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文学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765265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0.13KB
改革文学Word文档格式.docx
《改革文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文学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不愿一心务农,思想开放活络——门门、王才、金狗
B.背景雷同:
改革者大多在“十七年“或”文革“期间受到迫害。
C.爱情模式类同:
男女对待爱情的态度不同,女人把爱情视为生命的全部,因为爱情而支持男人的改革事业,男人则把爱情视为自己改革事业的一部分。
乔光朴和童贞、刘钊与吕莎、门门和小月
2)理想化
3)清官主义、人治思想
李向南——李青天、武耕新
4)美学层次不高
过度关注社会意义
二、蒋子龙
1.代表性作品
《乔厂长上任记》、《开拓者》、《赤橙黄绿青蓝紫》、《锅碗瓢盆交响曲》、《燕赵悲歌》等。
2.开拓者家族
老一代改革者:
乔光朴、车蓬宽、武耕新等;
年青一代:
谢静、刘思佳、牛宏等。
改革文学最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家,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仅仅被定位在改革文学上,改革文学的积极、消极方面在他的作品中都有着十分明显的体现。
三、路遥
1.苦难的童年
原名王卫国,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的一个贫困家庭,7岁时因为家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
2.不幸的婚恋
两段情感经历;
一、清华附中女知青林红。
在路遥把招工指标让给她后与路遥分手,对路遥产生巨大打击;
二、清华附中女知青林达。
两人的婚姻也不幸福,因为都太过要强。
1992年协议离婚。
不幸的婚恋对创作的影响:
他笔下的年轻男性在爱情上往往备受关注,很受女性欢迎,但是结果却往往不幸。
比如高加林、孙少平、孙少安。
由于在现实的婚恋生活中充满不幸,路遥对他笔下的女性人物充满深情。
弟弟王笑天接到路遥的电话要他马上到临县的宾馆,王笑天到达后,路遥对他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
田晓霞死了!
3.政治的抱负
曾做过红卫兵的头头,延川县的革委会副主任,当时18岁。
被免职后满腔热情投入创作,希望在这一方面出人头地。
4.苦行僧
路遥是文学创作上的一个苦行僧,他把文学创作看得十分神圣,甚至不惜以婚姻家庭、身体生命为代价。
1)大量阅读:
近百部长篇小说,还有大量的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甚至工农商方面的著作;
1975-1985年间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参考消息》以及地区性的报纸。
2)深入生活:
到农村、厂矿体验生活。
3)极不规律的生活习惯:
“我的早晨从中午开始”。
5.病
1992年11月17日路遥死于肝腹水硬化。
之所以死于这个病上,原因在于:
1)家族遗传。
路遥的三个弟弟均死于此病,据说他母亲患有肝病。
2)不良生活习惯。
熬夜、大量抽烟
6.文学史地位——读者热、文学史冷
1)读者热
《中华读书报》,中国读者最喜爱的20世纪100部作品,《平凡的世界》名列前茅;
在1985——1989年间,对读者影响最大的书籍中,《平凡的世界》名列第17位,是“新时期文学”中唯一入选的一部;
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读者购买最多的是《平凡的世界》;
2015年4月—9月,文学图书销售量排名第一位的是《平凡的世界》。
2)文学史冷落
从1986年到现在的80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只有16部提到路遥,2000年以前的只有5部提到。
影响最大的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朱栋霖等人的《中国现代文学史》都没有提到路遥,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只分析了《人生》,不提《平凡的世界》。
3)为什么?
如何反思?
四、贾平凹
1.简介:
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人,陕、鄂、豫三省交界,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现任陕西省作协主席。
2.创作阶段
1)乡土文学时期
《满月儿》,农村年轻人在简陋的环境中搞科研,无意间与官方引导民众向前看的意识形态相吻合而获得1978年第一届全国短篇小说奖。
2)伤痕文学时期
《二月杏》,因为已经错过了批判文革错误的时期,再揭露民族的创伤就受到警告,陕西省作协专门召开座谈会帮助他“改正思想”。
贾平凹的文学创作进入了第三个阶段。
3)改革文学时期
“农村改革三部曲”、《浮躁》
4)人文精神反思期
《废都》、《白夜》、《土门》、《高老庄》、《怀念狼》
5)农村书写深入期
《秦腔》、《高兴》、《古炉》、《带灯》、《老生》
贾平凹小说结构的变化:
《秦腔》“瓷实精刻”——《带灯》加入带灯给作家的信——《老生》加入抄录的《山海经》。
五、文本细读
(一)《人生》
1.主要内容复述。
2.阅读感受。
3.你对小说中的那些问题或哪些内容比较感兴趣,为什么?
4.高加林是个什么样的人?
高加林与孙少平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
他们身上是否寄托着作者什么理想和情怀?
孙少安、孙少平是《人生》中高加林形象的延续和裂变,他们是作家将高加林个性和灵魂的自身矛盾进行了调整和融合后产生的新形象,孙少安更多地保留了优秀的传统精神和文化观念,孙少平则更多地接受了世界现代意识和文化形态的影响。
他们有远大理想,但没有高加林式的好高骛远;
他们有为实现理想的奋斗决心,却没有高加林式的极端个人主义,比起高加林来,他们更现实,更愿把理想的实现服从于整个农村现状的改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少安、少平既是高加林追求精神的继续,又是对高加林式的追求方式的否定。
5.刘巧珍、黄亚萍在高加林心中是什么样的?
他在两人之间的选择意味着什么?
路遥对高加林的这种选择是什么态度?
为什么会有这种态度?
你如何评价高加林与刘巧珍、黄亚萍之间的爱情?
1)高加林对二人的态度:
黄亚萍具有“神秘的魅力”,刘巧珍虽然“单纯”,却显得“单调”。
他对黄亚萍的感情更像是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感情,虽然其中不乏功利;
他对刘巧珍的感情更像是出身农村的孩子对故乡的那份感情,有依恋,但更多的还是感激。
——
2)选择的象征意味:
他在黄亚萍与刘巧珍之间的抉择,不仅是爱情的抉择,也象征着他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抉择,象征着他将如何追寻幸福的抉择——
3)刘巧珍的意义:
选择刘巧珍,他的良心能得到安宁,欲望却无法得到满足,因为这样他只能回乡务农,至多是在县城呆上一辈子,没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从人生幸福的角度理解,选择刘巧珍意味着要将幸福的基础建立在道德价值之上,是以放弃更为世俗的人生欢乐为代价,追求更为崇高也更为恒久的德行与幸福。
——
4)黄亚萍的意义:
选择黄亚萍,良心会受到谴责,但欲望却可以得到更大满足,不仅有事业上的,也有物质上的,身份上的。
从人生幸福的角度理解,选择黄亚萍似乎意味着将幸福理解成了尘世的人生欢愉,这种幸福带有功利主义的色彩。
5)二人幸福的象征意义:
如果套用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思想,刘巧珍与黄亚萍就像特丽莎与萨宾娜一样可以看作高加林人生幸福中“重”与“轻”的象征。
6)高加林的抉择:
虽然他觉得对不起刘巧珍,但是为了爱情,或许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欲望,他还是决定放弃刘巧珍,选择黄亚萍。
7)抉择的象征意义:
这就意味着他将放弃农村,选择城市。
也可以理解为放弃道德幸福,选择世俗幸福。
8)路遥的态度:
具有高度道德感的路遥对高加林的这种选择明显不能认同。
在小说中,作家不仅对高加林的人生选择进行了理智上的批判、道德上的谴责,而且还通过让他在失去爱情的同时被逐出城市这样一种方式,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惩罚。
“常委会的决定很快做出了:
撤销高加林的工作和城市户口,送回所在大队。
”高加林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脑子一下子变成了一片空白”。
“一个钟头以后,他的脑子才恢复了正常。
”
9)高加林面对命运惩罚的态度:
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此时的高加林对命运的不公竟然没有提出任何疑问,反而认为“眼前的这个结局很自然;
反正今天不发生,明天就可能发生。
他有预感,但思想上又一直有意回避考虑。
”这种宿命论的思想出现在高加林身上不能不让人感到奇怪。
你怎么理解高加林的这种宿命论观点?
6.谁应该为高加林的人生悲剧负责?
1)社会责任(作家在这方面反思很少):
我们应该真正廓清生活中无数不合理的东西,让阳光照亮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使那些正徘徊在生活十字路口的年轻人走向正轨,让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他们的理想得以实现。
祖国的未来属于年轻的一代,祖国的未来也得指靠他们!
这是作家在整部小说中对社会问题进行正面回应的仅有的一次。
2)高加林本人:
作家认为,更为重要的问题出在高加林本人身上。
我们不妨看一下作家对高加林“进城”的评价。
“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他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
尤其是对于刚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轻人来说,这应该是一个最重要的认识。
”“作为青年人自己来说,重要的是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生活。
哪怕你追求的是正当的,也不能通过邪门歪道去实现啊!
”在作家看来,高加林的幸福不在城市,而在农村,城市里的幸福实际上是他“不能得到的东西”。
这就是说,很大程度上正是高加林本人的不切实际,他的“盲目追求”,他的“邪门歪道”最终导致了他个人的悲剧。
7.刘巧珍这个“盖满川”的女孩、黄亚萍这个带有较为明显的城市色彩的女孩深深地爱上高加林这个来自农村的穷小子,读了大学当了记者的田晓霞还有大学生金秀爱上没有读过大学的煤矿工人孙少平,这种有关爱情的书写表现了什么?
路遥的浪漫情怀以及这种情怀背后深深隐藏的农村男孩的情感自卑。
8.通过《人生》、《哦,香雪》,你如何想象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国农村?
9.小说第一章的环境描写具有什么样的作用?
烘托
10.第一章为什么以高加林被辞退民办教师开头?
整个这一章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11.小说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他两口见儿子回来,两张核桃皮皱脸立刻笑得像两朵花。
他们显然庆幸儿子赶在大雨之前进了家门。
同时,在他们看来,亲爱的儿子走了不是五天,而是五年;
是从什么天涯海角归来似的。
高加林母亲说他:
“二杆子!
操心凉了!
高加林父母问他不高兴的原因:
“那到究怎啦?
叙述语言用书面语、对话语言用方言——这样的语言作用是什么?
或者说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阅读感受?
12.小说的时代背景是什么时候?
“自留地”、“挣工分”大概是“文革”已经结束,但三中全会尚未召开的“前三年”
13.高加林进城卖馍遇见黄亚萍、张克南时是什么态度?
这表现了高加林什么样的特点?
作者对高加林、黄亚萍高中时期的交往的书写有什么特点?
表现了什么?
“要买我想其它办法,不敢给老同学添麻烦!
“你们现在位置高了,咱区区老百姓,实在不取高攀!
农村少年的敏感、自尊、偏执
高加林虽然出身农民家庭,也没走过大城市,但平时读书涉猎的范围很广;
又由于山区闭塞的环境反而刺激了他爱幻想的天性,因而显得比一般同学飘洒,眼界了宽阔。
黄亚萍很快发现了他的这种气质,很自然地在班上更接近他。
他同样也喜欢和她在一块儿。
因为在这之前,他还没有接触过这样的女生。
本地女同学和黄亚萍相比,都有点不大方,有的又很俗气,动不动就说吃说穿,学习大部分都赶不上男同学,他很少和她们交往。
他俩有时在一块讨论共同看过的一本小说,或者说音乐,说绘画,谈论国际问题。
作者的浪漫情怀,浪漫背后隐藏的农村男孩深深地自卑之情。
14.高中毕业后,高加林回乡务农,而张克南、黄亚萍为什么能在城里工作?
15.高加林的“进城”行为为什么以失败告终?
这种失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观念?
1)不合法。
中国城乡二元体制,走后门
2)抛弃了象征着农村和土地的刘巧珍。
——问题是:
如果农村不能给农村人带来幸福,那么,农村人为什么不能离开农村?
路遥的“保守”:
体制上、道德上
16.既然高加林“进城”不合法,作者为什么还让他“进城”?
而且《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也“进城”了,原因是什么?
虽然不合法,但是合情合理——
1)他们都在城市里接受过一定程度的现代化教育,从思想上来说,他们已经“进城”;
高加林
几年活跃的学校生活,使他渐渐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习惯与城市紧密地溶合在了一起;
他很快把自己从里到外都变成了一个城里人。
农村对他来说,变得淡漠了,有时候成了生活舞台上的一道布景,他只有在寒暑假才重新领略一下其中的情趣。
2)往深里说,农民为什么就不能进城?
城市难道就只是城里人的城市?
高加林的质疑
我有文化,有知识,我比这里生活的年轻人哪一点差?
我为什么要受这样的屈辱呢?
在这里,高加林似乎对社会的不公提出了疑问,如果能够前进一步,他或许会对城乡二元社会体制提出质疑。
这在当时几乎不可想象,也很有意义,但其可能性也十分渺茫。
从后面故事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路遥不仅没有对高加林的这种质疑提供支持与赞赏,反而认为这种想法不切实际,甚至在道德上应该受到谴责。
但是,高加林的想法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就是路遥的想法,路遥已经意识到了社会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但是,在《人生》中他没敢让自己的思路进一步深入下去,到了创作《平凡的世界》的时候,路遥又一次提出了这个问题,可见,这个问题给路遥带来了多大的困扰!
那么,《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的“进城”之路又是什么样的呢?
17.孙少平的“进城”之旅
1)“进城”的合理性
在高中生活即将结束的时候,孙少平说,“我还没有能变成一个纯粹的城里人,但也不完全是一个乡巴佬了。
2)路遥对孙少平“进城”的宽容
A.对孙少平黄原“揽工”的支持。
不论在任何时代,只有年轻的血液才会如此沸腾和激荡。
每一个人都不同程度有过自己的少年意气,有过自己青春的梦想和冲动。
不妨让他去吧,对于像他这样的青年,这行为未必就是轻举妄动!
B.对孙少平将户口迁到阳沟大队后来又通过走后门获得工人身份的默认。
C.作家对孙少平这样优秀的“乡下人”因为某些政策的原因而不能进入“体制”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不满,并借小说人物之口对此进行了谴责。
当田润叶提出将孙少平招聘到团地委工作的时候,“吴惠良苦笑着摇摇头:
‘政策不允许啊!
现在的情况就是如此,吃官饭的人哪怕是废物也得用,真正有用的人才又无法招进来。
现在农村的铁饭碗打破了,什么时候把城市的铁饭碗也打破就好了!
’”
3)路遥对高加林、孙少平相似行为产生不同态度的原因
A.孙少平比高加林“安分”
a.高加林抛弃了作为农村美德象征的刘巧珍,也就从情感上背弃了农村,因而在道德上站不住脚。
b.孙少平浓厚的乡土情结:
例如准备花钱给父母箍一孔在双水村最好的窑洞,并希望这个窑洞能够成为孙家在双水村历史上的一个“纪念碑”;
c.孙少平对自己农民身份的认同甚至骄傲:
比如他对妹妹孙兰香的教育:
“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一生受用不尽。
d.孙少平对现有生活境况的“知足”:
例如他对自己与田晓霞爱情的矛盾态度,对金秀追求自己的拒绝,对自己揽工生活、煤矿工人身份的知足。
B.作家自身思想意识的发展。
毕竟,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和“进城”“乡下人”的逐渐增多,对社会现象十分敏感的作家,其思想意识不可能不有所变化。
4)路遥在孙少平“进城”问题上的保守
A.强调孙少平“进城”途径的不“合法”。
“走后门”
B.孙少平情感归属上的困惑与保守。
田晓霞为什么牺牲?
虽然与田晓霞深深相爱,但是,孙少平对自己的爱情始终持悲观态度。
他觉得自己不应该拥有这样的爱情,田晓霞这样漂亮大学生、女记者不应该嫁给他这样一个“乡下人”。
“是呀,人家是大学生,他是一个乡巴佬,相差如同天上人间。
”他甚至将自己与田晓霞的爱情看作是“浪漫的彩虹!
飘渺的世界!
”这个“彩虹”的比喻,在《人生》中也曾经出现。
被开除公职,撤销城市户口之后,高加林对自己“进城”的道路进行了反思,当时,高加林就认为自己“进城”的道路其实就是一条“彩虹”,而自己却把它当成了一座桥,最终酿成了人生悲剧。
这样联系起来看,“彩虹”的比喻,在路遥这里其实就是一个虚无缥缈、不切实际的幻想。
最后作家也真的没有让他们结合,作家宁愿选择让田晓霞牺牲!
当金秀向他求爱的时候,孙少平也十分“理智”地选择了拒绝,他宁愿选择自己师傅的前妻,一个在丈夫牺牲后才拥有了“公家人”身份的农村女性。
这是孙少平的“本分”,又何尝不是作家的“本分”?
这种“本分”体现了作家潜意识里对孙少平这样的“乡下人”“进城”行为的某种忧虑。
一个问题:
既然孙少平与田晓霞不能结合,那作家为什么还要让他们相爱?
既然孙少平宁愿选择惠英也不愿选择金秀,那又为什么让金秀爱上孙少平?
这初看起来有些矛盾的情节安排,其实隐藏着作家对孙少平“乡下人”身份某种难以言表的骄傲,然而,在这骄傲的背后,潜藏得更深的却是“乡下人”的深深的自卑。
从孙少平的这种情感归属,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认为,路遥之所以让孙少平“进城”,与其说是为了给“乡下人”一个“进城”的机会与许诺,倒不如说是他想向世人证明:
乡下人“进城”以后并不比城里人差,甚至可以比城里人更加优秀!
否则,你怎么解释田晓霞面对高朗(祖父是中央领导,父亲是省会城市的领导)的求爱依然选择了孙少平?
你怎么解释金秀宁愿放弃顾养民(出身于书香世家)反而向孙少平求爱?
但是,现实生活中,像孙少平这样优秀的“乡下人”有多少呢?
能够像孙少平这样被如此优秀的知识女性深深爱上的“乡下人”有多少呢?
这一点,路遥心里恐怕很是清楚,就是因为清楚,他才塑造了孙少平这样一个优秀的“乡下人”,才编织出孙少平这样让人艳羡的爱情故事。
这样的书写方式不仅表现了“乡下人”美好的梦想,同时也透露出“乡下人”的自卑情结。
C.止步于边远的矿区——大牙湾煤矿
当他在农村劳动的时候,总想着要出去闯一闯,开拓一下视野,增长一下见识,总想着要去追求自己的梦想、自由与独立。
即便后来到了黄原,他依然还有这样的想法,否则他怎么会如此兴高采烈地接受了到大牙湾煤矿当工人的命运?
然而让人感到奇怪与不解的是,为什么到了大牙湾煤矿以后他就一下子彻底“安分”了下来?
再也没有了“进取”之心。
即便别人给他提供了这样的机会,他也都毫不犹豫地给予拒绝。
田晓霞向他提出要想办法把他调走,他不动心。
他妹妹的男朋友吴仲平提出要想办法把他调到省会,他也拒绝了。
到了大牙湾煤矿之后,田晓霞对他的未来提出疑问:
“‘你......对自己有什么打算呢?
’她小声问。
‘我准备一辈子就在这里干下去…….除此之外,还能怎样?
’
‘这是理想,还是对命运的认同?
‘我没有考虑那么多。
我面对的只是我的现实。
无论你怎样想入非非,但你每天得要钻入地下去挖煤。
这就是我的现实。
一个人的命运不是自己想改变就能改变了的。
看看这段话,再回过头来想一想他从双水村走向黄原时的理想,我们很难想象这竟是出自同一个人之口!
18.在高加林、孙少平“进城”的问题上,路遥到底是什么态度?
进一步讲,路遥对农村和城市是一种什么态度?
(二)《哦,香雪》
1.阅读感受。
浓浓的诗意从何而来?
1)意境的渲染;
2)语言的运用;
3)浪漫的憧憬。
2.改革文学的定位——为什么把它定位为改革文学?
由改革激发起来的人们对以物质幸福为基础的美好未来的浪漫想象
3.香雪为什么非要一个自动铅笔盒?
这个铅笔盒代表着什么?
自动铅笔盒:
现代化憧憬的具象表达
1)对城乡平等关系的追求
别的学生有而香雪没有
小说中的城乡关系如何?
似乎是比较和谐的——男火车乘务员、火车上的女学生——美好的想象:
《人生》中的城乡关系,高加林、刘巧珍、德顺爷到县城拉粪的情节——谁更真实?
《哦,香雪》更像是一种美好的想象,《人生》则更接近于现实主义表达。
铁凝是站在城里人的视角上看待城乡关系的,而路遥则是站在乡下人的视角上观察问题的。
铁凝的变化:
《谁能让我害羞》(2002)年,送水少年——冷漠的女人。
“乡下人愿意认同城里人的价值标准,却遭遇了阿Q不准姓赵的厄运”。
《哦,香雪》是《谁能让我害羞》的前传,《谁能让我害羞》则是《哦,香雪》的今生。
2)对知识、文明的追求。
科学知识是“上世纪80年代初现代化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上最响亮的话语”。
现代化的实现需要依靠知识作为依托,个人幸福的获得也更多地需要以知识作为基础。
其实在八十年代初期,很多文学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表现了对知识的重视,这样的作品不仅包括改革文学,如蒋子龙的“开拓者家族”系列、贾平凹的“农村改革三部曲”等,同时还包括如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等更多的作品。
3)对现代化的向往。
就八十年代初期人们对现代化的幸福前景的向往而言,中国社会可能存在着三种并不相同的情况:
官方所追求的“现代化”可能是指,在充分实现物质层面上的西方化的同时,保持精神领域中的社会主义化;
人文知识分子设想的“现代化”可能不仅包括物质层面的富足,同时也意味着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张扬;
而就普通老百姓,尤其是长期陷于贫困状态的广大农民而言,所谓的“现代化”可能更多体现在物质生活的逐渐富裕方面。
4)对物质幸福的追求。
对这一点,无论作家还是批评家都不太承认,他们更愿意认可铅笔盒作为知识、文明、现代化的象征的解读。
比如,当凤娇指着一个妇女头上的“一排排金圈圈”要香雪快看的时候,香雪却说:
“我怎么看不见?
”等她终于看到了的时候,却很快又发现了“皮书包”。
或许在铁凝以及当时的知识分子那里,书包和自动铅笔盒可以被视为“现代化”的象征,而金圈圈、手表、玻璃发卡、丝巾和尼龙袜则被看成了“物欲”的代表。
雷达说香雪,“她的追求绝不是什么‘铅笔盒’,否则就太藐视我们的香雪了;
她追求的是‘明天’,每一个不同于昨天的新的‘明天’,那就是对不断变化的新生活的全部憧憬、信心和神往。
但是,我们要问:
追求知识的工具并非只有自动铅笔盒,木质铅笔盒不也是一样的吗?
香雪在拥有了木质铅笔盒之后为什么还如此希望拥有一个自动铅笔盒呢?
而且,在终于得到心仪已久的自动铅笔盒之后,她往里面放的第一件东西不是铅笔等文具,而是“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
这一细节或许也在暗示着,在更深广的意义上,这一铅笔盒并不具有八十年代的文学批评所宣称的那样伟大的“现代性”意义,如果说自动铅笔盒象征着对现代化的追求,那么,手表就不能象征吗?
对时间的强调难道不是现代性的一个同样重要的标志吗?
所以,铅笔盒与其它事物大体上应该具有相似的意义:
一方面,它们象征着闭塞落后的农村对现代化美好未来的憧憬;
但另一方面,它们首先更是象征着长期陷于贫困状态的农村对物质幸福的向往。
这样看来,“铅笔盒”里所承载的现代化向往竟是如此之美好:
它不仅物质丰裕,而且城乡平等;
不仅具有科学的理性,而且充分张扬着现代人的主体性。
这样的“现代化”不仅是知识分子的,而且也是普通民众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它也可以成为党和政府所要追求的。
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现代化”啊!
但是,这一“现代化”内部其实充斥着官方、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对未来幸福的不同想象,而且,这些并不完全相同的幸福观之间还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压抑”与“排斥”的可能。
不同幸福观在不同历史时期程度不同的“压抑”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改革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