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五说明文阅读真题过招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755021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6.29KB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五说明文阅读真题过招Word文档格式.docx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五说明文阅读真题过招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五说明文阅读真题过招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⑦由于雾凇中雾滴与雾滴间空隙很多,不仅看起来轻盈洁白,附着在树木上,宛如琼树银花,清秀雅致,也具有很多内在的优秀品质。
人们在观赏玉树琼花般的吉林雾凇时,都会感到空气格外清新舒爽、滋润肺腑,这是因为雾凇蓬松的结构能够吸附大量空气中的污染颗粒,是空气的天然“净化器”。
⑧雾凇是天然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增多。
据测,吉林松花江畔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可达上千至数千个,比没有雾凇时的负氧离子数量多5倍以上。
⑨此外,雾凇还是环境的天然“消音器”。
雾凇由于具有浓厚、结构疏松、密度小,空隙度高的特点,对音波反射率很低,能吸收和容纳大量音波。
在形成雾凇的成排密集的树林里感到幽静,就是这个道理。
⑩“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雾凇是大自然不可多得的馈赠,就像人生一样,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觅得良机,才会成就一场繁华。
(选自《气象知识》2018年第2期,作者张敏,有改动)
1.对画线部分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乙】【丙】//【丁】
B.【甲】//【乙】【丙】//【丁】
C.【甲】【乙】//【丙】【丁】
D.【甲】【乙】//【丙】//【丁】
2.第⑥段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各有何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从雾凇外表的美说到雾凇形成的条件,再说到雾凇内在的,运用了说明顺序。
(3分)
4.请用平实的语言概述雾凇在改善环境方面的作用。
5.雾凇奇观的形成给你哪些启示?
(6分)
二、(2017·
冬眠的奥秘
张劲硕
①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
然而我们大都不知道:
那些冬眠的动物身上隐藏着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
②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
有人会问,冬天里睡得多、睡得久,不就是冬眠吗?
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儿,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
拿鱼来说,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鲤鱼,每当冬天来临,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眠档:
不吃,不喝,不游动。
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并无二致,但请注意它们的鳃!
鱼类靠鳃呼吸,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鳃也会轻轻开合扇动。
而进入冬眠的鱼,鳃几乎不动,完全处于麻痹状态。
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③冬眠的意义在于,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以适应严酷的环境。
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
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冬眠时心脏5~10分钟才跳一次,实在让人惊叹。
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④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
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
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
比如大象能活80年,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
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三十多岁,后者却只能活到三四岁。
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得多。
⑤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
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大觉的幸福感,也许还能长生不老!
虽然对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动物的研究能确定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但这些动物毕竟与我们人类相差太远。
不过,在2004年,有个轰动科学界的发现:
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
而人类跟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如果猴子能冬眠,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到那时,我们的寿命说不定能达到800岁!
(选自《博物》总第146期,有删改)
1.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分)
2.阅读第②段,指出动物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2分)
3.第③段中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删去?
为什么?
(3分)
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4.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5分)
5.作者说“我们的寿命说不定能达到800岁”,其推测依据有哪些?
请结合④⑤两段简要概括。
三、(2015·
拟态——神奇的自然礼物
康 乐
①当你在森林小径漫步时,可能会看到一片不起眼的枯叶,但你的脚还没有踏上去,“枯叶”却突然飞起,瞬间变成一只闪耀着墨蓝色光泽的美丽蝴蝶。
它翩翩飞去,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原来是罕见的枯叶蝶。
②你或许还会看到一只虎甲在路上迅速跳动,细看却觉蹊跷——“虎甲”竟然长着超长的触角!
原来这是一种螽斯①的若虫②,它模拟虎甲的体色、外形和跳跃行为,以防被猎食。
直至完成最后一次蜕皮,它就会成为一只巨大的螽斯,前翅宽阔,脉络清晰,像一片树叶。
③这就是大自然里奇妙的拟态!
④拟态,表现为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或周围自然界物体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很高,简直难以分辨,可以保护其中某一物种或两个物种。
这种相似性可表现在外形、颜色、气味、鸣声和行为等方面。
拟态非常神奇,也很常见,在动物、植物和真菌界都存在,也吸引了很多科技工作者探究其原因和机制。
⑤已有科学研究认为,一方面,大自然的“进化接力赛”促进了不同物种之间互惠互利的协同进化,导致了拟态;
另一方面,为了适应相似的选择压力而导致的平行进化也会促进拟态的发生。
研究者推测导致拟态的生物机制可能是这样的:
第一步是与调节形态变化有关的修饰基因发生突变;
第二步是具更小表型影响的基因受到了选择,导致相似性程度的增加。
事实上,亲缘关系很近的动物并不都采用拟态的对策适应环境。
相似的基因组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大的表型变异和分化?
更多物种的拟态及其机制仍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探索。
⑥拟态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大自然的馈赠,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神奇、复杂和美丽,使自然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多样和有序。
拟态的美学特征也经常让我们深感意外,同时也让我们领悟到它存在的道理,从而激发我们的好奇心。
(选自《大自然》总第183期,有删改)
【注释】①螽(zhōng)斯:
一种昆虫。
②若虫:
蝗虫等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在卵孵化之后,翅膀还没有长成期间,外形跟成虫相似,但较小,生殖器官发育不全,这个阶段的昆虫叫作若虫。
1.阅读①~④段,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枯叶蝶和螽斯都有外形和两个方面的拟态,而螽斯的拟态还表现在方面。
2.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好处?
(答出一种说明方法即可)(3分)
3.从第④段看,拟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第⑤段对拟态原因和机制分析的顺序不能颠倒,为什么?
(4分)
5.从全文看,拟态有什么作用?
(6分)
四、(2013·
西塘古镇
①西塘,地处太湖东南河道交错的水乡地带。
人们依水而居,依靠便利的水上交通从事贸易活动,明清时期,这里发展成为江南商业重镇。
②西塘拥有发达的水路交通网,在占地仅1平方千米的古镇内,就有9条河道在此交汇,将古镇分为8个区块,百余座古桥将古镇连通,因此,古称“九龙捧珠”。
③西塘的道路交通以桥、廊棚、街弄为主体,在众多古镇中颇具特色。
④西塘水巷交织,河桥密布,走来走去都是桥。
古桥种类繁多,造型也很精美。
长长的廊桥,矮矮的石桥,高高的拱桥,使古镇形成了“人家在水中,水中架小桥,桥上行人走,桥下小舟过,桥头商铺立,水中倒影游”的水乡美景。
⑤最有名的环秀桥,建于明万历年间,是古镇中最高的一座桥。
拱形的桥身异常优美,桥东西横跨小桐、北翠两圩。
两侧均有桥联,东侧联曰:
船从碧玉环中过,人步彩虹带上行。
西侧联曰:
往来人度水中天,上下影摇波底月。
⑥虽然江南古镇大多有廊棚,但西塘的规模最大,临河的街道都有廊棚。
所谓廊棚,其实就是带屋顶的街道。
廊棚沿河而建,造型古朴,一色的青瓦盖顶,连为一体,既可遮阳避雨,又可驻足观景。
⑦这里有多条街道,其中西街最具特点。
西街有水乡极为典型的街道布局,最窄处的宽度仅供挑担换肩,即一根扁担的长度。
临街房屋二楼常常有屋檐延伸,两两相对,形成了“一线天”的空间布局,构成了别致的古镇风貌。
⑧“巷”在吴语方言中是弄堂的意思,西塘的弄堂更是独具特色。
这里水道密集,居民惜土如金。
无论是商号还是民舍,房屋之间的距离总是被压缩到最小,西塘的弄堂总是长而深窄,其中又数石皮弄最具代表性。
⑨石皮弄因铺地的石板薄脆如皮而得名,位于西塘古镇下西街,始建于明末清初。
在西塘众多弄巷中,石皮弄最窄,宽处仅1米,弄口最窄处仅0.8米。
全长68米,上面用166块青石板铺成,下面是下水道,能使全弄雨天不积水,如此设计实在巧妙。
⑩今天,西塘的水道、街道基本保留了江南古镇的原始风貌。
水道划分了古镇大的板块,街道上方兴建的廊棚,进一步划分了空间区域,明确了使用功能。
弄堂再连接各家屋舍,对空间进行细分和利用。
这三种空间形式相辅相成,很好地体现了当地居民因势利事的设计意图,为当地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道路在小农经济商贸活动中的作用。
1.根据文章内容,用“//”将③~⑨段分成四个部分。
2.西塘的古桥、廊棚都很有特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对 象
特 点
古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廊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4.下面句子中,两个“仅”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5.第⑩段说“这三种空间形式相辅相成,很好地体现了当地居民因势利事的设计意图”,从全文来看,这里的“势”与“事”分别指什么?
五、(2011·
微藻——可循环的“绿色油田”
①由于石油资源的逐渐减少乃至最终枯竭,全世界将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能够替代石油产品的可再生能源,其中,生物柴油就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能源。
提起生物柴油的原料,我们可能会想到油菜和大豆,用它们“体内”的油脂加工而成的生物柴油,能有效降低碳排放。
然而,这两种作物的培育周期较长,占用农田较多,会产生“与人争粮,与粮争地”问题,从而导致“解决了能源危机,却出现粮食危机”的尴尬结果。
此时,微藻进入了科学家们的视线。
②微藻是一种古老的低等植物,广泛地分布在海洋、淡水湖泊等水域,种类繁多。
微藻可直接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含氮、磷等元素的简单营养物质快速生长,并在细胞内合成大量油脂。
因此,微藻为生物柴油生产提供了新的油脂资源。
③与大豆、油菜和麻风树等油料植物相比,微藻的生长周期短,从初生到可以制油仅需一个星期左右,而大豆等油料植物一般需要几个月。
此外,微藻的含油量高,油脂产率高,单位面积产油量是大豆的数百倍,每公顷可年产几万升生物柴油。
微藻还不会占用耕地,利用滩涂、盐碱地、荒漠等,以及海水、荒漠地区的地下水等,就可以大规模地开发“微藻油田”,不会与农作物争地、争水。
④微藻在培养过程中还可固定大量二氧化碳,因此,利用微藻制造生物柴油能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据计算,每培养1吨微藻,需要消耗约2吨二氧化碳。
此外,微藻在光自养培养过程中可利用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成分,从而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因此,微藻还能用于净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
⑤现在,我国已启动了微藻能源方面的首个973项目“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
该项目有望在5年时间内开发出一个“微藻资源库”,提供适合在我国不同地方、不同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藻株。
今后,各地在建设“微藻油田”时,就可在资源库中挑选合适的微藻品种。
该项目还将深入研究微藻产品的机理,力争提高微藻产油的效率,降低它的成本。
此外,该项目还将通过对光生物反应器、培养工艺、采收、油脂加工及藻细胞综合利用的研究,建立一套中试系统,全面评估微藻产油的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和环境指标,大力推动我国微藻能源的产业化进程。
1.第②段除了指出微藻是古老的低等植物外,还介绍了微藻哪四个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3.我国“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研究项目,要解决哪些问题?
4.从全文看,为什么说微藻能源是“可循环”的、“绿色”的?
六、(2009·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泥滩上的水生植物群落的总称,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如红树、海揽雌、海桑、红茄冬等。
适宜生长在风平浪静、淤泥深层的海滩、湿地或河口地区。
红树林四季常绿,因其树皮中含有一种称为“单宁”的化学物质而显红色,故称为“红树林”。
红树林与其他类型的树林相比,有许多独特之处。
为了适应盐分高的海洋环境,叶片上有排盐孔,能把吸入体内的海水盐分有效排出,其功能类似于人皮肤上的汗毛孔。
另外,红树林扎根于海底淤泥,通气不良,所以大多发育有突出地面的呼吸根,形状万千。
最为奇特的是红树林的繁殖为“胎生”方式,种子在母树上孕育,待成熟后,先在母树上萌发成芽,然后随同果实一起坠海,数小时内即可扎根成长为独立植株。
红树林最引人注目的是有密集的支柱根,这些支柱根多在树干基部生出,逐渐下伸,插入土中形成纵横交错、抵抗风浪的弓形支架。
以红树林为中心的海洋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通过食物链维持自身的生态平衡。
红树林吸收海底土壤中的养料而生存,其树叶、树枝是鱼虾的食物,鸟类又以鱼虾为食物,淤泥中的微生物又将植物、动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归还到土壤中。
红树林是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以海南岛的红树林为例,该系统内有鸟类114种(占全岛的40%以上)、昆虫100多种、水生动物100多种,平均每公顷每年可产鱼、虾、蟹等海产品750多千克,所以海南自古有“万亩红树养万人”的说法。
红树林的树皮中含有的单宁,可作鞣(ró
u)料和染料;
有些红树植物木质坚硬,耐腐蚀,是建筑物和船舶的优质用材。
某些红树植物还可入药,能治疗淋巴结核、皮肤病、癌症等。
红树林还有很高的环保价值。
红树林的根部深扎于海水中,可防御海风,抵制海浪侵袭,保护农田和村镇,被誉为“天然的海防卫士”。
同时,红树林根系发达,枝叶繁茂,还可以大量吸收海洋中的污染物,净化海水。
另外,红树林还有较高的生态学研究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由于红树林的生长环境特殊,所以种类相对贫乏。
全世界共有23科、34属、81种,大致可分为两类:
东方型,分布在亚洲、大洋洲和非洲东海岸,种类较为丰富;
西方型,分布于北美洲、西印度群岛和非洲西海岸,种类相对贫乏。
我国的红树林共有13科、24种,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和福建沿海,以海南岛最为丰富,其面积占全国的70%以上。
(选自苏宗棋《最具生命力的四大海洋生态系统》)
1.第一段文字依次介绍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2.根据第二段内容,概括红树林的生物特点。
3.依据第三段文字,简要说明红树林与海底土壤之间的关系。
4.文章在谈到红树林的作用时,先后介绍了红树林的、
、生态学研究价值、。
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语文 专题 复习 说明文 阅读 过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