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755549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2.92MB
海参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海参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参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参的食药两用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
自古以来,国人就把海参作为一种滋补食品和中医药膳,许多古代医书也详尽地记载了海参的养生补益功能。
《食物本草》、《本草从新》、《本草纲目拾遗》、《不药良方》、《食物宜忌》、《五杂俎》、《随息居饮食谱》等都记载过海参养生及药用功能。
我国多部古书对海参进行记载。
我国最早有关海参的记载见于三国吴国沈莹的《临海水土异物志》:
“土肉正黑,如小儿臂,长五寸,中有腹无口目,有三十足,炙食。
”其中,“土肉”即指海参,清楚的记载了海参的形状、大小、颜色、身体特征、棘的数目及食用方法。
到了南北朝时,海参一跃成为宴席之珍品,有晋人郭璞的《江赋》为证,他将“土肉”和“江珧柱”、“石华”等名贵食品相提并论。
明代《五杂俎》记载:
“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名海参”,此时海参被列入皇室贡品和御膳中。
以后记载渐多,如《闽小记》、《本草从新》、《调疾饮食辨》、《清稗类钞》等均有所记载,清朝后期海参被列入“海八珍”之中,成为筵上珍品。
古书记载中多提及海参养生作用。
明代出版的《食物本草》一书中,作者姚可成指出:
海参有主补元气、滋益五脏六腑和祛虚损的养生功能。
清代《本草从新》、《本草纲目拾遗》等中药典籍则将海参列为补益药物。
根据吴仪洛等概括:
海参性温味甘咸,入心肾经。
有生百脉血、补肾益精、壮阳疗痿、除劳祛症、滋阴利水、补正软坚和通肠润燥等多种功能。
以食疗闻名于世的《随息居饮食谱》曾记载:
“海参,滋阴、补血、健阳、润燥、调经、养胎、生脉血、治下痢及溃疡,病后衰老弱孱。
”清代名医叶天士、吴鞠能以治温病为专长对阳明温病以加味海参的新家黄龙汤为主治,突出了海参补液和通络作用。
在很多的养生古籍中,海参均被推崇为养生佳品,在《五杂俎》中有关海参的记述中,因“其性温补,足敌人参”而得名,就足以反映海参的食补品性。
我国参补传统多缘于中医。
中国人吃海参、吃燕窝、进补人参、动物鞭具,源于中国传统的中医药文化,历代医人综合中草药和动物性药物的功效,提出了“扶正补虚、补肾壮阳、滋阴补血”的食疗原则,海参就被定位为海产中大补食品。
正是因为海参与中医的滋补理论挂钩,造成了中外对海参的认识差距,西方很少有人吃海参,因为中医中的“气血”等概念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因此,海参是非常具有中国文化特色与渊源的食品之一。
2、现代科学:
海参含多种营养物质,及多样的活性成分
海参的成分。
海参营养非常丰富,干参当中,有50.2%为蛋白质,另外,海参脂肪含量很低,仅为0.8%左右,此外海参包括大量的微量元素,海参蛋白质是由18种氨基酸组成,其中8种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
海参拥有丰富的活性成分,研究显示,这些活性成份对抗癌、抗菌等均有一定的益处,海参的功效正在逐渐得到现代科学的验证。
近年来,有美国学者从海参中提取出一种特殊的物质,即海参毒素,这种化合物能够有效抵制多种霉菌及某些人类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海参还含有多种活性成分。
其中海参皂苷大都具有强烈的生理活性,这些生理活性包括:
抗肿瘤作用、抗真菌作用、抗放射作用、细胞毒性作用及抗胆碱作用等;
而海参多糖具有抗肿瘤和诱导血小板凝集等生理活性。
除此之外,海参还含有活性肽、糖蛋白、活性钙等,它们都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
3、消费认知:
进补习俗多见于传统海参产区
辽宁,山东部分沿海地区有数九吃参的传统,其它地区则并不明显。
我们了解到像大连、青岛等地有比较浓厚的参补传统,即数九吃参,从冬至的次日开始,九九八十一天,每日一参,但也限于收入较高的人群与当地人群;
但在其它区域尤其是非传统海参主产区,数九吃参的传统要弱很多;
同时我们注意到,作为海参进补,多围绕着传统海参主产区,以鲜参进食为主,因此作为居民惯性消费海参目前仍然是以充足的鲜参而非干参为前提的。
根据我们调研的海参主产区情况来看,“男吃海参,女吃鲍”的观点在当地较为深入人心,虽然从现代营养学的看法来看,二者对男女并不存在着本质的差别,但人们普遍认同海参具有壮阳、补肾、益精的作用,而鲍鱼则具有滋阴、润燥、养肝、美容的功效。
此外,海参被当作补品用来强身健体,当地人认为秋冬进补,可以预防感冒,有买海参的钱权当抵消医药费的观念。
二、供给面分析
1、时间序列视角:
目前处于供给弹性释放的阶段
从时间序列的角度来分,海参养殖发展阶段包括:
集中于渤海湾入口海域养殖――2005年前后“南参”、“西参”等进行试养――2008年前后“南参”、“西参”开始规模化养殖――2018年以来快速放量――未来预计将随着参苗技术突破、新适养海域的不断出现,产能壁垒进一步降低
(1)第一阶段:
“三市供应”阶段(2007年以前)
大连、威海、烟台占据全国海参供应的90%以上。
根据地方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7年,大连市产量达2.5万吨,此外,威海、烟台产量达到2.85万吨、1.87万吨,三个渤海湾入口主要城市占据全国海参产量的93.14%。
其它海域条件限制并不适宜海参养殖:
影响海参生长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影响最为直接、迅速的包括温度、盐度、疾病等,海参生性娇贵,如若遇到高温、盐度不稳定则很容易大面积死亡。
东海、南海水温偏高,渤海湾附近海域盐度不够稳定,因此在2007年以前海参的养殖仍然限定在三市区域。
养殖海域条件限制:
水温、盐度、PH、清洁度影响。
。
海参最适生长温度在10-20度(超20度夏眠,低于5度不生长),盐度为28‰~34‰,PH值在8左右,清洁度要在60%以上等等。
(2)第二阶段:
“南参、西参”技术突破,大棚参缩短养殖周期(2008-2012)
东参西养。
在2003-2008年,在渤海湾西部海域养殖海参曾多次被否定,例如东营,在自然海域中没有海参这种生物,很多渔业专家认为不具备养殖条件。
渤海湾西部海域养殖的主要问题在于盐度、水质,但是经过4-5年的驯化、技术上的不断改良,“西参”于2008前后开始大规模增长。
渤海西部海域海参养殖主要问题。
第一是盐度不稳定,变化较大,由于海参对盐度变化特别敏感,据我们了解,海参在对海水盐度适应以后,如果盐度剧烈变化超过5‰,则会造成大量死亡;
第二是单细藻过于丰富,超过了海参适合生长的密度;
第三是水质浑浊,透明度较差。
第四是底质问题,海参须附着在礁石生长,如果是泥质海域则容易陷入其中影响生长。
技术改良与持续驯化克服养殖限制。
为克服盐度的不稳定问题,采取了虾池养殖的方法,人工干预保持盐度的稳定;
另外,针对水质的问题,采用贻贝吊养,净化水质的同时,也解决了单细胞藻过多的问题,起到了水质提升的作用;
针对海域细沙底质、礁石驻足的要求,则用石头造礁,后来改用瓦片,现在用遮阳网,逐渐减少成本。
除此之外,我们了解到,逐步驯化,对新海域适应也是突破养殖限制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起而言,经过4-5年的驯化与技术改良,在养殖户、当地政府、水产技术专家的配合下,海参成功实现“东参西养”,克服了传统的盐度不稳定限制,包括丹东、东营、营口、昌黎、乐亭、潍坊等多地开始成为海参养殖的新的增长区域。
北参南养。
同样是在2003年非典事件以后,从2004年开始,北参南养就在霞浦等地开始试验,北参南养的核心问题在于海水温度,参苗无法在南方育苗、保苗,海参无法在夏天时的高温海域生存,但随着“北参南迁过冬”的养殖方式逐渐成熟,2008年开始大规模发展。
北参南养的主要问题。
南方水温过高,据我们了解,要到11月水温才会到20度以下,一直持续到次年4月份,而在5-10月份,海水温度都高过20度,最高甚至能到30度左右,过高温度下不管是育、保参苗,还是养成参都将难以存活。
“北参南迁过多”应对高温问题。
冬季到来,北方水温过低,海参不生长,南方养殖户(也有部分北方养殖户来到南方养殖)于11月份,从北方采购大苗(8-15头)到南方,此时南方水温适中,养殖4个月左右,于次年3-4月份上市。
目前这种模式已经较为成熟,据了解,霞浦2011年产量达到1.5万吨,已经占到了全国产量的10%,
仅下浒镇的养殖规模就是2018年的6倍多,达2万多个网箱,显示了南参的快速发展态势。
大棚参。
由于海参对温度的敏感性,一年实际生长的时间不到半年,剩下一半多的时间处于休眠状态,目前海参养殖周期一般在2-3年,但实际生长的时间只需1年左右的时间,近年来兴起的大棚养殖海参利用深水,因为这部分海水拥有较为恒定的温度、盐度,为此往往要打一口几十米的井,利用深层地下海水人工创造了一个四季皆宜的海参生长坏境,使得海参养殖的周期变短,增加了海参供应的能力。
目前仍然存在的限制海参放量的因素:
参苗育苗技术、成参品相仍然是进一步增加供给弹性的两道门槛。
福建是新增供应的重要力量,但受限于参苗育苗技术等的限制,采取的养殖方式是采购大苗进行养殖,导致成本很高,毛利率低下,使得福建参放量受到一定的限制;
此外新增区域的海参存在品质、品相差异,比如棚参一般品相相对要差一些,因此市场上的折价也比较明显,棚参比池参、围堰参要便宜30%左右,养殖技术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3)第三阶段:
技术突破、驯化持续,供给弹性仍在变大的过程当中(2018-)
育苗技术突破,苗种成本高企是限制海参南方放量的重要因素,从目前来看,在福建、江苏、浙江等地都出现了南方育苗的苗头,随着参苗限制的扫除,南参供给弹性进一步释放。
连江。
据介绍,官坞已投资10亿元,发展海参产业,全省首家最大的海参育苗、加工基地已经投产。
海参育苗基地规划总面积1.5万平方米,投产有约1万平方米,产值可达3亿元。
整个育苗项目建成后,可年培育海参苗1.5亿头。
苍南。
2011年开始,苍南县通过1年多的不断试验摸索,掌握了一套合适的刺参育苗、保苗技术,2012年已成功培育出刺参苗种4000多万头。
刺参育苗取得成功,为养民提供充足、更具适应性的苗种,而且降低了苗种成本。
如东。
2018年6月,刺参规模化人工育苗在江苏如东县获得成功,苗种总产量超过5000公斤。
2011年,海辰集团繁育优质海参苗种20余万斤。
适养海域突破。
随着技术推进,驯化持续,海参适养区域也仍然在扩大范围当中,据了解,除了福建、渤海湾西部以外,江苏、浙江、甚至两广也正在逐步加入到海参主产区版图当中。
江苏。
2008年,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参养殖成功,产量约40吨左右;
盐城市响水县于2011年开始建设万亩海参产业园,并于2011年成功养殖300亩,2012年已经扩大到了6000亩,今年年底已经养殖成功,亩产约150公斤左右,规格在3-5头左右。
浙江。
公开资料显示,近年来,玉环县(2018起)、宁波象山县(2018起)、宁海县(2007年起)、舟山市(2011年起)海参养殖均获得了成功。
广东。
2012年3月,汕头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和汕头市南弘海珍养殖有限公司在潮阳南弘省级鲍鱼良种场合作开展刺参人工育苗试验,至10月上旬,参苗已长至每公斤60条,预计至春节将达每公斤10条的上市规格。
广西。
2018年11月,北海和防城港市都从北方引进海参,利用冬季闲置虾塘进行试验养殖并均获得成功。
北海海水养殖综合实验场试验养殖海参76亩,产量达1.2万公斤;
防城港市东兴市鸿生实业有限公司投资200多万元从山东引进刺参16万多只,在东兴万尾利用冬季闲置虾塘进行养殖,收获商品刺参1.8万公斤。
我们认为,目前海参仍然处于弹性继续变大的阶段。
“西参、南参”完成了海参养殖海域面积扩张的第一阶段,“苏参、浙参、粤参、桂参”、“东营参、潍坊参、营口参、盘锦参”等进一步的海域扩张将是海参产能供给扩大的下一阶段。
随着育苗技术、养殖技术、自然驯化三重因素的持续累积,海参产量的壁垒会进一步降低,弹性还将进一步扩大。
2、地区序列视角:
各个海参养殖城市供给弹性分析
在传统的海参主产区,我们认为,由于持续的城市化建设、旅游项目建设,海水养殖面积尤其是滩涂、池塘面积有缩小的趋势,增量将主要来自于底播增殖和亩产提升,但由于底播增殖的难度较大,因此预计海参产量将保持温和增长。
威海
2018年11月8日,威海市政府同意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海参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到2015年,全市要实现海参养殖面积突破100万亩,鲜参产量达到6万吨。
对现有围堰进行立体开发,对养殖围堰进行升级改造,以利用天然海域底播增殖为主攻方向,到2015年,底播增殖发展到70万亩。
从微观层面了解到,海参养殖龙头好当家在苏山岛试养并不顺利,也导致了苏山岛海域利用一再后延,深海底播增殖的难度较大,据渔业局数据显示,2011年,威海海参养殖面积28.47万亩,底播面积相比70万亩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们并不看好70万亩底播增殖面积目标的达成,除此之外,据我们草根调研的情况,威海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虾池用于海参养殖的利用率已经很高,目前虾池从数年前的数百元上升到目前的6000元/亩左右,因此,我们认为新增海参虾池养殖的空间已经不大,整体而言,预计威海海参产量仍将维持在5%-10%左右的增幅。
烟台
根据烟台市渔业局2018年12月出台的《“十二五”烟台市渔业经济发展规划》,在2015年以前,重点发展底播增养殖,在长岛、龙口、蓬莱、莱州、开发区、芝罘区、牟平区建设规模化海珍品生态养殖示范基地30万亩,其中海参在重点发展的海珍品中之列。
此外,《规划》提出积极壮大海参、鲍鱼等名优珍品,着力培育品牌,满足高端消费。
根据《“十二五”烟台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改变传统近海海域功能定位,由传统渔业转向滨海旅游、港口航运和城市建设。
在滩涂和池塘方面,主要在于对于现有的30多万亩滩涂、池塘的潜力挖掘,进一步增加的空间不大。
据微观的情况显示,由于让步于旅游开发等建设的需要,海参池塘养殖的面积正在减少,据渔业局相关人士表示,烟台海边池养海参的规模在减少,但底播的产量在增加,主要是通过人工造樵,打造海洋牧场等方式,近年来烟台海参产量较为稳定,在2.7万吨左右,但养殖面积仍保持较快增长,我们预计主要增长的来源于底播增殖区域,减少了池塘养殖的区域,但由于底播增殖亩产水平相对较低,因此,整体产量总体保持相对稳定,略有增长,预计增速将保持在5%-10%。
整体而言,我们认为,受限于池养面积增长的束缚,烟台海参产量增量将主要来自于池养效率的提升,与底播海域的利用提升,在底播计划中的用于壮大海参、鲍鱼等名优品种的30万亩浅海底播面积当中,假设有15万亩用于海参养殖,以底播增殖30公斤/亩(参照东方海洋)来算,将新增4500吨,增幅为16.7%,整体增长较为有限。
大连
据微观的情况显示,大连同样面临着城市化进程建设用地的问题,如大连市金州新区2006年的海参养殖面积就达到了5万余亩,近年来由于用海规划的不断实施,面积已经大幅下降,目前的发展思路转向单产,提高养殖效率。
另外从整体情况来看,2003年大连海参养殖面积约为42万亩,2005年,大连海参养殖面积约为56万亩,到2011年仅剩下约40万亩,未来海参养殖面积仍然将通过底播增殖的方式来实现,目前,大连底播海参面积比较少,獐子岛目前也只有1.2万亩的养殖面积,主要还在于底播增殖的不确定性比较大,我们认为大连未来海参养殖面积增加也将较为有限。
在新兴的海参主产区,我们认为,由于海参养殖面积占比相对比较低,目前仍处于推广阶段,在技术突破的基础上,在示范区域良好的经济效益的指引下,海参产量有望迎来快速的增长。
山东东营:
黄蓝战略规划:
预计养殖面积由15万亩上升到30万亩。
2011年底,《市委、市政府全力实施黄蓝战略推进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为推进黄蓝战略,提出到2015年,建成120万亩浅海养殖区,10万亩海参高效生态养殖区,预计其中大闸蟹占80万亩,海参占约30万亩。
从微观层面了解到,在东营主要海参基地垦利县,东营现代生态渔业示范区中的30万亩规划面积中,10万亩淡水养殖,主要用于黄河口大闸蟹养殖,20万亩用于海参养殖,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到2012年底,20万亩海水养殖区已开发完成,累计完成投资18亿,其中海珍品养殖区10万亩,海参养殖区10万亩。
而从整个垦利县来看,海参养殖面积预计已突破13万亩,今年预计收获4.5万亩左右,预计全年贡献4000吨左右,随着剩余养殖面积的利用,我们预计到2015年之前垦利县养殖规模有望突破1万吨。
辽宁:
锦州:
锦州市于2001年分三次引进了20万头海参苗进行试验,2002年春天又成功的进行了育苗试验,从2006年开始,海参养殖规模开始扩大,2009年时养殖面积达到6万亩左右,2018年达到8万亩,到2011年锦州市海参养殖达到11.6万亩。
盘锦:
2011年,盘锦海参养殖面积约6万亩,预计海水养殖面积总计约100万亩左右,其中滩涂面积约60万亩。
葫芦岛市:
2009年,葫芦岛市海参养殖面积达到了5万亩,2011年底,全市海水养殖面积约51万亩。
丹东市:
由于受鸭绿江、大洋河等径流影响,辽宁省丹东市沿海盐度不稳定,一直被视为海参养殖的禁区。
2003年,丹东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与东港市益顺水产有限公司联合进行海参养殖试验,重新界定了养殖海参的盐度下限,对苗种进行驯化,并总结出一套成功的养殖方法。
2005年,第一批商品海参上市就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008年,丹东市海参养殖面积为7600多亩,2018年,丹东市仅东港市海参养殖面积就达1.5万亩,2011年,东港市海参养殖面积达到3万多亩。
山东:
青岛:
青岛十二五规划当中,提出海参面积要达到10万亩,2008年,海参养殖面积3.5万亩,2009年为4.5万亩,2011年约6万亩。
而2011年,青岛海水养殖面积为58.1万亩。
潍坊:
2018年前,潍坊在寿光等地也试养过海参,但由于水质等原因,试养没有成功。
2018年起,借鉴大连、东营等地池塘养殖经验,海参终于在昌邑下营“落叶生根”。
2011年,潍坊已经实现养殖面积1万亩。
而潍坊的海水养殖面积达到100万亩左右。
日照:
日照原以深水大棚养殖为主,目前也开始利用虾池进行改造养殖,日照已有海参养殖面积1.15万亩,产量约1000吨左右,今年以来,东港区沿海掀起开发整理海水池塘发展刺参养殖的热潮。
据统计,全区发展海水池塘养殖刺参面积已达4000亩。
而仅东港区,就拥有海水养殖面积超过13万亩,全市预计超过20万亩。
滨州:
滨州制定了十二五期间达到10万亩海参养殖面积的规划,无棣的海参养殖试验始于2005年前后,当时有养殖企业挖深改造池塘,抛石造礁,用较高盐度海水创造适于海参生长的环境条件,自胶东购入苗种,进行实验性养殖并长势良好,这次试验,改变了过去山东北部不能进行海参养殖的固有观念,填补了滨州海参养殖的空白,从这一点看来,2005年无棣的试验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无棣县于2018年确立大力发展海参养殖战略,该县海参放养面积由0.2万亩迅速发展到3万余亩,预计5年内,可建成10万亩养殖池塘,该县海水养殖池塘已达38万亩左右,全市约87万亩。
河北:
秦皇岛:
秦皇岛2009年海参养面积达到1.5万亩,主要集中在昌黎县,2011年海参养殖面积达到4.5万亩。
而秦皇岛市海水养殖面积达到约70万亩。
唐山市:
唐山市海参养殖主要集中在乐亭县,海参养殖面积约为5万亩。
目前乐亭县海水养殖面积达到26万亩。
而唐山市海水养殖面积达到78.6万亩。
福建
福建2018年海水养殖面积约206万亩,吊笼约5.4万亩,简单测算按吊笼参亩产2000公斤来算,预计产量最大能达到10.8万吨,此外,在莆田等地,仍然是以池养为主,福建全省池塘面积约34.18万亩,池养方式可能为福建放量带来更大的空间。
宁德市,宁德市海参养殖主要集中在霞浦溪南等海域,溪南镇占整个霞浦产量70%以上,2008年宁德市产量为465吨,2011年达到了4652吨。
霞浦县海水养殖面积24.96万亩,海参养殖面积仅为5万亩左右。
莆田市、连江市。
莆田目前约有海参养殖面积1000亩,目前养殖户有10多家,以池塘养殖为主,莆田海水养殖面积约40万亩。
连江约有养殖面积约3000亩。
3、供给面变化之13年视角:
13年供给大年几成定局
我们认为:
13年海参全行业供给大年几成定局,核心原因是产能累积的滞后效应,海参苗市场在10、11年高度景气,导致11年产能激增,因此,排除偶发性自然因素冲击,对应成参将主要在13年有比较明显的增加;
进一步细化来看,13年上半年的供给面预计较今年上半年将有所改善,主要是福建抓苗户今年秋冬抓苗热情大幅下降,因此我们预计13年产量同比增幅将呈现前低后高的态势。
由于海参行业的持续高景气,带动苗种行业的景气度同步提升,以100头左右的海参苗为例,2018年的价格为100元左右,2011年价格为140左右,大幅增长40%左右,持续的高景气,带动了海参苗养殖高涨热情。
有中国海参苗种之乡的蓬莱市,2009年的育苗水体约35万立方米,到了2012年已经达到了120万立方米左右,蓬莱是海参幼苗(小白点)的重要供应区域,很多育苗养殖户,将蓬莱的小白点运到其它地区,进行保苗继续养殖成更大规格的苗种再进行出售。
蓬莱育苗水体的大幅增加是整个海参育苗行业规模快速增长的一个缩影。
另据我们微观调研了解的情况来看,2018、2011年,以及2012年春季,蓬莱育苗室都在大规模扩建,据了解,尤其是在2011年基本是以翻倍的速度进行扩建,到2012年春季过后,由于海参苗价格的放缓,才有所放缓。
综合下来:
我们预计2018、2011海参苗产量实际上都是大幅上升的。
高额的海参苗"
存货"
消化将至少延续到2018年。
2012年低迷的参价导致海参苗需求下降,据我们了解,由于产能上升太快,即使是在目前跌去30%-40%的价格水平,也仍然还有大量的海参苗无法销售,育苗户一般报有两种心态,一是自已养殖待到13年春季再销售更大规格的苗种,二是全程自身养殖,一直养到成参来进行销售,我们认为,不管成参养殖户养殖还是育苗户向下游延伸进行养殖,2018年都要消化这部分的"
参苗存货"
,这部分海参苗会在2018年,甚至是2014年作为成参供应市场,因此,我们认为2018年仍然会是一个供给的大年。
13年上半年供给面较下半年更为乐观。
细化到上、下半年来看,由于福建海参养殖户来北方抓苗的热情明显降低,我们预计13年上半年供给面将相对乐观,这受益的是12年上半年"
南参"
供给高基数;
但13年下半年则相反,供给面将较为悲观,因为12年不少参苗被拿到福建养殖,相比留在山东进行养殖提早了半年的上市时间,相当于有部分下半年的产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参 行业 分析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