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分册知识点默写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761416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18.79KB
第二分册知识点默写Word格式.docx
《第二分册知识点默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分册知识点默写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和核心地区A
第2课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1、从“公天下”到“家天下”A
2、二里头遗址A
第3课商朝与青铜文化
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也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
1、方国联盟A
2、商朝青铜器的特征A
3、甲骨文A
用文献和考古相互印证的方法探究历史(二重证据法)C
王国维通过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相互印证研究历史的方法,被称为二重证据法。
第二单元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
西周确立的封邦建国体制,周公倡导的德治与礼制,是周王朝的两大创设。
经历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动,中央集权官僚体制取代了封建世袭贵族制,大国兼并战争催生了“天下定于一”局面的产生。
急剧的社会变动,推动了思想家的活跃和思想创造力的发挥。
“百家争鸣”不仅对中国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世界古代历史上灿烂的思想学术奇观之一。
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时期。
第4课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1、西周的建立A
2、封邦建国体制的内容A
周公制礼作乐其思想对后世的儒家学说和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5课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1、社会大变革C
前770年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社会大变革的原因:
社会大变革的表现和影响:
2、百家争鸣B
百家争鸣的背景:
百家争鸣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
先秦诸子的思想是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法、道三家。
学派
代表
人物
主要
思想
儒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法家
韩非子
道家
老子
第6课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1、战国七雄A
2、商鞅变法A
3、大一统帝国的建立A
4、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C
为了控制大一统的新局面,秦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其具体措施为:
为了巩固中央集权体制,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的统一奠定了中华民族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秦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
其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则进一步加深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第7课秦末农民起义
1、秦的暴政A
2、陈胜吴广领导的第一次农民起义A
3、西汉的建立A
第三单元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
汉承秦制,革除前朝弊政,休养生息,国力有所增强。
在此基础上,汉武帝加强集权,外御强敌,使汉代声威远扬四方成为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强国之一。
光武帝消平群雄,把汉王朝从衰乱中挽救过来,重振国势。
然而以豪强地主为社会基础的地方势力日渐膨胀,最终演化为三国鼎立、南北长期对峙的分裂局面。
分分合合中,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融合的推进,为历史进程增添了新的动力,中国走向新的统一。
第8课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1、汉承秦制B
2、布衣将相之局B
汉初布衣将相之局(汉初统治者出身社会底层和缺乏统治经验)是汉承秦制、黄老思想、文景之治的重要原因。
3、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A
汉初以黄老思想治国的原因:
文景之治:
第9课汉武帝时代
1、从“无为”到“有为”--汉武帝加强皇帝集权A
第10课东汉的兴衰
1、东汉的建立A
2、豪强地主A
第11课割据与分立
1、赤壁之战A
2、三国鼎立格局的最终形成A
3、区域经济的发展A
秦汉以前我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黄河流域北方地区,中原的农业、手工业发展水平远高于其他地区,南方经济处于较落后的状态。
第12课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
1、魏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A
可查看中国古代政权更替示意图
2、南方经济的发展A
3、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A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的不断壮大正是在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中实现的。
各个历史时期,民族之间的频繁接触和交流加速了民族融合的步伐。
由于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认同并接受先进的汉族文化成为民族融合的一个重要方面;
同时,不少少数民族君主也身体力行,学习汉族先进(经济上鼓励农耕、政治上采用汉制、文化上提倡儒学),使汉文化的影响日益深入。
其中尤以北魏孝文帝为典型。
民族融合是双向互动的,不仅先进的汉族文化对少数民族产生积极影响,别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也为汉族文化增添色彩。
以相互渗透、取长补短为特点的民族融合,不仅使各民族缩小了差异,增进了友谊和团结,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坚实基础,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注入新的活力。
第四单元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
唐继隋统一之后,不仅巩固了大一统局面,还创造出了中古历史上辉煌灿烂的大唐气象。
隋唐创立的三省六部等制度,“贞观之治”展示的统治者虚怀若谷、开明廉洁的形象,成为后世王朝效法的榜样。
积建国八九十年的努力,终于成就了著名的“开元盛世”。
大唐王朝以宽容开放的心态平等对待周边各族,吸纳外来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东亚中华文化圈的核心,名震遐迩。
第13课隋唐政治新格局
1、隋朝的建立A
2、唐朝的建立A
3、三省六部制的内容及影响B
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文帝时,经唐朝的继承发展,运作更趋规范化和程序化,其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内容:
影响:
4、科举制度B
科举制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形式选拔官员的制度,隋朝开创,历经唐宋发展完善,至清末废除。
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常设的为、两科,科尤受重视。
秦汉至隋唐人才选拔方式的变革:
秦汉采用察举制,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隋唐实行科举制度。
第14课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1、贞观之治A
唐太宗统治期间,唐朝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民族团结,对外开放,人民富裕安康,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史称“贞观之治”。
第15课中外文化交流
1、丝绸之路A
西汉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后,这条连接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乃至欧洲北非的商路持续兴旺。
唐朝政府尤其重视维护丝路的畅通,设置都护府和都护府以保障丝路安全畅通和对西北地区加强管理,使丝绸之路在唐朝达到全盛。
汉唐之际,丝绸之路不仅是东西方商品贸易的通道,更是东西方、的纽带。
而擅长经商的人成为沟通东西经济与文化的重要媒介。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纸张、茶叶、瓷器等商品,以及中国特有的工艺技术与思想文化源源西传;
西方的物品以及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医药建筑、天文历算、宗教信仰也由此传入中国。
南亚的佛教传入我国,中国化的佛教对中国本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文化以亚洲诸国为中介,与世界文化进行了交流与融合。
作为丝绸之路东端的唐都长安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闻名的国际大都会,东西文化在此交融汇合,呈现出一幅斑斓绚丽的图景。
2、遣唐使A
儒家学说为朝鲜、日本、越南等东亚各国接受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
原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分册 知识点 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