
小兔为什么害怕?
你也有过吗?
填空:
我急得撒腿就跑。
我吓得撒腿就跑。
我紧张得撒腿就跑。
4、小兔不仅跑,还边跑边喊,谁来喊一喊?
5、指导朗读
他吓得撒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喊:
“咕咚来了!
咕咚来了!
”
(二)学习3—7自然段
1、听到他的喊声,狐狸、猴子、小鹿、松鼠,他们是怎么做的?
(跟、跑)读3、4自然段。
2、狮子跟他们有什么不同?
他是怎么做的?
(追、问)读5—7自然段,划出描写狮子的句子。
3、(示图2、图3)对比两幅图,小动物们和狮子的表情有什么不同?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你会用什么?
(慌张、不慌不忙)
动物们慌慌张张是因为
狮子不慌不忙是因为
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找答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8—10自然段
“咕咚是什么呀!
”小动物们谁知道呢?
指导朗读(重点读好小兔的话)
(四)学习11—12自然段
睢,连小兔也不知道“咕咚”是什么,为什么?
(没思考)怎么办呢?
读11、12自然段。
(示图4)这时,小动物们会说什么,小兔又会怎样呢?
三、总结深化
1、现在,你最想对谁说句话,说什么?
2、戴头饰表演“咕咚”这个故事。
四、布置作业
1、把课文中喜欢的词填到“词语花篮”中。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3、读《同步读本》中的《数星星的孩子》。
教学目的
1.凭借汉语拼音和插图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地跟别人跑,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2.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并能悟出寓意。
2.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准备
4幅插图。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设疑。
今天我们学习第17课咕咚,这是一篇阅读课。
随后板书课题。
咕咚是什么东西?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你们想不想知道?
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课文就会知道了。
二、指导朗读课文,可按整体部分整体三步来指导。
(一)从整体指导读课文。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一遍课文,标出自然段。
2.对照插图读一遍课文,找出课文共讲了几种小动物,能按出场顺序说出来。
3.同桌共读一遍课文,读后互相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分段指导读课文。
可带着课后问题读,读后再回答。
1.指名读第1~2段。
(1)师问:
咕咚指的是什么?
生答:
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
(2)师问:
木瓜掉进湖里的声音怎样?
从哪可以看出来?
生答:
这声音很大很重。
因为木瓜熟了,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的。
(3)师问:
兔子为什么跑?
(课后第1题)
兔子听见这又大又响的咕咚声很害怕,吓跑了。
(4)指导看第一幅插图。
说说图意。
举例:
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还没有沉到湖底,溅起的水花还没有落下来,兔子已经撒腿跑了。
它很害怕,一边跑还一边喊:
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
2.指名读3~4段。
小猴子为什么也跟着跑?
他还说了什么?
(课后第2题)
小猴子听了兔子的话也跟着跑起来。
他说:
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呀!
还有谁都跟着跑起来?
(课后第3题)他们又喊叫什么?
听了猴子的话,狐狸、山羊、小鹿都跟着跑起来。
他们一边跑一边叫:
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3)请三个同学分别把兔子、小猴子和大伙喊叫的话读一读,并说说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不同?
最后一问比较难,老师可做提示。
有很多话都是越传越走样。
因为他们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说的,而他们的理解不一定对。
他们不是有意造谣来吓唬人的。
(4)指导看插图
(二)。
说出图意。
很多野兽都跟着跑起来,它们全张着嘴喊叫,面带惊慌的表情。
3.指名读第5段。
大象跑没跑?
他是怎样跑的?
大象也跟着跑起来。
他是看见其他的动物跑,他也跟着跑起来。
野牛为什么没有跑?
他是怎样做的?
结果怎样?
(课后第4题)
因为野牛不知道咕咚是什么,它在哪里,所以它没有跑。
野牛拦住大象和其他动物,追问谁看见咕咚了。
结果谁都没看见咕咚是什么,兔子只是说它听见的,咕咚在那边的湖里。
(3)指导看插图(三),并说说图意。
野牛在前面,非常沉着冷静地拦住大家,追问谁看见咕咚了。
4.指导朗读6~7段。
他们来到湖边看见什么?
听到什么?
他们来到湖边看见正好又有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听见咕咚的声音。
最后大伙儿为什么都笑了?
(课后第5题。
)生答:
因为大伙都明白咕咚是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不是什么可怕的怪物,真相大白了,它们感到自己的行动十分的可笑。
(3)指导看插图(四),并说说图意。
大家的表情各不相同。
野牛在严肃地讲道理,兔子看清咕咚是什么了,不再惊慌;
老山羊一边听野牛讲话,一边思考;
狐狸、小猴子和小鹿已经感到可笑了。
(三)让学生读全篇课文,并回答问题。
1.大家齐读一遍课文。
2.师问:
你读了这篇童话,懂得了什么?
我懂得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的跟别人跑,听信谣传,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板书设计:
指导作业:
一、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课后第2题。
)
(一)分段读课文。
1~2、3~4、5、6~7段。
(二)让学生看着插图试着说说这个故事。
(自己准备)。
(三)按照课后第1题的5个小问题的顺序同桌互说,互相帮助讲故事。
(四)指名讲故事,大家评论讲得如何。
(五)请1~2人到前面给大家讲这个故事。
二、让同学回到家里讲给爸爸妈妈听;
或讲给同院的小朋友听。
看图学词学句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结合我对课文的分析与理解,并且充分考虑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学习“?
”、“?
”两个新部首。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进行分角色表演。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咕咚”究竟是怎么回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培养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分组表演,实现师生多边互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育学生凡事要讲根据、眼见为实,不能道听途说,盲目地下结论。
根据这三个维度的目标要求,我采取激趣促读、创设情境的教法,做到教与读结合、扶与放结合。
引导学生采取自学探究、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来学习这篇课文。
力求建设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让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本课的教学重点为:
一.识字、写字。
二.理解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表演课文。
教学难点为:
了解课文主旨,体会“听到任何事情,都要动脑筋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的真相。
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让学生初读课文,理清层次,通过合作学习,将课文中的大量对白组成小剧本,进行表演,再以句带段,以读带讲,深入分析课文,理解文章中心。
第二课时主要学习生字、书写生字。
运用多种形式,将枯燥的生字教学渗透于有趣的游戏、情境之中,通过摘木瓜、开火车的游戏,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生字。
以下我着重对第一课时的教学做进一步说明。
一.创设情境,设置悬念,激趣导入。
好的开端是一堂课成功的一半。
正因为如此,我运用激趣导入,进行猜谜语、听声音比赛。
利用课件引导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想象多渠道运作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而且我还特别设计了个别声音用耳朵比较难以辨别,学生只好用眼睛揭开谜底,从而初步接触课文“眼见为实”的.主旨。
最后出示“咕咚”的声音,让学生猜猜这样的声音通常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让学生模拟发“咕咚”声,从而引出课题。
并且告诉大家:
千万别小看这个有点奇怪的声音,它可在森林中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呢。
二.初读感知,理顺层次。
通过教师的范读和学生自读,让学生解决三个问题。
1.文章有多少个自然段落?
2.课文中出现了哪几种动物?
3.根据插图,复述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这个环节中,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复述故事,出示课文中的四幅挂图,要求学生按照“谁、在干什么、为什么这样”的顺序,完整地说说每幅图的意思,并且集体评议。
发挥师生评价的作用,促进学生的认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理清了课文的脉络,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并且为下一步的合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抠对白,制作小剧本
善于读书的人,会把书越读越薄。
意思就是说在理解的基础上,要自己会归纳和总结。
善于学习的人,同样会把课文越学越精简。
这篇长课文,情节却很简单,对白比较多,我便引导学生自己用笔划出所有的对白,组成一个小剧本,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情感熏陶感染和示范作用,因此,我通过插图和创设情境,让学生把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经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表演,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表演,小组和小组之间的表演等多次反复的朗读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来体会短小的剧本所表达的故事精髓。
四.分组合作学习
叶圣陶先生曾说:
教是为了不教。
而传统的教学弊端在于:
教师用烦琐的教学分析占用了学生读书的时间。
事实上,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当学生有迫切的学习兴趣,并且这篇文章又简单易懂,我便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去学习。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伙伴;
自由选择学习内容;
甚至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的方式。
使课堂上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信息交流呈现出双向和多向互动的局面,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自觉、主动、热情的学习状态。
有了小剧本作为主线,我就做到由“扶”到“放”,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学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或者几句对白,找到课文出处,学习探讨整个段落中小动物的心理活动、动作反应、表达情绪的关键词、朗读的语气等等。
通过小组讨论,孩子们在全班交流了学习成果。
如小兔的第一句对白,出现在第二自然段,孩子们紧扣“撒腿就跑”的这个动词,抓住小兔胆小的心态。
充分发挥想象,“咕咚”究竟是个如何可怕的东西。
学生还能结合生活实际,形象地模拟“撒腿就跑”这个动作。
其他动物的盲目跟随、慌乱紧张,狮子的好奇大胆、要一探究竟的场景都在合作学习中一一再现。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情感体验之后,带感情朗读便水到渠成。
此时再次让学生整体朗读全文,进行总结,完成“总—分—总”的课文学习结构。
五.动脑动口,升华主旨。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综合性学习要求,第一学段的学生要结合语文学习,观察自然,并结合社会活动,用语言或图文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所以在《咕咚》这课的设计中,我设计了一组问题,进行口语表达练习,并给孩子留下情感发挥的余地。
1.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种动物,为什么?
2.你想和他们说些什么?
3.以后我们遇到类似的事情应该怎么办?
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领悟到“凡事要动脑筋,要眼见为实,不要盲目跟随别人。
”的道理,使课堂有效地结合学生的生活与情感体验。
六.作业练习,课内外结合。
我设计了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评一评等自主选择练习,体现了学习的层次性、综合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咕咚 新人 教部编版 一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一 课时 教学 设计 优质 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