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客解读教学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752850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44.05KB
信客解读教学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
《信客解读教学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客解读教学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轻的信客面对的这些人有哪些特点?
(三)品味描写信客为人的文句。
1、师:
请同学们默读第12节到第23节,边默读边思考:
(1)面对这些事与人,年轻的信客是怎么做的,从中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2)将信客与周围人的为人相比较,并结合材料上所给的三段话,思考:
当时的社会风气发生了哪些变化?
边默读边思考,把你的理解写在书上。
2、学生读注悟,教师巡视。
3、同桌讨论。
4、大组反馈。
附材料:
(1)老人逼着他讲各个码头的变化和新闻。
历来是坏事多于好事,他们便一起感叹唏嘘。
(在第12节)
(2)只要信客一回村,他家里总是人头济济。
多数都不是来收发信、物的,只是来看个热闹,看看各家的出门人出息如何,带来了什么稀罕物品。
农民的眼光里,有羡慕,有嫉妒;
比较得多了,也有轻蔑,有嘲笑。
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
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
(第14节)
(3)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
(在第15节)
三、探讨主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客,作为一种职业其消失是必然的,但今天我们应该保留哪些信客身上表现出的传统美德呢?
2、师:
我们一起读一下全文的最后一节,边读边思考:
人们需要这些传统美德吗?
你从哪些祠句感受到的?
一、朗读课题
1、第一遍:
要求字正腔圆地读。
2、第二遍:
要求不拖长音。
二、赏读课文
(一)了解信客职业之特点。
屏显:
默读1——13节,圈画出体现信客生活、工作的文句,体会信客这一职业的特点。
生1:
“因此信客的生意不大,却很费脚力。
如果交通方便也就用不着信容了,信客常走的路大多七转八拐,换车调船,听他们说说都要头昏。
信客如果把行李交付托运也就赚不了什么钱,他们一概是肩挑、背驮、手提、腰缠,咬着牙齿走完坎坷长途。
”说明很辛苦。
师:
路途遥远。
生2:
“信客只得买最差的票,住最便宜的舱位,随身带点冷馒头、炒米粉充饥。
”也可以看出这一职业很辛苦。
是的,工作环境恶劣,收入微薄。
生3:
“老信客申辩不清,满脸凄伤,拿起那把剪红绸的剪刀直扎自己的手。
第二天,他掂着那只伤痕累累的手找到了同村刚从上海落魄回来的年轻人,进门便说:
“我名誉糟蹋了,可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
””从老信客的遭遇来看信客这一职业很不好做。
职业道德要求高。
(二)解读信客职业之凶险。
1、读大屏幕上的两句话。
A、“他又要把死者遗物送去,这件事情更有危难。
B、“这条路越来越凶险,我已经撑持不了。
2、默读17、20、21三节,思考,把遗物送去,这件事“危难”体现在何处,给发财的同乡送信,那一次的经历又“凶险”哪里呢,年轻信客面对的这些人有哪些特点?
生4:
这件事“危难”体现在农村妇女会把这堆简陋的遗物当作丈夫生命的代价,几乎没有一个相信只有这点点。
红红的眼圈里射出疑惑的利剑,信客浑身不自在,真像做错了什么事一般。
生5:
这件事“危难”体现在他汇报在上海处置后事的情况,农村妇女完全不知道上海社会,提出的诘问每每使他无从回答。
生6:
这件事“危难”体现在别人完全不相信他。
生7:
送信这件事“凶险”看见发了财的收信人已与另一个女人同居。
他去送信,那位同乡下不了台,硬说他是私闯民宅的小愉,拿出一封假信来只是脱身伎俩。
为了平息那个女人的哭闹,同乡狠狠打了他两个耳光,并把他扭送到了巡捕房。
生8:
送信这件事“凶险”还指的是他不能说真话。
你眼中的同乡是个怎样的人?
生9:
厚颜无耻。
生10:
卑劣的小人。
师(小结):
信客的这条路,一端是农村,一端是城市,乡人的不信任,城里同乡的仇恨,所以信客的路危难而又凶险。
(三)感悟信客之形象
默读12-23节,思考:
1、面对这些事与人,年轻的信客是怎么做的?
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2、将信客与周围人的为人相比较,并结合材料上所给的三段话,思考,当时的社会风气发生了哪些变化?
(提示,边读边思考,把你的理解写在书上。
)
生11:
朗读:
“他能不干这档子事吗?
不能。
说什么我也是同乡,能不尽一点乡情乡谊?
老信客说过,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
做信容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
四乡的外出谋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他的肩上。
”说明他是个宽容,重乡情乡义的人。
师指导朗读:
学生个别读,齐读。
师再一次引导学生体会信客的心理:
信客肩上的担子十分沉重,担子的一头是同乡的挣扎,担子的另一头是村妇破碎的心。
生12:
当同乡冤枉他的时候,信客还只说自己一时糊涂,走错了人家。
他不想让颠沛在外的同乡蒙受阴影。
说明他是个忍耐又有良知的人。
这件事中,他也有不忍的时候,什么时候?
发了财的同乡知道他一来就会坏事,故意装作不认识,厉声质问他是什么人。
这一下把他惹火了,立即举信大叫:
“这是你老婆的信!
”该怎么读?
生12,不好意思地小声读了一遍。
另一小男孩站起来,很愤怒地大声说:
”(下面的听课老师全都笑了。
是的,信客坚守了一个“信”字,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风气。
如果信客要对老信客说变化,他会说什么?
请用“当年------,而如今-----”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
学生回答略。
城市带给乡村物质变化的同时,也带来了物欲的利诱,所以这条路越来越凶险,我已经撑持不了了。
信客坚守的是乡情乡义,传统美德,虽然很难撑持,但他仍然坚持。
三、总结文章
信客虽然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但信客坚守的信义应该成为我们内心的坚守。
听课随想
听课到了一半,旁边的菊美女递过她的听课本,批注一栏写着:
上海男人也阳刚。
的确,这是一堂阳刚的课。
阳者,从容也。
整堂课有四个较长时间的师生对话,从语言品读到人物赏析、探究主题,无论是学生的回答偏离内容,还是课堂偶尔的沉默,教师都不焦不躁,巧妙引导。
课堂有三次较为成功的指导朗读,读课文标题,信客的三句话,教师都有具体的指导,或指导朗读技法,如题目朗读字正腔圆地读,第二遍不拖长音地读,或体验人物的情感,以朗读来促进人物鉴赏。
在这样的场合,教师如此从容,实属不易,已经有了大师的风范。
阳者,大气也。
课文很长,教师把文章分为三个部分来上,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了解信客职业的特点;
二是体会信客遭遇的凶险;
三是赏析信客为人的信义。
从信客所处的环境到信客这个人,整堂课的设计提纲挈领,一线串珠。
当然还可以更清晰些,如扣住一个“信”字,别人对信客的不信,信客自己坚守的信义。
最后,信客不再当信客,但是他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信,信字的背后,有着对乡邻的信义,为人的信用。
还可以更完整些,老信客不能不提,没有老信客,也没有年轻信客。
从年轻信客这个人跳出来,最后看信客这个职业,余秋雨是借信客这个职业来呼唤人性中的“信”字。
刚者,强势也。
老师的语言很有气势,甚至问得咄咄逼人,这是老师自身的风格,然而老师太强势,学生就弱了。
喜读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尤其是先生的《文化苦旅》,如先生在《吴江船》一文中认为“枫落吴江冷”写得浸肤冷丽,高妙得让人嫉恨。
我常沉醉于先生时而深重苍凉,时而清丽委婉的叙述中,感受着新旧文化的信息在先生文字背后的奔腾冲突。
《信客》便是这样的文章,它关注着中国农村丰富的文化现象。
《信客》一文侧重抒写了一位年轻信客的生命流程。
“信客”是“早年在乡间,对外的通信往来的主要依靠”,他们奔走于城乡之间,是“乡村和城市的纽带”。
他们谈论的话语是“中国近代城乡的变化史料”,他们的生命见证了城乡的变迁。
在他们的生命中,我们清晰了文化在这变迁中所实现的传承与更新。
一、文化的冲突
“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
“农民的眼光里,有羡慕,有嫉妒;
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的打分。
作者寥寥数语向我们揭示了:
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宏广的“农村力量”对“城市文明”的窥探,及对抗着农业文明而崛起的“城市文明”给予“农村力量”的冲击。
在农村,这个相对封闭的结构体系里,生活相对静止。
由于长期从事较简单且重复的物质劳动,人的思想容易守旧,对新生事物的认识相对迟缓,进而接受也就显得更复杂,过程冗长。
他们固守着传统,又被新思潮所苦,如文中所提“只要信客一回村,他家里总是人头济济”,而这些人多数“只是来看个热闹……”,“看看各家出门人出息如何,带来了什么稀罕物品”,他们的“眼光里,有羡慕,有嫉妒;
比较得多了,也有轻蔑,有嘲笑”,可见城市出现的新事物对他们的神经的震颤。
但缺乏竞争、冒险与向外扩张的意识,让他们对城市文明始终是一种“觊觎”的姿态。
而繁荣喧嚣的城市,有着相对开放的社会形态,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新的信息的大量涌入、冲击,人们怀疑着旧有的传统、规则,改变着长期以来形成的心理习惯和生活方式。
都市用新的观念去接纳、消化社会乃至世界发生的一切。
对物质文明的追求被认为是合理的,对个人的奋斗、冒险等也被认同,甚至被鼓励。
她改变着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也改变着从农村走向城市的人们。
如文中写到一打工者到城市发财之后,只顾自己享乐,与时髦女郎同居。
之后,他还为了顾全自己的面子,诬陷善良的信客为小偷……读到此处,我们可以想见其“生态环境与心理习惯”已发生了强烈的变化,亦能隐约的感受到都市于追逐、享受物质者的宽容,对违背传统道德者的忍耐。
信客因奔走于城乡之间,感受着城乡的冲突、新旧文化的交战,因而是“农村的神经系统”“最敏感的神经末梢”,他们自身也体现着这种冲突、这种变化。
二、文化的传承
旧有的文化,千百年传袭下来的文化中,崇尚道德,关注人际与人伦关系多于关注物质文明的文化特质,在农村,被相对完整的保存下来。
1、担承
对社会的担承,亦是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意识。
文章中,有一位年老的信客,因在一次帮人托带红绸时裁下了“窄窄”的一条留为己用,栽了跟头,失去了一生的信誉。
他“声辩不清,满脸凄伤,拿起那把剪红绸的剪刀直扎自己的手”。
他是如此的痛苦悲愤,但“第二天,他掂着那只伤痕累累的手找到了同村刚从上海落魄回来的年轻人,进门便说:
‘我名誉糟蹋了,可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
’”他已不能承担了,但必须有人来承担。
在他,对社会的担承似乎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即使自己是极卑微的。
“从头至尾,年轻人都没答应过接班。
可是听老人讲了这么多,讲得这么细,他也不再回绝。
”这似乎是生活的挫败者对生命的挫败者的同情与理解,年轻人成为了信客。
年轻信客的生命中也有着老信客所遭遇的艰辛与怀疑。
他因通报外出谋生者客死他乡的噩耗而被大声呵斥、送去简陋的遗物被深深的怀疑时,“他能不干这档子事吗?
”这是一句极干脆的回答。
“老信客说过,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
做信客的,就得挑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
”经历艰苦磨难时,他所坚持的何尝不是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担承?
在叙述中,我们能体会到作者对他人、对社会的担承的肯定。
人生活于社会中,于社会的价值、意义,也许正是他承担了社会的责任,在生命中演绎了他的社会角色吧。
2、守信
“一旦人格扫地,他在自己的面前竟也失去了做人的自信和尊严。
——周国平
失去了诚信,便失去了为人的根本,也失去了成为信客的最基本的条件。
老信客因裁下了“窄窄”的一条红绸,引来了众人的怀疑与误解,“以前叫他带过东西的各家都在回忆疑点,好像他家的一切都来自克扣”。
虽然这些怀疑都无法证实,“他的家,破烂灰黯,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
但这偶尔犯下的小错却毁了他一生的名誉,使他失去了做人的尊严。
因而当老人将自己的职责托付于年轻信客时,他“最后的嘱咐是扬了扬这只扎伤了的手,说‘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千万别学我’”。
年轻的信客接受了嘱托。
一路风尘,半辈苦旅,他尽心尽力,任劳任怨,信守着自己对老人的承诺,恪守着自己为人的诚信,“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但后来,有一次,他送信却被诬陷为“私闯民宅的小偷,被扭送到了巡捕房”,被保出来后,他不想再做信客了。
“这次回到家,他当即到老信客的坟头烧了香……他跪在坟头请老人原谅:
从此不再做信客。
他说:
‘这条路越来越凶险,我已经撑持不了。
’”即使如此,但他仍觉得自己有违老人的嘱托,是有愧的,必须求得原谅。
诚信于我们的生命,仿如我们的血液。
它的流动,让我们的生命因此鲜活。
3、善良、宽容、厚道
老人离开了村子,孤独地生活在山间的破草房里。
然而,他“夜夜失眠,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
他留恋着他原来的生活,留恋着他生命曾经的一切。
“刮风下雨时,他会起身,手扶门框站一会,暗暗嘱咐年轻的信客一路小心。
”他似乎忘却了自己生命的悲凉,而深深地关切着年轻信客的生命。
“年轻人想到老人今后的生活,说自己赚了钱要接济他”,“关照家人抽空带点吃食到坟场去。
他自己也去过几次,……一起感叹唏嘘”。
他们如此接近,似乎已经感受到了对方的温暖。
善良的他们相互关切着,让彼此暂时忘掉了生命的孤独。
年轻信客听到外出谋生者客死他乡的消息,“就会匆匆赶去,代表家属乡亲料理后事、收拾遗物。
……来到死者家里,信客满脸戚容,用一路上想了很久的委婉语气把噩耗通报。
……他都不能离开,帮着安慰张罗。
更会有一些农妇……连带也憎恨信客,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我们似乎已感受到了他的无奈,但他还是用他的宽容、忍耐表达着对死者的尊重,对生人的同情。
年轻的信客给发了财的同乡送信,却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侮辱,当别人问他事由时,“他只说自己一时糊涂,走错了人家,他不想让颠沛在外的同乡蒙受阴影”。
他的善良与厚道,让他忍受了他人的错误。
他的以德报怨,更让他的那位同乡感动并改变。
年老的与年轻的生命遭遇,让我们看到了在相似的生态环境中,文化在生命的繁衍中被沉淀,被视为一种心灵习惯在传承着。
三、文化的更新
过于崇尚道德、强调道德,忽视人的合理诉求,漠视人的正当权益,也会是一种片面。
“常常压抑着自己和别人生命本体的自然流程。
”(《上海人》)“合乎人性的日常生活正有待重建。
”(《江南小镇》)
年轻的信客坚持着自己为人的道德准则,忍受着不公平的待遇,但在生活中仍屡遭挫败。
“这条路越来越凶险,我已经撑持不了了。
”他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他已无法固守他的生活。
他没有选择继续忍耐,“他向乡亲们推说自己腿脚有病,不能再出远门”,从而作出了新的人生的选择。
而这一选择更接近人的自然本性,这一选择也成就了他的另一种人生:
“开始以代写书信为生”,“教地理绘声绘色,效果奇佳”,“不久,他担任了小学校长”,“他死时,前来吊唁的人非常多”。
我常猜想,如果他仍是信客,仍继续着他的信客生涯,他的生命及归宿是否是老信客的重复。
如某些固有的观念已忽视和压抑人自身的合理要求,自然会被摒弃或修正。
文化也许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不断更新的。
读着《信客》,仿佛读着许多中国人的人生,及他们在中国文化氛围下形成的人性;
读到了人生的沉重,也读到了人性的美好;
读到了作者的思考,作者的态度,也读到了中国文人的责任与良心。
很高兴看到《信客》被选进了教材,尽管只是一篇自读课文,尽管篇幅长、难度大,但相信很多老师都不会放过这个让学生了解余秋雨及其散文的大好机会。
我也一样,为学生设计了走近信客、解读信客、品味《信客》、追思信客、探究《信客》的爬坡式阅读过程。
然而,在设计“品味《信客》”这各位同学,假如余秋雨选你做《信客》的导演,你最想将文中的哪一段文字拍摄演绎出来?
个关键环节时,我却犹豫了.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内涵是丰富的,语言是精美的,该怎样引导学生去品味感悟文章的精要之处呢?
难道就是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佳句作些赏析吗?
不行,这样太死板,太机械,大多数学生只会利用平常用惯的赏析技巧去品评,有些学生也许根本不愿参与,或是没能力独自欣
赏。
阅读应该是主动的、个性的,美文应该美读、细品,思索再三。
于是我在课堂上支出了这样一招:
台湾电视人刘德凯看中了余秋雨先生的《信客》,有意把此文搬上荧幕,(底下一片期待,毕竟,现在的学生更喜欢视听享受),可惜,不知为何迟迟没有动作,(失望分明写在某些人脸上),感到有些遗憾是吧?
没关系,让我们自己来弥补这个遗憾。
我的这一“煽动”无疑给课堂带来了一丝新鲜的空气,让学生有了自己当家做主人的感觉,只见他们个个仔细地翻看着课文,用只有导演才有的眼光重新审视起《信客》。
生1:
我会拍这一段:
信客倒夹着一把黑伞,走在潮湿阴暗的小巷里,他犹豫地推开了一户人家的门;
几句低语之后,屋里的女人歇斯底里地号啕大哭起来,然后突然昏了过去,醒来后发疯一样地扑向信客,又哭又骂,而信客并不还手还嘴,只是安慰她;
就像文中写的——“低眉顺眼、连声喏喏”。
师:
由静到动,以动衬静,妙!
请问导演你这样拍想表现什么?
主要是表现信客对死者家属的同情、体谅。
让人认识到信客为人的宽容大度。
生2:
我会拍老信客的故事,尤其是老信客出门时“扬了扬”他那只“扎伤了的手”,说“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千万别学我。
为什么要特写这个镜头?
因为这个镜头看起来很沉重,有力量,能给人一种警示的感觉。
生3:
我最想拍信客被同乡陷害关进巡捕房的那一段,因为我觉得那是这篇文章的一个高潮部分,让我们看到了城市生活给人的改变,看到了人心难测,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信客对同乡的理解与宽容,信客是个难得的好人!
生4:
我打算拍信客回乡后到老信客坟头烧香的这段文字,信客跪在坟前很悲怆地说:
“师父,我打算不再做信客了,这条路越来越凶险,我已经撑不下去了。
”同时,我会插入另一个镜头,就是XXX刚才特写老信客的那个镜头。
你是一个视角独特的导演,不经意间,你就抓住了文章中两个标志性的关键部分:
信客职业生涯的始与终,前后呼应比照,相信拍出来一定很具震撼力。
生5:
我喜欢文章中的这个场面:
人们挤在信客家里看热闹。
这倒很特别,主角好像不是信客。
我这个镜头并不想表现信客,我想表现点儿别的,就像余秋雨说的,“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
我觉得这个场面特别能表现出当时的农民对外面世界的好奇与向往,还有农民身上那种喜欢比较贫富的心理和习惯。
你把《信客》解读得更开放、更丰富了。
是个胆大心细的好导演。
生6:
我想拍信客的结局,年老的信客正在给孩子们上课,慢条斯理又侃侃而谈,课堂上不时传出孩子们的笑声。
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好像在告诉我们好人总有好报,是吗?
生7:
我特别喜欢两位信客谈论外面情况的这一段,屋内昏暗的灯光下,一老一少两位信客聊着各个码头的变化和新闻,屋外山风劲厉,一轮山月冷冷地挂在山头。
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设想?
主要是读了这一段最后的两句,觉得信客的人生是很沧桑的,而他们本人又是很难被人认可和关注的。
所以,你设计了昏暗的灯光和冷冷的山月。
我想这个镜头拍出来一定是细腻唯美的。
试问,一个摄制组里,谁是读剧本最用心的人?
答案应该是导演。
转借这个形式我把学生变成了最主动细致地阅读文本的人,为了建构演绎自己的镜头,为了与众不同,别具一格,他们对自己选中的部分反复品味,认真揣摩,拿捏到了词、句,体会到了情、境,既读出了《信客》一文讲信客之苦、扬诚信宽容的主旋律,也读出了埋藏在字里行间的画外音:
人性的复杂、时代的特色、人情的冷暖。
有的学生还依据阅读感受延展设计出了相应的场景和画面,表达了自己对文本的创造性理解。
有了这个环节充分的自由品味和赏析,在探究《信客》时学生便有了厚实的理解基础,对文本有了深入而多样的解读,对余秋雨的创作目的也有了多角度的推想。
这个设计以及它所引起的课堂效应给了我这样的感悟:
教师的教法必须灵活多变,而这个“活”与“变”一定要适用于文本,适用于学生。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与探究的兴趣,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借鉴和设计多种多样的形式,譬如搜集相关资料、开展辩论、编剧表演、留言回帖等等。
语文老师花样迭出不是坏事,关键在于是否真的让形式为课堂教学服务。
譬如《信客》一文,两位信客的坎坷经历,经过余秋雨精当地选材组材,以儒雅冷静的气度,流畅脱俗的文字从笔端流淌而出,情味浓,意境美,畅想品味的余地甚是宽广,可以想见,如果拍成一部文艺片也定是沉蕴动人的。
以此为出发点,让学生试做导演去审视文本,借用他们更为喜好更易接受的艺术形式去解读和重塑文本的美与内涵,就不单是兴趣大增的问题,而且更能启发他们把阅读感受形象、细致、个性地表达出来。
当代著名散文家余秋雨先生曾写过的一篇散文《信客》(收集在《秋雨散文》中)被收入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中。
信客曾经活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历史舞台。
当时邮政事业尚未普及到乡村,城乡之间的通讯联系就靠信客。
信客成了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和乡村联系的纽带。
余秋雨先生借信客这个狭小的舞台为我们展现了人性缤纷的色彩。
一、人性的美好
信客终年跋涉,非常劳苦,积劳成疾,却始终任劳任怨。
每到一地,既要散发信、物,还要接受下次带出的信、物。
还有许多额外的工作,经常帮助写信、读信。
有时还要充当代理人,某个外出谋生者死了,代表家属料理后事,收拾遗物。
回到家乡,又要通报噩耗,吊唁死者家属,交出遗物。
信客从无怨言,把所有的一切都当着尽同乡之情。
信客生活穷苦。
老信客干了一辈子穷困潦倒,连一个家室也没有,家中一无所有。
沿途投宿,总是拣最便宜的小旅馆,吃饭找那种“可以光买饭不买菜”的小店。
终年奔波,劳累孤独,陪伴他的只有胃病和风湿病。
最令信客无法忍受的是蒙受种种怀疑、憎恨和诬陷。
老信客仅仅“裁下窄窄的一条红绸捆扎礼品”,就被人糟蹋了一生的信誉,从此流落乡外。
年轻的信客通报噩耗,却被一些农妇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信客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此外,还要饱受种种猜疑,直到他“流了几身汗,赔了许多罪,才满脸晦气走出死者的家”。
更有甚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解读 教学 文档