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新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773460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30
- 大小:51.92KB
财政学新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财政学新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新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即在计算课税所得时,从毛所得额中扣除一定数额或以一定比例扣除,以减少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额。
在累进税制下,纳税人的所得额越高,扣除的实际价值就越大。
8、税收抵免:
是指允许纳税人从其某种合乎奖励规定的支出中,以一定比率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
在西方国家,税收抵免的主要有两种:
即投资抵免,又称投资津贴和国外税收抵免。
根据应纳税额中扣除的数额是否允许超过应纳税额,税收抵免划分为“有剩余的抵免”即扣除数额不超过应纳税额;
“没有剩余的抵免”即没有抵尽的抵免额返还给纳税人两类。
9、综合所得税:
是对纳税人个人的各种应税所得综合征收。
这种税制多采用累进税率,并以申报法征收。
10、课税对象:
又称为税收客体,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征税的根据,也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11、纳税人:
又称为纳税主体,是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12、价内税与价外税:
以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为标准,可将税收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
凡税金构成价格组成部分的,称为价内税,凡税金作为价格之外附加的,称为价外税;
与之相适应,价内税的计税依据称为含税价格,价外税的计税依据称为不含税价格。
13、超额累进税率:
是累进税率的一种,即把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分别规定税率,各等级分别计算税额,一定数额的课税对象同时使用几个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具有累进程度低、级距临界点税额增长合理和计算复杂的特点,一般适用于个人所得税。
14、定额税率:
也称固定税额,它是按课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直接规定的一个固定的税额,而不规定征收比例的一种税率形式。
它具有计算便利、从量计征、不受价格影响的优点。
其缺点是税负不尽合理,是适用于特殊税种。
15、起征点与免征额:
起征点是指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最低限定,是一种对低收入者的照顾。
免征额是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是对所有纳税人的照顾。
16、直接税与间接税:
直接税与间接税的划分是以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凡是税负不能转嫁的税称为直接税,即由纳税人直接负担的税收。
凡是税负可以转嫁的税种称为间接税。
一般认为,所得税和财产税属于直接税;
商品课税属于间接税。
17、从量税与从价税:
按照课税标准分类,可将税收分为从量税与从价税。
从量税是指以课税对象的数量、重量、容积或体积等计算的税种;
从价税是指以课税对象的价格计算的税种。
18、税收中性:
是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
19、税收超额负担:
是指国家在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过程中,除了给纳税人造成相当于纳税税款的负担外,还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超额负担,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资源配置方面的超额负担,即因征税导致纳税人的经济利益损失大于因征税而增加的社会经济效益;
第二,经济运行方面的超额负担,即由于征税改变了商品的相对价格,对纳税人的消费和生产行为产生不良影响。
20、税负转嫁:
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21、税收归宿:
一般是指处于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
22、“拉弗曲线”:
是美国供给学派代表人物拉弗提出的,说明的是税率与税收收入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曲线。
23、税收效应:
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从另一个角度说,是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以及生产者决策的影响。
也就是税收对经济所起的调节作用。
税收效应可分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个方面。
24、增值税:
是商品课税的一种,即对商品价值中的增值额,也就是对企业生产商品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进行课征的一个税种。
增值税的最大优点在于避免了一种商品多次课征中的重复征税,从而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技术协作,保证税负分配相对公平。
实践中根据购进固定资产价款的处理方式不同,增值税可分为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和消费型增值税三种类型。
25、税收资本化:
指对某些能够增值的商品的课税,预先从商品价格中扣除,然后再从事交易的方式。
26、消费型增值税:
准许一次全部抵扣当期购进的用于生产应税产品的固定资产价款,称为消费型增值税。
27、就业创造标准:
是指政府应当选择单位投资额能够动员最大数量劳动力的项目,是财政投资的决策标准之一。
28、社会保障:
是指政府通过专款专用税筹措资金,向老年人、无工作能力的人、失去工作能力的人、病人等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计划。
29、公共生产:
是指由政府出资(即由预算拨款)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单位。
按广义的生产概念,既包括生产有形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工商企业,也包括提供无形产品和服务的学校、医院、文艺团体,以及政府机关、公安、司法、国防和准国家机关的事业单位等部门。
按狭义生产概念理解的公共生产,在我国就是国有工商企业,包括垄断性国有企业。
30、预算赤字:
是指在某一财政年度,政府计划安排的总支出超过经常性收入并存在于决算中的差额。
31、逆弹性命题:
指在最适商品课税体系中,当各种商品的需求相互独立时,对各种商品课征的税率必须与该商品需求弹性呈反比例。
这种逆弹性命题也被称为拉姆斯法则。
32、国债负担率:
是指国债余额占GDP的比率,是衡量国债限度的指标之一。
33、债务依存度:
是指当年国债发行额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率,是衡量国债限度的指标之一。
34、财政平衡:
是指国家预算收支在量上的对比关系。
这种收支对比关系不外乎三种结果:
一是收大于支有结余;
二是支大于收有逆差,即赤字;
三是收支相等。
35、预算管理体制:
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是实行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预算体制。
它的主要特征在于规范化和法制化,长期相对稳定,地方预算构成名副其实的一级预算主体。
36、国家预算:
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它的功能首先是反映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
37、单式预算与复式预算:
单式预算是指在预算年度内,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统一的一个计划表格来反映,具有全面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单式预算简洁、清楚、全面、便于编制和审批,但只进行总额控制,不便于对不同性质的收支进行区别对待、分别管理。
复式预算是指在预算年度内将国家财政收支计划按经济性质通过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来反映,通常分为经费预算和资本预算。
复式预算科学、严谨,便于政府对财政活动进行分析,有利于控制收支规模,并进行动态分析。
38、增量预算:
是指财政收支计划指标在以前财政年度的基础上,按新的财政年度的经济发展情况加以调整后确定的一种预算方法。
39、零基预算:
是指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只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为依据,不考虑以前的财政收支计划的一种国家预算方法。
40、政府采购制度:
是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应商,从国内外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一种制度。
它具有公开性、公正性、竞争性,其中公平竞争是政府采购制度的基石。
41、转移支付制度:
是分级预算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均衡各级预算主体之间收支不对称,以实现纵向和横向平衡的预算调节制度。
转移支付有三种模式:
自上而下的纵向转移、横向转移以及纵向转移与横向转移交错的混合模式。
42、结构性财政赤字:
是指发生在已给定的充分就业之上的赤字,也称为充分就业赤字,一般用于分析赤字对经济的影响,是将赤字作为外生变量看待的。
43、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是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形势,采用不同的财政措施,以消除通货膨胀缺口或通货紧缩缺口,是政府利用国家财力有意识干预经济运行的行为。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包括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
44、宏观税负:
是指一个国家的税负总水平,通常以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的税收总量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比例来表示。
生产力发展水平、政府职能的范围以及政府非税收入规模等是决定宏观税负水平高低的主要因素。
宏观税负问题始终是税收政策的核心,其水平合理与否对于保证政府履行其职能所需的财力、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有着重要意义。
45、扩张性财政政策:
简称“松”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减税(降低税率)和增加财政支出规模等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的财政政策,由于扩张性财政政策一般会导致财政赤字,因此,也称为“赤字财政政策”。
二、简答
1、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西方国家把经济部门分为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两部分。
私人部门提供的产品叫私人物品,用于满足私人个别需要;
公共部门提供的产品叫公共物品,用于满足公共需要。
区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有两个:
(1)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即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公共物品并不能排除他人从该公共物品中获益。
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当消费者为私人物品付钱后,他人就不能享用此种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利益。
(2)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
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或者说,一定量的公共物品按零边际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利益或服务。
私人物品具有竞争性,消费者获得私人物品,必须通过市场采用出价竞争的方式。
2、简述财政配置资源的机制和手段。
资源配置就是资源的使用方式和使用结构的问题。
高效地配置资源,实质上就是对劳动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这不仅是世界各国头等重要的经济问题,也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
财政通过自身的收支活动,引导资源流向,弥补市场缺陷,是优化资源配置必不可少的方式,其实现资源配置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政府职能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合理比例,从而符合高效的资源配置原则。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也就是合理地确定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比例、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比例等财政资源内部的配置比例,以充分发挥财政配置功能,优化社会资源结构。
(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
政府投资规模指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表明政府对社会总投资的调节力度。
政府投资结构和保证重点建设对产业结构调整起重要作用,对发展中国家更为重要。
(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调节社会投资方向,提高社会投资整体效益。
(5)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公共价法等方法衡量财政支出效益,提高财政配置本身的效率。
3、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是什么?
收入分配通常是指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其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个层次。
经济公平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投入要素不同、资源稀缺程度不同以及各种非竞争性因素的干扰,可能出现社会分配不公平。
因此,为了实现公平分配目标,通过财政分配进行调节是必不可少的,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有:
(1)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财政的职能是通过再分配进行调节,因此,对于属于市场分配范畴的,如企业职工工资、企业利润等,应由市场进行分配;
对属于财政分配范围的,如医疗保健、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财政应尽其职,改变我国目前“企业办社会”的状况。
(2)规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制度。
这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凡应纳入工资范围的收入都应纳入工资总额,取消明补、暗补,提高工资透明度;
第二,取消变相的实物工资;
第三,适当提高工资水平,建立以工资收入为主,工资外收入为辅的收入制度。
(3)加强税收调节。
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
通过间接税调节各类商品的相对价格,从而调节各类经济主体的要素分配;
通过企业所得税调节公司的利润水平;
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个人收入,使之维持在合理的差距范围之内;
通过资源税调节级差收入;
通过遗产税调节个人财产分布等。
(4)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4、财政实现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包括哪些内容?
经济稳定包含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多重含义,发展是指通过物质生产的不断增长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们的基本需要。
发展不仅意味着产出增长,而且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改善。
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是各国政府追求的一个共同目标,也是财政的一个重要职能。
财政实现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有:
(1)通过“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实现经济的稳定。
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在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
财政政策是实现总供求大体平衡的重要手段。
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财政实行紧缩性政策,通过减少支出和增加税收来抑制总需求;
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财政实行扩张性政策,通过扩大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刺激总需求,实现供求大体平衡。
(2)通过制度安排,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财政的“自动稳定器”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累进所得税制。
当经济过热时,企业和居民收入增加,适应税率相应提高,税收的增长幅度超过国民收入增长幅度,从而抑制经济增长;
当经济萧条时,则反之。
第二,转移性支出。
当经济高涨时,失业人数减少,转移性支出下降,对经济起抑制作用;
反之,经济萧条时,失业人数增加,转移性支出上升,对经济复苏和发展起刺激作用。
(3)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并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发展。
(4)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公共需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和平、稳定的环境。
提高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以及文教、卫生支出的增长速度,完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增长与发展的相互促进与协调。
5、简述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
社会公共需要是相对于私人个别需要而言的,具有以下特点:
(1)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它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
(2)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可以无差别地由应当享受地每一社会成员共同享用,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这种公共物品,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
(3)社会成员享用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公共物品,无需付出任何代价,或只支付与提供这些公共物品的所费不对称的少量费用。
(4)在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外部效应产生的利益关系时,需要由政府来解决,因而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一般带有外部效应的特征。
(5)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来自社会产品的剩余部分,因此在生产力尚未发展到足以提供剩余产品时,不可能出现社会公共需要。
6、简述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的分类。
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可以将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两大类。
(1)购买性支出。
是指政府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政府以购买者的身份出现在市场上,通过等价交换,取得商品和服务。
购买性支出对政府和微观主体均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
它反映了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对社会的生产和就业产生直接影响,对分配产生间接影响。
如果财政支出中购买性支出比重较大,政府执行资源配置职能较强。
(2)转移性支出。
是指财政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财政付出资金后,并不从微观经济主体获得任何商品和服务。
政府在安排转移性支出时,没有明确的原则可以遵循,主要通过与微观经济主体谈判来确定支出的规模和结构,因此对政府和微观经济主体均形成软的效益约束。
这类支出体现了政府非市场性的再分配活动,对分配产生直接影响,对生产和就业产生间接影响。
如财政支出中转移性支出比重较大,政府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7、简述“瓦格纳法则”的含义。
瓦格纳法则由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提出,是指公共支出的相对增长,可以表述为:
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也随之提高。
瓦格纳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
政治因素是指随着经济的工业化,正在扩张的市场与这些市场中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复杂,市场关系的复杂化引起了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并要求建立司法组织执行这些法律,这样就需要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提供治安和法律设施。
经济因素是指工业的发展推动了都市化的进程,人口的居住将密集化,由此将产生拥挤等外部性问题,也需要政府进行管理与调节。
8、简述财政投资的决策标准。
1.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又称稀缺要素标准,指政府在确定投资项目时,应当选择资本—产出比率最低的投资项目,或者说选择单位资本投入产生最大产出的投资项目。
这种标准是针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资源相对短缺这种实际情况提出来的。
主张这种标准的理由是,即使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储蓄率是既定的,但资本—产出比率是可变的,在生产过程中,只要提高资本周转率或产出-资本比率,就可以使产出最大化,实现预期增长率。
2.资本—劳动力比率最大化标准,指政府投资支出应当选择使边际人均投资额最大化的投资项目。
主张这种标准的理由是,资本—劳动力比率较高,说明资本技术构成越高,劳动生产率越高,经济增长越快。
因此,这种标准强调政府应投资于资本密集型项目。
3.就业创造标准,指政府应当选择单位投资额能够动员最大数量劳动力的项目。
这种标准要求政府不仅要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财政投资规模(外延增加就业机会),而且还要优先选择劳动力密集型技术的项目(内涵增加就业机会)。
主张这种标准的理由是,政府在决定财政投资的支出时,要尽可能地估计这种投资支出可能产生的总就业机会,即不仅要考虑财政投资支出的直接就业影响,还要考虑间接就业影响——财政投资项目带动的其他投资项目所增加的就业机会。
在上述三种标准中,前两种标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强调资本这种稀缺要素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性和贡献,所以要求政府在确定投资项目时,要尽可能地选择节省资本(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或增加资本(资本—劳动力比率最大化标准)的项目。
后一个标准强调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失业是财政投资项目的目标。
9、简述政府投资的特点。
在任何社会中,社会总投资都可分为政府投资与非政府投资两部分,与非政府投资相比,政府投资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是由政府自身的地位和职能决定的。
(1)政府居于宏观调控主体的地位,可以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的角度来评价和安排自己的投资。
政府投资可以不赢利或低利,但政府投资项目的建成,可以极大提高国民整体效益。
(2)政府财力雄厚,且资金来源多半是无偿的,可投资大型项目或长期项目。
(3)政府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
总之,由于政府在国民经济中居于特殊地位,它可以而且应该将自己的投资集中于社会基础设施以及农业、能源、通讯、交通等有关国计民生的领域内,促进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增长。
10、简述政府投资于农业的重点。
在国家投资有限的情况下,要提高国家投资的效率,最关键的问题是正确选择财政投资的重点。
1.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主要有农村基础教育、卫生设施的投资以及交通道路、电网建设的投资。
农业基础设施主要是进一步加强大江、大河、大湖的综合治理,集中资金兴建一批具有综合效益的大中型水利工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农业生态环境领域的投资。
要改善家业生产条件,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非常重要。
政府应增加绿化、水土保持和防护林建设的投入,加大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投资力度。
3.农业研发和科技推广领域的投资。
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这就需要政府增加农业研发和科技推广领域的投资。
比如,扶持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农业科学研究,推动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开发;
增加农业技术推广投入,特别要注重对粮棉油等农作特有明显的节工、增产、增效作用的良种应用、科学用肥、模式化栽培、病虫害防治、节水灌溉等技术的推广;
增加农业部门的教育和经费投入,使大多数从事生产的劳动力成为“熟练工人”。
11、简述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有:
(1)养老保险。
结合我国国情,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改过去的现收现付制为基金积累制,保险基金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
基本养老保险企业缴费率一般不超过20%,个人缴费率逐步从4%提高到8%,个人账户总规模为11%。
(2)失业保险。
鉴于下岗职工的不断增加,失业保险缴费率由1%提高到3%,企业和个人的缴费率分别为2%和1%。
同时,政府大力推进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程。
(3)城市职工医疗保险。
城镇所有用工单位的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用工单位和个人的缴费率分别为6%和3%,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
同时,政府大力推进卫生医疗体制改革。
(4)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1997年9月国务院颁发《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通知》,要求“九五”期间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2、从税收支出作用的角度简述税收支出的分类。
(1)照顾性税收支出。
指针对纳税人因客观原因在生产经营上发生临时困难无力纳税采取的照顾性措施而形成的税收支出,其目的在于扶植国家希望发展的亏损或微利企业以及外贸企业,以求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保持基本平衡。
这类税收支出带有明显的财政补贴性质,主要用于支持政策性亏损,而非经营性亏损。
(2)刺激性税收支出。
指用来改善资源配置,增进经济效率的特殊减免规定,目的在于正确引导产业结构、进出口结构以及市场供求,促进纳税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以及积极安排劳动就业等。
这类税收支出是税收优惠政策的主要方面,体现了税收的调节作用,根据支出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两类:
第一,针对特定纳税人的税收支出,无论经营性质如何,均给予优惠;
第二,针对特定课税对象的税收支出,对特定行业,无论经营者的性质,均可享受优惠。
13、简析价格分配对财政收入增减的影响因素。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价格分配对财政收入增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政学 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